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方面都取得较大的进步,但也受到各种思潮侵扰,在此时代背景下,要想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思想的引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哲学,无论从推动生产力还是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分析其都具有较大的指引作用,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这些并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课题进行重点研究。接下来本文先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着手分析,其次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困境,最后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途径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哲学 大众化 现实困境 实现途径
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发生巨大改变,人们价值观念逐步朝着多元化发展,“哲学无用论”思想侵扰人们的精神机体,目前国内形成这样一种现象:哲学工作中对哲学不关心,群众不懂哲学等。这些都是人们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现,形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且越来越多的人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信仰危急问题比较突出。要想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权威,必须立足实践,促进哲学理解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述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指通过简单、简洁、通俗易懂等方式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念和基本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强化群众对其理解与掌握。其发展指强化其基本原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确保群众可以快速接受并在生活以及社会生产实践中运用。当今时代我国无论是改革开放发展还是革命发展中国中产党都立足我国社会情景和历史现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大众化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可能性
当前时代我国开启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具有无限可能,究其原因就是具有丰富的传统。自从我国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就深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典型的代表,其中,以李达等为代表的人物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序幕,他们对比了各类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人民群众更好的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时的旧中国将其当作主要的精神武器。结合历史经验可知,在我国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相当必要。但考虑到这是科学理论的一种,要想推动其大众化就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发挥其在改造新社会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传入我国至今与我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推动其中国化发展,由此可以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贴近人们的生活,也正是基于该特点其大众化具有无限可能。
现如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地位不言而喻,为制定各种政策和大众化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宪法也已经明确指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各项事业的指导,这对其朝着大众化发展奠定了法律保障。党中央编写党章时将其融入其中,以此为指导思想,且结合党中央的规定和决议可知,这些无不为其大众化奠定充足依据。长期以来我国各类哲学队伍层出不穷,这些队伍中不乏优秀的人才,这些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奠定了充足的人才支撑。此外,自古以来我国都以求知为传统美德,在此背景下为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提供了更多可能。
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2.1形式单一
形式单一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传播方法单一。结合目前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分析可知,通过课堂教学给学生传输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宣传部制作的宣传海报、广告等。前者传统以满堂灌方式为主,后者针对性不强,宣传盲目性较强。教育者灌输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时并不注重学者消化和吸收,更不注重改进和提升质量。在宣传方面同样并不注重创新宣传方法,更没有考虑群众兴趣,盲目地进行宣传,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2.2内容教条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材选取苏联模式版本,教材的编写适应了特定时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时代快速发展也凸显了各类问题。教材中将哲学主要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两类,这就导致教材成为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合理解释的书籍。另一方面,由于教材内容编排组合方式机械性较强,部分读者将其当作不变的经典权威,但部分理论仍需进一步研究,这些教条化的做法容易使人们以偏概全或断章取义,长期下去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马克思主义这些主要用于解放劳苦大众的哲学理论之一,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并应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由于理论教条化对其大众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必须打破教条化和僵硬化的处理格局,坚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实现其大众化的目标。
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3.1打造素质较高的理论宣传队伍
宣传队伍应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这是做好宣传工作的前提。因此,宣传队伍必须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在分析、思考和观察问题时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世界观为指导。每个宣传者应深刻意识到自身水平对宣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若自身没有掌握过硬的力量素养,没有深刻理解哲学,则很容易在理论宣传时对他人以及对自己产生误导,若面临复杂的形式和问题,就会偏离宣传的初衷。每个宣传工作者都应该具有忠诚、担当、干净的品格,只有政治上可靠才有可能行动上自觉。宣传者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要重点强调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效率,重点在于把握社会舆情和群众思想,尤其是在重大问题上必须坚定群众立场,满足群众需求。去宣传队伍应以高度的工作热情投入其中,主动帮助人们划清界限,应用真理澄清原本比较模糊的认识。
3.2多种宣传方式结合
多种宣传方式结合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方面,合理利用传统手段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无论杂志还是报刊都必须创新选材和策划,丰富自身内容,主动了解受众需求和兴趣,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出通俗、大众的理论作品。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多媒體的优势。电脑、互联网和手机等出现对人们而言获取信息更为便利,传播速度较快且具有较广的影响范围,这些是传统宣传方式达不到的效果。但也要注意正确看待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我国改革开放深化推进背景下各类思想和价值观乘机而入,给相关宣传者增加了工作难度,因此在此背景下如何对互联网中多元文化意识形态进行整合,提升人们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力就成为相关工作者思考的重点,这是促进该思想大众化发展的关键。 3.3马克思主义哲学平民话语体系的建立
对平民百姓而言,哲学理论复杂深奥,这是其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平民话语体系,应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强化摆明对其的了解,使哲学神秘面纱逐层被解开,强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始终将平民当作话语体系主体。自从创立中国共产党一来我国就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特定历史条件的有机融合,对不同阶段国内外复杂的矛盾经验精心分析与总结,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取得了中国革命伟大胜利就是二者融合最好的诠释。在此历史进程中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从哲学理论层面分析都必须立足该哲学的人民性,使广大中国老百姓都可以接受并認可该理论,使其成为人们开展各项思想活动的重要武器,成为破坏旧世界并对新世界进行建设的重要物质力量,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起到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必须坚持建立平民话语体系,这是百姓掌握和体会哲学益处的关键。
4.结束语
综上,时代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已经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可通过打造素质较高的理论宣传队伍、多种宣传方式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平民话语体系的建立三方面实现,发挥其在我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哲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科教文汇,.2016(15):158-159.
[2]赵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环球人文地理,.2017(18):330.
[3]朱晓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新丝路,.2018(22):29-29.
[4]姜依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与研究[J]..长江丛刊,.2018(1):127-127.
[5]李永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的哲学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6):74-76.
[6]李琳.和亚飞.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5,0(7).
[7]华山.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考[J].黑河学院学报,2018,9(10):3-4..
[8]贾攀娜.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现代交际,2016,(17):53..
[9]刘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卷宗,2016,6(12):70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哲学 大众化 现实困境 实现途径
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发生巨大改变,人们价值观念逐步朝着多元化发展,“哲学无用论”思想侵扰人们的精神机体,目前国内形成这样一种现象:哲学工作中对哲学不关心,群众不懂哲学等。这些都是人们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现,形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且越来越多的人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信仰危急问题比较突出。要想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权威,必须立足实践,促进哲学理解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述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指通过简单、简洁、通俗易懂等方式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念和基本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强化群众对其理解与掌握。其发展指强化其基本原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确保群众可以快速接受并在生活以及社会生产实践中运用。当今时代我国无论是改革开放发展还是革命发展中国中产党都立足我国社会情景和历史现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大众化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可能性
当前时代我国开启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具有无限可能,究其原因就是具有丰富的传统。自从我国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就深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典型的代表,其中,以李达等为代表的人物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序幕,他们对比了各类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人民群众更好的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时的旧中国将其当作主要的精神武器。结合历史经验可知,在我国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相当必要。但考虑到这是科学理论的一种,要想推动其大众化就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发挥其在改造新社会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传入我国至今与我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推动其中国化发展,由此可以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贴近人们的生活,也正是基于该特点其大众化具有无限可能。
现如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地位不言而喻,为制定各种政策和大众化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宪法也已经明确指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各项事业的指导,这对其朝着大众化发展奠定了法律保障。党中央编写党章时将其融入其中,以此为指导思想,且结合党中央的规定和决议可知,这些无不为其大众化奠定充足依据。长期以来我国各类哲学队伍层出不穷,这些队伍中不乏优秀的人才,这些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奠定了充足的人才支撑。此外,自古以来我国都以求知为传统美德,在此背景下为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提供了更多可能。
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2.1形式单一
形式单一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传播方法单一。结合目前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分析可知,通过课堂教学给学生传输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宣传部制作的宣传海报、广告等。前者传统以满堂灌方式为主,后者针对性不强,宣传盲目性较强。教育者灌输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时并不注重学者消化和吸收,更不注重改进和提升质量。在宣传方面同样并不注重创新宣传方法,更没有考虑群众兴趣,盲目地进行宣传,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2.2内容教条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材选取苏联模式版本,教材的编写适应了特定时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时代快速发展也凸显了各类问题。教材中将哲学主要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两类,这就导致教材成为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合理解释的书籍。另一方面,由于教材内容编排组合方式机械性较强,部分读者将其当作不变的经典权威,但部分理论仍需进一步研究,这些教条化的做法容易使人们以偏概全或断章取义,长期下去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马克思主义这些主要用于解放劳苦大众的哲学理论之一,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并应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由于理论教条化对其大众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必须打破教条化和僵硬化的处理格局,坚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实现其大众化的目标。
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3.1打造素质较高的理论宣传队伍
宣传队伍应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这是做好宣传工作的前提。因此,宣传队伍必须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在分析、思考和观察问题时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世界观为指导。每个宣传者应深刻意识到自身水平对宣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若自身没有掌握过硬的力量素养,没有深刻理解哲学,则很容易在理论宣传时对他人以及对自己产生误导,若面临复杂的形式和问题,就会偏离宣传的初衷。每个宣传工作者都应该具有忠诚、担当、干净的品格,只有政治上可靠才有可能行动上自觉。宣传者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要重点强调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效率,重点在于把握社会舆情和群众思想,尤其是在重大问题上必须坚定群众立场,满足群众需求。去宣传队伍应以高度的工作热情投入其中,主动帮助人们划清界限,应用真理澄清原本比较模糊的认识。
3.2多种宣传方式结合
多种宣传方式结合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方面,合理利用传统手段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无论杂志还是报刊都必须创新选材和策划,丰富自身内容,主动了解受众需求和兴趣,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出通俗、大众的理论作品。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多媒體的优势。电脑、互联网和手机等出现对人们而言获取信息更为便利,传播速度较快且具有较广的影响范围,这些是传统宣传方式达不到的效果。但也要注意正确看待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我国改革开放深化推进背景下各类思想和价值观乘机而入,给相关宣传者增加了工作难度,因此在此背景下如何对互联网中多元文化意识形态进行整合,提升人们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力就成为相关工作者思考的重点,这是促进该思想大众化发展的关键。 3.3马克思主义哲学平民话语体系的建立
对平民百姓而言,哲学理论复杂深奥,这是其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平民话语体系,应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强化摆明对其的了解,使哲学神秘面纱逐层被解开,强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始终将平民当作话语体系主体。自从创立中国共产党一来我国就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特定历史条件的有机融合,对不同阶段国内外复杂的矛盾经验精心分析与总结,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取得了中国革命伟大胜利就是二者融合最好的诠释。在此历史进程中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从哲学理论层面分析都必须立足该哲学的人民性,使广大中国老百姓都可以接受并認可该理论,使其成为人们开展各项思想活动的重要武器,成为破坏旧世界并对新世界进行建设的重要物质力量,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起到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必须坚持建立平民话语体系,这是百姓掌握和体会哲学益处的关键。
4.结束语
综上,时代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已经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可通过打造素质较高的理论宣传队伍、多种宣传方式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平民话语体系的建立三方面实现,发挥其在我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哲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科教文汇,.2016(15):158-159.
[2]赵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环球人文地理,.2017(18):330.
[3]朱晓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新丝路,.2018(22):29-29.
[4]姜依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与研究[J]..长江丛刊,.2018(1):127-127.
[5]李永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的哲学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6):74-76.
[6]李琳.和亚飞.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5,0(7).
[7]华山.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考[J].黑河学院学报,2018,9(10):3-4..
[8]贾攀娜.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现代交际,2016,(17):53..
[9]刘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卷宗,2016,6(1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