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学气节是大学气概、风骨的体现,是大学品性、风范、节操的精髓。大学主体的自觉、大学理想的坚守、大学之道的体认和大学责任的担当是大学气节的基本内涵。只有进一步回归大学本质、提振大学精神、践行大学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大学制度,才能使大学气节得以不断标举和光大。
【机 构】
:
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基金项目】
:
“荣达教育资助基金”民族教育研究和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课题(RDGD1303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气节是大学气概、风骨的体现,是大学品性、风范、节操的精髓。大学主体的自觉、大学理想的坚守、大学之道的体认和大学责任的担当是大学气节的基本内涵。只有进一步回归大学本质、提振大学精神、践行大学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大学制度,才能使大学气节得以不断标举和光大。
其他文献
董事会是美国最富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制度,国内外相关研究很多,但在美国大学董事会的法律地位、结构属性等重要问题上,国内外却存在不同的认知。美国大学“board of trustees”的准确翻译是“受托人委员会”。在法律地位上,它是美国大学的法人,而不是法人代表机构;在结构属性上,它是外部治理结构,而不是内部治理结构。中国的误读是典型的“橘逾淮为枳”案例。中国高校在建立自身特色董事会时,应避免犯同类错误。
2016年5月18-19日,第二届“全国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武陵之都”——贵州铜仁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和铜仁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1所高校的70多名书记校长、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教学服务型大学“为何”与教学服务型大学“何为”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大家普遍认为,
相对主义的教育研究观认为,基于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立场,研究观点与思想不可能形成普遍、客观的理论,追求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教育研究的误区。但正确、真实、合理的教育观点必然是普遍的,作为认识教育实在的研究,本质上追求的是教育理论或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这是教育研究的构成性规则和责任。教育理论的合理性,在于研究者使用的理据是普遍的,在于观点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当下教育研究拒绝理论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导致研究缺乏严肃的理论检验,导致研究观点的任意性。教育研究建筑有效的教育理论,就要超越主观因素,追求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理论思
1378—1417年西方教会大分裂的背后是王权与教权的争斗,这次分裂对当时的欧洲大学产生了以下影响:一是大学组织由教皇庇护的泛欧洲机构成为归属不同民族国家的学术组织;二是大学管理主体由教会教皇转向世俗当局;三是大学数量由平稳缓慢地增加变为大量骤然地出现;四是大学从超国家的文化传播中心转为培养专业精英的国家机构。总体而言,这次西方教会大分裂“在大学的历史上代表着真正的分水岭”。
德国公立高校经历了从国家机构与公法社团的双重法律地位向多种类型法律身份的转变,表现为国家调控介入与大学自主变革的复杂博弈与动态平衡,潜藏着官僚化与市场化的风险。以公法社团为主、复合多元的公法人形态是公立高校破解多元价值冲突、实现公共利益目标的应然逻辑。中国公立高校法人化改革应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内,实现公权力运行的“契约化”与私法行为的“公法规制”,建构各方权力动态制衡的“互动式”法权结构。
2007年以来,教学服务型大学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中提出,在实践中发展。近三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及高等教育自身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院校研究工作者抓住变革契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推进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教学服务型大学为其提供了合适的定位和助推力;面对“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发展提出的挑战,教学服务型大学抓住“产业转型升级,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为其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提
近代中国大学教学论学科率先在清末优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兴起,后借鉴日美的教育体制形成了以师范学校和综合性大学为主体的“双轨制”,并最终形成以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和独立教育学院为辅助的“多元化”格局。可以说,近代中国大学教学论学科史就是一部教育学术发展史,不仅为审视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凭借大学教学论学科平台得以建立提供了真实生动的例子,而且其经验教训对当今我国大学教学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治理所特有的优越性品质是其兴起的逻辑前提。治理已日益成为有别于管理的一种新理论范式。利益一致与分化成为管理和治理适用的合法性边界。计划体制下大学利益的高度一致使得管理具备了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大学治理兴起的现实基础是市场体制下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给传统大学管理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大学治理方略的核心任务是构建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
高等教育步人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因之而史加紧密。高校文化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价值观的体认、道德理性的增强、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资本,也对现时与未来的社会公民进行着次生教育,这将使得高等学校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中心。
随着清末教会书院向教会大学的转型,“西方托事部一在华校董会”的双层董事会制度普遍出现,并先后出现三次制度转向。北洋政府时期出现第一次制度转向,大学治理权由西方托事部转向在华校董会;南京政府初期出现第二次制度转向,治理权由西方人士为主转向中方人士为主;全面抗战前后出现第三次制度转向,治理权由西方教会转向中国政府。在三次制度转向中,政策与实践、初衷与结果不尽一致,甚至名实不一,反映出政府与教会对教育权力的博弈,也是中国政府将教会教育纳入中国教育体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