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井神井神你快张口/黑黑的卤水冒出来/天街的火把打起来/咚咚藤鼓敲起来……”“身着纹绣的瓦罐盛满汗/汗神渍出白花花盐”,这是诗人李自国先生《盐场歌谣》中的诗行,也是诗人对其家乡四川自贡井盐的赞颂。
海盐、池盐、井盐,这是盐神的三个子孙。在我国,沿海多用海盐,西北多用池盐,西南多用井盐。我虽然没有机会实地了解和感受井盐乃至海盐的生产情况,但对池盐的了解却具有天然的地利之便。在金昌北部100多公里的内蒙古雅布赖,雅盐的开采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曾供应西北的甘肃、内蒙古、青海、陕西和新疆等省份。
雅布赖茫茫的盐池分布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的漠漠黄沙之上,它是天神不小心遗落在人间的一块盐巴。
从河雅公路一路向北,穿越茫茫的戈壁滩、神奇的九棵树、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相夹的漫漫沙海,一不小心就闯入了雅布赖的怀抱。
雅布赖是银色的。一堆堆银色的盐坨、一块块银色的盐池、一个个银色的盐湖、一叠叠银色的云朵,构造了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脚下铺满了盐霜的路面,发出“噌噌”的似乎要硌脚的声音,提醒着一个个步入雅布赖的人们,雅布赖的土地是坚硬的,雅布赖的骨骼和灵魂也是坚硬的。而盐池中忙忙碌碌的挖掘机、轰轰隆隆的震动筛、来来往往的运盐车又告诉我们:开采是多么辛苦,劳动是多么伟大,而在这片看起来有些苍茫的土地辛勤付出的人是多么无私。我想,在雅布赖人的心里,也许每天都唱着类似于《盐场歌谣》般的劳动号子:“我是盐神的子孙/我宽阔的胸膛像盐池/我坚硬的骨骼像盐巴。”
雅布赖又是红色的。走在银色的盐田之中,偶尔会看到一两块红色的盐田。你会惊异于那种秀美的红色,比沙漠的颜色还要纯净和通透。
雅布赖是蒙古族英雄林丹王绝路逢生的地方。雅布赖由蒙古语“雅巴赖”演变而来,其意为“走”。相传,鄂尔多斯部的林丹王在从东北渡黄河逃往青海的途中,被敌军围困在雅布赖山的乌兰浩特饶峰顶。正当林丹王绝望之时,梦见一位神仙向他示意“雅布赖”。林丹王立即从梦中惊醒,面前的悬崖绝壁中出现了一条新路。林丹王感激地扑倒在地,叩头谢恩:“雅布赖啊,您可是救我的恩山、父山!”遂带领手下人马沿着新路而去。
雅布赖镇,因雅布赖山而得名,地处内蒙古阿拉善盟西南缘,东靠曼德拉苏木,南与甘肃省民勤县相连,西与阿拉善右旗旗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接壤,北隔巴丹吉林沙漠与阿腾敖包镇相望。雅布赖镇建立于1985年。1999年9月,萨日台苏木、雅布赖苏木并入雅布赖镇,它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农牧业和服务业为补充的新型集镇。
雅布赖,因盐而出名。
“盐”字相传为仓颉所造,其篆书写法为“■”。其左上角为“臣”,表示古代由大臣代表君王来管理盐务;右上角为“人”和“卤”,“盐”的最早解释来自许慎《说文解字》:“盐、咸也,从卤咸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盐、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由此而言,盐就是卤。自然形成的盐称为“卤”,经过人工加工的就称为“盐”;其篆书下部分为“皿”,表示盛放食盐的器皿。《辞海》和《中文大辞典》均释为:“咸也。古者夙沙初作煮海盐,按盐色灰白,味咸,因常供食用,故亦特称食盐。”由此,我们知道,最早的食盐是海盐,内地池盐的食用和开采要比海盐晚一些。煮海为盐的夙沙氏是4000多年前黄帝时期的人。可见食盐的开采,在我们国家已经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历代统治者无不对盐务严加管控。汉武帝始设立盐法,实行官盐专卖,禁止私产私营。《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当时谁敢私自制盐,就施以割掉左脚趾的刑罚。晋代时,私煮盐者百姓判刑四年,官吏判刑两年。
雅布赖盐湖出产的盐俗称“雅盐”。由于品质优良,雅盐在历史上远销甘肃、青海、陕西、新疆等地。雅盐在民间又有多种叫法:因颜色青白,少杂质,被称为“青盐”,蒙古语称“库库达布苏”;以其质味优良,曾作为贡品,又叫“贡盐”、“皇盐”;在历史上,远销陕西的雅盐因多系镇番(今甘肃民勤)的骆驼驮运,故在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又称作“番盐”。同时,因色味俱佳,“番盐”比青海的“老盐”价高一头。
在食用碘盐出现之前,老家永昌百姓们吃的都是正宗的雅布赖青盐。每到秋天,家家户户都要称上好几十斤大白菜或包包菜,用青盐腌成一缸一缸的酸菜,以度过没有蔬菜的冬天和来年的春天。条件好一些的,还会称上一些胡萝卜和辣椒,用青盐腌成花菜。尤其在春节前刚刚杀了猪的时候,年老慈祥的奶奶会美美地炒上一大盘酸菜炒肉和一大盘猪肉粉条。奶奶把炉子烧旺了,将厚重的铁锅搭在炉子上,倒上清油,待锅里微微飘起青烟时,将切好的猪肉片倒进锅里面,随着呲啦呲啦的炒肉声,随手从玻璃罐子里面抓出一把青盐扔进锅里面,再放入葱段、蒜瓣、大香、花椒、酱油等调料。一年里难得吃上几顿肉的孩子们,听着猪肉在锅里呲啦呲啦的翻滚声,眼看着盐颗子慢慢变小、融化,猪肉颜色逐渐变白,早馋得流口水、跺脚丫子了。奶奶会在酸菜和粉条进锅之前,用筷子夹几块肉片喂到孙子们哈喇子早已流到胸膛上的嘴巴里。
雅盐历史悠久,在西汉时就已被开采,供河西地区食用。《汉书·赵充国传》中有相应记载,三国魏时期已有开采记录。至明清,则有较大规模的开采,据《清统一志》记载:“西套界内有青盐池、鸳鸯白盐池、小白盐池,皆在镇番县西北,明初曾设盐司。”《民勤县志》记载:“明洪武十八年(1385)秋,鱼海盐丰,何海潮率民夫3000余众,骆驼63峰往鱼海捞盐,不到十日,得净盐一万多斤。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春日于鱼海设盐务驿,营署理盐课,额征盐例共30万斤。未几年,盐竭即废。”
雅布赖也是民勤老乡走西口的地方。今年7月17日,因《丝绸之路》杂志社安排,我和杂志社采编部主任杨文远兄赴雅布赖盐化集团有限公司考察采访。在雅盐宾馆、采盐现场、中泉子化工厂、雅布赖镇的广场和街道上,不论领导员工,还是退休老人,均为一腔民勤口音。一直陪同我们的采盐分厂副厂长王永泽,18岁高中毕业就来雅布赖闯荡,如今已是盐场的技术专家,说到高兴处,就一口一个“好家伙”地连声赞叹。而在采盐现场,采盐工人李师傅则说出了最能代表民勤方言特征的一个词——彼(béi)。他说:“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刚来雅布赖干活的时候,彼家们就是师傅,我们是徒弟,一心一意跟着师傅采盐。现在下面没人干活了,人员接不上。”李师傅话语中的“彼”,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那(那些)”、“他(她)”、“他们(她们)”等指示代词,而在周边地区,还从没听到有其他方言中带这个词的,因此,我认为它是民勤话的一大典型标志。他们在应答时,则说:“嗯嘎——”比起普通话的“嗯”字来,不但多了一个“嘎”字,还拖着一个长长的尾音,似乎更肯定一些,也似乎显得对所答应的人和问题更重视一些。“好家伙”、“彼”、“嗯嘎”,这些方言词汇是不是打开那个被称作“镇番”的地方、那些在遥远的年代被发配至荒漠边地的“番”们的历史的一把秘钥呢? 几天的考察采访下来,我感觉整个雅布赖好像都是民勤人,就好奇地询问陪同我们的雅盐公司党委副书记巴亘。巴书记笑着说:“是啊,人家说阿右旗和雅布赖镇有90%的人是民勤人,我对旗上和镇上的情况了解得不详细,但就雅盐公司来说,我觉得有99%的人是民勤人。整个公司总共也就四个蒙古族人。”巴书记掰起手指一一说明:“满都拉、图门、岩峰,还有我。”“我是在阿左旗长大的,从小读书的时候,一帮子同学都是民勤人。1997年到雅盐挂职锻炼并落户,至今,每天一起工作的是民勤人,抬头低头看到的是民勤人,开口说的是民勤话,张口吃的是民勤饭,可以说和民勤人打了一辈子交道。”“咱蒙古人手头有一块钱就能想着吃两块钱的肉,而民勤人有一块钱能分成十毛来一毛一毛地花。民勤人吃苦、节俭,重视文化教育,对于雅盐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雅布赖是民勤人的第二故乡。”
甘肃省民勤县,古称镇番,1928年,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而易名为“民勤”,素有“人居长城之外,文在诸夏之先”的美称。据说,这里原是朝廷流放和发配犯罪的重臣的地方。民勤背靠腾格里大沙漠,东邻阿拉善盟左旗,西北接阿拉善盟右旗。由于常年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这里风沙弥漫,自然条件恶劣。艰苦的生存条件,加上祖先的显赫历史,造就了民勤人民吃苦耐劳、生活节俭和崇尚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民勤人也像河南人一样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外出劳动创业,尤其是在甘肃其它地区、新疆、内蒙的西部,到处都能碰见操着一口方言的民勤人。
雅盐,也叫“番盐”。不论是历史对于雅盐的记载,还是现实中对于雅盐的开采,都和民勤息息相关。尤其自清代以来,雅布赖及其盐池的归属几番变更都跟民勤有关。清代划分盟旗疆界后,盐池的主权归阿拉善旗王府,并由王爷府派蒙兵驻守。当时,蒙汉民在盐池交一定盐税后,便可自由开采,自由销售至附近地区。盐务向来是官府税赋的重要来源,西汉桓宽著名的《盐铁论》就记载了当时朝廷关于盐务政策的激烈争论。由于运销雅盐的数量逐年增多,这影响了内地官盐税收。光绪三十四年(1908),甘肃省花定区榷运局出银三千两,将雅布赖等阿拉善旗所辖的八个盐池租归官有。雅布赖盐池承租初期实行就地征税,自由运销的政策,但由于地处沙漠,交通闭塞,承销者寥寥无几。1918年,雅布赖盐池正式试办开采,并在盐池派驻税收员,专管盐场征税,盐斤征税后填发税票,自由行销各地。1925年,由于销量渐增,供不应求,当局增加了开采量,在民勤设立了雅布赖榷运分局,一切行政业务均在民勤办理。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芦、潞、淮盐被日寇控制,陕、豫、鄂北军民食盐均依赖西北接济,雅盐大量外运,机构也随之变更。1942年9月,雅布赖场务所正式成立,人员设置10余人,隶属民勤盐场分署。1953年,雅布赖场务所升格为雅布赖盐场(县团级),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隶属关系随着行政区划的几次变更而一再变更,直至1979年又归内蒙古管理。
不论行政区划如何变更,雅布赖盐场的开采,都离不开人的参与。而民勤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这里的人们源源不断地外出寻找更好的出路,加上离阿拉善很近,整个阿拉善地区就成了民勤人打工挣钱的好地方。尤其是雅布赖,更近,资源又丰富,更是民勤人淘金的宝地。考察采访过程中,我们在采盐现场遇到的民勤人,大多数已经是雅布赖的盐二代了,也可以说,他们已经成了真正的雅布赖人。我们从中了解到,民勤人来雅布赖打工采盐主要有两个时间段,一是上个世纪20~40年代,二是解放后的50年代。
在采盐现场,我们遇到一位朱师傅,50岁,浓眉大眼,古铜色的脸膛,从薄薄的工作服能感受到他滚圆的肌肉。朱师傅是民勤大坝人,出生于雅布赖,父辈于上世纪40年代来雅布赖谋生。朱师傅从20岁进盐场工作,到如今已经30年了。问起朱师傅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他的兴致一下子就来了,情绪高昂地说:“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以前驼队运送雅盐,那场景最为壮观。在我们小的时候,雅盐、芒硝、食用碱这些产品都要通过骆驼运出去。几十峰高大的骆驼组成一个驼队,浩浩荡荡,驼铃声响彻整个盐场。运往武威民勤要三五天一个来回,运往河西堡大概要十多二十天一个来回。后来有了东风汽车,运输就方便多了。再就是挖老盐的情景也非常壮观。现在都是机器生产,比以前容易多了。但在我们小的时候,父辈们还在用手工的方式挖老盐。挖老盐的时候,要穿上水靴进到盐湖里面去,先用铁钻把老盐钻松动后,再用铁锹将盐疙瘩拍碎,然后用铁耙将老盐耙过来,用漏勺将老盐脱水。老盐的颗粒如同现在的新盐,纯净、干净,就像是白糖,当然颗粒要比白糖大得多。老盐基本没有黑渣渣,可以直接吃,特别好。还有拳头大的盐根,以及用力才能抱得起来的大盐根。”
“您有没有挖过老盐啊?”
“挖老盐需要非常强壮的身体,像我这样的身体可不行。”
“您这么强壮的身体还都不行啊?”我和杨文远兄都非常纳闷。
“呵呵呵!”朱师傅非常憨厚地笑了一下,连忙不好意思地解释:“不光身体要强壮,关键是要能吃苦。现在我们采盐都是非常机械化了,不用吃这个苦了,以前主要是靠劳力,钻盐、拍盐、耙盐、脱水,靠的全是劳力,那非常辛苦。而且动不动就落下个关节炎、冻疮的病来,不好对付。”
天空蓝得透亮,和深蓝色的盐湖相互映衬,更显盐坨的白。空旷的盐场里,震响着皮带机、筛盐机和来来往往运盐车的轰鸣声,空气中飘浮着淡淡的盐香味。
我贪婪地大口呼吸着,不解地问朱师傅:“好清香的盐香味啊!为什么空气中会有盐香味呢?平时都是这样吗?”
“咱雅布赖的盐成分纯,杂质少,没有苦味,周围的人都说我们雅盐的质量好,有股香味。正好前一阵刚刚下过几场雨,空气是潮湿的,所以空气中就有股盐香味。”
“你们来得正好,以前可很少有这么晴朗的天气。往常只要一下雨,风也就跟着来了。雅布赖的风,一年四季刮到头,很少能够遇得见今天这么好的天气。” “你们看,我们这桌子上的橡皮垫子,都是用铁卡子卡在桌子上的,不然就让风刮跑了。”
我们这才注意到,身旁放茶壶的桌子上铺着一张手指头粗细般厚的橡胶皮垫,围着桌沿,10多个铁卡子将皮垫死死地卡在桌子上。
我们感慨地说:“朱师傅,你们工作真辛苦,这可真的是风餐露宿啊!”
朱师傅又谦和地笑了笑:“露宿谈不上,风餐可是货真价实的。每天早上6点就来上班了,一直干到晚上9点才能下班。早上来的时候,带点菜和面,午饭自己在班上做着吃。每年4月份到10月份左右,都是采盐期,天天都这样,几十年了,也习惯了。到天冷停止采盐的时候,开始对机器和设备进行检修,大约五个月的时间,上正常班,情况会好一些。”
提起风,我们想起了刚从场部出来时看到的梭梭林,据巴书记介绍,雅布赖人一边治沙,一边采盐。雅布赖盐场的生产史,同时也是一部治沙史。盐场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专门安排三四天的时间组织职工植树,种沙枣树和白杨树防风,种梭梭压沙,场部附近一排排整齐的白杨林和沙枣林,都已经茂盛得能抗得住大风了。梭梭林也有2米多高,显示出一种英武的气质。雅布赖人一边治沙一边采盐,同时还一边养盐一边采盐。雅盐的储量1400多万吨,目前剩余六七百万吨,若按照以前粗放式的采法,今后仅能开采二三十年的时间。雅布赖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无限制地开采,而是有计划地控制开采量,实行产养结合,人为地控制盐的生长期,以实现盐场的绿色发展。我们在盐湖和雅布赖湿地,看到成群的鸟儿飞来飞去,但只要人一走过去,就又飞走了,巴书记说鸟儿依然怕人。我们仿佛看到了雅布赖的过去,也看到了它绿色的前景。
提起风,陪同我们采访的巴书记和王厂长感慨万千。巴书记说:“一个阿拉善盟,面积超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甚至比两个江苏省还要大。而沙漠又遍布全盟,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以及雅玛利克、本巴台沙漠,占了全盟面积的1/3多;戈壁面积比沙漠面积还多,沙漠化土地面积又占了总面积的1/5多。过去在盟里面开着车,跑上四五个小时都见不着一个人,像额济纳旗,不要说人见不着,就连草都见不着。在内地的话,所走的路程不要说几个县,甚至连几个省都过去了。”
看着我们诧异的神态,王厂长补充说:“有时候跑几个小时,像从额济纳旗往左旗跑约60公里的地方,周围啥都不长。刮风时飞过来一个绿色的塑料袋,都感觉特别的亲切。”
“有一次,从北京过来考察的专家和记者说,听说你们这儿是非常神奇的地方,可是车开到这儿来,越走越荒凉。你们待着就已经不错了,还做什么贡献啊!能活着就很好了!”
能活着就很好了的地方,雅布赖人不但活着,而且为地方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真的可以堪称神奇。神奇的雅布赖,你神奇的雅盐,是生命之盐,不仅强健了你的骨骼,还强健了你的子民、你的灵魂!
当然,在如此荒凉和艰苦的土地上,活着的,不仅仅是神奇的雅布赖人,还有白杨树、沙枣树这些神奇的树种,以及梭梭、白刺、苁蓉、锁阳这些神奇的沙生植物。
除此之外,还有山羊、绵羊、青羊、骆驼。
特别是骆驼。
正如朱师傅所言,以前的雅盐,都是通过骆驼运送到外面的。可以说,在那条件非常艰苦的年月里,是骆驼陪着人们共同吃苦、共同战斗,人类在这漠漠黄沙之中扎下根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在前往雅布赖镇的上一级行政机构阿右旗的时候,我们在刚进城的地方看到一个拱门上高高站立着一峰头颅高昂、意气风发的骆驼。骆驼啊,骆驼!你是雅布赖人的图腾,你是阿拉善右旗人乃至阿拉善人的图腾。骆驼不仅驮着这一担担的盐巴,驮着雅布赖的肉类、皮制品等各种物资,将其运往甘肃、陕西、青海和新疆各省区,还将塞内的丝绸、茶叶、面粉、大米、蔬菜等物资运回雅布赖,供人们使用。
杨文远兄年初在阿左旗考察时曾采访过几位骆驼客,他说,一提到驼队和骆驼客,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驼铃声声的诗意以及浑身武艺的骆驼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闯荡天涯的豪迈,哪曾想到他们不仅要抵挡严酷的风沙、寒冷的天气,一路上还要小心盗匪劫掠。遇上冷天气,冻得实在招架不住,他们就抱着骆驼脖子取暖。
那天,我们在巴亘那住持的陪同下,从库日木图庙前往阿贵庙的时候,在干涸的溪流中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巨大的骆驼脚印深深地印刻在面上,脚掌窝和两个脚趾的印痕清晰可见。什么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就是啊!雅布赖,盐神的子孙,以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这块神圣的土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库日木图庙和阿贵庙,是雅布赖人心中的神庙,庙里每年都举办庙会。我们带着朝圣的心情去拜访这两座神庙,寻找雅布赖人坚硬性格的秘密。巴书记特意为了我们从雅布赖苏木请来了一名向导——布和楚鲁。这是一位虎头虎脑的蒙古族小伙,身体壮实,话不多。布和楚鲁看见我们只是憨厚地笑了一下,算是打了招呼,还顺手拿出晒好的两段锁阳,让我们品尝。我俩咬了一口,不约而同地说:“好甜。”巴书记补充说:“这可是雅布赖最好的锁阳!”布和楚鲁,汉语意思为坚硬的石头。就像雅布赖的戈壁滩上那一块块滚圆的石头,外表光滑坚硬,目光中透着坚毅。布和楚鲁喜欢皮雕,还自己试验种植黑枸杞。我们参观了他的皮雕作品和试验田,一边帮他盘算着来年的收入,一边由他开车带领我们去拜访两座神庙。
车子到了一个立着青羊标志的地方,向左一拐,不远就到了库日木图庙。库日木图庙坐落在雅布赖山下,绵延不断的雅布赖山,映着青盐一般的铁青色。特别的是,在青山和库日木图庙之间,横着一段很长的红色山体,就像雅布赖红色的盐田,又像住持巴亘那身披的红色袈裟。庙宇脚下坐落着几户人家,寂静的门扉紧闭着,茂盛的杏树、沙枣树静悄悄地站立其中。门前,有几只山羊轻轻走过,雪白的皮毛、飘逸的胡须、悠闲的神态,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那一刻,我感觉雅布赖的百姓,雅布赖的每一个生灵,离神庙是那么的近,也许,他们离神也很近。不觉已走进了庙宇,住持巴亘那陪着我们一边参观一边讲解。库日木图亦为蒙古语音译,其汉语意思为喇嘛们身上披的红色袈裟。 像所有的蒙藏庙宇一样,库日木图庙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等佛教领袖的佛像,里面沉淀着一种浓烈的佛教氛围。我们穿过库日木图庙,去山里面拜访阿贵庙。阿贵,还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山洞。1860年,一个名叫乌藏的喇嘛从拉萨长途跋涉来此修行,在雅布赖山上发现一个山洞,就在山洞中清心面壁,潜心修佛,三年以后修成活佛。现已传至第五代,第五代乌藏活佛现在左旗。从库日木图庙赴阿贵庙的路是一段长两三里的曲折峡谷,布满了滚圆的石头,个别低洼的地方还汪积着溪水,两旁红色的山体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偶有小鸟的鸣叫声传来,更显出山谷的幽静。巴亘那住持红色的袈裟和红色的山体相互映衬,使人心底升起一种赤诚的宗教情愫。在只有寂静的峡谷中偶尔能看到几棵树,虽然不大,但长得极为茂盛,上面挂着各色的经幡,还有牛羊的肩胛骨。巴书记介绍,那是信徒们为被宰杀的牛羊超度亡灵。对面的山崖上刻着六字真言。
我们跟着巴亘那住持走过一段不太长,但很陡峭的石阶,就进入了乌藏活佛曾经修行的山洞。山洞约一人高,并不大。洞中铺着毯子,供奉着几座佛像,蜡烛的光芒一跳一跳地,照亮山洞里昏暗的角角落落。在洞口,昂首能望见苍茫的蓝天、悠悠飘荡的白云;俯首能穿过两边山体的夹缝,看到茫茫的戈壁、渺远的村庄。当年的乌藏活佛,是不是每天就盘腿端坐于此,思考佛的精义呢?
巴亘那住持介绍,当时的乌藏活佛每天就是在这里修行的。饿了,就采集山上的野果子充饥;渴了,就饮山谷里的溪水解渴。遇到天旱的年份,没有溪水喝,就喝山里青羊的奶。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公路边拐弯处的那只大青羊。我们站在山洞外,久久沉思。乌藏活佛以他超强的意志力,克服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他修行的执着和灵魂的光芒,照亮了茫茫沙漠戈壁的路,慰藉着这片广袤艰苦的土地,以及在这土地上辛劳的人们,指引着他们超脱生命的苦难,向着灵魂的高处迈进和攀登。山洞对面的峭壁上,有石头垒起来的香炉,据说当年修行的时候,乌藏活佛每天都要攀山去烧香。那香炉,也是乌藏活佛自己垒起来的。后来也有人曾想攀山去烧香,却没有谁能够到得了那香炉的旁边。我想,乌藏活佛是雅布赖人心中的佛,而那香炉,则是乌藏活佛心中的另一尊佛。
参访结束的时候,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雅布赖,以及这里爽朗好客的人们。连绵的雅布赖山、茫茫的雅布赖盐湖渐渐地向后退去。它们像两只飞翔于漠漠黄沙之上的雄鹰,守护着雅布赖这片神奇的土地。
海盐、池盐、井盐,这是盐神的三个子孙。在我国,沿海多用海盐,西北多用池盐,西南多用井盐。我虽然没有机会实地了解和感受井盐乃至海盐的生产情况,但对池盐的了解却具有天然的地利之便。在金昌北部100多公里的内蒙古雅布赖,雅盐的开采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曾供应西北的甘肃、内蒙古、青海、陕西和新疆等省份。
雅布赖茫茫的盐池分布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的漠漠黄沙之上,它是天神不小心遗落在人间的一块盐巴。
从河雅公路一路向北,穿越茫茫的戈壁滩、神奇的九棵树、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相夹的漫漫沙海,一不小心就闯入了雅布赖的怀抱。
雅布赖是银色的。一堆堆银色的盐坨、一块块银色的盐池、一个个银色的盐湖、一叠叠银色的云朵,构造了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脚下铺满了盐霜的路面,发出“噌噌”的似乎要硌脚的声音,提醒着一个个步入雅布赖的人们,雅布赖的土地是坚硬的,雅布赖的骨骼和灵魂也是坚硬的。而盐池中忙忙碌碌的挖掘机、轰轰隆隆的震动筛、来来往往的运盐车又告诉我们:开采是多么辛苦,劳动是多么伟大,而在这片看起来有些苍茫的土地辛勤付出的人是多么无私。我想,在雅布赖人的心里,也许每天都唱着类似于《盐场歌谣》般的劳动号子:“我是盐神的子孙/我宽阔的胸膛像盐池/我坚硬的骨骼像盐巴。”
雅布赖又是红色的。走在银色的盐田之中,偶尔会看到一两块红色的盐田。你会惊异于那种秀美的红色,比沙漠的颜色还要纯净和通透。
雅布赖是蒙古族英雄林丹王绝路逢生的地方。雅布赖由蒙古语“雅巴赖”演变而来,其意为“走”。相传,鄂尔多斯部的林丹王在从东北渡黄河逃往青海的途中,被敌军围困在雅布赖山的乌兰浩特饶峰顶。正当林丹王绝望之时,梦见一位神仙向他示意“雅布赖”。林丹王立即从梦中惊醒,面前的悬崖绝壁中出现了一条新路。林丹王感激地扑倒在地,叩头谢恩:“雅布赖啊,您可是救我的恩山、父山!”遂带领手下人马沿着新路而去。
雅布赖镇,因雅布赖山而得名,地处内蒙古阿拉善盟西南缘,东靠曼德拉苏木,南与甘肃省民勤县相连,西与阿拉善右旗旗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接壤,北隔巴丹吉林沙漠与阿腾敖包镇相望。雅布赖镇建立于1985年。1999年9月,萨日台苏木、雅布赖苏木并入雅布赖镇,它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农牧业和服务业为补充的新型集镇。
雅布赖,因盐而出名。
“盐”字相传为仓颉所造,其篆书写法为“■”。其左上角为“臣”,表示古代由大臣代表君王来管理盐务;右上角为“人”和“卤”,“盐”的最早解释来自许慎《说文解字》:“盐、咸也,从卤咸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盐、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由此而言,盐就是卤。自然形成的盐称为“卤”,经过人工加工的就称为“盐”;其篆书下部分为“皿”,表示盛放食盐的器皿。《辞海》和《中文大辞典》均释为:“咸也。古者夙沙初作煮海盐,按盐色灰白,味咸,因常供食用,故亦特称食盐。”由此,我们知道,最早的食盐是海盐,内地池盐的食用和开采要比海盐晚一些。煮海为盐的夙沙氏是4000多年前黄帝时期的人。可见食盐的开采,在我们国家已经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历代统治者无不对盐务严加管控。汉武帝始设立盐法,实行官盐专卖,禁止私产私营。《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当时谁敢私自制盐,就施以割掉左脚趾的刑罚。晋代时,私煮盐者百姓判刑四年,官吏判刑两年。
雅布赖盐湖出产的盐俗称“雅盐”。由于品质优良,雅盐在历史上远销甘肃、青海、陕西、新疆等地。雅盐在民间又有多种叫法:因颜色青白,少杂质,被称为“青盐”,蒙古语称“库库达布苏”;以其质味优良,曾作为贡品,又叫“贡盐”、“皇盐”;在历史上,远销陕西的雅盐因多系镇番(今甘肃民勤)的骆驼驮运,故在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又称作“番盐”。同时,因色味俱佳,“番盐”比青海的“老盐”价高一头。
在食用碘盐出现之前,老家永昌百姓们吃的都是正宗的雅布赖青盐。每到秋天,家家户户都要称上好几十斤大白菜或包包菜,用青盐腌成一缸一缸的酸菜,以度过没有蔬菜的冬天和来年的春天。条件好一些的,还会称上一些胡萝卜和辣椒,用青盐腌成花菜。尤其在春节前刚刚杀了猪的时候,年老慈祥的奶奶会美美地炒上一大盘酸菜炒肉和一大盘猪肉粉条。奶奶把炉子烧旺了,将厚重的铁锅搭在炉子上,倒上清油,待锅里微微飘起青烟时,将切好的猪肉片倒进锅里面,随着呲啦呲啦的炒肉声,随手从玻璃罐子里面抓出一把青盐扔进锅里面,再放入葱段、蒜瓣、大香、花椒、酱油等调料。一年里难得吃上几顿肉的孩子们,听着猪肉在锅里呲啦呲啦的翻滚声,眼看着盐颗子慢慢变小、融化,猪肉颜色逐渐变白,早馋得流口水、跺脚丫子了。奶奶会在酸菜和粉条进锅之前,用筷子夹几块肉片喂到孙子们哈喇子早已流到胸膛上的嘴巴里。
雅盐历史悠久,在西汉时就已被开采,供河西地区食用。《汉书·赵充国传》中有相应记载,三国魏时期已有开采记录。至明清,则有较大规模的开采,据《清统一志》记载:“西套界内有青盐池、鸳鸯白盐池、小白盐池,皆在镇番县西北,明初曾设盐司。”《民勤县志》记载:“明洪武十八年(1385)秋,鱼海盐丰,何海潮率民夫3000余众,骆驼63峰往鱼海捞盐,不到十日,得净盐一万多斤。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春日于鱼海设盐务驿,营署理盐课,额征盐例共30万斤。未几年,盐竭即废。”
雅布赖也是民勤老乡走西口的地方。今年7月17日,因《丝绸之路》杂志社安排,我和杂志社采编部主任杨文远兄赴雅布赖盐化集团有限公司考察采访。在雅盐宾馆、采盐现场、中泉子化工厂、雅布赖镇的广场和街道上,不论领导员工,还是退休老人,均为一腔民勤口音。一直陪同我们的采盐分厂副厂长王永泽,18岁高中毕业就来雅布赖闯荡,如今已是盐场的技术专家,说到高兴处,就一口一个“好家伙”地连声赞叹。而在采盐现场,采盐工人李师傅则说出了最能代表民勤方言特征的一个词——彼(béi)。他说:“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刚来雅布赖干活的时候,彼家们就是师傅,我们是徒弟,一心一意跟着师傅采盐。现在下面没人干活了,人员接不上。”李师傅话语中的“彼”,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那(那些)”、“他(她)”、“他们(她们)”等指示代词,而在周边地区,还从没听到有其他方言中带这个词的,因此,我认为它是民勤话的一大典型标志。他们在应答时,则说:“嗯嘎——”比起普通话的“嗯”字来,不但多了一个“嘎”字,还拖着一个长长的尾音,似乎更肯定一些,也似乎显得对所答应的人和问题更重视一些。“好家伙”、“彼”、“嗯嘎”,这些方言词汇是不是打开那个被称作“镇番”的地方、那些在遥远的年代被发配至荒漠边地的“番”们的历史的一把秘钥呢? 几天的考察采访下来,我感觉整个雅布赖好像都是民勤人,就好奇地询问陪同我们的雅盐公司党委副书记巴亘。巴书记笑着说:“是啊,人家说阿右旗和雅布赖镇有90%的人是民勤人,我对旗上和镇上的情况了解得不详细,但就雅盐公司来说,我觉得有99%的人是民勤人。整个公司总共也就四个蒙古族人。”巴书记掰起手指一一说明:“满都拉、图门、岩峰,还有我。”“我是在阿左旗长大的,从小读书的时候,一帮子同学都是民勤人。1997年到雅盐挂职锻炼并落户,至今,每天一起工作的是民勤人,抬头低头看到的是民勤人,开口说的是民勤话,张口吃的是民勤饭,可以说和民勤人打了一辈子交道。”“咱蒙古人手头有一块钱就能想着吃两块钱的肉,而民勤人有一块钱能分成十毛来一毛一毛地花。民勤人吃苦、节俭,重视文化教育,对于雅盐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雅布赖是民勤人的第二故乡。”
甘肃省民勤县,古称镇番,1928年,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而易名为“民勤”,素有“人居长城之外,文在诸夏之先”的美称。据说,这里原是朝廷流放和发配犯罪的重臣的地方。民勤背靠腾格里大沙漠,东邻阿拉善盟左旗,西北接阿拉善盟右旗。由于常年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这里风沙弥漫,自然条件恶劣。艰苦的生存条件,加上祖先的显赫历史,造就了民勤人民吃苦耐劳、生活节俭和崇尚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民勤人也像河南人一样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外出劳动创业,尤其是在甘肃其它地区、新疆、内蒙的西部,到处都能碰见操着一口方言的民勤人。
雅盐,也叫“番盐”。不论是历史对于雅盐的记载,还是现实中对于雅盐的开采,都和民勤息息相关。尤其自清代以来,雅布赖及其盐池的归属几番变更都跟民勤有关。清代划分盟旗疆界后,盐池的主权归阿拉善旗王府,并由王爷府派蒙兵驻守。当时,蒙汉民在盐池交一定盐税后,便可自由开采,自由销售至附近地区。盐务向来是官府税赋的重要来源,西汉桓宽著名的《盐铁论》就记载了当时朝廷关于盐务政策的激烈争论。由于运销雅盐的数量逐年增多,这影响了内地官盐税收。光绪三十四年(1908),甘肃省花定区榷运局出银三千两,将雅布赖等阿拉善旗所辖的八个盐池租归官有。雅布赖盐池承租初期实行就地征税,自由运销的政策,但由于地处沙漠,交通闭塞,承销者寥寥无几。1918年,雅布赖盐池正式试办开采,并在盐池派驻税收员,专管盐场征税,盐斤征税后填发税票,自由行销各地。1925年,由于销量渐增,供不应求,当局增加了开采量,在民勤设立了雅布赖榷运分局,一切行政业务均在民勤办理。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芦、潞、淮盐被日寇控制,陕、豫、鄂北军民食盐均依赖西北接济,雅盐大量外运,机构也随之变更。1942年9月,雅布赖场务所正式成立,人员设置10余人,隶属民勤盐场分署。1953年,雅布赖场务所升格为雅布赖盐场(县团级),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隶属关系随着行政区划的几次变更而一再变更,直至1979年又归内蒙古管理。
不论行政区划如何变更,雅布赖盐场的开采,都离不开人的参与。而民勤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这里的人们源源不断地外出寻找更好的出路,加上离阿拉善很近,整个阿拉善地区就成了民勤人打工挣钱的好地方。尤其是雅布赖,更近,资源又丰富,更是民勤人淘金的宝地。考察采访过程中,我们在采盐现场遇到的民勤人,大多数已经是雅布赖的盐二代了,也可以说,他们已经成了真正的雅布赖人。我们从中了解到,民勤人来雅布赖打工采盐主要有两个时间段,一是上个世纪20~40年代,二是解放后的50年代。
在采盐现场,我们遇到一位朱师傅,50岁,浓眉大眼,古铜色的脸膛,从薄薄的工作服能感受到他滚圆的肌肉。朱师傅是民勤大坝人,出生于雅布赖,父辈于上世纪40年代来雅布赖谋生。朱师傅从20岁进盐场工作,到如今已经30年了。问起朱师傅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他的兴致一下子就来了,情绪高昂地说:“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以前驼队运送雅盐,那场景最为壮观。在我们小的时候,雅盐、芒硝、食用碱这些产品都要通过骆驼运出去。几十峰高大的骆驼组成一个驼队,浩浩荡荡,驼铃声响彻整个盐场。运往武威民勤要三五天一个来回,运往河西堡大概要十多二十天一个来回。后来有了东风汽车,运输就方便多了。再就是挖老盐的情景也非常壮观。现在都是机器生产,比以前容易多了。但在我们小的时候,父辈们还在用手工的方式挖老盐。挖老盐的时候,要穿上水靴进到盐湖里面去,先用铁钻把老盐钻松动后,再用铁锹将盐疙瘩拍碎,然后用铁耙将老盐耙过来,用漏勺将老盐脱水。老盐的颗粒如同现在的新盐,纯净、干净,就像是白糖,当然颗粒要比白糖大得多。老盐基本没有黑渣渣,可以直接吃,特别好。还有拳头大的盐根,以及用力才能抱得起来的大盐根。”
“您有没有挖过老盐啊?”
“挖老盐需要非常强壮的身体,像我这样的身体可不行。”
“您这么强壮的身体还都不行啊?”我和杨文远兄都非常纳闷。
“呵呵呵!”朱师傅非常憨厚地笑了一下,连忙不好意思地解释:“不光身体要强壮,关键是要能吃苦。现在我们采盐都是非常机械化了,不用吃这个苦了,以前主要是靠劳力,钻盐、拍盐、耙盐、脱水,靠的全是劳力,那非常辛苦。而且动不动就落下个关节炎、冻疮的病来,不好对付。”
天空蓝得透亮,和深蓝色的盐湖相互映衬,更显盐坨的白。空旷的盐场里,震响着皮带机、筛盐机和来来往往运盐车的轰鸣声,空气中飘浮着淡淡的盐香味。
我贪婪地大口呼吸着,不解地问朱师傅:“好清香的盐香味啊!为什么空气中会有盐香味呢?平时都是这样吗?”
“咱雅布赖的盐成分纯,杂质少,没有苦味,周围的人都说我们雅盐的质量好,有股香味。正好前一阵刚刚下过几场雨,空气是潮湿的,所以空气中就有股盐香味。”
“你们来得正好,以前可很少有这么晴朗的天气。往常只要一下雨,风也就跟着来了。雅布赖的风,一年四季刮到头,很少能够遇得见今天这么好的天气。” “你们看,我们这桌子上的橡皮垫子,都是用铁卡子卡在桌子上的,不然就让风刮跑了。”
我们这才注意到,身旁放茶壶的桌子上铺着一张手指头粗细般厚的橡胶皮垫,围着桌沿,10多个铁卡子将皮垫死死地卡在桌子上。
我们感慨地说:“朱师傅,你们工作真辛苦,这可真的是风餐露宿啊!”
朱师傅又谦和地笑了笑:“露宿谈不上,风餐可是货真价实的。每天早上6点就来上班了,一直干到晚上9点才能下班。早上来的时候,带点菜和面,午饭自己在班上做着吃。每年4月份到10月份左右,都是采盐期,天天都这样,几十年了,也习惯了。到天冷停止采盐的时候,开始对机器和设备进行检修,大约五个月的时间,上正常班,情况会好一些。”
提起风,我们想起了刚从场部出来时看到的梭梭林,据巴书记介绍,雅布赖人一边治沙,一边采盐。雅布赖盐场的生产史,同时也是一部治沙史。盐场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专门安排三四天的时间组织职工植树,种沙枣树和白杨树防风,种梭梭压沙,场部附近一排排整齐的白杨林和沙枣林,都已经茂盛得能抗得住大风了。梭梭林也有2米多高,显示出一种英武的气质。雅布赖人一边治沙一边采盐,同时还一边养盐一边采盐。雅盐的储量1400多万吨,目前剩余六七百万吨,若按照以前粗放式的采法,今后仅能开采二三十年的时间。雅布赖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无限制地开采,而是有计划地控制开采量,实行产养结合,人为地控制盐的生长期,以实现盐场的绿色发展。我们在盐湖和雅布赖湿地,看到成群的鸟儿飞来飞去,但只要人一走过去,就又飞走了,巴书记说鸟儿依然怕人。我们仿佛看到了雅布赖的过去,也看到了它绿色的前景。
提起风,陪同我们采访的巴书记和王厂长感慨万千。巴书记说:“一个阿拉善盟,面积超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甚至比两个江苏省还要大。而沙漠又遍布全盟,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以及雅玛利克、本巴台沙漠,占了全盟面积的1/3多;戈壁面积比沙漠面积还多,沙漠化土地面积又占了总面积的1/5多。过去在盟里面开着车,跑上四五个小时都见不着一个人,像额济纳旗,不要说人见不着,就连草都见不着。在内地的话,所走的路程不要说几个县,甚至连几个省都过去了。”
看着我们诧异的神态,王厂长补充说:“有时候跑几个小时,像从额济纳旗往左旗跑约60公里的地方,周围啥都不长。刮风时飞过来一个绿色的塑料袋,都感觉特别的亲切。”
“有一次,从北京过来考察的专家和记者说,听说你们这儿是非常神奇的地方,可是车开到这儿来,越走越荒凉。你们待着就已经不错了,还做什么贡献啊!能活着就很好了!”
能活着就很好了的地方,雅布赖人不但活着,而且为地方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真的可以堪称神奇。神奇的雅布赖,你神奇的雅盐,是生命之盐,不仅强健了你的骨骼,还强健了你的子民、你的灵魂!
当然,在如此荒凉和艰苦的土地上,活着的,不仅仅是神奇的雅布赖人,还有白杨树、沙枣树这些神奇的树种,以及梭梭、白刺、苁蓉、锁阳这些神奇的沙生植物。
除此之外,还有山羊、绵羊、青羊、骆驼。
特别是骆驼。
正如朱师傅所言,以前的雅盐,都是通过骆驼运送到外面的。可以说,在那条件非常艰苦的年月里,是骆驼陪着人们共同吃苦、共同战斗,人类在这漠漠黄沙之中扎下根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在前往雅布赖镇的上一级行政机构阿右旗的时候,我们在刚进城的地方看到一个拱门上高高站立着一峰头颅高昂、意气风发的骆驼。骆驼啊,骆驼!你是雅布赖人的图腾,你是阿拉善右旗人乃至阿拉善人的图腾。骆驼不仅驮着这一担担的盐巴,驮着雅布赖的肉类、皮制品等各种物资,将其运往甘肃、陕西、青海和新疆各省区,还将塞内的丝绸、茶叶、面粉、大米、蔬菜等物资运回雅布赖,供人们使用。
杨文远兄年初在阿左旗考察时曾采访过几位骆驼客,他说,一提到驼队和骆驼客,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驼铃声声的诗意以及浑身武艺的骆驼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闯荡天涯的豪迈,哪曾想到他们不仅要抵挡严酷的风沙、寒冷的天气,一路上还要小心盗匪劫掠。遇上冷天气,冻得实在招架不住,他们就抱着骆驼脖子取暖。
那天,我们在巴亘那住持的陪同下,从库日木图庙前往阿贵庙的时候,在干涸的溪流中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巨大的骆驼脚印深深地印刻在面上,脚掌窝和两个脚趾的印痕清晰可见。什么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就是啊!雅布赖,盐神的子孙,以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这块神圣的土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库日木图庙和阿贵庙,是雅布赖人心中的神庙,庙里每年都举办庙会。我们带着朝圣的心情去拜访这两座神庙,寻找雅布赖人坚硬性格的秘密。巴书记特意为了我们从雅布赖苏木请来了一名向导——布和楚鲁。这是一位虎头虎脑的蒙古族小伙,身体壮实,话不多。布和楚鲁看见我们只是憨厚地笑了一下,算是打了招呼,还顺手拿出晒好的两段锁阳,让我们品尝。我俩咬了一口,不约而同地说:“好甜。”巴书记补充说:“这可是雅布赖最好的锁阳!”布和楚鲁,汉语意思为坚硬的石头。就像雅布赖的戈壁滩上那一块块滚圆的石头,外表光滑坚硬,目光中透着坚毅。布和楚鲁喜欢皮雕,还自己试验种植黑枸杞。我们参观了他的皮雕作品和试验田,一边帮他盘算着来年的收入,一边由他开车带领我们去拜访两座神庙。
车子到了一个立着青羊标志的地方,向左一拐,不远就到了库日木图庙。库日木图庙坐落在雅布赖山下,绵延不断的雅布赖山,映着青盐一般的铁青色。特别的是,在青山和库日木图庙之间,横着一段很长的红色山体,就像雅布赖红色的盐田,又像住持巴亘那身披的红色袈裟。庙宇脚下坐落着几户人家,寂静的门扉紧闭着,茂盛的杏树、沙枣树静悄悄地站立其中。门前,有几只山羊轻轻走过,雪白的皮毛、飘逸的胡须、悠闲的神态,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那一刻,我感觉雅布赖的百姓,雅布赖的每一个生灵,离神庙是那么的近,也许,他们离神也很近。不觉已走进了庙宇,住持巴亘那陪着我们一边参观一边讲解。库日木图亦为蒙古语音译,其汉语意思为喇嘛们身上披的红色袈裟。 像所有的蒙藏庙宇一样,库日木图庙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等佛教领袖的佛像,里面沉淀着一种浓烈的佛教氛围。我们穿过库日木图庙,去山里面拜访阿贵庙。阿贵,还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山洞。1860年,一个名叫乌藏的喇嘛从拉萨长途跋涉来此修行,在雅布赖山上发现一个山洞,就在山洞中清心面壁,潜心修佛,三年以后修成活佛。现已传至第五代,第五代乌藏活佛现在左旗。从库日木图庙赴阿贵庙的路是一段长两三里的曲折峡谷,布满了滚圆的石头,个别低洼的地方还汪积着溪水,两旁红色的山体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偶有小鸟的鸣叫声传来,更显出山谷的幽静。巴亘那住持红色的袈裟和红色的山体相互映衬,使人心底升起一种赤诚的宗教情愫。在只有寂静的峡谷中偶尔能看到几棵树,虽然不大,但长得极为茂盛,上面挂着各色的经幡,还有牛羊的肩胛骨。巴书记介绍,那是信徒们为被宰杀的牛羊超度亡灵。对面的山崖上刻着六字真言。
我们跟着巴亘那住持走过一段不太长,但很陡峭的石阶,就进入了乌藏活佛曾经修行的山洞。山洞约一人高,并不大。洞中铺着毯子,供奉着几座佛像,蜡烛的光芒一跳一跳地,照亮山洞里昏暗的角角落落。在洞口,昂首能望见苍茫的蓝天、悠悠飘荡的白云;俯首能穿过两边山体的夹缝,看到茫茫的戈壁、渺远的村庄。当年的乌藏活佛,是不是每天就盘腿端坐于此,思考佛的精义呢?
巴亘那住持介绍,当时的乌藏活佛每天就是在这里修行的。饿了,就采集山上的野果子充饥;渴了,就饮山谷里的溪水解渴。遇到天旱的年份,没有溪水喝,就喝山里青羊的奶。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公路边拐弯处的那只大青羊。我们站在山洞外,久久沉思。乌藏活佛以他超强的意志力,克服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他修行的执着和灵魂的光芒,照亮了茫茫沙漠戈壁的路,慰藉着这片广袤艰苦的土地,以及在这土地上辛劳的人们,指引着他们超脱生命的苦难,向着灵魂的高处迈进和攀登。山洞对面的峭壁上,有石头垒起来的香炉,据说当年修行的时候,乌藏活佛每天都要攀山去烧香。那香炉,也是乌藏活佛自己垒起来的。后来也有人曾想攀山去烧香,却没有谁能够到得了那香炉的旁边。我想,乌藏活佛是雅布赖人心中的佛,而那香炉,则是乌藏活佛心中的另一尊佛。
参访结束的时候,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雅布赖,以及这里爽朗好客的人们。连绵的雅布赖山、茫茫的雅布赖盐湖渐渐地向后退去。它们像两只飞翔于漠漠黄沙之上的雄鹰,守护着雅布赖这片神奇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