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育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要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基于这种观点,笔者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习惯的养成为重点展开,探讨特色班本課程HR课程的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HR的概念解析
HR模式是指在“H”和“R”两个维度的建设下,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指导,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爱上阅读。其中,“H”指的是“Habit”,即帮助学生培养自律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R”指的是“Read”,让学生懂得阅读并逐渐形成良好阅读习惯。HR模式就是重视学生好习惯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R”维度建设
“R”维度的建设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有时间接触阅读,并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要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系统的阅读。
1. 打造阅读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平台
每周定时举行阅读漂流活动,让学生手中的好书都能与身边的同学分享。同时,在大阅读期间,举行好书推荐会,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分享他读到的好书并讲解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学生之间也因阅读多了精神交流。通过这个平台,能让图书得到最大利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分享精神。
2. 通过自编记录册,记录阅读的收获和感悟
记录册是专门记录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感悟的。笔者结合HR班本课程,将教室命名为“习阅社”。习阅社中,笔者每天都会认真了解学生的阅读感受,当看到优秀的阅读摘录感悟时,会鼓励学生上台分享,进而让其他同学收获别样的体验,而大家也将从他人分享的内容中受到启发,增加收获。
3. 在一系列活动中实现阅读的有效性
首先,按年级划分诵读手册帮助学生诵读。诵读手册收纳了适合各阶段学生诵读学习的内容。在习阅社中,笔者会监督学生按时按量进行诵读,并在诵读后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时知道他们的知识盲区,使得他们能够顺利进行诵读。
其次,紧密结合课内课外阅读链接,进行阅读理解训练。设立“课内(外)阅读链接”特色备课环节,方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时,及时完成阅读训练;同时,与课外内容的阅读链接相结合,让学生做一些衍生的思考理解,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最后,读以致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习作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但也是部分学生的短板。笔者用近十年的时间潜心钻研了“汉堡包作文法”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摆脱“无话可写”“有话不会写”的难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三、“H”维度建设
小学生好奇心强,但没有形成自发自律的意识。在失去起初的热情后,一些学生就不愿再坚持去做一件事。可见,让学生建立起自律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非常有必要。
1. 以良好的自律习惯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自律习惯,才能实现科学的时间管理。因此,习阅社建立了形成好习惯的竞争机制。每个学生确定了近期的目标后,需要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去实现。在这过程中,养成自律习惯的学生往往能够不受外物的干扰,专心高效地学习。另外,笔者借鉴“代币法”对获得成功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班里会进行小组和个人两种周期评比。小组评比每周进行,拥有最多FF币的小组,将成为周冠军,而个人评比是每月进行一次。但无论是哪种模式的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竞争环境中养成学习的习惯,增强自律的意识,从而实现科学的时间管理。
2. 以科学的班干部机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习阅社中建立了班干部机制。选择班干部不在于成绩是否名列前茅,而是看其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否做到自律。阅读期间,班干部会帮助同学培养自律意识,监督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是否专心,是否坚持,使同学们形成阅读习惯。平日里,自律意识强的班干部要负责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帮助其他同学坚持阅读,共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建立班干部培养机制,树立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律习惯的催化下,坚持阅读的常态化与长效化,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四、结语
在HR模式中,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诵读积累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在班干部机制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各项素质。
参考文献:
蒋峰梅.注重方法指导,提高课外阅读效益[J].教育科研论坛,2010(6).
一、HR的概念解析
HR模式是指在“H”和“R”两个维度的建设下,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指导,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爱上阅读。其中,“H”指的是“Habit”,即帮助学生培养自律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R”指的是“Read”,让学生懂得阅读并逐渐形成良好阅读习惯。HR模式就是重视学生好习惯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R”维度建设
“R”维度的建设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有时间接触阅读,并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要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系统的阅读。
1. 打造阅读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平台
每周定时举行阅读漂流活动,让学生手中的好书都能与身边的同学分享。同时,在大阅读期间,举行好书推荐会,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分享他读到的好书并讲解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学生之间也因阅读多了精神交流。通过这个平台,能让图书得到最大利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分享精神。
2. 通过自编记录册,记录阅读的收获和感悟
记录册是专门记录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感悟的。笔者结合HR班本课程,将教室命名为“习阅社”。习阅社中,笔者每天都会认真了解学生的阅读感受,当看到优秀的阅读摘录感悟时,会鼓励学生上台分享,进而让其他同学收获别样的体验,而大家也将从他人分享的内容中受到启发,增加收获。
3. 在一系列活动中实现阅读的有效性
首先,按年级划分诵读手册帮助学生诵读。诵读手册收纳了适合各阶段学生诵读学习的内容。在习阅社中,笔者会监督学生按时按量进行诵读,并在诵读后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时知道他们的知识盲区,使得他们能够顺利进行诵读。
其次,紧密结合课内课外阅读链接,进行阅读理解训练。设立“课内(外)阅读链接”特色备课环节,方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时,及时完成阅读训练;同时,与课外内容的阅读链接相结合,让学生做一些衍生的思考理解,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最后,读以致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习作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但也是部分学生的短板。笔者用近十年的时间潜心钻研了“汉堡包作文法”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摆脱“无话可写”“有话不会写”的难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三、“H”维度建设
小学生好奇心强,但没有形成自发自律的意识。在失去起初的热情后,一些学生就不愿再坚持去做一件事。可见,让学生建立起自律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非常有必要。
1. 以良好的自律习惯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自律习惯,才能实现科学的时间管理。因此,习阅社建立了形成好习惯的竞争机制。每个学生确定了近期的目标后,需要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去实现。在这过程中,养成自律习惯的学生往往能够不受外物的干扰,专心高效地学习。另外,笔者借鉴“代币法”对获得成功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班里会进行小组和个人两种周期评比。小组评比每周进行,拥有最多FF币的小组,将成为周冠军,而个人评比是每月进行一次。但无论是哪种模式的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竞争环境中养成学习的习惯,增强自律的意识,从而实现科学的时间管理。
2. 以科学的班干部机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习阅社中建立了班干部机制。选择班干部不在于成绩是否名列前茅,而是看其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否做到自律。阅读期间,班干部会帮助同学培养自律意识,监督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是否专心,是否坚持,使同学们形成阅读习惯。平日里,自律意识强的班干部要负责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帮助其他同学坚持阅读,共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建立班干部培养机制,树立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律习惯的催化下,坚持阅读的常态化与长效化,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四、结语
在HR模式中,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诵读积累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在班干部机制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各项素质。
参考文献:
蒋峰梅.注重方法指导,提高课外阅读效益[J].教育科研论坛,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