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规划的内涵及必要性,提出了馆员职业规划的有效途径和调适的内容与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规划
一、职业规划的概念及内涵
1、职业规划的概念
职业规划亦称职业生涯规划。是履职者依据组织目标和发展规划,在与职业相关的职业实践中制定职业目标、确立实现职业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创造最佳绩效,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由此可见,职业规划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员工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二是组织为员工个人发展做出的规划,并为其提供实现职业目标的各种机会与途径。
2、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规划内涵
图书馆馆员在图书馆所从事各项工作的全部经历和过程中,每个馆员都希望获得更高的职业回报,这就需要馆员根据自身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发展规划,这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建立在图书馆与馆员个人愿景目标、共同发展相结合基础之上的。总之,图书馆职业规划管理的实质就是为馆员提供既适合个人发展、又能够反映组织目标和组织文化的工作岗位,从而使馆员对自身进行新的定位,重塑职业形象,转变职业观念,激发职业潜能。
二、高校图书馆实施馆员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1、实现图书馆整体目标与馆员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
图书馆通过对馆员实施职业规划管理,促使其审视和了解其所在高校和图书馆整体发展战略及自身发展处境,结合自身状况、发展方向来设立个人职业目标,寻求自身的发展机会。图书馆管理者应帮助馆员制定个人发展需要、兴趣爱好特点及馆员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并将图书馆整体发展目标与馆员的个人目标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2、加强馆员职业规划,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馆员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由于图书馆工作内容具有简单、重复、岗位高度稳定等特点,故易产生职业倦怠,有的馆员成就感低落,服务能力下降,感觉图书馆工作内容缺乏挑战性,一些年轻馆员感到付出与职业回报差距较大。因此,一些具有一定活动能力并想追求更好发展的中青年人从图书馆中流出,而一些学历低、无学科背景、追求较舒适工作环境的人员流入图书馆,这种现象导致人力资源的综合能力、服务质量下降,难以提供深层次、个性化、学科化服务,导致馆员缺乏创造力和竞争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新时代的信息服务需求,结合馆员的特长、爱好和发展要求,为馆员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道路,并为之提供各种帮助,吸引并留住人才,从而增加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3、调动馆员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组织目标
图书馆对馆员实施职业规划管理,可以使每个馆员清楚自己的职业需求,明确馆员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挖掘馆员的内在潜能,满足馆员的工作需求,以实现馆员的自我认同、精神需求的满足。这样才能调动馆员的内在积极性,促使馆员努力工作,并不断提升和超越自我,更有效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实现图书馆的组织目标。
三、馆员职业规划的有效途径及个人调适
1、完善制度体系,提高馆员职业意识
建立职业管理机制。馆员职业管理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图书馆合理配置、培养和使用人力资源,发挥其潜能,顺利实现图书馆发展目标,有利于增进图书馆与馆员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的相互沟通,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各项服务职能。图书馆应作好有关图书馆员职业规划管理的学习、宣传、实施、反馈等各项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关管理条例、操作流程等,以决定图书馆人才招聘、考核、录用等工作。长期以來,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未引入职业资格许可制度,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状况、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加上高校图书馆大都不具有人事任免权,很难自主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引入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许可制度这一竞争机制,对于增强图书馆职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馆员整体素质很有必要。
2.加强馆员职业培训,重视职业能力不断扩展和完善。
图书馆组织应为馆员提供培训平台,无论学历高低,对新入馆的人员都进行见习培训,如对新入馆的馆员,哪怕是高学历,都必须到借书处进行见习培训,以培养其职业意识,为承担其他工作奠定基础。在见习培训的基础上,图书馆对馆员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图书馆发展目标,将馆员分配到较适合其发展的工作岗位上,并对其职业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再学习和实践弥补其不足,以胜任其岗位职责。图书馆的馆员工作岗位相对稳定,易产生职业倦怠,为此以轮岗的方式可以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馆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以培养全能职业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图书馆应经常举办一些短训班,图书馆组织与馆员本人要根据自己和组织需要选择培训方式,不断提高馆员的学识水平和服务能力。
3、开拓多方向职业发展路径
为了给馆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针对图书馆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应为图书馆员设计多重职业发展路径。在图书馆员的多重职业发展道路中,馆员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就感:一是业务发展道路;二是管理职业道路;三是业务和管理并行的职业道路。应积极主动地开展人才交流与置换,将图书馆所属各项资源予以整合、利用,以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也可以为馆员增加岗位竞聘的机会,也为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方便。
4、馆员职业规划的调适及自我能力的培养
全面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选择最适合的职务岗位是制定职业规划的前提,它能使馆员发挥最大潜能,取得最大绩效,实现最大工作满意度,获得成就感,从而推动新的目标实现。把个人的需要和图书馆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图书馆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应该加强馆员自我能力的培养,网络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图书馆业务中,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图书馆服务体系发生了转型,也使图书馆员承担的任务、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馆员的能力问题成了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图书馆组织的有计划的培训,对广大馆员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尚不能全面解决问题,这就需要馆员自己加强多种能力的培养。每个馆员都应当规划自己的学习,做出近期和长远的学习计划,在学习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迫切需要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必须与时俱进。馆员需要进行新的定位,转变职业观念、激发职业潜能。高校图书馆为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对馆员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姚锦芳.论图书馆员职业发展规划及其完善[J].湖洲师范学院学报,2011.8.
[2]徐晓明.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规划与管理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2.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规划
一、职业规划的概念及内涵
1、职业规划的概念
职业规划亦称职业生涯规划。是履职者依据组织目标和发展规划,在与职业相关的职业实践中制定职业目标、确立实现职业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创造最佳绩效,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由此可见,职业规划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员工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二是组织为员工个人发展做出的规划,并为其提供实现职业目标的各种机会与途径。
2、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规划内涵
图书馆馆员在图书馆所从事各项工作的全部经历和过程中,每个馆员都希望获得更高的职业回报,这就需要馆员根据自身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发展规划,这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建立在图书馆与馆员个人愿景目标、共同发展相结合基础之上的。总之,图书馆职业规划管理的实质就是为馆员提供既适合个人发展、又能够反映组织目标和组织文化的工作岗位,从而使馆员对自身进行新的定位,重塑职业形象,转变职业观念,激发职业潜能。
二、高校图书馆实施馆员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1、实现图书馆整体目标与馆员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
图书馆通过对馆员实施职业规划管理,促使其审视和了解其所在高校和图书馆整体发展战略及自身发展处境,结合自身状况、发展方向来设立个人职业目标,寻求自身的发展机会。图书馆管理者应帮助馆员制定个人发展需要、兴趣爱好特点及馆员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并将图书馆整体发展目标与馆员的个人目标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2、加强馆员职业规划,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馆员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由于图书馆工作内容具有简单、重复、岗位高度稳定等特点,故易产生职业倦怠,有的馆员成就感低落,服务能力下降,感觉图书馆工作内容缺乏挑战性,一些年轻馆员感到付出与职业回报差距较大。因此,一些具有一定活动能力并想追求更好发展的中青年人从图书馆中流出,而一些学历低、无学科背景、追求较舒适工作环境的人员流入图书馆,这种现象导致人力资源的综合能力、服务质量下降,难以提供深层次、个性化、学科化服务,导致馆员缺乏创造力和竞争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新时代的信息服务需求,结合馆员的特长、爱好和发展要求,为馆员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道路,并为之提供各种帮助,吸引并留住人才,从而增加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3、调动馆员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组织目标
图书馆对馆员实施职业规划管理,可以使每个馆员清楚自己的职业需求,明确馆员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挖掘馆员的内在潜能,满足馆员的工作需求,以实现馆员的自我认同、精神需求的满足。这样才能调动馆员的内在积极性,促使馆员努力工作,并不断提升和超越自我,更有效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实现图书馆的组织目标。
三、馆员职业规划的有效途径及个人调适
1、完善制度体系,提高馆员职业意识
建立职业管理机制。馆员职业管理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图书馆合理配置、培养和使用人力资源,发挥其潜能,顺利实现图书馆发展目标,有利于增进图书馆与馆员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的相互沟通,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各项服务职能。图书馆应作好有关图书馆员职业规划管理的学习、宣传、实施、反馈等各项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关管理条例、操作流程等,以决定图书馆人才招聘、考核、录用等工作。长期以來,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未引入职业资格许可制度,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状况、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加上高校图书馆大都不具有人事任免权,很难自主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引入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许可制度这一竞争机制,对于增强图书馆职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馆员整体素质很有必要。
2.加强馆员职业培训,重视职业能力不断扩展和完善。
图书馆组织应为馆员提供培训平台,无论学历高低,对新入馆的人员都进行见习培训,如对新入馆的馆员,哪怕是高学历,都必须到借书处进行见习培训,以培养其职业意识,为承担其他工作奠定基础。在见习培训的基础上,图书馆对馆员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图书馆发展目标,将馆员分配到较适合其发展的工作岗位上,并对其职业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再学习和实践弥补其不足,以胜任其岗位职责。图书馆的馆员工作岗位相对稳定,易产生职业倦怠,为此以轮岗的方式可以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馆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以培养全能职业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图书馆应经常举办一些短训班,图书馆组织与馆员本人要根据自己和组织需要选择培训方式,不断提高馆员的学识水平和服务能力。
3、开拓多方向职业发展路径
为了给馆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针对图书馆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应为图书馆员设计多重职业发展路径。在图书馆员的多重职业发展道路中,馆员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就感:一是业务发展道路;二是管理职业道路;三是业务和管理并行的职业道路。应积极主动地开展人才交流与置换,将图书馆所属各项资源予以整合、利用,以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也可以为馆员增加岗位竞聘的机会,也为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方便。
4、馆员职业规划的调适及自我能力的培养
全面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选择最适合的职务岗位是制定职业规划的前提,它能使馆员发挥最大潜能,取得最大绩效,实现最大工作满意度,获得成就感,从而推动新的目标实现。把个人的需要和图书馆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图书馆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应该加强馆员自我能力的培养,网络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图书馆业务中,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图书馆服务体系发生了转型,也使图书馆员承担的任务、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馆员的能力问题成了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图书馆组织的有计划的培训,对广大馆员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尚不能全面解决问题,这就需要馆员自己加强多种能力的培养。每个馆员都应当规划自己的学习,做出近期和长远的学习计划,在学习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迫切需要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必须与时俱进。馆员需要进行新的定位,转变职业观念、激发职业潜能。高校图书馆为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对馆员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姚锦芳.论图书馆员职业发展规划及其完善[J].湖洲师范学院学报,2011.8.
[2]徐晓明.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规划与管理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