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飞平时是个安静听话的孩子,可家里一有客人来访,就变得特别兴奋和顽皮,不是活蹦乱跳、大喊大叫,就是像马戏团里的小丑一样不停地扮鬼脸,有时还硬拉着客人和自己格斗……父母的话变成了耳旁风,越是不让他干的事他干得越起劲。飞飞妈为此动过粗,可反而使他闹腾得更加厉害,满地打滚、哭声震天。飞飞父母为此头痛不已。
像飞飞这样平时很乖巧,但家里有客人或在人多的地方却爱胡闹的行为称为“人来疯”。“人来疯”多发生于2~7岁的幼儿,一般是由某种心理需要引起的。比如:有的孩子表现欲、荣誉感过强,时时处处都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夸奖;有的孩子在家里缺少玩伴,生活单调,希望平衡自己的心理;有的孩子企图通过“人来疯”达到满足情感或物质需要的目的;还有的孩子是因为社交行为不够成熟,不了解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故。
矫正孩子的“人来疯”,需要家长理智、客观地对待,依据情况进行有效引导:
提前预防和适当参与。在客人登门前,家长要先给孩子打“预防针”,将客人的长相、职业、兴趣爱好等告诉孩子,以化解孩子对客人的神秘感。同时,还要告诉孩子,身为小主人应当怎样礼貌待客,面对客人的提问应该怎样彬彬有礼地回答。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还可请他帮忙准备茶点;或做小向导,介绍家中的陈设、分享照片等;亦可邀请孩子参与大人的聊天。
满足需要和不予理睬。如果孩子的“人来疯”主要是由某种心理需要引起的,那么家长就应该弄清孩子需要什么,然后采取相应措施。比如,孩子需要表现自我的机会,就应该满足:会背古诗就让他背诵古诗;会弹琴就让他弹奏一曲……然后告诉孩子说:“很好,你今天的表演先到这里,爸爸妈妈要陪客人说一些事情,你先看书或者做作业,好吗?”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提示,帮助孩子完成角色的转换。
如果孩子不配合,或者提一些无理要求,那么父母一定要坚持立场,即便孩子哭闹,也不可因面子问题而妥协。正确的做法是不予理睬,待客人走后再跟孩子讲道理。
保持关注和预约玩伴。家长自己要分清“人来疯”与正常的求知欲、表现欲之间的差别。在招待客人的同时,分出一点儿精力来关注孩子的提问和情绪变化,当孩子在聆听中捕捉到他感兴趣的一些问题时,大人切莫训斥,而要尽量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回答孩子的插问。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局外人,以致于用“人来疯”的方式企图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另外,为了预防“人来疯”的发生,家长还可到邻居那里,为孩子“借”一个临时玩伴。在大人谈话的同时,孩子有自己的玩伴要“应付”,自然就不会来干扰大人间的谈话了。
以心换心和以“疯”制“疯”。只有以心换心,孩子才会听从大人的建议。所以,家长要多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教训他,以防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事后及时沟通,说出自己的感受,让他清楚自己具体错在什么地方等等。
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有时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这时,家长不妨与孩子来个“角色对换”、以“疯”制“疯”,即当孩子与伙伴玩得起劲时,父母也去捣乱,让孩子设身处地看一看,他做主人时,希望有这样的家人在场吗?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表现得如此出格,那么,父母正好与孩子签订一份“双边协议”,制定“待客守则”,形成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大家一起来执行。
像飞飞这样平时很乖巧,但家里有客人或在人多的地方却爱胡闹的行为称为“人来疯”。“人来疯”多发生于2~7岁的幼儿,一般是由某种心理需要引起的。比如:有的孩子表现欲、荣誉感过强,时时处处都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夸奖;有的孩子在家里缺少玩伴,生活单调,希望平衡自己的心理;有的孩子企图通过“人来疯”达到满足情感或物质需要的目的;还有的孩子是因为社交行为不够成熟,不了解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故。
矫正孩子的“人来疯”,需要家长理智、客观地对待,依据情况进行有效引导:
提前预防和适当参与。在客人登门前,家长要先给孩子打“预防针”,将客人的长相、职业、兴趣爱好等告诉孩子,以化解孩子对客人的神秘感。同时,还要告诉孩子,身为小主人应当怎样礼貌待客,面对客人的提问应该怎样彬彬有礼地回答。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还可请他帮忙准备茶点;或做小向导,介绍家中的陈设、分享照片等;亦可邀请孩子参与大人的聊天。
满足需要和不予理睬。如果孩子的“人来疯”主要是由某种心理需要引起的,那么家长就应该弄清孩子需要什么,然后采取相应措施。比如,孩子需要表现自我的机会,就应该满足:会背古诗就让他背诵古诗;会弹琴就让他弹奏一曲……然后告诉孩子说:“很好,你今天的表演先到这里,爸爸妈妈要陪客人说一些事情,你先看书或者做作业,好吗?”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提示,帮助孩子完成角色的转换。
如果孩子不配合,或者提一些无理要求,那么父母一定要坚持立场,即便孩子哭闹,也不可因面子问题而妥协。正确的做法是不予理睬,待客人走后再跟孩子讲道理。
保持关注和预约玩伴。家长自己要分清“人来疯”与正常的求知欲、表现欲之间的差别。在招待客人的同时,分出一点儿精力来关注孩子的提问和情绪变化,当孩子在聆听中捕捉到他感兴趣的一些问题时,大人切莫训斥,而要尽量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回答孩子的插问。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局外人,以致于用“人来疯”的方式企图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另外,为了预防“人来疯”的发生,家长还可到邻居那里,为孩子“借”一个临时玩伴。在大人谈话的同时,孩子有自己的玩伴要“应付”,自然就不会来干扰大人间的谈话了。
以心换心和以“疯”制“疯”。只有以心换心,孩子才会听从大人的建议。所以,家长要多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教训他,以防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事后及时沟通,说出自己的感受,让他清楚自己具体错在什么地方等等。
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有时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这时,家长不妨与孩子来个“角色对换”、以“疯”制“疯”,即当孩子与伙伴玩得起劲时,父母也去捣乱,让孩子设身处地看一看,他做主人时,希望有这样的家人在场吗?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表现得如此出格,那么,父母正好与孩子签订一份“双边协议”,制定“待客守则”,形成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大家一起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