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荣子“犹有未树”解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ynein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逍遥游》中的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很容易令人想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话来。在世俗的世界里,这应该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是很多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他对功名、利禄、成败等等从未汲汲追求,这样的“方外”高人活得多么了无挂碍、优游自在,可庄子却认为他“犹有未树也”。也就是说,以庄子“逍遥游”的标准来比量,宋荣子还是未能超然物外,自立于逍遥无为的最高境界。
  对于宋荣子的“犹有未树”,从字面上解释很容易,但若具体解析宋荣子到底在哪些方面“犹有未树”,仍不能到达庄子理想中的“逍遥”境界,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教师教学用书》对此语焉不详,教师也大多对此模糊而论。“解惑者”尚且如此“昏昏”,又何谈引导点拨使受业之人“昭昭”而明呢?
  彻底弄清这个问题,须将其置于《逍遥游》全篇的大背景下,层层剥茧,庶几能找到较为理想的答案。有三个问题需要逐一“具化”:①何谓“逍遥游”?②如何理解“无己”、“无功”、“无名”?③宋荣子的“犹有未树”疑点何在?
  清代学者王先谦说:“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方是《逍遥游》一篇纲目。”所谓“无所待而游于无穷”,即是说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地优游,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主客观束缚的绝对自由。现今对“逍遥游”内涵的理解,各种表述大同小异但大都以此为坐标轴,《教师教学用书》的表述很有代表性:“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综而括之,“逍遥游”有如下特征:一、“逍遥游”属于精神活动,或者说是思维活动;二、“逍遥游”依赖于人精神境界的最大提升,精神境界的高下大小是决定人们能否臻至“逍遥”境界的关键;三、“逍遥”是庄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是对现实人生困境的超越。
  明乎此,便可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有更为合理的解释。通行的观点认为,“乘天地之正”即顺乎天地之大道,“御六气之辩”即因顺宇宙自然的种种变化,应该说这种解释是很有道理的。但笔者认为,这两句其实仍是一种“虚说”,是在前文鹏、蜩等寓言前提下“顺势”而作的“比喻性阐述”,因为“天地之正”、“六气之辩”毕竟很玄虚、很难把握,所以也就根本谈不上具体的“乘”和“御”,否则《逍遥游》就不是哲学著作而是科幻小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三句才真正把如何做到“逍遥”落在了实处,即人活天地间,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排除一切功利目的,方能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当然,庄子笔下的“至人”、“神人”、“圣人”是一种只能在理想中存在的完美形象,但对“有志于道”者而言,应该抱定“虽不能至,心向往焉”的宗旨,修养自身,以渐至于“逍遥”。
  《逍遥游》的后半部分(即教材未选内容)主要以“寓言”方式具体阐述“无己”、“无功”、“无名”。
  张松辉先生认为,“无名”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不追求名声,二是有了名声而不自居。 “无功”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人们在主观上不要去建功立业,二是有功的时候不要居功。 庄子笔下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不食五谷”,不肯“以天下为事”,不肯“以物为事”,却能够“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就是道家一再提倡的“清静无为”,及无为之后的“无不为”。这些神人在建立功劳后根本不去居功,受他们的感染,圣君尧也“窅然丧其天下焉”,忘记了天下,忘记了自己治理天下之功。
  按这个标准衡量,“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他们拥有了切合世俗的才能和品行并且取得了世间的成功,以世俗的眼光看,这样的人生无疑是令人羡慕值得骄傲的;但是,在庄子看来,这种自傲与蜩的自得一样可笑,他们的成功是功利的、世俗的价值,或者说,他们行事的出发点与终结点都处于“名”和“利”这两条轴的上下,从庄子理想人生意义的视角来评判,境界未免太低了些。
  “无己”主要指忘却自我,不要太执著于自己,尤其要忘却自我成见(即庄子所言之“有蓬之心”,指眼光狭隘、见识浅薄),也就是《齐物论》中讲的“吾丧我”,用佛家的说法就是“去执”。一个人如果有了成见,就不可能很好地“合天之道”以求得成功。庄子举了几个因“成见”而“事不成”的例子:宋人根据自己戴帽子的习惯认为人人都要戴帽子,结果一无所售;惠子受习惯影响,一看到瓠就想到它可以盛物,一看到树就想到它可以做家具;而那位能“不龟手之药”的人,因受祖先职业的影响,就只知道不龟手之药可以帮助自己搞洗涤事务。他们都没有能够跳出个人成见,不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更不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以更开阔的视野观照世间万物,不能了解乃至欣赏万物的特性以尽其所用。而庄子之所以能想到把“五石之瓠”制成“大樽”而“浮乎江湖”,想象将“不中绳墨”、“不中规矩”的大树置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则是因物为用、随顺物性,化其实际之“无用”得彷徨逍遥之精神大用。对于这种意味深长的转化,陈引驰先生评价为“精神提升到与天地万物融贯一体之后才能见及的境界”。这样理解“无己”,应该说基本上贴近了庄子的本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即“顺天之道”的真谛。
  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明了自我的内在需求和价值,不被外在的荣辱左右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其实,庄子并不否定自我意识的存在,相反,他多次提出要尊重内在的重要,他认为人如果忽视了内在的自我,就会颠倒迷乱,不可扶持。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他们喜怒哀乐的指向标完全取决于世俗的风向,他们没有丝毫的自我意识,其人生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在自我觉醒这一点上,宋荣子无疑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在庄子看来,宋荣子坚守自我境界,在自我与外在世界之间造成了一种持续的张力或曰紧张感,他在高度肯定自我信念的同时,与外在世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立。这不是最佳的“逍遥”状态。庄子肯定人的内在追求,但他认为,既要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又不能囿于自我的天地,谁能从“有我”到“忘我”,谁才能达到自由的极致境界,获得真正的“逍遥”,也就是《庄子·山木》中所言之“虚己以游世”。
  有些研究者把宋荣子归入道家,这是不正确的。宋荣子,教材注为“宋国的贤人”,《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作宋钘(xíng),《孟子·告子》作宋銒(jiān),《韩非子·显学》篇作宋荣。《庄子·天下》篇将宋荣子、尹文二人并提,称赞他们“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将二者归入战国后期墨家的支流,对他们的政治、社会思想有专题论述。他们的基本主张有六点,其中之一是“接万物以别宥为始”,“别宥”就是《吕氏春秋》所说的“去宥”,“宥”同“囿”,就是有成见、偏见。看起来在“无己”这一追求上,庄子、宋荣子倒是有些“英雄所见略同”;不同的是,对这一概念内涵的解释,他们却各有侧重甚至各执一词,留给后人不尽的咀嚼与回味。
  
  参考文献:
  ①张松辉:《庄子疑义考释》,中华书局,2007年4月版。
  ②陈引驰:《庄子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作者通联:天津河西区北师大天津附中]
  
  补白
  “皇”天鉴“厚”土
  ■ 李兰所
   眼下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第四十一集剧情中,曾出现了这样一段画面:剧中主人公杨立青和黄埔三期的两个老同学在豆花庄饭店聚会聊天,当得知昔日的老同学时下指挥的是完全美式装备的机械化师时,杨立青马上表露出极其羡慕的神情。其中一个同学半开玩笑地说:“杨立青虽说是个土顽,可你的‘土’是‘皇天厚土’的‘土’,你的‘顽’恐怕是‘顽强拼搏’的‘顽’吧!”。先前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皇天厚土”这样的错误组合,孰料,热播剧中的字幕还是犯了同样的毛病。
   我们知道,汉语中只有“皇天后土”的说法。语出《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皇天”的“皇”,本义是“大”。《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中的“皇”即是此意。在古人的观念中,人世间最大莫过于君王了,所以“皇”字引申指君王。“后土”的“后”,本来也是指君王。《说文·后部》:“后,继体君也。”段玉裁注:“后之言后(後)也,开创之君在先,继体之君在后也。”可见,“后”本是相对开国之君而言的,指的是开国君王之后的君位继承人。夏朝的最高统治者就叫“后”。《诗经·大雅·荡篇》中有言“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揭示了一个历史教训,即夏代的灭亡,就是殷代的前车之鉴。
   古时候,先民对“天”和“地”顶礼膜拜,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地”是万物的根源。因此,人们用人世间最尊贵的“皇”字“尊天”,“后”字“尊地”。民间常有“皇天在上,后土在下”的说法,用以盟誓;《陈情表》中有“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即是表达了恐惧、尊敬的心情。
   “皇天”之“皇”,即可鉴证“厚土”之“厚”纯属假李逵,“厚土”就是厚实的泥土而已,与“皇天”在语义上风马牛不相及。
  [作者通联:河北衡水武邑县武邑中学语文组]
其他文献
文题中的所谓“修辞行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话语行为,而是指为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实际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话语活动政治目的的言语活动。研究这样一类言语活动的学科在西方称作“修辞学”。在中国古代没有一部类似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的专门著作,然而类似《修辞学》中谈到的修辞理论和修辞实践却是一点不比西方古代社会少。  汉代的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谈到修辞在古代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家个人命运中的
寓言是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必定会收录的一种文体,寓言通过一段短小精悍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向善向美”的阅读感受。关于寓言教学的策略众说纷纭,有人主张发挥寓言的德育作用,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人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和感知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有人倡导在合作探究中挖掘寓言意义的多种可能性。于强认为当下的寓言教学存在“学段目标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各个学段的
语文课堂上一直难以书声琅琅,学生的朗读能力难以有提升。我有幸多次受到于永正老师的当面指教,对朗读教学有了深入的思考和尝试。我认为要使朗读指导到位,需要做好三步:在备课时研读教材要“准”,设计朗读指导策略要“巧”,课堂朗读调控要“活”。  一、备课研读要准  一位教师执教《桂花雨》,他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摇花乐”,通过抓重点词语、表演体会、想象拓展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乐”,学生始终沉浸在欢乐之中,
语文课本选用文言文越来越多的趋势,对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大有裨益。可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多音多义字,没有注解。教材对古音解注的忽视,给师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与不便。  《木兰诗》中“同行十二年”的“行”字,有人认为该读“xíng”,意为一起“行军”;也有人认为,该读“háng”,表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十人为一“火”、二十五人为一“行”)。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也都符合情理,但也不能随便读哪个音
【教学目标】   1.阅读整本书,了解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2.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3.感悟鲁迅先生作为民族魂思想的伟大与深刻,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阅读整本书,了解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2.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难点: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而传统的如“鸡零狗碎”式的提问,不便于学生把握阅读要领,不能对问题有提纲挈领的认识,学生思维缺乏连贯性、整体性。而“步步为营”式的提问,又可能牵引着学生向标准靠拢,学生被动学习,创造性思维受桎梏,积极性受限制,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主问题教学模式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性方面设计问题。问题具综合性,少而精,但涵盖面广,能精练教学过程,
文言文作为古人交流的一种语言,经历时间变迁,朝代变更,流传至今,只能以书面语的形式存在于教材及古书之中。教材中选编的大量文言文都深刻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只有在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教,学生学,才能更好了解古文文化,学习古文知识,继承传统美德,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阶段是开始接触浅易文言文的阶段。而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部分的选编优劣、质量高低就显得极其重要,并直接影响到文言文
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 探索性的研究时指出,“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一种质的转变。因此,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诗经三首》中收录了《静女》篇,该诗歌脍炙人口,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为角度,描写了一次不成功的约会。  全诗共三章,“教学参考书”提示:第一章重在写场景,交代事件,描写现实;第二章第三章重在写心理,回忆过去的场景。  按照这样的理解,这次约会应该是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第三次约会。主人公(第一人称我)带来了青年女子(静女)赠给他的两种礼物:“彤管”和“荑”(茅草芽)。在恋人
“抄检大观园”是一出悲剧,也是一出闹剧,它的发生是贾府内部主子之间、主子和奴才之间、奴才和奴才之间矛盾斗争激化的产物,是各种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腐朽没落的贾府走向衰败的一个显著标志。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它自有一套维持正常运转的管理体系,当家庭内非常的变故发生时,这套体系也便受到冲击,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抄检大观园”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正好印证了这一点。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这套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