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教育学教学研究

来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0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课程思政话题热度不减,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学课程响应国家教育政策,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然而,该课程在实践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如教师尚未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学校尚未建立有效课程评价体系、教材尚未形成持续性思政体系,以及课程之间思政内容衔接尚未形成.为此,可从学科结构、教师素质、学校保障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以充分发挥该学科对高职师范生的育人功能.
其他文献
《西游记》中三教人物众多,儒释道各派的人物形象都极具鲜明特点,其中道教人物形象是比较特别的存在,尤其是不同的道人形象还有其特别的嬗变过程,而这些嬗变过程又往往与作者所处的社会政治及其时代思潮密切相关.研究道人形象的嬗变对《西游记》人物形象的流变和道教人物的塑造有重要意义,不仅对厘清《西游记》人物形象的纵向因革研究有帮助,对横向研究道教人物形象的转变与塑造也很有裨益,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地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当前多元文化环境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缺失问题导致高职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文章建议开设中国文化相关课程;提高英语教师中国文化素养;改善教材编写;合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与负迁移;强调中国语言文化的主导地位,提高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含量;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改变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兴趣等策略,以强化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深刻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剧了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家安全面临新的危险和挑战.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主力军,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切实增强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迫在眉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指针,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特别是针对高职院校藏族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构建以制度为保障,以组织为堡垒,以课堂为渠道,以文化为支撑,以信息为媒介,以活动为载体,以成果为验收的新时代高职院校藏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模式,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深化“五个认同”,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