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为了解决人类对大自然疯狂索取而带来的生存危机,人们开始寻找一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长期持续发展的两全之策,即既能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又能满足人类需求,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心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解决生存问题,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而在发展的同时还要使环境和发展和谐一致,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要和环境承载力想协调。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适应协调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08-01
自古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一直密切相连,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们思想意识的不同,在所经历的几个不同社会形态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最初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弱小的,所以人和自然浑然一体,存在一种原始的和谐。伴随着农业社会发展的几千年,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强,人与自然的冲突也开始发生,危机萌发。但是当时的生产力还不足以破坏自然界的自组织能力,人们对自然仍然高度依赖。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高,对自然的征服也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出现了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灾害频繁、疾病困扰、社会贫困加剧等一系列的生存危机,给人类带来了警醒,要求人们寻求一种长久的生存之道,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最先初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其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主要在以下领域中有几个代表性的定義:
一是生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方面的研究者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是不超越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的发展。
二是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1991年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物基金会的研究者们共同将可持续发展解释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三是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的经济家也有不同的定义,但归纳起来可以描述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优良及其不破坏后代人谋取更多福利的前提下,追求经济发展利益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是科技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研究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以尽可能接近“零排放”的方式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要达到“零排放”就需要依赖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而目前被大家最为认同和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1987年4月发表的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的,这个报告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由于其是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也称作《布伦特兰报告》,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方面值得我们注意,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之所在,即一方面要优先考虑人类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在生态环境系统可以支持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眼前和未来的需求。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超出环境承载力限度的界限内,以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需要为优先。换个思维来说,可持续发展就不断满足人类需要,在协调环境的承载力的同时,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可以看出,适应与协调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 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1 可持续发展要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
根据《布伦特兰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以看出“满足人类的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最终目标。不管是当代人的需求,还是后代人的需求,归根结底就是人类自身的需求要一直都能得到满足,不会终止。人类需求能够持续性的得到满足,这是可持续发展自始至终的目标。
社会的进步表现在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人类发展早期,凭着低下的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毫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这样的索取不仅没有摆脱贫困反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造成了结果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后果适得其反,不仅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反而更加贫困。以往的事实经验表明,贫困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更好的进行环境保护的障碍,这表明只有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才能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新的更有效物质保障,才能使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现象最终被打破,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另外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为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保证,只有人类这两方面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才能真正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它是面向全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观。所以,发展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重心,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它的目标是使人类的需求得到满足,人类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同社会的全面进步相适应。
2.2 可持续发展要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对人口的承载力、自组织能力以及对污染的自净能力组成了环境的承载力。其具有一定的稳定度,能自我调节和修复。而关键的一点是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环境中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当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向大自然索取时,可能会忽视或不顾整个环境的危机而仅仅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一旦资源本身以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不及人类向自然环境资源索取的速度,环境的自净能力无法达到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的要求,这将最终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将受到威胁。
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必须使地球生态的完整性得到保持,可再生资源以持续性的方式使用得到保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进行人类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所付出的环境和资源代价必须是最小的。总之,就是要把发展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不能超越环境的承载能力,追求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 总结
以一种全新发展观出现的可持续发展观,是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渐发展形成并完善的,它在思想观念领域是一次重要革命。可持续发展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其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同时可持续发展体现并揭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要求在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要使环境和发展和谐一致,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要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一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社会是社会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由此可见,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参考文献
[1]李荃辉,龚永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合作机制[J].软科学,2008.
[2]邓育红.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
[3]杨元峰,陈达富.浅谈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J].法制与经济,2010.
[4]刘兴先.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实事求是,2000.
[5]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适应协调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08-01
自古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一直密切相连,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们思想意识的不同,在所经历的几个不同社会形态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最初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弱小的,所以人和自然浑然一体,存在一种原始的和谐。伴随着农业社会发展的几千年,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强,人与自然的冲突也开始发生,危机萌发。但是当时的生产力还不足以破坏自然界的自组织能力,人们对自然仍然高度依赖。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高,对自然的征服也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出现了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灾害频繁、疾病困扰、社会贫困加剧等一系列的生存危机,给人类带来了警醒,要求人们寻求一种长久的生存之道,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最先初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其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主要在以下领域中有几个代表性的定義:
一是生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方面的研究者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是不超越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的发展。
二是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1991年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物基金会的研究者们共同将可持续发展解释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三是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的经济家也有不同的定义,但归纳起来可以描述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优良及其不破坏后代人谋取更多福利的前提下,追求经济发展利益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是科技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研究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以尽可能接近“零排放”的方式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要达到“零排放”就需要依赖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而目前被大家最为认同和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1987年4月发表的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的,这个报告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由于其是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也称作《布伦特兰报告》,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方面值得我们注意,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之所在,即一方面要优先考虑人类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在生态环境系统可以支持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眼前和未来的需求。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超出环境承载力限度的界限内,以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需要为优先。换个思维来说,可持续发展就不断满足人类需要,在协调环境的承载力的同时,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可以看出,适应与协调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 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1 可持续发展要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
根据《布伦特兰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以看出“满足人类的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最终目标。不管是当代人的需求,还是后代人的需求,归根结底就是人类自身的需求要一直都能得到满足,不会终止。人类需求能够持续性的得到满足,这是可持续发展自始至终的目标。
社会的进步表现在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人类发展早期,凭着低下的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毫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这样的索取不仅没有摆脱贫困反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造成了结果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后果适得其反,不仅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反而更加贫困。以往的事实经验表明,贫困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更好的进行环境保护的障碍,这表明只有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才能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新的更有效物质保障,才能使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现象最终被打破,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另外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为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保证,只有人类这两方面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才能真正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它是面向全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观。所以,发展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重心,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它的目标是使人类的需求得到满足,人类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同社会的全面进步相适应。
2.2 可持续发展要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对人口的承载力、自组织能力以及对污染的自净能力组成了环境的承载力。其具有一定的稳定度,能自我调节和修复。而关键的一点是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环境中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当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向大自然索取时,可能会忽视或不顾整个环境的危机而仅仅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一旦资源本身以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不及人类向自然环境资源索取的速度,环境的自净能力无法达到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的要求,这将最终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将受到威胁。
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必须使地球生态的完整性得到保持,可再生资源以持续性的方式使用得到保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进行人类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所付出的环境和资源代价必须是最小的。总之,就是要把发展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不能超越环境的承载能力,追求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 总结
以一种全新发展观出现的可持续发展观,是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渐发展形成并完善的,它在思想观念领域是一次重要革命。可持续发展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其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同时可持续发展体现并揭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要求在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要使环境和发展和谐一致,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要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一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社会是社会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由此可见,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参考文献
[1]李荃辉,龚永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合作机制[J].软科学,2008.
[2]邓育红.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
[3]杨元峰,陈达富.浅谈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J].法制与经济,2010.
[4]刘兴先.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实事求是,2000.
[5]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