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局、有力推进,农业农村全年发展亮点频现。作为一名“三农”舆情分析师,我从互联网上感受到了舆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称赞与期许。2019年2月4-10日,利用春节返乡之机,我走访了家乡鲁东南Z市的部分农村社区,就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乡亲们进行讨论交流。乡亲们对乡村振兴战略表示衷心拥护,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农村的可喜变化,也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总体看,可归纳为“五问”。
一问“钱袋子”,产业如何兴农富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产业强,乡村振兴才会底气壮。近年来,Z市以农村社区为抓手,发挥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优势,大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农业产业基础。该市屡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等荣誉称号,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已高达18670元。调研中,乡亲们表达了靠产业勤劳致富的愿望,对当前的收入水平表示“凑合”。但问起赚钱的生计,无论是务农还是打工,大家普遍心气不足。
乡亲们表示,2018年是个丰收年,粮食价格不错,但靠种粮致富早已被证实为“此路不通”。去年小麦、玉米每斤价格分别为1.2元和1元,种粮亩收入粗略估计能有1000多元。虽然收益还不错,无奈每户只有那么三五亩地,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而且费时费力,跟打工不能比。有的乡亲表示,要不是种了一辈子地,对土地有感情,觉着撂荒可惜,早就不搭种粮这麻烦了;有的乡亲表示,自己年纪大了,打工没人要,种粮还能享受国家补贴,随便撒点种、施点肥,每年还能收个几千斤粮食,够养老口粮了;有的乡亲表示,现在种粮大户积极性也不如以前了,去年土地流转价格从前几年的500~600元/亩降到了200元/亩,由于价格太低,许多本来不想种地的农户不愿低价将地流转出去,只好继续凑合着种。
既然种粮不行,其他产业路子又如何呢?乡亲们反映,现在啥都不好干,“种粮粮贱,种菜菜跌”。拿过冬的大白菜举例,当地大白菜都是按棵卖,一棵5~8斤的大白菜只卖一块钱,种菜吃不如买菜吃[注:2月12日(正月初八),笔者在北京某社区便利店中发现,同样品质的大白菜售价为0.8元/斤。]。我的家乡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问起现今的养殖行情,乡亲们普遍反映,当地没有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老百姓该吃则吃,没有任何顾忌。但乡亲们同时表示,去年猪肉零售价格只有11元/斤,成本也一直上涨,靠养猪致富风险太大、越来越难。
说起集体资产,乡亲们更是一肚子话。有的乡亲表示,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不少村有砖窑、鱼塘、手套厂、纺织厂、经济林、机动地等不少集体资产,但时至今日,好多村的家底都被败光了,村民们一分钱也没见着,倒是肥了当时掌权的一些人;现在农村社区搞社区农业发展公司,公司驻地一般选建在社区中心村,中心村的村民因此受益不少,但是周边的村庄目前还没有沾到什么光。乡亲们反映,去年这里搞了一次“三清一增”活动,村村都刷着“清资金、清资产、清资源,增加集體收入”的标语。但是在一些村,村干部趁机向农民收取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所谓“陈欠”。这些“陈欠”拿不出详实的明细账目,凭的只是村会计“某某人某某年欠款多少元”的条据。据说在这些“陈欠”中,有上个世纪的提留、集资、义务工、大猪票、兔子票等名目繁多的费用,数额在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元不等。很多当事人已经去世,“陈欠”就转给儿子甚至孙子,许多村民求告无门,在村干部的软磨硬泡之下交钱了事。乡亲们还反映,靠务农很难挣到钱,靠打工也不景气。家乡县城的房价已涨至8000~10000元/平方米,在日益高涨的房价面前,每月3000多元的打工收入,对打工者而言已经毫无喜悦感可言。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表示,俗话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的勤劳只能混个吃喝,要想混出庄户地,只能靠命。
二问“好苗子”,人才如何扎根发芽?
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人才来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社会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才的需求多种多样,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城乡结合、内外结合来弥补农村人才短板。近年来,Z市将乡村人才振兴列为重点工作,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引进外部农业高端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涉农人才予以表彰和激励,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储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伴随着农村学子的进城读书就业和青壮劳力的外出打工创业,农村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
说起人才,乡亲们的话匣子止不住,他们对农村能人匮乏的现状表示忧心,期待各类人才的回归。有的乡亲说,以前的农村,每个村都有几个外号“小能人”“大本事”的,这些人脑子活泛、手脚勤快,日子过得总比别人好,跟着这些能人学,日子肯定不愁,不服不行。有的乡亲说,现在村里的人主要是50后、60后,70后的非常少见,80后、90后的基本见不着,现在科技发展一天一个样,靠一帮老朽,很难跟上新形势。有的乡亲说,“翅膀硬的都飞走了”,穷庄户地,根本留不住人。从乡亲们的言语中,我也发现一些新情况。有的乡亲说,这几年搞农村社区,社区来了不少年轻的大学生,经常走乡串户,说话比“庄户老土”有水平,可惜就是驻村掌事的少,换得也太勤,刚混个脸熟,人就回城了。一位在镇里工作的初中同学告诉我,好多去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其出发点是为了熬个编制,在农村社区干几年打杂跑腿工作,然后回城安排个稳定工作。这个同学还告诉我,现在有一种新的“候鸟”现象——好多在镇里村里工作的人,都已在城市购房定居,他们每天开车往返城市和农村,这里面既有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财政供养人员,也有小老板等农村创业人员,这种导向加剧了农村人才的流失。聊起电商等返乡创业,乡亲们表示,他们也盼着一些能人返乡创业,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但当地特色产业不够突出,虽然有一些放弃打工回来做买卖的,但人数不多,再说创业需要资金、项目,普通老百姓哪有好的渠道?
三问“戏班子”,文化如何焕发重生?
农村文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乡村振兴首在“振心”,农村文化的繁荣兴盛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持续精神动力。近年来,Z市大力加强镇街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重点打造农村“社区文化节”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农村社区文化服务水平,较好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调研发现,当前,随着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旺盛,对传统乡土文化的繁荣发展充满期待。
一问“钱袋子”,产业如何兴农富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产业强,乡村振兴才会底气壮。近年来,Z市以农村社区为抓手,发挥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优势,大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农业产业基础。该市屡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等荣誉称号,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已高达18670元。调研中,乡亲们表达了靠产业勤劳致富的愿望,对当前的收入水平表示“凑合”。但问起赚钱的生计,无论是务农还是打工,大家普遍心气不足。
乡亲们表示,2018年是个丰收年,粮食价格不错,但靠种粮致富早已被证实为“此路不通”。去年小麦、玉米每斤价格分别为1.2元和1元,种粮亩收入粗略估计能有1000多元。虽然收益还不错,无奈每户只有那么三五亩地,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而且费时费力,跟打工不能比。有的乡亲表示,要不是种了一辈子地,对土地有感情,觉着撂荒可惜,早就不搭种粮这麻烦了;有的乡亲表示,自己年纪大了,打工没人要,种粮还能享受国家补贴,随便撒点种、施点肥,每年还能收个几千斤粮食,够养老口粮了;有的乡亲表示,现在种粮大户积极性也不如以前了,去年土地流转价格从前几年的500~600元/亩降到了200元/亩,由于价格太低,许多本来不想种地的农户不愿低价将地流转出去,只好继续凑合着种。
既然种粮不行,其他产业路子又如何呢?乡亲们反映,现在啥都不好干,“种粮粮贱,种菜菜跌”。拿过冬的大白菜举例,当地大白菜都是按棵卖,一棵5~8斤的大白菜只卖一块钱,种菜吃不如买菜吃[注:2月12日(正月初八),笔者在北京某社区便利店中发现,同样品质的大白菜售价为0.8元/斤。]。我的家乡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问起现今的养殖行情,乡亲们普遍反映,当地没有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老百姓该吃则吃,没有任何顾忌。但乡亲们同时表示,去年猪肉零售价格只有11元/斤,成本也一直上涨,靠养猪致富风险太大、越来越难。
说起集体资产,乡亲们更是一肚子话。有的乡亲表示,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不少村有砖窑、鱼塘、手套厂、纺织厂、经济林、机动地等不少集体资产,但时至今日,好多村的家底都被败光了,村民们一分钱也没见着,倒是肥了当时掌权的一些人;现在农村社区搞社区农业发展公司,公司驻地一般选建在社区中心村,中心村的村民因此受益不少,但是周边的村庄目前还没有沾到什么光。乡亲们反映,去年这里搞了一次“三清一增”活动,村村都刷着“清资金、清资产、清资源,增加集體收入”的标语。但是在一些村,村干部趁机向农民收取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所谓“陈欠”。这些“陈欠”拿不出详实的明细账目,凭的只是村会计“某某人某某年欠款多少元”的条据。据说在这些“陈欠”中,有上个世纪的提留、集资、义务工、大猪票、兔子票等名目繁多的费用,数额在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元不等。很多当事人已经去世,“陈欠”就转给儿子甚至孙子,许多村民求告无门,在村干部的软磨硬泡之下交钱了事。乡亲们还反映,靠务农很难挣到钱,靠打工也不景气。家乡县城的房价已涨至8000~10000元/平方米,在日益高涨的房价面前,每月3000多元的打工收入,对打工者而言已经毫无喜悦感可言。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表示,俗话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的勤劳只能混个吃喝,要想混出庄户地,只能靠命。
二问“好苗子”,人才如何扎根发芽?
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人才来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社会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才的需求多种多样,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城乡结合、内外结合来弥补农村人才短板。近年来,Z市将乡村人才振兴列为重点工作,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引进外部农业高端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涉农人才予以表彰和激励,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储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伴随着农村学子的进城读书就业和青壮劳力的外出打工创业,农村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
说起人才,乡亲们的话匣子止不住,他们对农村能人匮乏的现状表示忧心,期待各类人才的回归。有的乡亲说,以前的农村,每个村都有几个外号“小能人”“大本事”的,这些人脑子活泛、手脚勤快,日子过得总比别人好,跟着这些能人学,日子肯定不愁,不服不行。有的乡亲说,现在村里的人主要是50后、60后,70后的非常少见,80后、90后的基本见不着,现在科技发展一天一个样,靠一帮老朽,很难跟上新形势。有的乡亲说,“翅膀硬的都飞走了”,穷庄户地,根本留不住人。从乡亲们的言语中,我也发现一些新情况。有的乡亲说,这几年搞农村社区,社区来了不少年轻的大学生,经常走乡串户,说话比“庄户老土”有水平,可惜就是驻村掌事的少,换得也太勤,刚混个脸熟,人就回城了。一位在镇里工作的初中同学告诉我,好多去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其出发点是为了熬个编制,在农村社区干几年打杂跑腿工作,然后回城安排个稳定工作。这个同学还告诉我,现在有一种新的“候鸟”现象——好多在镇里村里工作的人,都已在城市购房定居,他们每天开车往返城市和农村,这里面既有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财政供养人员,也有小老板等农村创业人员,这种导向加剧了农村人才的流失。聊起电商等返乡创业,乡亲们表示,他们也盼着一些能人返乡创业,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但当地特色产业不够突出,虽然有一些放弃打工回来做买卖的,但人数不多,再说创业需要资金、项目,普通老百姓哪有好的渠道?
三问“戏班子”,文化如何焕发重生?
农村文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乡村振兴首在“振心”,农村文化的繁荣兴盛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持续精神动力。近年来,Z市大力加强镇街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重点打造农村“社区文化节”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农村社区文化服务水平,较好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调研发现,当前,随着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旺盛,对传统乡土文化的繁荣发展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