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成性德育素材来源于学生、来源于生活,有很强的生成性、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师应寻求利用好这些生成性德育资源开展德育活动,通过活动培育、坚毅锻造 、家校共育 、心灵沟通,使德育目标落地、落实。
关键词
动态生成 活动培育 坚毅锻造 家校共育 心灵沟通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美国学者琼斯提出:“课程不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计划,而是在了解儿童产生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我们知道,国家的育人目标是相对稳定的,而世界瞬息万变,学校环境、学生生活具有动态、生成性。如何利用生成性资源落实德育目标,这是班主任面临的新课题。笔者在德育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利用生成性德育资源开展德育活动的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多彩活动,培养劳动习惯
来源于学生在学校、家庭生活、学习中生成的德育问题最有价值。七年级新生开学后,一男生拖地时,拿着拖把轻拂地面,结果把地拖得像个“大花脸”。尽管我手把手地教,可效果还是不理想。该男生提出要倒垃圾,结果单手拿着垃圾桶,垃圾撒一路。在与家长联系后,得知其在家从来不做家务。而这不是个别现象,现在的学生在家大都像小王子小公主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都比较欠缺。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呢?“家校共育”尤为重要——“最美劳动者”主题德育活动由此产生。
围绕这个主题,我们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一是开展“劳动最光荣”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二是开展感恩教育:倡导学生关注身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推荐最美劳动者,可以是班级的劳动委员、岗位负责人,也可以是楼道保洁阿姨、学校门卫、实验室保管员,还可以是自己的家人等;并让学生为最美劳动者撰写致敬词,为父母做一顿爱心早餐等。三是制订劳动计划,指导学生制订“我是家庭一分子”周末家务劳动计划,包括整理房间、做饭做菜、洗碗扫地等。四是增加劳动体验。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田野,带学生去农场体验割水稻、挖红薯、磨豆浆,使劳动方式更加多元。五是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如内务整理大PK、厨王争霸赛、叠衣服大赛、包饺子大赛等,比一比谁是劳动小能手。这些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提升了劳动热情,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毅”心战疫,塑造坚毅品格
学生的意志品格教育是德育目标之一。积极心理学家安杰拉认为,根本没有什么永久的天才,我们常以为的那些天才和杰出人士之所以能获得卓越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和运气,更重要的是坚毅的品格,是靠他们心甘情愿地努力和长期坚持的结果。而一个人只有当遭遇挫折或时间考验时才能凸显意志品格的重要性。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导致学生的学习不得不从线下转到线上。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对“居家学习”的特殊环境,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和集体的约束,怎样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坚持学习?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一种考验。笔者觉得这是难得的生成性德育品格培养的契机,举办线上“抗疫”主题班会,鼓励学生记录“坚毅品格共育行动记录卡”,塑造了学生坚毅的品格。
1.“抗疫”主题班会,让我们更坚定。
病毒肆虐,师生都居家,如何给学生鼓士气?笔者想:既然可以线上教学,那也可以开展线上主题班会呀。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抗疫”主题班会在线召开了。学生竞相视频演讲,有的给大家介绍抗疫防护措施,有的带来了许多感人的抗疫故事,还有的谈理想、谈人生、谈计划。
2.共育行动记录卡,让我们共成长。
疫情期间为了磨炼学生的意志品格,笔者设计了“坚毅品格共育行动记录卡”,这是学生每天坚持学习的见证。
“坚毅品格共育行动记录卡”主要针对三类内容:一是体育类,如俯卧撑、立定跳远、单杠、跑步、跳绳;二是艺术类,如书法、绘画、乐器;三是学习类,如错题整理、每日难题、预习工作。学生可以从三类中自主选择一至三种,坚持每天打卡。
A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选择了自己薄弱的体育项目——跑步,每天坚持锻炼,不僅提高了自己的速度和耐力,还能顺便减肥。绘画是我的特长,我每天坚持画画,当一幅作品完成,妈妈拍照发朋友圈的时候,我是那么有成就感。为了能更快、更好地融入下学期的学习,夯实基础,我选择了预习工作。每天的打卡让我的生活很充实,也让我们共成长!”
复学后,这种由外而内塑造的坚毅品格帮助学生拥有清晰、坚定的目标以及为达成目标不懈奋斗的决心,始终保持积极投入、乐观进取的态度。
三、家校共育,成长重于成功
“竞争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如果不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就很难开发他们的潜能。”这是一名家委会成员在进行班级事务交流时说出的一段话。他发现自己的孩子能轻松掌握课本知识,但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孩子几乎没有花任何多余时间在学习上,自然也就错失了不断超越自我的机会。其实,这名家长所谈的正是不少家庭同样感到困惑的问题——非智力因素。如今的初中生,多数具有优良的先天素质、优越的学习条件和较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但是受制于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而影响其成长。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无法替代的助推作用,对于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因势利导,召集家委会成员统一思想,决定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挥榜样的积极示范作用入手,由家委会成员在家长群中建立4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12人,推荐班级4名品学兼优学生的家长作为组长,家长们征询孩子意见后加入自己想加入的学习群。
家委会的成员告诉我,现在的学习小组群里,有些家长互通孩子的作业时间,将自己孩子做的课外练习情况与大家分享,其他学生、家长看到这些榜样,也有所促动,不甘落后,于是逐渐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家长们也逐渐明白,成长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进取心、坚毅精神、自信心、严谨、好胜心等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四、心灵沟通,开启自信人生
教育的关键在心理的疏导、情感的交流。只有心与心的真诚沟通,才能开启学生自信的人生,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小E同学入学时数学成绩是D,小学时因为成绩差受批评多,较内向,上课从不举手发言,对同学不友好,对老师也有敌对心理。
我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于是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更多的爱、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关注。小E喜欢体育,我鼓励他参加学校运动会,当他为班级争得荣誉时,我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大地表扬了他,感谢他为班级做出贡献。课后我会帮助他解决数学学科的基础问题,上课遇到他能完成的问题尽量让他展示,每当他回答正确,我都表扬鼓励他,以增强他的自信心,从而不断引导他积极向上,勇于进取。他喜欢电脑游戏,我告诉他要正确处理游戏和学习的时间。学校安装了一体机,需要一个电教管理员,我让他担任了电教课代表。他认真又负责,在上课前主动调试好设备,为老师插上U盘;到专用教室上课或者放学后总能记得关机。为了发挥他的特长,我让他制作教师节祝福视频;班级开展“沟通让心更靠近”的主题班会,他竟然主动请缨参与主持……一次次的活动,让他找回了自信,学习明显有了动力,学业进步很大。
齐鲁名师郑立平说过:“如果生命的成长没有深刻的印迹,如果宝贵的校园生活没有留下可以回味的故事,那么人生就显得苍白、暗淡。”生成性德育素材来源于学生、来源于生活,有很强的生成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多利用这些鲜活的生成性德育资料,德育目标便能更好地落地、落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
生成性德育素材来源于学生、来源于生活,有很强的生成性、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师应寻求利用好这些生成性德育资源开展德育活动,通过活动培育、坚毅锻造 、家校共育 、心灵沟通,使德育目标落地、落实。
关键词
动态生成 活动培育 坚毅锻造 家校共育 心灵沟通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美国学者琼斯提出:“课程不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计划,而是在了解儿童产生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我们知道,国家的育人目标是相对稳定的,而世界瞬息万变,学校环境、学生生活具有动态、生成性。如何利用生成性资源落实德育目标,这是班主任面临的新课题。笔者在德育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利用生成性德育资源开展德育活动的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多彩活动,培养劳动习惯
来源于学生在学校、家庭生活、学习中生成的德育问题最有价值。七年级新生开学后,一男生拖地时,拿着拖把轻拂地面,结果把地拖得像个“大花脸”。尽管我手把手地教,可效果还是不理想。该男生提出要倒垃圾,结果单手拿着垃圾桶,垃圾撒一路。在与家长联系后,得知其在家从来不做家务。而这不是个别现象,现在的学生在家大都像小王子小公主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都比较欠缺。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呢?“家校共育”尤为重要——“最美劳动者”主题德育活动由此产生。
围绕这个主题,我们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一是开展“劳动最光荣”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二是开展感恩教育:倡导学生关注身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推荐最美劳动者,可以是班级的劳动委员、岗位负责人,也可以是楼道保洁阿姨、学校门卫、实验室保管员,还可以是自己的家人等;并让学生为最美劳动者撰写致敬词,为父母做一顿爱心早餐等。三是制订劳动计划,指导学生制订“我是家庭一分子”周末家务劳动计划,包括整理房间、做饭做菜、洗碗扫地等。四是增加劳动体验。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田野,带学生去农场体验割水稻、挖红薯、磨豆浆,使劳动方式更加多元。五是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如内务整理大PK、厨王争霸赛、叠衣服大赛、包饺子大赛等,比一比谁是劳动小能手。这些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提升了劳动热情,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毅”心战疫,塑造坚毅品格
学生的意志品格教育是德育目标之一。积极心理学家安杰拉认为,根本没有什么永久的天才,我们常以为的那些天才和杰出人士之所以能获得卓越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和运气,更重要的是坚毅的品格,是靠他们心甘情愿地努力和长期坚持的结果。而一个人只有当遭遇挫折或时间考验时才能凸显意志品格的重要性。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导致学生的学习不得不从线下转到线上。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对“居家学习”的特殊环境,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和集体的约束,怎样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坚持学习?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一种考验。笔者觉得这是难得的生成性德育品格培养的契机,举办线上“抗疫”主题班会,鼓励学生记录“坚毅品格共育行动记录卡”,塑造了学生坚毅的品格。
1.“抗疫”主题班会,让我们更坚定。
病毒肆虐,师生都居家,如何给学生鼓士气?笔者想:既然可以线上教学,那也可以开展线上主题班会呀。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抗疫”主题班会在线召开了。学生竞相视频演讲,有的给大家介绍抗疫防护措施,有的带来了许多感人的抗疫故事,还有的谈理想、谈人生、谈计划。
2.共育行动记录卡,让我们共成长。
疫情期间为了磨炼学生的意志品格,笔者设计了“坚毅品格共育行动记录卡”,这是学生每天坚持学习的见证。
“坚毅品格共育行动记录卡”主要针对三类内容:一是体育类,如俯卧撑、立定跳远、单杠、跑步、跳绳;二是艺术类,如书法、绘画、乐器;三是学习类,如错题整理、每日难题、预习工作。学生可以从三类中自主选择一至三种,坚持每天打卡。
A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选择了自己薄弱的体育项目——跑步,每天坚持锻炼,不僅提高了自己的速度和耐力,还能顺便减肥。绘画是我的特长,我每天坚持画画,当一幅作品完成,妈妈拍照发朋友圈的时候,我是那么有成就感。为了能更快、更好地融入下学期的学习,夯实基础,我选择了预习工作。每天的打卡让我的生活很充实,也让我们共成长!”
复学后,这种由外而内塑造的坚毅品格帮助学生拥有清晰、坚定的目标以及为达成目标不懈奋斗的决心,始终保持积极投入、乐观进取的态度。
三、家校共育,成长重于成功
“竞争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如果不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就很难开发他们的潜能。”这是一名家委会成员在进行班级事务交流时说出的一段话。他发现自己的孩子能轻松掌握课本知识,但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孩子几乎没有花任何多余时间在学习上,自然也就错失了不断超越自我的机会。其实,这名家长所谈的正是不少家庭同样感到困惑的问题——非智力因素。如今的初中生,多数具有优良的先天素质、优越的学习条件和较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但是受制于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而影响其成长。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无法替代的助推作用,对于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因势利导,召集家委会成员统一思想,决定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挥榜样的积极示范作用入手,由家委会成员在家长群中建立4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12人,推荐班级4名品学兼优学生的家长作为组长,家长们征询孩子意见后加入自己想加入的学习群。
家委会的成员告诉我,现在的学习小组群里,有些家长互通孩子的作业时间,将自己孩子做的课外练习情况与大家分享,其他学生、家长看到这些榜样,也有所促动,不甘落后,于是逐渐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家长们也逐渐明白,成长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进取心、坚毅精神、自信心、严谨、好胜心等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四、心灵沟通,开启自信人生
教育的关键在心理的疏导、情感的交流。只有心与心的真诚沟通,才能开启学生自信的人生,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小E同学入学时数学成绩是D,小学时因为成绩差受批评多,较内向,上课从不举手发言,对同学不友好,对老师也有敌对心理。
我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于是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更多的爱、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关注。小E喜欢体育,我鼓励他参加学校运动会,当他为班级争得荣誉时,我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大地表扬了他,感谢他为班级做出贡献。课后我会帮助他解决数学学科的基础问题,上课遇到他能完成的问题尽量让他展示,每当他回答正确,我都表扬鼓励他,以增强他的自信心,从而不断引导他积极向上,勇于进取。他喜欢电脑游戏,我告诉他要正确处理游戏和学习的时间。学校安装了一体机,需要一个电教管理员,我让他担任了电教课代表。他认真又负责,在上课前主动调试好设备,为老师插上U盘;到专用教室上课或者放学后总能记得关机。为了发挥他的特长,我让他制作教师节祝福视频;班级开展“沟通让心更靠近”的主题班会,他竟然主动请缨参与主持……一次次的活动,让他找回了自信,学习明显有了动力,学业进步很大。
齐鲁名师郑立平说过:“如果生命的成长没有深刻的印迹,如果宝贵的校园生活没有留下可以回味的故事,那么人生就显得苍白、暗淡。”生成性德育素材来源于学生、来源于生活,有很强的生成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多利用这些鲜活的生成性德育资料,德育目标便能更好地落地、落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