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笔墨的不断探索和追求凝聚了中国绘画的思想,笔墨的运用是中国绘画创作中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用笔和用墨展现的不同的笔墨趣味反映出艺术创作家所蕴含的情感、心绪和人生阅历。在水墨画的创作过程中,线条间的起承转合凝聚着艺术家们的人文修养。在绘画时可通过提高对笔墨趣味的认识、临摹以及尝试写生和大胆创作来增强笔墨趣味,提高绘画技巧,培养审美趣味和对艺术欣赏的能力。
关键词:笔墨趣味 绘画技巧 艺术欣赏
中图分类号:J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011-03
从古至今,中国绘画思想大多来源于对笔墨的探索与不断追求。这种对笔墨精神的追求,使画家提笔便展现出笔墨气韵的独特魅力,使用笔墨已成为中国绘画艺术表现气韵的精神本质。中国绘画创作中的笔墨运用是创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一幅优秀的绘画艺术创造作品一定是充分驾驭了笔墨艺术,让笔墨在作品间发挥得淋漓尽致。若想提高绘画能力和技巧,可通过学习画家勤学苦练才画出让人感动的中国画,体会挥洒笔墨间所蕴含的情感,去感悟和思考,增强笔墨趣味性。
一、笔墨趣味
“笔墨”一直是一个很难翻译准确的词,“笔墨”是指用毛笔运墨在宣纸上所表现出来的绘画效果。这种效果与运用笔墨时的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笔和墨在宣纸上产生笔迹的轻重刚柔、粗细疏密、穿插干湿等,这些笔迹无不透露出创作者所蕴含的情感、心绪和创作风格以及对中国绘画作品的理解,更体现出创作者的艺术境界和把握的层次。笔墨运用是创作过程中及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艺术创作中所产生的效果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心灵的感悟。
(一)中国画的笔墨趣味
中国画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有着深厚的渊源,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笔与墨的运用。用笔和用墨是中国画的创作基础,只有将笔和墨相互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笔与墨才能发挥出较好的效果。笔与墨的区分在于其作用的大小,有的时候笔发挥主要作用,有的时候墨发挥主要作用。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大都是與抽象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抽象,顾名思义,即抽掉具体事物的形象形成的没有物象特征的独立的画面形式,不受具体的形的约束,显得非常自由,画面也会变得十分生动。如果没有抽象性,中国绘画的作品便没有了笔墨的趣味。
不同的画家各自的创作风格不尽相同,对笔墨的使用存在较大差异。苏轼认为对笔墨的使用应“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齐白石认为笔墨的创造应在“似与不似之间”,苏珊·朗格则强调有意味的形式。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对笔墨的运用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不是简单的笔墨表现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国画的创作在继承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同时,也发展出了兼容型的中国现代笔墨。这种笔墨表现形式既具有中国画的特色,又具有“杂交笔墨”的整体优势。西方绘画涌入之后,中国画的创作开始转型,从传统的创作观念转变为具有现代化的创作观点,从提案用笔、笔墨涵咏到平直用笔、笔墨袒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兼容效果。
(二)水墨人物画的笔墨趣味
人物是最早的绘画形式,“以线造型”是其独具一格的特色。在创作过程中,线条间的起承转合凝聚着艺术家们的人文修养。笔墨趣味和书法的书写性关联十分密切,如果缺少了对书法的投入,笔墨往往会停留在形式层面而缺少意趣,绘画作品便缺少主旨灵魂。在水墨人物画中,生动的艺术形象离不开笔墨的趣味性,但获得这种趣味性并不能一蹴而就,这和创作者的审美、个人风格、阅历等息息相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便道出了艺术家的修养和阅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画水墨人物画的画家必不可少的素养之一便是灵活运用技巧。每种画都有不同的技巧表现方法,水墨人物画更是如此。高难度的技巧融合创作者的情感、认知和审美观念,笔墨趣味的获得如果建立在高难度的技巧的基础上,那么这种趣味将会令人回味无穷。高难度的技巧也通常用来判断艺术家创作出的作品是否有独创性。所以说技巧的灵活运用和熟练程度对作品的涵养和格调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笔墨趣味也承载着艺术家的精神内涵和人格力量。中国传统的人物画一般担负着道德教化功能。随着文人画的发展,绘画从道德教化作用发展成了审美娱乐。艺术家也从外在的客观因素转向内心的深刻反省。这种审美作用便是由笔墨趣味承载艺术家的精神内涵和人格力量显现的。
二、增强笔墨趣味的绘画技巧
在美术绘画中,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绘画高手,但可以通过改善教育方法了解一定的技法,较大程度的去欣赏国画作品的内涵,从而培养审美的情趣和体验,培养审美的能力。
(一)提高对笔墨趣味的认识
首先可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来丰富文化知识,培养艺术审美情趣,还能有效的促进其艺术审美能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积极性,去感知、领略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比如通过对山水、花鸟和人物画的欣赏,对其画法、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独具的传统艺术有所了解的同时,还要达到对画面中画家用笔墨情趣的认识。通过对美术作品这样的欣赏,对笔墨趣味的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审美能力,提高了审美趣味和对艺术欣赏的能力。
(二)在临摹中体会笔墨趣味
临摹是入门绘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可通过了解基本的用笔方法和墨色变换的关系,例如正用和侧用、实用和轻用以及运笔时的轻与急、刚与柔在纸上产生的不同的笔墨趣味。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用笔方法之后,教师再结合名家的作品深入了解如何处理笔墨之间的关系,注意临摹作品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在墨色的变化方面,可先学习不同墨色的分类,然后再讲一些常用的墨法,并在宣纸上演示不同墨法产生的效果,最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讲解。这样便可对丰富变化的墨色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为下一步的创作打下来基础。除此之外,还可了解一些新的技法来开阔眼界,比如用胶水调墨作画等,可丰富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这样的训练,可感受笔墨趣味,提高绘画技巧。 (三)尝试写生创作,鼓励大胆尝试
写生是学习绘画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写生,可更加了解物象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打下坚实的创作基础。在写生中可大胆运用笔墨技法。例如,在公园写生时,可简要的先了解柳树的生长特性、形状、枝叶关系等,在用笔用墨方面稍作提示,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运用不同的方法展现出自己对笔墨运用的理解,画出千姿百态的柳树枝条。同时,也可鼓励用一些特殊技法来展现,比如用胶水调和墨画柳树枝条,表现出春风中柳树枝条的婀娜多姿,翩然起舞的姿态。总而言之,在用笔墨方面一定要多下功夫。当具有一定的写生能力后,对大自然便有了自己的感受和不同的捕捉。这时进行自己创作,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宣纸上尽情创作,表达自己对笔墨情趣的独到理解和表现,从而巩固学习成果。这样既可激发对中国优秀传统的热爱,也能提高审美能力。
三、结语
当今的时代,在美术领域中,表现笔墨早已成为了许多艺术家的刻意追求。但笔墨并不是一般的技巧性问题。如果仅把笔墨当做技巧的附庸,笔墨的运用就变得很空洞。笔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与艺术创作者的个性特点、阅历以及审美观念相关,艺术家的情感取向也蕴藏在其中。如果一味的强调笔墨技巧而忽视笔墨背后的文化底蕴,艺术家所创造的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型便会流失。在学习美术绘画时,要着重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了解基本的技法,提高对笔墨趣味的认识,并学会自己去创作,鼓励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林志萍.增强笔墨趣味 提高绘画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9):112-113.
[2]田爱华.现代中国绘画创作的笔墨趣味[J].美术大观,2008,(03):29.
[3]万壮.“笔触”与“笔墨”——中西绘画用笔趣味之比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163-164.
[4]刘志骋.论中国画的笔墨趣味[J].宁夏教育,2000,(12):26.
[5]刘培军.论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J].艺术教育,2017,(19):203-204.
[6]刘保国.中国山水画绘画技法在景观设计中的探索与应用[J].建筑与文化,2018,(06):105-106.
[7]马群.论徐悲鸿绘画的艺术风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03):150-151.
[8]杨明.基于油画主要绘画技法及实际应用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6,(11):220.
[9]敖政凯.简笔水彩画技巧与教学方法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125.
[10]黄婷婷.从意象与绘画技巧解析儿童绘本《小黑鱼》中的多模态隐喻[J].中外企业家,2016,(27):266-267.
[11]张春霖.谈蜡笔绘画技巧在画面上的选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1):33.
[12]候育娟.浅谈谢赫六法论在绘画中的运用[J].西部皮革,2016,(10):238.
关键词:笔墨趣味 绘画技巧 艺术欣赏
中图分类号:J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011-03
从古至今,中国绘画思想大多来源于对笔墨的探索与不断追求。这种对笔墨精神的追求,使画家提笔便展现出笔墨气韵的独特魅力,使用笔墨已成为中国绘画艺术表现气韵的精神本质。中国绘画创作中的笔墨运用是创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一幅优秀的绘画艺术创造作品一定是充分驾驭了笔墨艺术,让笔墨在作品间发挥得淋漓尽致。若想提高绘画能力和技巧,可通过学习画家勤学苦练才画出让人感动的中国画,体会挥洒笔墨间所蕴含的情感,去感悟和思考,增强笔墨趣味性。
一、笔墨趣味
“笔墨”一直是一个很难翻译准确的词,“笔墨”是指用毛笔运墨在宣纸上所表现出来的绘画效果。这种效果与运用笔墨时的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笔和墨在宣纸上产生笔迹的轻重刚柔、粗细疏密、穿插干湿等,这些笔迹无不透露出创作者所蕴含的情感、心绪和创作风格以及对中国绘画作品的理解,更体现出创作者的艺术境界和把握的层次。笔墨运用是创作过程中及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艺术创作中所产生的效果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心灵的感悟。
(一)中国画的笔墨趣味
中国画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有着深厚的渊源,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笔与墨的运用。用笔和用墨是中国画的创作基础,只有将笔和墨相互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笔与墨才能发挥出较好的效果。笔与墨的区分在于其作用的大小,有的时候笔发挥主要作用,有的时候墨发挥主要作用。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大都是與抽象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抽象,顾名思义,即抽掉具体事物的形象形成的没有物象特征的独立的画面形式,不受具体的形的约束,显得非常自由,画面也会变得十分生动。如果没有抽象性,中国绘画的作品便没有了笔墨的趣味。
不同的画家各自的创作风格不尽相同,对笔墨的使用存在较大差异。苏轼认为对笔墨的使用应“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齐白石认为笔墨的创造应在“似与不似之间”,苏珊·朗格则强调有意味的形式。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对笔墨的运用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不是简单的笔墨表现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国画的创作在继承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同时,也发展出了兼容型的中国现代笔墨。这种笔墨表现形式既具有中国画的特色,又具有“杂交笔墨”的整体优势。西方绘画涌入之后,中国画的创作开始转型,从传统的创作观念转变为具有现代化的创作观点,从提案用笔、笔墨涵咏到平直用笔、笔墨袒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兼容效果。
(二)水墨人物画的笔墨趣味
人物是最早的绘画形式,“以线造型”是其独具一格的特色。在创作过程中,线条间的起承转合凝聚着艺术家们的人文修养。笔墨趣味和书法的书写性关联十分密切,如果缺少了对书法的投入,笔墨往往会停留在形式层面而缺少意趣,绘画作品便缺少主旨灵魂。在水墨人物画中,生动的艺术形象离不开笔墨的趣味性,但获得这种趣味性并不能一蹴而就,这和创作者的审美、个人风格、阅历等息息相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便道出了艺术家的修养和阅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画水墨人物画的画家必不可少的素养之一便是灵活运用技巧。每种画都有不同的技巧表现方法,水墨人物画更是如此。高难度的技巧融合创作者的情感、认知和审美观念,笔墨趣味的获得如果建立在高难度的技巧的基础上,那么这种趣味将会令人回味无穷。高难度的技巧也通常用来判断艺术家创作出的作品是否有独创性。所以说技巧的灵活运用和熟练程度对作品的涵养和格调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笔墨趣味也承载着艺术家的精神内涵和人格力量。中国传统的人物画一般担负着道德教化功能。随着文人画的发展,绘画从道德教化作用发展成了审美娱乐。艺术家也从外在的客观因素转向内心的深刻反省。这种审美作用便是由笔墨趣味承载艺术家的精神内涵和人格力量显现的。
二、增强笔墨趣味的绘画技巧
在美术绘画中,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绘画高手,但可以通过改善教育方法了解一定的技法,较大程度的去欣赏国画作品的内涵,从而培养审美的情趣和体验,培养审美的能力。
(一)提高对笔墨趣味的认识
首先可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来丰富文化知识,培养艺术审美情趣,还能有效的促进其艺术审美能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积极性,去感知、领略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比如通过对山水、花鸟和人物画的欣赏,对其画法、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独具的传统艺术有所了解的同时,还要达到对画面中画家用笔墨情趣的认识。通过对美术作品这样的欣赏,对笔墨趣味的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审美能力,提高了审美趣味和对艺术欣赏的能力。
(二)在临摹中体会笔墨趣味
临摹是入门绘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可通过了解基本的用笔方法和墨色变换的关系,例如正用和侧用、实用和轻用以及运笔时的轻与急、刚与柔在纸上产生的不同的笔墨趣味。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用笔方法之后,教师再结合名家的作品深入了解如何处理笔墨之间的关系,注意临摹作品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在墨色的变化方面,可先学习不同墨色的分类,然后再讲一些常用的墨法,并在宣纸上演示不同墨法产生的效果,最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讲解。这样便可对丰富变化的墨色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为下一步的创作打下来基础。除此之外,还可了解一些新的技法来开阔眼界,比如用胶水调墨作画等,可丰富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这样的训练,可感受笔墨趣味,提高绘画技巧。 (三)尝试写生创作,鼓励大胆尝试
写生是学习绘画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写生,可更加了解物象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打下坚实的创作基础。在写生中可大胆运用笔墨技法。例如,在公园写生时,可简要的先了解柳树的生长特性、形状、枝叶关系等,在用笔用墨方面稍作提示,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运用不同的方法展现出自己对笔墨运用的理解,画出千姿百态的柳树枝条。同时,也可鼓励用一些特殊技法来展现,比如用胶水调和墨画柳树枝条,表现出春风中柳树枝条的婀娜多姿,翩然起舞的姿态。总而言之,在用笔墨方面一定要多下功夫。当具有一定的写生能力后,对大自然便有了自己的感受和不同的捕捉。这时进行自己创作,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宣纸上尽情创作,表达自己对笔墨情趣的独到理解和表现,从而巩固学习成果。这样既可激发对中国优秀传统的热爱,也能提高审美能力。
三、结语
当今的时代,在美术领域中,表现笔墨早已成为了许多艺术家的刻意追求。但笔墨并不是一般的技巧性问题。如果仅把笔墨当做技巧的附庸,笔墨的运用就变得很空洞。笔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与艺术创作者的个性特点、阅历以及审美观念相关,艺术家的情感取向也蕴藏在其中。如果一味的强调笔墨技巧而忽视笔墨背后的文化底蕴,艺术家所创造的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型便会流失。在学习美术绘画时,要着重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了解基本的技法,提高对笔墨趣味的认识,并学会自己去创作,鼓励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林志萍.增强笔墨趣味 提高绘画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9):112-113.
[2]田爱华.现代中国绘画创作的笔墨趣味[J].美术大观,2008,(03):29.
[3]万壮.“笔触”与“笔墨”——中西绘画用笔趣味之比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163-164.
[4]刘志骋.论中国画的笔墨趣味[J].宁夏教育,2000,(12):26.
[5]刘培军.论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J].艺术教育,2017,(19):203-204.
[6]刘保国.中国山水画绘画技法在景观设计中的探索与应用[J].建筑与文化,2018,(06):105-106.
[7]马群.论徐悲鸿绘画的艺术风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03):150-151.
[8]杨明.基于油画主要绘画技法及实际应用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6,(11):220.
[9]敖政凯.简笔水彩画技巧与教学方法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125.
[10]黄婷婷.从意象与绘画技巧解析儿童绘本《小黑鱼》中的多模态隐喻[J].中外企业家,2016,(27):266-267.
[11]张春霖.谈蜡笔绘画技巧在画面上的选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1):33.
[12]候育娟.浅谈谢赫六法论在绘画中的运用[J].西部皮革,2016,(1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