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解题教学中,通过具体案例,利用师生思维互动,结合解题反思,培养学生思维的稳定性、独特性和深刻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解题教学;思维互动;解题反思;提升思维品质
[?] 对解题教学的认识
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教学理念是:中学数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数学课堂应该围绕着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教师应该创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 我们自然要问,在解题教学中,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呢?我们知道,当你找到第一个蘑菇后(或有了第一个发现后),一定要环顾四周,因为它们总是成堆生长的.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采蘑菇”现象. 同时,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探索师生互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数学课堂交流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及学习效果的影响. 所以,通过师生互动促进解题教学中的解题反思,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提高课堂解题教学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解题教学中提升思维能力的做法. 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 解题教学案例分析
问题:(2010福建高考)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北偏西30°且与港口相距20海里的A处,并正以30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小时与轮船相遇.
(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海里/小时,试设计航行方案(既确定航行方向和航行速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
试题简析:本小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二次函数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应用意识,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此题难度适当,解法灵活多变,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良好素材.
回顾问题的探究过程,现把学生的思维过程概括为如下的三个阶段:
1. 常规探究,夯实基础,培养思维的稳定性
学生先审题、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 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发言.
学生1:设相遇时小艇航行的距离为S海里,则
S==.
由二次函数性质可知,当t=时,Smin=10,此时v=30.
即小艇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
学生2:如图1,作OC⊥AB与C,则AC=10,OC=10,要使小艇航行的距离最小,则航行方向为OC,由t==,得v=30.
教师:学生1建立了二次函数模型,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学生2利用了图形的直观性,解法简洁精练.
对于问题(2),学生给出了下面的解法.
学生3:如图2,设小艇与轮船在B处相遇,由(1)有S2=v2t2=900t2-600t 400,故v2=900- ,又0 [O][A][B][C][P]
教师:学生3根据问题(1),建立了速度v和航行时间t的等量关系,过程简练. 还有其他解法吗?(继续追问,是为了夯实基础,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过了一会儿,有学生给出了下面的解法.
学生4:如图2,相遇点不在AC上, 设相遇点为B,∠COB=θ(0°<θ<90°),在Rt△BOC中,易知BC=10tanθ,OB=,所以t==,解得v=. 又v≤30,所以sin(θ 30°)≥,30°≤θ≤90°,由于θ=30°,tanθ取得最小值,此时t=取得最小值. 下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追问相遇点P为什么不在AC上?
这样做,学生的思维比较流畅,有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最后引导学生证明:对于AC上的任意点P,由于∠PAO=60°>30°≥∠POA,故OP>PA,>≥,所以轮船先到达点P.
学生5:先证明相遇点不在AC上,设相遇点为B,CB=x,则OB=,依题意t==,解得v=,由v=≤30,解得x≥10,所以当x=10时,t=有最小值.
学生6:对于学生5的解法,如果规定了向东为正,此时可以设CB=x(x> -10),当x>0时,点B在点C右侧,当x<0时,点B在点C左侧. 利用有向线段把两种情况统一起来,不用证明相遇点不在AC上.
教师:学生6灵活运用了有向线段的数量,它还可以提升我们对平面向量数量积几何意义的理解,优化了思维过程. 追问:反思解题过程与方法,它们能否优化?
评析:它是师生良性互动的结果.问题解决后,笔者总是习惯性地追问能否优化,这次追问也只是走过场,但是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另辟捷径,从直觉到理性,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追问后,学生7给出了下面的解法.
学生7:根据解题结果,凭借直觉,当小艇以最大速度(30海里/小时)航行时,相遇点在OA的垂直平分线和航向AC的交点B处,所需时间最少.此时△AOB是正三角形,航向和航速随之确定.
教师:这样求解可以吗?还需要证明什么?
经过思考,学生7给出了下面的回答.
学生7:先证明相遇点P不在线段AB上.假设相遇点P在线段AB上,此时,∠PAO=60°>∠AOP,所以OP>AP,>≥,即轮船先到点P,矛盾;当相遇点P在线段AB延长线上时,用时显然更长. 老师:这种解法从解题结果出发,利用图形,借助直觉,过程简洁精练.从感性到理性,是一种全新的视角.
受学生7的启发,笔者又提出了下面更一般的问题:若小艇的航行速度v≤a,凭直觉,小艇以最大航速a航行时,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在B点相遇. 能给予证明吗?
评析:这是一次典型的师生互动. 学生7的直觉来源于解题结果,推理过程来源于学生4的解题过程,他的解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笔者的一般性的追问则是和学生7互动的结果. 它们都是课堂的有效生成.
过了一会儿,学生7给出了下面的证明:
一方面,由 t==, 得=;另一方面,在△AOB中,由正弦定理可得=,联立可以得到v·sin∠AOB=15,即小艇航行速度v和sin∠AOB成反比,当小艇以最大航速a航行时,sin∠AOB最小,点B最接近点A,此时所用时间t=最少.
就在准备结束这个问题时,学生8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学生8:小艇航行速度v和sin∠AOB成反比,v越大,sin∠AOB越小,当∠AOB≥90°时, ∠AOB越大,此时相遇点B远离点A,所用时间t=变大.
学生7的解法又陷入了僵局. 此时下课的铃声响了,笔者要求学生课后思考.
评析:有认知冲突才有动力,才有探究的欲望. 这样的师生思维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而且学生8的思考将师生互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 互动延伸,从课内到课外,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课后,部分优生经过讨论,得出如下的结果:
如图3,OA的垂直平分线和AB相交于B1,OB2⊥OA交AB于B2.
①当v=15时,小艇只有一条路径OB2可以追上轮船,且v=15是小艇可以追上轮船的最小航速.
②当v∈(15,30)时,小艇可以有两条路径追上轮船,且相遇点分别在线段B1B2和射线B2B上. 相遇点在线段B1B2上时对应的时间较短,它是小艇应该选择的航向.
③当v≥30时,小艇只有一条路径可以追上轮船,相遇点在线段AB1上.
上面的结论可以从下面的解法得到验证.
问题(2)的另一种解法:由S2=v2t2=900t2-600t 400,得(v2-900)t2 600t-400=0,(ⅰ)若0. (ⅱ)若v=30,则t=.
综合(ⅰ)(ⅱ)可知,当v=30时,t取最小值.
此外,由==(v≠30)可知,点B到两定点A,O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由解析几何的知识可知,点B的轨迹是阿波罗尼斯圆(当v=30时,轨迹是直线),根据圆和射线AB的交点情况可以得到B点的位置,近一步得出上面的结论. 而且这个结论已经在几何画板中得到了验证,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叙述.
通过优生的讨论,从三角、函数、解几等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认清了问题的本质,突出了思维的深刻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 习题课的教学启示
1. 利用师生思维互动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 现代教学研究认为,师生互动行为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教师与全体学生之间的互动,简称为师全互动,它是师生互动的常态方式;第二个层面是指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互动,简称为师个互动,它是师生主体间的双向交流,是师生互动的高效方式;第三个层面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简称为生生互动,它是师生互动的良性发展与后续延伸,是师生互动的深层方式. 师生互动的三个层面中,第一层面是基础与保障,第二、三层面是师生互动的应有之意.
每个层面的师生互动行为又可以从四个维度来描述与刻画. 第一个维度是外显的行为,包含语言互动的流畅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第二个维度也是外显的行为,即讨论行为,包含商讨辩论中体现的真诚性、专注性和有效性;第三个维度是内隐的行为,即思维行为,包括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发散性与创新性;第四个维度也是内隐的行为,即情感行为,包括师生双方的主动性、态度的积极性、情感的愉悦性.其中思维的互动是核心和关键.
前面的案例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的三个层面和四个维度,它们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起着独特、重要而且无可替代的作用. 其核心是师生思维的互动.在例题教学时,教师应该精选恰当、典型的例题,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此外,对于典型而且重要的解法,教师更不能包办代替,而应该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中自然地获得解法,其教学效果要比“填鸭式”教学高出许多. 这样的教学应该是我们教师的终身追求.
2. 强化解题教学反思
解题反思是解题的重要环节,解题后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反思解题本身是否正确. 由于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在解完一道题目后很有必要审查自己的解题是否混淆了概念,是否忽略了隐含条件,是否特殊代替一般,是否忽视特例,逻辑上是否有问题,运算是否正确等.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解题无误,这是解题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2)反思有无其他解法. 对于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它,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启示,从而引出多种不同的解法. 通过不同的观察侧面,使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次,从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反思结论或性质在解题中的作用.有些题目本身可能很简单,但是它的结论和解决这道题目涉及的性质却又广泛应用,如果让学生仅仅满足于解答题目本身,而忽视对结论或性质应用的思考、探索,那就可能会“捡到一个芝麻,丢掉一个西瓜”. (4)反思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能否迁移. 做题不单单是为了解决一道题目,而是为了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让学生课后深思一下解题程序,有时会突然发现: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竟然体现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解决问题大有帮助.
师生互动毕竟是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学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必须经过学生的思考、加工,内化到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中去,此时的解题反思尤为重要,它是师生互动的继续和延伸,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是思维提升的关键.
3. 逐步提升思维品质
在习题教学中,要精心选择有价值的问题,选好探究的切入点,通过恰当问题情境的引领,将师生的思维互动从形式过渡到本质、从肤浅引向深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使分层教学得以实施.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螺旋上升,这样的习题课才是高效的. 它也是高效课堂应该具有的特征.
关键词:解题教学;思维互动;解题反思;提升思维品质
[?] 对解题教学的认识
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教学理念是:中学数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数学课堂应该围绕着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教师应该创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 我们自然要问,在解题教学中,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呢?我们知道,当你找到第一个蘑菇后(或有了第一个发现后),一定要环顾四周,因为它们总是成堆生长的.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采蘑菇”现象. 同时,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探索师生互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数学课堂交流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及学习效果的影响. 所以,通过师生互动促进解题教学中的解题反思,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提高课堂解题教学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解题教学中提升思维能力的做法. 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 解题教学案例分析
问题:(2010福建高考)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北偏西30°且与港口相距20海里的A处,并正以30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小时与轮船相遇.
(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海里/小时,试设计航行方案(既确定航行方向和航行速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
试题简析:本小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二次函数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应用意识,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此题难度适当,解法灵活多变,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良好素材.
回顾问题的探究过程,现把学生的思维过程概括为如下的三个阶段:
1. 常规探究,夯实基础,培养思维的稳定性
学生先审题、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 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发言.
学生1:设相遇时小艇航行的距离为S海里,则
S==.
由二次函数性质可知,当t=时,Smin=10,此时v=30.
即小艇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
学生2:如图1,作OC⊥AB与C,则AC=10,OC=10,要使小艇航行的距离最小,则航行方向为OC,由t==,得v=30.
教师:学生1建立了二次函数模型,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学生2利用了图形的直观性,解法简洁精练.
对于问题(2),学生给出了下面的解法.
学生3:如图2,设小艇与轮船在B处相遇,由(1)有S2=v2t2=900t2-600t 400,故v2=900- ,又0
教师:学生3根据问题(1),建立了速度v和航行时间t的等量关系,过程简练. 还有其他解法吗?(继续追问,是为了夯实基础,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过了一会儿,有学生给出了下面的解法.
学生4:如图2,相遇点不在AC上, 设相遇点为B,∠COB=θ(0°<θ<90°),在Rt△BOC中,易知BC=10tanθ,OB=,所以t==,解得v=. 又v≤30,所以sin(θ 30°)≥,30°≤θ≤90°,由于θ=30°,tanθ取得最小值,此时t=取得最小值. 下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追问相遇点P为什么不在AC上?
这样做,学生的思维比较流畅,有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最后引导学生证明:对于AC上的任意点P,由于∠PAO=60°>30°≥∠POA,故OP>PA,>≥,所以轮船先到达点P.
学生5:先证明相遇点不在AC上,设相遇点为B,CB=x,则OB=,依题意t==,解得v=,由v=≤30,解得x≥10,所以当x=10时,t=有最小值.
学生6:对于学生5的解法,如果规定了向东为正,此时可以设CB=x(x> -10),当x>0时,点B在点C右侧,当x<0时,点B在点C左侧. 利用有向线段把两种情况统一起来,不用证明相遇点不在AC上.
教师:学生6灵活运用了有向线段的数量,它还可以提升我们对平面向量数量积几何意义的理解,优化了思维过程. 追问:反思解题过程与方法,它们能否优化?
评析:它是师生良性互动的结果.问题解决后,笔者总是习惯性地追问能否优化,这次追问也只是走过场,但是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另辟捷径,从直觉到理性,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追问后,学生7给出了下面的解法.
学生7:根据解题结果,凭借直觉,当小艇以最大速度(30海里/小时)航行时,相遇点在OA的垂直平分线和航向AC的交点B处,所需时间最少.此时△AOB是正三角形,航向和航速随之确定.
教师:这样求解可以吗?还需要证明什么?
经过思考,学生7给出了下面的回答.
学生7:先证明相遇点P不在线段AB上.假设相遇点P在线段AB上,此时,∠PAO=60°>∠AOP,所以OP>AP,>≥,即轮船先到点P,矛盾;当相遇点P在线段AB延长线上时,用时显然更长. 老师:这种解法从解题结果出发,利用图形,借助直觉,过程简洁精练.从感性到理性,是一种全新的视角.
受学生7的启发,笔者又提出了下面更一般的问题:若小艇的航行速度v≤a,凭直觉,小艇以最大航速a航行时,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在B点相遇. 能给予证明吗?
评析:这是一次典型的师生互动. 学生7的直觉来源于解题结果,推理过程来源于学生4的解题过程,他的解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笔者的一般性的追问则是和学生7互动的结果. 它们都是课堂的有效生成.
过了一会儿,学生7给出了下面的证明:
一方面,由 t==, 得=;另一方面,在△AOB中,由正弦定理可得=,联立可以得到v·sin∠AOB=15,即小艇航行速度v和sin∠AOB成反比,当小艇以最大航速a航行时,sin∠AOB最小,点B最接近点A,此时所用时间t=最少.
就在准备结束这个问题时,学生8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学生8:小艇航行速度v和sin∠AOB成反比,v越大,sin∠AOB越小,当∠AOB≥90°时, ∠AOB越大,此时相遇点B远离点A,所用时间t=变大.
学生7的解法又陷入了僵局. 此时下课的铃声响了,笔者要求学生课后思考.
评析:有认知冲突才有动力,才有探究的欲望. 这样的师生思维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而且学生8的思考将师生互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 互动延伸,从课内到课外,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课后,部分优生经过讨论,得出如下的结果:
如图3,OA的垂直平分线和AB相交于B1,OB2⊥OA交AB于B2.
①当v=15时,小艇只有一条路径OB2可以追上轮船,且v=15是小艇可以追上轮船的最小航速.
②当v∈(15,30)时,小艇可以有两条路径追上轮船,且相遇点分别在线段B1B2和射线B2B上. 相遇点在线段B1B2上时对应的时间较短,它是小艇应该选择的航向.
③当v≥30时,小艇只有一条路径可以追上轮船,相遇点在线段AB1上.
上面的结论可以从下面的解法得到验证.
问题(2)的另一种解法:由S2=v2t2=900t2-600t 400,得(v2-900)t2 600t-400=0,(ⅰ)若0
综合(ⅰ)(ⅱ)可知,当v=30时,t取最小值.
此外,由==(v≠30)可知,点B到两定点A,O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由解析几何的知识可知,点B的轨迹是阿波罗尼斯圆(当v=30时,轨迹是直线),根据圆和射线AB的交点情况可以得到B点的位置,近一步得出上面的结论. 而且这个结论已经在几何画板中得到了验证,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叙述.
通过优生的讨论,从三角、函数、解几等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认清了问题的本质,突出了思维的深刻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 习题课的教学启示
1. 利用师生思维互动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 现代教学研究认为,师生互动行为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教师与全体学生之间的互动,简称为师全互动,它是师生互动的常态方式;第二个层面是指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互动,简称为师个互动,它是师生主体间的双向交流,是师生互动的高效方式;第三个层面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简称为生生互动,它是师生互动的良性发展与后续延伸,是师生互动的深层方式. 师生互动的三个层面中,第一层面是基础与保障,第二、三层面是师生互动的应有之意.
每个层面的师生互动行为又可以从四个维度来描述与刻画. 第一个维度是外显的行为,包含语言互动的流畅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第二个维度也是外显的行为,即讨论行为,包含商讨辩论中体现的真诚性、专注性和有效性;第三个维度是内隐的行为,即思维行为,包括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发散性与创新性;第四个维度也是内隐的行为,即情感行为,包括师生双方的主动性、态度的积极性、情感的愉悦性.其中思维的互动是核心和关键.
前面的案例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的三个层面和四个维度,它们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起着独特、重要而且无可替代的作用. 其核心是师生思维的互动.在例题教学时,教师应该精选恰当、典型的例题,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此外,对于典型而且重要的解法,教师更不能包办代替,而应该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中自然地获得解法,其教学效果要比“填鸭式”教学高出许多. 这样的教学应该是我们教师的终身追求.
2. 强化解题教学反思
解题反思是解题的重要环节,解题后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反思解题本身是否正确. 由于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在解完一道题目后很有必要审查自己的解题是否混淆了概念,是否忽略了隐含条件,是否特殊代替一般,是否忽视特例,逻辑上是否有问题,运算是否正确等.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解题无误,这是解题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2)反思有无其他解法. 对于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它,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启示,从而引出多种不同的解法. 通过不同的观察侧面,使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次,从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反思结论或性质在解题中的作用.有些题目本身可能很简单,但是它的结论和解决这道题目涉及的性质却又广泛应用,如果让学生仅仅满足于解答题目本身,而忽视对结论或性质应用的思考、探索,那就可能会“捡到一个芝麻,丢掉一个西瓜”. (4)反思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能否迁移. 做题不单单是为了解决一道题目,而是为了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让学生课后深思一下解题程序,有时会突然发现: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竟然体现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解决问题大有帮助.
师生互动毕竟是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学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必须经过学生的思考、加工,内化到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中去,此时的解题反思尤为重要,它是师生互动的继续和延伸,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是思维提升的关键.
3. 逐步提升思维品质
在习题教学中,要精心选择有价值的问题,选好探究的切入点,通过恰当问题情境的引领,将师生的思维互动从形式过渡到本质、从肤浅引向深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使分层教学得以实施.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螺旋上升,这样的习题课才是高效的. 它也是高效课堂应该具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