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关键词】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在当今教学的整体结构中,学生已不是被动的纯客体,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研究中心已不再是纯教材,而必须包括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研究“学法”。因此,作为沟通二者中介的课堂提问便成了教师们普遍研究的课题。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
一、精心设计,触动“神经”
传统的教学是注重课堂提问的,但提问的目的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问一答,在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不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触动“神经”。所谓触动神经,一要触动课文的“神经”,即牵动文章核心的重要问题;二要触动学生的“神经”,把他们引领到探求问题的忘我境界,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如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达?这个问题学生是感受兴趣的。通过引导,学生懂得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的思想家,他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他给人类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思想财富。因此,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形象。
二、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的直来直去,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 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讲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时,就可这样问: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学习环境、教书先生、学习的内容上各有什么不同?作者向往的是那种儿童教育?这样提问,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回答。课堂上也不会出现“死水一潭”的情景。
三、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提出的问题过大过难,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学生怎么“跳”也摘不到“果子”。这时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难问题分解成容易理解,更有趣味的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的纵深发展。如教学《沁园春雪》一位教师在讲词的上阕写景和下阕评古论今的联系时,他分成了四个小问题:
(1)词中的承上启下关系说明下阕由景到人,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哪些历史英雄的评价?
(2)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
(3)歌颂今天的哪种人?
(4)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句?你如何理解?这样一问,使学生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原来较难的问题的理解:上阕写景是下阕评古论今的基础。
四、另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化、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透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比如在教《晏子使楚》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呢?”学生们各抒已见后,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五、抓住矛盾,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都是互相排斥的,人们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时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如《本命年的回想》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俭约、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了其它,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爱,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表演揣摩,以求共鸣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者让他们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让他们在表演时仔细揣摩人物的心情,思考其性格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再提问。如教学《最后一课》时,让学生表演韩麦尔先生的语言、神态、动作,然后问学生:为什么韩麦尔先生会哽住了?为什么韩麦尔先生会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为什么韩麦尔先生最后只对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学生这时就会产生共鸣,深刻理解韩麦尔先生面对国土沦丧内心无比悲愤之情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合作性、民主性、过程性、不断进行模索,就一定会有所成就,语文课堂也一定能焕发出新的光彩和魅力。
参考文献
[1] 《做智慧的老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年7月.
[2] 《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0期.
[3] 《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
【关键词】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在当今教学的整体结构中,学生已不是被动的纯客体,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研究中心已不再是纯教材,而必须包括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研究“学法”。因此,作为沟通二者中介的课堂提问便成了教师们普遍研究的课题。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
一、精心设计,触动“神经”
传统的教学是注重课堂提问的,但提问的目的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问一答,在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不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触动“神经”。所谓触动神经,一要触动课文的“神经”,即牵动文章核心的重要问题;二要触动学生的“神经”,把他们引领到探求问题的忘我境界,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如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达?这个问题学生是感受兴趣的。通过引导,学生懂得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的思想家,他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他给人类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思想财富。因此,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形象。
二、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的直来直去,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 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讲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时,就可这样问: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学习环境、教书先生、学习的内容上各有什么不同?作者向往的是那种儿童教育?这样提问,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回答。课堂上也不会出现“死水一潭”的情景。
三、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提出的问题过大过难,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学生怎么“跳”也摘不到“果子”。这时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难问题分解成容易理解,更有趣味的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的纵深发展。如教学《沁园春雪》一位教师在讲词的上阕写景和下阕评古论今的联系时,他分成了四个小问题:
(1)词中的承上启下关系说明下阕由景到人,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哪些历史英雄的评价?
(2)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
(3)歌颂今天的哪种人?
(4)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句?你如何理解?这样一问,使学生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原来较难的问题的理解:上阕写景是下阕评古论今的基础。
四、另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化、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透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比如在教《晏子使楚》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呢?”学生们各抒已见后,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五、抓住矛盾,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都是互相排斥的,人们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时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如《本命年的回想》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俭约、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了其它,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爱,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表演揣摩,以求共鸣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者让他们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让他们在表演时仔细揣摩人物的心情,思考其性格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再提问。如教学《最后一课》时,让学生表演韩麦尔先生的语言、神态、动作,然后问学生:为什么韩麦尔先生会哽住了?为什么韩麦尔先生会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为什么韩麦尔先生最后只对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学生这时就会产生共鸣,深刻理解韩麦尔先生面对国土沦丧内心无比悲愤之情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合作性、民主性、过程性、不断进行模索,就一定会有所成就,语文课堂也一定能焕发出新的光彩和魅力。
参考文献
[1] 《做智慧的老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年7月.
[2] 《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0期.
[3] 《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