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听课的主要内容
(一)导入新课。
本课学习任务是:复习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
(二)复习内容。
1.出示课本中图8—3,使塑料尺弯曲,讨论从本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复习弹力、力的作用效果、测量力的工具等)出示两条选择题加强巩固。
2.出示课本图片图8—13瀑布。(引导学生复习了重力、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示意图的画法)
3.出示课本中图8—26拉木块。(引导学生复习了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增大减少滑动摩擦力的方法,等等)出示一道实验题加以练习。
4.出示课本中图8—34手压铅笔。(复习力的相互作用,压强知识,等等)
(三)小结本章内容,巩固练习。
评析:这个星期四我们物理组听了曹健组长的一节物理复习课。大家感想很多,派我向各位老师作汇报。本节课曹老师以知识为主线,以图片为载体,保证了知识的落实和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归纳能力的培养,是一节新颖的成功的复习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我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漫不经心,无精打彩,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而曹老师精选了本章的几个典型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回忆所学知识,使学生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积极表现自我,令人耳目一新。
2.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复习课中,我们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学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在解答问题上,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就是我们物理复习课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而曹老师突破了这一僵局,课前针对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精选出几幅插图,将有关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物理思想融于其中。换言之,即以图为骨架编拟课时教案,在具体教学中,以图开路,然后引导学生对图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答。曹老师借题发挥,画龙点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中,在分析图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变“讲练讲”为“看说练”,变“一法一题”为“见图想法”。
3.在选图时,曹老师紧紧围绕课时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螺旋式递进,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使知识深深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一张图分析完后,带领学生回过来反思:本图复习了哪里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重演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引申变式?哪些题还有哪些解法(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4.曹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学信息,随时调节教学。因为让学生当场说图意过程,知道正误,及时反馈,曹老师由此也能立即获得学生方面的信息,纠正或强化,随时解决,不烧夹生饭,这样教与学的针对性都强,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了什么,还未掌握什么,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还未掌握,等等。
存在的不足:(1)从本课看来,图片的数量还需要精选一些,重复的知识图片可以不出现;(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平时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说一些;(3)课后的巩固训练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以上只是我个人粗浅的想法,本节课的复习模式值得我们物理组同仁学习借鉴。说得不到之处,还望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二、听课后的几点思考
(一)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教师要讲到点子上,课前要作好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困惑,而后“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罗杰斯提出了发挥创造性的先决条件:心理安全,心理自由。他认为羞怯、虚伪、消极评价、不受尊重是最不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的。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呢?
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在平等、互相尊重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与交流。同时,“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意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仍要发挥引导者、管理者的作用,只不过教师的权威转入学习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化于情境中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独裁者。
其次,教师要有意设计一些新颖、充满悬念或相互冲突的情景,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根索源的欲望,此时适时地提出围绕中心的问题,学生会很自然地全身心投入其中,思维一下子就展开了。老师稍加点拨,就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在复习课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训练题时要有一定的层次,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题可练、有事可做,使学优生“吃”得饱,学困生看见希望。
比如这样一道物理题:灯L标有“6V 3W”,连在电源电压是9V的电路中。则:
(1)S闭合,L正常发光时,A、V示数分别是多少?
(2)此时R’连入电路的电阻值是多少?
(原题到这儿就好了。但曹老师并未“就此罢休”,而是问:“同学们,你们能画出本电路图吗?我们还能就这个题目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后提出:(1)滑片P向左(右)移,L的亮度如何变化,它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
(2)在滑片P从左至右移动的过程中,R ′上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它有最大电功率吗?若有,该如何计算?
(在此基础上,曹老师又提示学生:同学们,若我们在原电路图上稍加变换,又能有哪些问题呢?)
经此提示,学生思维一下子活了起来,经归纳,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
(三)要体现学科特点。在复习课中,虽不须向新授课那样完成探究实验,但对一些重要的实验教师要再演示,同时还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做一些实验,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又能改变复习课的枯燥无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复习课教师以讲代演,学生以背代做,把本应是“做”的物理变成了“说”物理、“背”物理,造成物理空洞枯燥,抽象难学。要使物理复习课生机勃勃,学生学习兴趣经久不衰,复习课教学就必须克服“言之无物”、空洞说教这一致命问题,教师要充分认识物理学科的特点,充分认识物理教学的特点,深入研究和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在复习课堂教学中把“物”放在第一位,通过实验再现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把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作为物理教学的必要手段,而且作为复习课教学的情景再现加以落实,让实验统帅物理课堂,使物理复习课真正充实起来,活动起来。
(四)要提高效率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要精选习题,不为做题而做题,重在解题方法的梳理。不少教师认为,复习课讲得越细越好,越多越好,唯恐学生听不懂,唯恐知识有遗漏,可谓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滴水不漏,重点难点讲深讲透,甚至讲烂讲化,还要求学生当堂消化,当堂解决问题。提问方式也是“老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师生之间信息是单向传递的。有的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理解为启发式教学。殊不知,这样把问题全讲清了,讲完了,学生全听“懂”了,还有什么问题可思考,有什么问题可提问?学生也习惯于听“懂”完事,而不去也无暇去深入思考,更谈不上有所发现。因此,复习课教学要留有余地,有些问题点到为止,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研究。教师不要越俎代疱,不能代替学生复习,更不能代替学生思维。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敢于提问的勇气。只有学生主动猎取的知识才是具有活力和价值的知识,也才是“一劳永逸”的知识,并可在将来创造知识。
(一)导入新课。
本课学习任务是:复习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
(二)复习内容。
1.出示课本中图8—3,使塑料尺弯曲,讨论从本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复习弹力、力的作用效果、测量力的工具等)出示两条选择题加强巩固。
2.出示课本图片图8—13瀑布。(引导学生复习了重力、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示意图的画法)
3.出示课本中图8—26拉木块。(引导学生复习了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增大减少滑动摩擦力的方法,等等)出示一道实验题加以练习。
4.出示课本中图8—34手压铅笔。(复习力的相互作用,压强知识,等等)
(三)小结本章内容,巩固练习。
评析:这个星期四我们物理组听了曹健组长的一节物理复习课。大家感想很多,派我向各位老师作汇报。本节课曹老师以知识为主线,以图片为载体,保证了知识的落实和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归纳能力的培养,是一节新颖的成功的复习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我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漫不经心,无精打彩,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而曹老师精选了本章的几个典型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回忆所学知识,使学生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积极表现自我,令人耳目一新。
2.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复习课中,我们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学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在解答问题上,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就是我们物理复习课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而曹老师突破了这一僵局,课前针对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精选出几幅插图,将有关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物理思想融于其中。换言之,即以图为骨架编拟课时教案,在具体教学中,以图开路,然后引导学生对图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答。曹老师借题发挥,画龙点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中,在分析图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变“讲练讲”为“看说练”,变“一法一题”为“见图想法”。
3.在选图时,曹老师紧紧围绕课时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螺旋式递进,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使知识深深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一张图分析完后,带领学生回过来反思:本图复习了哪里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重演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引申变式?哪些题还有哪些解法(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4.曹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学信息,随时调节教学。因为让学生当场说图意过程,知道正误,及时反馈,曹老师由此也能立即获得学生方面的信息,纠正或强化,随时解决,不烧夹生饭,这样教与学的针对性都强,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了什么,还未掌握什么,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还未掌握,等等。
存在的不足:(1)从本课看来,图片的数量还需要精选一些,重复的知识图片可以不出现;(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平时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说一些;(3)课后的巩固训练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以上只是我个人粗浅的想法,本节课的复习模式值得我们物理组同仁学习借鉴。说得不到之处,还望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二、听课后的几点思考
(一)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教师要讲到点子上,课前要作好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困惑,而后“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罗杰斯提出了发挥创造性的先决条件:心理安全,心理自由。他认为羞怯、虚伪、消极评价、不受尊重是最不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的。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呢?
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在平等、互相尊重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与交流。同时,“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意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仍要发挥引导者、管理者的作用,只不过教师的权威转入学习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化于情境中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独裁者。
其次,教师要有意设计一些新颖、充满悬念或相互冲突的情景,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根索源的欲望,此时适时地提出围绕中心的问题,学生会很自然地全身心投入其中,思维一下子就展开了。老师稍加点拨,就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在复习课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训练题时要有一定的层次,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题可练、有事可做,使学优生“吃”得饱,学困生看见希望。
比如这样一道物理题:灯L标有“6V 3W”,连在电源电压是9V的电路中。则:
(1)S闭合,L正常发光时,A、V示数分别是多少?
(2)此时R’连入电路的电阻值是多少?
(原题到这儿就好了。但曹老师并未“就此罢休”,而是问:“同学们,你们能画出本电路图吗?我们还能就这个题目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后提出:(1)滑片P向左(右)移,L的亮度如何变化,它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
(2)在滑片P从左至右移动的过程中,R ′上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它有最大电功率吗?若有,该如何计算?
(在此基础上,曹老师又提示学生:同学们,若我们在原电路图上稍加变换,又能有哪些问题呢?)
经此提示,学生思维一下子活了起来,经归纳,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
(三)要体现学科特点。在复习课中,虽不须向新授课那样完成探究实验,但对一些重要的实验教师要再演示,同时还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做一些实验,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又能改变复习课的枯燥无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复习课教师以讲代演,学生以背代做,把本应是“做”的物理变成了“说”物理、“背”物理,造成物理空洞枯燥,抽象难学。要使物理复习课生机勃勃,学生学习兴趣经久不衰,复习课教学就必须克服“言之无物”、空洞说教这一致命问题,教师要充分认识物理学科的特点,充分认识物理教学的特点,深入研究和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在复习课堂教学中把“物”放在第一位,通过实验再现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把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作为物理教学的必要手段,而且作为复习课教学的情景再现加以落实,让实验统帅物理课堂,使物理复习课真正充实起来,活动起来。
(四)要提高效率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要精选习题,不为做题而做题,重在解题方法的梳理。不少教师认为,复习课讲得越细越好,越多越好,唯恐学生听不懂,唯恐知识有遗漏,可谓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滴水不漏,重点难点讲深讲透,甚至讲烂讲化,还要求学生当堂消化,当堂解决问题。提问方式也是“老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师生之间信息是单向传递的。有的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理解为启发式教学。殊不知,这样把问题全讲清了,讲完了,学生全听“懂”了,还有什么问题可思考,有什么问题可提问?学生也习惯于听“懂”完事,而不去也无暇去深入思考,更谈不上有所发现。因此,复习课教学要留有余地,有些问题点到为止,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研究。教师不要越俎代疱,不能代替学生复习,更不能代替学生思维。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敢于提问的勇气。只有学生主动猎取的知识才是具有活力和价值的知识,也才是“一劳永逸”的知识,并可在将来创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