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尤其注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本人以为,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如何?语感怎样?阅读很重要。对于学生而言,获取知识财富的重要途径是阅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正是语文教学基本任务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当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教学:
一、抓好基本功字词
在现代文阅读中,能否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语句蕴含的深层意义,准确的概括段落大意,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都有直接的关系。把握文中的词义,也是从局部到整体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作为教师应积极指导督促学生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扫清阻拦学生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文字障碍,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课文的生字词的认识和理解,要抓牢,理解并运用,否则在阅读中就会无从下手。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
首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必须联系上下文,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就是指语言环境,可以说,语境确定了词义。
其次,还可以从一些具体的细节上把握。一个词语,除了一般通常具有的含义外,往往还要考虑它的色彩含义。如感情色彩,决定词语的褒贬;语体色彩,决定了词语运用的得体与否。除此之外,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适应的对象,搭配的习惯等等,以及看它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是普通用语还是特殊用语,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义。
上述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单就其中的某个因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综合起来,全盘考虑。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语文的阅读具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悟能力,对语文阅读内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那么,教师在自己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以我之浅见,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多读。对一篇文章,我认为要多读几遍,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多品。为生应该多涉猎名篇佳句,从中品味出汉语言文学隽永的韵味。
3.多思。常言道“百读不如一思”,如果只一味死读不思索,就不能领会文章的内涵,不能提高阅读能力。
三、坚持复述文章内容
“复述文章内容”就是学生在字词弄懂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文章内容的一种阅读能力训练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方式:
1.详细复述,即要求学生按照文章的原意全面细致地讲述。
2.扼要复述,即要求学生用概括而简洁的语言讲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创造性复述,这是一种较高要求的讲述方式,适合于较高年级的学生。在这种讲述训练中,或改变文章的人称进行讲述,或改变文章的角度进行讲述,或换成另一种体裁进行讲述,或对文章内容进行扩充,形式多样,自由灵活。然而,不管如何改变复述方式,都要对文章进行一点评论。
作为语文教师应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以上各种阅读复述训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理解文意和阅读后答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落实好阅读比赛“两比”活动
“两比”是指语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训练和比赛阅读训练。
1.对比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培养学生较高阅读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之一。对比阅读的方式较多;从训练内容上看,认读字、词,可进行字、词辨形、辨义对照比较;可以将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理解文章结构,可以将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理解文章的不同写作特色,可将不同作者或者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从训练的形式上看,则有提问对照比较、列表对照比较、修辞对照比较、调换或修改对照比较等。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文章,落实好以上各种阅读训练,就能更好地辨别文章内容的好坏、表达的优劣、风格的差异以及文体特色的区别等,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比赛阅读训练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语文教师要落实好比赛阅读训练,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实际和心理特点选用不同方式,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讨论与综合归纳
讨论,即在语文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生生、师生间共同对一些疑难问题的研讨。这种阅读的训练,有利于师生交流信息,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能起到集思广益、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既要注意一下可能造成“冷场”的局面,从而就难以收到预期的实效。又要注意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提得适当。讨论的问题难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并且这些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师事前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要做好充分的估计和准备,才能保证讨论顺利、有效地进行。
综合归纳,既是语文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也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总结评价。有讨论而无总结,学生的阅读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综合归纳的作用在于教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当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方法有很多,但我相信经过以上几个过程的训练,同时注重训练中因材施教原则,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从而提高学生成绩。
一、抓好基本功字词
在现代文阅读中,能否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语句蕴含的深层意义,准确的概括段落大意,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都有直接的关系。把握文中的词义,也是从局部到整体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作为教师应积极指导督促学生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扫清阻拦学生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文字障碍,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课文的生字词的认识和理解,要抓牢,理解并运用,否则在阅读中就会无从下手。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
首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必须联系上下文,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就是指语言环境,可以说,语境确定了词义。
其次,还可以从一些具体的细节上把握。一个词语,除了一般通常具有的含义外,往往还要考虑它的色彩含义。如感情色彩,决定词语的褒贬;语体色彩,决定了词语运用的得体与否。除此之外,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适应的对象,搭配的习惯等等,以及看它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是普通用语还是特殊用语,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义。
上述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单就其中的某个因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综合起来,全盘考虑。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语文的阅读具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悟能力,对语文阅读内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那么,教师在自己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以我之浅见,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多读。对一篇文章,我认为要多读几遍,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多品。为生应该多涉猎名篇佳句,从中品味出汉语言文学隽永的韵味。
3.多思。常言道“百读不如一思”,如果只一味死读不思索,就不能领会文章的内涵,不能提高阅读能力。
三、坚持复述文章内容
“复述文章内容”就是学生在字词弄懂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文章内容的一种阅读能力训练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方式:
1.详细复述,即要求学生按照文章的原意全面细致地讲述。
2.扼要复述,即要求学生用概括而简洁的语言讲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创造性复述,这是一种较高要求的讲述方式,适合于较高年级的学生。在这种讲述训练中,或改变文章的人称进行讲述,或改变文章的角度进行讲述,或换成另一种体裁进行讲述,或对文章内容进行扩充,形式多样,自由灵活。然而,不管如何改变复述方式,都要对文章进行一点评论。
作为语文教师应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以上各种阅读复述训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理解文意和阅读后答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落实好阅读比赛“两比”活动
“两比”是指语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训练和比赛阅读训练。
1.对比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培养学生较高阅读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之一。对比阅读的方式较多;从训练内容上看,认读字、词,可进行字、词辨形、辨义对照比较;可以将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理解文章结构,可以将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理解文章的不同写作特色,可将不同作者或者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从训练的形式上看,则有提问对照比较、列表对照比较、修辞对照比较、调换或修改对照比较等。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文章,落实好以上各种阅读训练,就能更好地辨别文章内容的好坏、表达的优劣、风格的差异以及文体特色的区别等,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比赛阅读训练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语文教师要落实好比赛阅读训练,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实际和心理特点选用不同方式,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讨论与综合归纳
讨论,即在语文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生生、师生间共同对一些疑难问题的研讨。这种阅读的训练,有利于师生交流信息,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能起到集思广益、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既要注意一下可能造成“冷场”的局面,从而就难以收到预期的实效。又要注意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提得适当。讨论的问题难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并且这些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师事前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要做好充分的估计和准备,才能保证讨论顺利、有效地进行。
综合归纳,既是语文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也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总结评价。有讨论而无总结,学生的阅读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综合归纳的作用在于教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当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方法有很多,但我相信经过以上几个过程的训练,同时注重训练中因材施教原则,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从而提高学生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