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依据创新理论,结合当前的创新教育实践成果,以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突破口,制定出可操作的科学的评估方法,再回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上加以验证,达到以评估带创新,以及由“点”到“面”、全面落实创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 质量评估
创新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评估则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指挥棒。“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质量评估机制的研究”课题组试图以评估作为突破口,实现以评估带创新,促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顺应国际、国内创新教育的浪潮。
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着手进行创造力的开发,60年代有了实质性进展。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创新中心;在每所大学里都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创造精神也随处可见。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从60年代始,纷纷引进美国的创造学理论和方法,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也都在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国创新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4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表“创造宣言”,主张以激发人的创造性为办教育之目的。目前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为我国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将创新教育的研究深入到小学学科和课堂,推动创新教育的全面展开。
当前,虽然创新教育的理念已经在小学教育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有的学校也在改革课堂教学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这些成果还只局限在公开课、研究课、实验课的“点”上,没能在一个学校、一个地区乃至全省范围内全“面”展开,大部分的常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传授知识的状况。本课堂通过高校与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首先使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普遍推广。如果本课题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果,我们还将在其他学科教学上继续推进。
(三)以评估带创新,促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教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创新教育的普遍开展还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的创新教学评估机制和评估体系。我们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创新理论,结合当前的创新教育实践成果,制定出可操作的科学的评估方法,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教师的教学创新列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具体项目,然后回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上加以验证,进而完善评估方法,形成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全面指导创新教学,完成由“点”到“面”、全面落实创新教育的目的。
二、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质量评估机制是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的继承与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可操作的评估理论与方法,并使之丰富和完善,进而反作用于课堂教学,推动和促进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
预期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局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学校局面:通过实验的展开,增强全体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
社会局面:通过实验研究,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模式和评估方法,为全省的创新教育全面开展提供范例。
三、研究的方法与条件
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即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相结合,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总结规律法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善评估理论,指导全面落实创新教育的实践。
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条件:
1.凡参加本项研究的全体人员必须按时认真参加培训学习。
2.学习培训、交流,集中活动时间,定为每周四下午。
3.认真完善实验基地的建设。
4.认真书写反思及案例、活动记录,认真完成阶段性总结,并及时反馈研究过程,遇到困难及特殊情况,实验小组共同研究、认真加以解决。
四、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一)准备与启动阶段(2008.9—2008.10)。
1.制定研究方案。
2.进行实验教师的培训,组织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和相关资料。
3.选取实验校、班。
4.做好各项资料准备工作。
5.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6.组建研究队伍。
(二)实验阶段(2008.10—2009.7)。
1.在秦皇岛市海港区选取新一路等三所小学,每所学校选取三个班(高、中、低年级各一个班)进行实验。
2.实验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做好笔记、小结。
3.建立班级实验档案。
(三)实验推广、深化阶段(2009.7—2010.3)。
将实验成果进行总结,完成研究报告,并把成功经验推广到全校、全市。
五、研究结果与影响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学生方面来看,参与实验班级的学生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些学生在省级和市级的创新比赛上获奖。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个性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从学校方面来看,通过实验的展开,实验教师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掌握了全新的创新教学的模式和评估方法,能够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有的实验教师的创新课在市级和区级的讲课比赛中获奖,还有几位教师发表了教学创新的论文。
从社会方面来看,通过实验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模式和评估方法,在我市和我省的城乡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我国的创新教育全面开展与推广提供了范例。
参考文献:
[1]姜梅.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浅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7).
[2]李慧勤.郭晓静.国外创新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5,(3).
[3]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刘涵之.创新教育实施指南[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科技局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质量评估机制的研究”(课题编号2008-1-105)。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 质量评估
创新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评估则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指挥棒。“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质量评估机制的研究”课题组试图以评估作为突破口,实现以评估带创新,促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顺应国际、国内创新教育的浪潮。
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着手进行创造力的开发,60年代有了实质性进展。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创新中心;在每所大学里都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创造精神也随处可见。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从60年代始,纷纷引进美国的创造学理论和方法,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也都在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国创新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4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表“创造宣言”,主张以激发人的创造性为办教育之目的。目前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为我国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将创新教育的研究深入到小学学科和课堂,推动创新教育的全面展开。
当前,虽然创新教育的理念已经在小学教育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有的学校也在改革课堂教学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这些成果还只局限在公开课、研究课、实验课的“点”上,没能在一个学校、一个地区乃至全省范围内全“面”展开,大部分的常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传授知识的状况。本课堂通过高校与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首先使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普遍推广。如果本课题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果,我们还将在其他学科教学上继续推进。
(三)以评估带创新,促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教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创新教育的普遍开展还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的创新教学评估机制和评估体系。我们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创新理论,结合当前的创新教育实践成果,制定出可操作的科学的评估方法,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教师的教学创新列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具体项目,然后回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上加以验证,进而完善评估方法,形成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全面指导创新教学,完成由“点”到“面”、全面落实创新教育的目的。
二、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质量评估机制是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的继承与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可操作的评估理论与方法,并使之丰富和完善,进而反作用于课堂教学,推动和促进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
预期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局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学校局面:通过实验的展开,增强全体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
社会局面:通过实验研究,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模式和评估方法,为全省的创新教育全面开展提供范例。
三、研究的方法与条件
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即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相结合,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总结规律法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善评估理论,指导全面落实创新教育的实践。
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条件:
1.凡参加本项研究的全体人员必须按时认真参加培训学习。
2.学习培训、交流,集中活动时间,定为每周四下午。
3.认真完善实验基地的建设。
4.认真书写反思及案例、活动记录,认真完成阶段性总结,并及时反馈研究过程,遇到困难及特殊情况,实验小组共同研究、认真加以解决。
四、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一)准备与启动阶段(2008.9—2008.10)。
1.制定研究方案。
2.进行实验教师的培训,组织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和相关资料。
3.选取实验校、班。
4.做好各项资料准备工作。
5.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6.组建研究队伍。
(二)实验阶段(2008.10—2009.7)。
1.在秦皇岛市海港区选取新一路等三所小学,每所学校选取三个班(高、中、低年级各一个班)进行实验。
2.实验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做好笔记、小结。
3.建立班级实验档案。
(三)实验推广、深化阶段(2009.7—2010.3)。
将实验成果进行总结,完成研究报告,并把成功经验推广到全校、全市。
五、研究结果与影响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学生方面来看,参与实验班级的学生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些学生在省级和市级的创新比赛上获奖。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个性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从学校方面来看,通过实验的展开,实验教师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掌握了全新的创新教学的模式和评估方法,能够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有的实验教师的创新课在市级和区级的讲课比赛中获奖,还有几位教师发表了教学创新的论文。
从社会方面来看,通过实验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模式和评估方法,在我市和我省的城乡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我国的创新教育全面开展与推广提供了范例。
参考文献:
[1]姜梅.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浅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7).
[2]李慧勤.郭晓静.国外创新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5,(3).
[3]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刘涵之.创新教育实施指南[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科技局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质量评估机制的研究”(课题编号20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