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仅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也是全球高校面临的难题。大学专业教育存在的缺陷、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社会就业的关系本位和就业歧视的存在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症结。要想实现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就应当实现学校个性化教育、全面提高和综合发展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大学生应当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开放的多元性、前瞻性的就业思维理念。同时,国家应当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铲除社会关系本位和潜规则的存在,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社会就业机制和就业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就业
作者简介:欧阳德君(1980—),男,湖南永州人,哲学硕士,贵州理工学院马列部讲师,研究方向: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欧阳辉纯(1976—),男,湖南永州人,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伦理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中国哲学。
201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难的就业年,全国有近700万名大学毕业生。全国大报小报、各种电视媒体网络对此事件的报道,风生水起,汹潮澎湃。“就业难”就像瘟疫一样传入中国的大街小巷,天南海北,甚至导致一些人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放弃千辛万苦得来的大学入学的机会。原本这些莘莘学子是象牙塔里的佼佼者,可是为什么一毕业就变成失业的“知识群体”?这些彷徨的“知识分子”就业难的症结究竟何在?我们如何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斯芬克斯之谜”?以笔者近来的观察和思考,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愚见,以便抛砖引玉。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
首先我们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大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不作严格的区别,为了行文和论述的需要,有时候使用“大学教育”,有时候使用“高等教育”一词。但都是指在校的全日制大学生,这里不包括声势浩大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在籍学生或毕业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就业难具有多方面的问题,有大学本身专业教育的问题,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问题。
1.大学专业教育存在缺陷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等教育经历了长足发展,各类学科也相当齐备。尤其是世纪之交,中国大学全方位的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这不仅提高了受教育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而且提高了我国人口的整体文化、科学素质。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谁想关闭大学的扩展之门,谁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罪人。不过,我们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大学专业教育的个性化、特色化和全面化的问题。
我国今日大学的学科体制是完全模仿西方而建立的,学科类别按照“学科门类”“学科大类(即一级学科)”“专业”(即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的。 2011年教育部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把我国的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3大门类,通常每个学科大门类下设置若干一级学科,如文学门类下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3个一级学科。高校本科招生设计的专业,通常是按一级学科招生,如哲学。但也有按照二级学科来招生的,如哲学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8个二级学科,而中国人民大学就有招收伦理学本科生和宗教学本科生的计划。研究生招生一般都按照二级学科专业来招生。从学科的设计来说,相对是比较合理的,具有多样性。
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往往缺乏个性化、特色化和全面化。全国各大学设计的课程几乎是千篇一律,从“985”“211”重点大学到一般的高等专科学校,同样的专业其课程设计基本上是一样的。以汉语言文学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专业,只要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学校,基本上设有汉语言文学或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但是在课程设计上,全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课程基本上是相同的。像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及原著选读、外国文学史及原著选读、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这样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样,这无可厚非。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这些,她除了专业核心课程之外,还应当设计相当多的通识课程,这些通识课程的设计是为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需要来选择自己需要的通识课程。就会形成自己的就业优势。能比较理想地找到自己想干和能干的工作。可是,现在很多的汉语言文学的本科毕业生,一不会说,二不会写,个别的甚至还心高气傲,好高骛远,缺乏个性修养和道德素养。这样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就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因为大学专业学的课程是一样的,缺乏自己的特色,而就业市场往往是灵活的、个性化的。这样大学批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同一个标准和水平,就造成了企业急需要人,但却招不到合适的人,而大学毕业生急需要就业,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矛盾。产生了招聘和就业格格不入的怪圈,出现的结果是:企业招聘难,学生就业难。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大学专业教育存在缺陷是无形中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障碍。
2.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另外一个症结就是大学毕业生自身能力的欠缺。21世纪的大学生,是在“鼠标”下长大的,这与20世纪80年代刚刚结束“文革”,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那一代人,对大学的感受和认识是完全不同的。80年代大学生,如痴如醉地获取知识的现象在当前大学校园里已经很少觅见了,除非是部分学生为了考研究生或者忙于出国。
当前大学普遍流行功利主义教育理念,不仅高校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不是考虑能够学到多少知识,而是首先考虑到学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前几年听说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很好,于是大家一阵风似地去学新闻学,后听说法学专业就业形势非常乐观,大家又是一阵风似地去学法学,再后来听说计算机就业形势供不应求,大家又是一阵风似地去学。结果目前的就业数据显示,新闻学、法学、计算机这样曾经炙手可热的专业,现在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 受功利主义和图书市场上一些鼓励投机发财和描述一夜暴富心理的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报考专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而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大学四年或三年能学好这个专业,或者将来能不能适应这个专业的工作。如学汉语言文学,学生只对《中国文学史》或者《文学理论》感兴趣,学哲学的只对《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感兴趣,其他的不愿意学习。同时,现在的中国大学基本上是采取学分制,出于混学分的考虑,很多大学生对学校开设的通识课和公共必修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算是去上课,也是心不在焉。在一些学生看来,学校开设的通识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在这种重专业轻通识课或公共课的心态下,通识课或者公共必修课,就成了学好专业课的工具和手段。结果,学生毕业,专业没学好,做人的道德修养也没提高,既不懂专业,也不懂做人做事,这就造成了大学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这种不完善的知识结构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困惑,这种影响有的甚至是终生的。
其实,对市场经济视域下的大学生来说,专业学习和通识课、公共必修课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很重要。因为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在就业市场上,有的工作岗位需要的专业性较强,有的可能就不需要很强的专业,但需要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局限于“专业主义”的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危害不少。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公共课教育平衡协调发展,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这正如台湾著名学者黄俊杰教授所说:“我们可以将通识教育作为一个文化创新运动,阅读伟大而深刻心灵所留下来的记录,也就是古今中外伟大的经典著作,这是通识教育的一条坦途;甚至是自然科学课程,如果老师在教学之余,让学生重读中文翻译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并一起讨论,对老师及学生都是终身受用不尽。”所以,大学生为了将来能顺利就业,就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而不应当陷入自己狭隘的专业主义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
3.社会就业关系本位的存在
所谓关系本位,就是在就业市场中,某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者影响力无视就业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暗地或者变相暗地为自己的子女或者亲属实现就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将本来符合条件的就业者排斥在就业岗位之外的一种思想观点和行为。这种思想和行为破坏了就业市场,人为地干扰了人力资源的环境。
就业市场的关系本位,可以分为权利关系、金钱关系、地缘关系、学缘关系、和血缘关系本位。当然,这种分类也是指理论上的,在实际招聘中,可能还要复杂得多,往往是多种关系本位的参与。如有的领导是人社局局长,如果他的子女参加公务员考试,尽管按照公务员回避原则,该局局长会回避有亲属参加的考试。但是他尽管回避了,但是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自己的影响力,暗地里向相关人员打“招呼”,请相关人员暗地里“照顾”。这就至少包含权利关系本位和血缘关系本位。
我国关系本位思想具有漫长的历史,对于正处于当前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中国就业市场来说,就业中的关系本位还依然存在。这种关系本位的存在,为那些从农村考入大学的毕业生和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就增加了就业难度。
总之,关系本位的存在破坏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市场,影响了正常招聘程序。但是,关系本位的存在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和提高招聘人员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才会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就业市场。
4.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的存在
就业歧视政策的存在也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增加了难度。就业歧视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性别歧视、学历歧视、身体歧视和地域歧视等。
性别歧视,主要指在就业市场中,很多招聘单位往往重视男性轻视女性求职者,而在一些特别适合女性工作的岗位,往往“美女”就比“丑女”好就业。这种性别歧视与应聘者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思维能力及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等无关。就目前的中国就业市场来看,同等条件下的男性大学毕业生往往比女性大学毕业生好就业。这种就业歧视,也严重困惑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学历歧视是指一些招聘单位,只看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尤其是“985”“211”大学的毕业生,而一般大学的毕业生往往就被忽视。有的就业还学历追查“三代”,要求本科、硕士和博士都是“985”或“211”大学毕业的,否则就很难成功就业。中国有句古话:“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是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不论以前他读书如何,但是只要是现在的应聘者达到了招聘单位规定的学历和学位要求,就应该给应聘者一个公平的就业机会,而不是拒之门外。
地域歧视在就业市场中也是存在的,如有的单位要求本地户口,非本地户口不要。尤其是在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的招聘更看重这些。有的招聘单位优先考虑北京、上海高校的毕业生,西部或者落后地区高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往往不被看好。
总之,就业市场歧视性条件的存在,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无形中增加了难度。如果不打破这种先天性设计的招聘条件的不合理性,就很难实现公平就业。
二、如何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斯芬克斯之谜”
大学毕业生是“失业的知识群体”,这些“失业的知识群体”不仅仅是中国大学扩招后独有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美国、法国、德国等大学毕业生照样存在失业现象。但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大国,国家培养一名大学毕业生花费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和资本成本,如果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正常的就业,这不仅为就业个体和家庭的生活带来经济困境和社会舆论压力,而且会造成国家和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如何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斯芬克斯之谜”,就成为大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尽管是管窥陋见,但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它山之石。
1.学校个性化教育和培养
学校个性化教育和培养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首要条件。当然,标准化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是必须遵守的,不能放弃和任意篡改和歪曲。我们应当在这个原则下,实行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教育模式,全国同样的专业应开设不一样的课程。缺乏个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往往是同一个标准,这如同同一工厂生产出同一标准化的产品一样,这就很难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不同的岗位肯定有不同的要求和特色。因此,招聘的岗位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不同特色的大学毕业生去适应不同的就业岗位,因此学校教育的个性化培养就很重要。 对于大学来说,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培养个性化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当拒绝“专业主义”或者“唯专业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应当破除唯功利化、唯标准化和唯考证化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举个例子,就全国目前大学教育来说,英语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角色。全中国的大学生,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读英语,从大一直到大四,无数个美妙的清晨就浪费在读英语方面,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一个英语四、六级证书。其实,大学四年美好的清晨不仅仅是要读英语,还有很多的书可以读的。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就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晨读完全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但是目前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就算是中文系、哲学系和历史系的学生都很难养成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习惯。“英语”施虐中国所有大学校园,这无形中就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缺失,使得大学毕业生成了“无根”的一代。著名学者黄俊杰教授严肃地指出:“‘全球化’助长了以英语为主的西方霸权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其对非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的直接冲击,就是造成这些国家的本土文化认同的薄弱或流失,使学生成为文化上失根的兰花或漂泊的浮萍。”
大学教育中的考试和颁发文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大学教育应当全方位地培养学生,使得学生既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又具有极强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具有很高的道德、法律修养和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也就是说大学教育应当培养的是学生“德商”“智商”“情商”等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是标准化、单一化、统一化的单向度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和在工作岗位具备发展的潜力。
2.大学生自身素质全面提升和综合发展,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开放性、多元性和前瞻性的就业思维理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了大众教育。因此,大学生不能再持有那种象牙塔里的傲慢和偏见,艰苦的工作、忙碌的工作要敢去应聘,不要幻想一毕业就能担任公司的主管或者总经理助理。大学一毕业就担任公司或单位的领导或核心人物,不仅不可能,而且对单位和就业者本人来说都是有害的,因为没有一定的一线经验是不可能当好领导的。因此,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全面提高自己,不断发展自己,打好基础。不仅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好不要整天泡在学校里,应该采取周一到周五在校学习,周六和周日应该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学会生存和发展自我。参加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如师范类的学生可以参加家教实践,法学的学生可以到律师事务所实践。而这样实践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在整个大学期间都坚持下去。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综合发展自己,全面提高自己,这是增加自己就业机会的前提条件。
同时,大学毕业生应该转变就业观点,要懂得先生存再发展,最好不要幻想一步到位。全球化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基本上是很难“从一而终”的,也就是说很难在同一地点同一单位从事同一工作到退休。
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毕业生不要一味地追求“有编制”的工作,也就是说“体制内”的工作。比如,有的学生为了考进公务员队伍,毕业之后不先就业,而是在大学旁边租间房子看书考公务员或考研。如今的“考试族”“校漂族”“北漂族”“蚁族”等就是这样形成的。这种大学毕业不先就业,而是继续学习参加考试,如果家里经济条件能够承担尚可,如果家里经济条件承担不起,这就给父母和自己套上无形的压力。万一考公务员或考研失败,那就没有退路可走。
3.去社会关系化和潜规则化,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社会就业机制和就业环境
现在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人人生而平等,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也自然应当是平等的。关系本位和“潜规则”的存在破坏了公平的就业市场。我们应该要不断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公平、公正、合理和正义的就业机制和就业环境,千方百计地杜绝和消除关系本位和潜规则对就业市场的干扰。对于那种以权力干预、金钱贿赂和美色诱惑去干扰和搅乱就业环境的,国家应该加大惩处的力度和强度。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社会监管体系,这样的关系本位和潜规则现象就很难杜绝和消除。
本质上说,我国大学毕业生所占人口的比例相对于美国来说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但是尽管这样,我们感觉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似乎满街都是。其实不然,大学生基本上集中在特大中城市,而在县城、乡镇和农村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远远不够。我国还应当完善各种法律法规,采取各种鼓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和广大县城、乡镇和农村就业,而不应当集中在特大中城市。如可以提高在县城、乡镇和农村工作的工资待遇和各种医疗社会保险,让这些在县城、乡镇和农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和机会。这样对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无疑是有帮助的。
因此,要想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就应当一边要铲除和消除关系本位和潜规则,一边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鼓励大学毕业生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方朝晖.学统的迷失与再造:儒学与当代中国学统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欧阳德君 贵州理工学院;欧阳辉纯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就业
作者简介:欧阳德君(1980—),男,湖南永州人,哲学硕士,贵州理工学院马列部讲师,研究方向: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欧阳辉纯(1976—),男,湖南永州人,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伦理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中国哲学。
201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难的就业年,全国有近700万名大学毕业生。全国大报小报、各种电视媒体网络对此事件的报道,风生水起,汹潮澎湃。“就业难”就像瘟疫一样传入中国的大街小巷,天南海北,甚至导致一些人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放弃千辛万苦得来的大学入学的机会。原本这些莘莘学子是象牙塔里的佼佼者,可是为什么一毕业就变成失业的“知识群体”?这些彷徨的“知识分子”就业难的症结究竟何在?我们如何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斯芬克斯之谜”?以笔者近来的观察和思考,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愚见,以便抛砖引玉。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
首先我们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大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不作严格的区别,为了行文和论述的需要,有时候使用“大学教育”,有时候使用“高等教育”一词。但都是指在校的全日制大学生,这里不包括声势浩大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在籍学生或毕业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就业难具有多方面的问题,有大学本身专业教育的问题,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问题。
1.大学专业教育存在缺陷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等教育经历了长足发展,各类学科也相当齐备。尤其是世纪之交,中国大学全方位的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这不仅提高了受教育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而且提高了我国人口的整体文化、科学素质。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谁想关闭大学的扩展之门,谁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罪人。不过,我们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大学专业教育的个性化、特色化和全面化的问题。
我国今日大学的学科体制是完全模仿西方而建立的,学科类别按照“学科门类”“学科大类(即一级学科)”“专业”(即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的。 2011年教育部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把我国的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3大门类,通常每个学科大门类下设置若干一级学科,如文学门类下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3个一级学科。高校本科招生设计的专业,通常是按一级学科招生,如哲学。但也有按照二级学科来招生的,如哲学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8个二级学科,而中国人民大学就有招收伦理学本科生和宗教学本科生的计划。研究生招生一般都按照二级学科专业来招生。从学科的设计来说,相对是比较合理的,具有多样性。
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往往缺乏个性化、特色化和全面化。全国各大学设计的课程几乎是千篇一律,从“985”“211”重点大学到一般的高等专科学校,同样的专业其课程设计基本上是一样的。以汉语言文学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专业,只要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学校,基本上设有汉语言文学或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但是在课程设计上,全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课程基本上是相同的。像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及原著选读、外国文学史及原著选读、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这样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样,这无可厚非。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这些,她除了专业核心课程之外,还应当设计相当多的通识课程,这些通识课程的设计是为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需要来选择自己需要的通识课程。就会形成自己的就业优势。能比较理想地找到自己想干和能干的工作。可是,现在很多的汉语言文学的本科毕业生,一不会说,二不会写,个别的甚至还心高气傲,好高骛远,缺乏个性修养和道德素养。这样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就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因为大学专业学的课程是一样的,缺乏自己的特色,而就业市场往往是灵活的、个性化的。这样大学批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同一个标准和水平,就造成了企业急需要人,但却招不到合适的人,而大学毕业生急需要就业,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矛盾。产生了招聘和就业格格不入的怪圈,出现的结果是:企业招聘难,学生就业难。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大学专业教育存在缺陷是无形中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障碍。
2.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另外一个症结就是大学毕业生自身能力的欠缺。21世纪的大学生,是在“鼠标”下长大的,这与20世纪80年代刚刚结束“文革”,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那一代人,对大学的感受和认识是完全不同的。80年代大学生,如痴如醉地获取知识的现象在当前大学校园里已经很少觅见了,除非是部分学生为了考研究生或者忙于出国。
当前大学普遍流行功利主义教育理念,不仅高校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不是考虑能够学到多少知识,而是首先考虑到学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前几年听说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很好,于是大家一阵风似地去学新闻学,后听说法学专业就业形势非常乐观,大家又是一阵风似地去学法学,再后来听说计算机就业形势供不应求,大家又是一阵风似地去学。结果目前的就业数据显示,新闻学、法学、计算机这样曾经炙手可热的专业,现在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 受功利主义和图书市场上一些鼓励投机发财和描述一夜暴富心理的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报考专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而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大学四年或三年能学好这个专业,或者将来能不能适应这个专业的工作。如学汉语言文学,学生只对《中国文学史》或者《文学理论》感兴趣,学哲学的只对《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感兴趣,其他的不愿意学习。同时,现在的中国大学基本上是采取学分制,出于混学分的考虑,很多大学生对学校开设的通识课和公共必修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算是去上课,也是心不在焉。在一些学生看来,学校开设的通识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在这种重专业轻通识课或公共课的心态下,通识课或者公共必修课,就成了学好专业课的工具和手段。结果,学生毕业,专业没学好,做人的道德修养也没提高,既不懂专业,也不懂做人做事,这就造成了大学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这种不完善的知识结构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困惑,这种影响有的甚至是终生的。
其实,对市场经济视域下的大学生来说,专业学习和通识课、公共必修课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很重要。因为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在就业市场上,有的工作岗位需要的专业性较强,有的可能就不需要很强的专业,但需要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局限于“专业主义”的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危害不少。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公共课教育平衡协调发展,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这正如台湾著名学者黄俊杰教授所说:“我们可以将通识教育作为一个文化创新运动,阅读伟大而深刻心灵所留下来的记录,也就是古今中外伟大的经典著作,这是通识教育的一条坦途;甚至是自然科学课程,如果老师在教学之余,让学生重读中文翻译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并一起讨论,对老师及学生都是终身受用不尽。”所以,大学生为了将来能顺利就业,就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而不应当陷入自己狭隘的专业主义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
3.社会就业关系本位的存在
所谓关系本位,就是在就业市场中,某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者影响力无视就业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暗地或者变相暗地为自己的子女或者亲属实现就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将本来符合条件的就业者排斥在就业岗位之外的一种思想观点和行为。这种思想和行为破坏了就业市场,人为地干扰了人力资源的环境。
就业市场的关系本位,可以分为权利关系、金钱关系、地缘关系、学缘关系、和血缘关系本位。当然,这种分类也是指理论上的,在实际招聘中,可能还要复杂得多,往往是多种关系本位的参与。如有的领导是人社局局长,如果他的子女参加公务员考试,尽管按照公务员回避原则,该局局长会回避有亲属参加的考试。但是他尽管回避了,但是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自己的影响力,暗地里向相关人员打“招呼”,请相关人员暗地里“照顾”。这就至少包含权利关系本位和血缘关系本位。
我国关系本位思想具有漫长的历史,对于正处于当前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中国就业市场来说,就业中的关系本位还依然存在。这种关系本位的存在,为那些从农村考入大学的毕业生和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就增加了就业难度。
总之,关系本位的存在破坏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市场,影响了正常招聘程序。但是,关系本位的存在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和提高招聘人员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才会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就业市场。
4.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的存在
就业歧视政策的存在也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增加了难度。就业歧视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性别歧视、学历歧视、身体歧视和地域歧视等。
性别歧视,主要指在就业市场中,很多招聘单位往往重视男性轻视女性求职者,而在一些特别适合女性工作的岗位,往往“美女”就比“丑女”好就业。这种性别歧视与应聘者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思维能力及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等无关。就目前的中国就业市场来看,同等条件下的男性大学毕业生往往比女性大学毕业生好就业。这种就业歧视,也严重困惑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学历歧视是指一些招聘单位,只看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尤其是“985”“211”大学的毕业生,而一般大学的毕业生往往就被忽视。有的就业还学历追查“三代”,要求本科、硕士和博士都是“985”或“211”大学毕业的,否则就很难成功就业。中国有句古话:“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是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不论以前他读书如何,但是只要是现在的应聘者达到了招聘单位规定的学历和学位要求,就应该给应聘者一个公平的就业机会,而不是拒之门外。
地域歧视在就业市场中也是存在的,如有的单位要求本地户口,非本地户口不要。尤其是在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的招聘更看重这些。有的招聘单位优先考虑北京、上海高校的毕业生,西部或者落后地区高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往往不被看好。
总之,就业市场歧视性条件的存在,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无形中增加了难度。如果不打破这种先天性设计的招聘条件的不合理性,就很难实现公平就业。
二、如何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斯芬克斯之谜”
大学毕业生是“失业的知识群体”,这些“失业的知识群体”不仅仅是中国大学扩招后独有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美国、法国、德国等大学毕业生照样存在失业现象。但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大国,国家培养一名大学毕业生花费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和资本成本,如果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正常的就业,这不仅为就业个体和家庭的生活带来经济困境和社会舆论压力,而且会造成国家和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如何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斯芬克斯之谜”,就成为大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尽管是管窥陋见,但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它山之石。
1.学校个性化教育和培养
学校个性化教育和培养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首要条件。当然,标准化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是必须遵守的,不能放弃和任意篡改和歪曲。我们应当在这个原则下,实行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教育模式,全国同样的专业应开设不一样的课程。缺乏个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往往是同一个标准,这如同同一工厂生产出同一标准化的产品一样,这就很难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不同的岗位肯定有不同的要求和特色。因此,招聘的岗位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不同特色的大学毕业生去适应不同的就业岗位,因此学校教育的个性化培养就很重要。 对于大学来说,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培养个性化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当拒绝“专业主义”或者“唯专业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应当破除唯功利化、唯标准化和唯考证化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举个例子,就全国目前大学教育来说,英语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角色。全中国的大学生,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读英语,从大一直到大四,无数个美妙的清晨就浪费在读英语方面,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一个英语四、六级证书。其实,大学四年美好的清晨不仅仅是要读英语,还有很多的书可以读的。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就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晨读完全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但是目前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就算是中文系、哲学系和历史系的学生都很难养成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习惯。“英语”施虐中国所有大学校园,这无形中就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缺失,使得大学毕业生成了“无根”的一代。著名学者黄俊杰教授严肃地指出:“‘全球化’助长了以英语为主的西方霸权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其对非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的直接冲击,就是造成这些国家的本土文化认同的薄弱或流失,使学生成为文化上失根的兰花或漂泊的浮萍。”
大学教育中的考试和颁发文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大学教育应当全方位地培养学生,使得学生既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又具有极强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具有很高的道德、法律修养和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也就是说大学教育应当培养的是学生“德商”“智商”“情商”等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是标准化、单一化、统一化的单向度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和在工作岗位具备发展的潜力。
2.大学生自身素质全面提升和综合发展,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开放性、多元性和前瞻性的就业思维理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了大众教育。因此,大学生不能再持有那种象牙塔里的傲慢和偏见,艰苦的工作、忙碌的工作要敢去应聘,不要幻想一毕业就能担任公司的主管或者总经理助理。大学一毕业就担任公司或单位的领导或核心人物,不仅不可能,而且对单位和就业者本人来说都是有害的,因为没有一定的一线经验是不可能当好领导的。因此,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全面提高自己,不断发展自己,打好基础。不仅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好不要整天泡在学校里,应该采取周一到周五在校学习,周六和周日应该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学会生存和发展自我。参加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如师范类的学生可以参加家教实践,法学的学生可以到律师事务所实践。而这样实践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在整个大学期间都坚持下去。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综合发展自己,全面提高自己,这是增加自己就业机会的前提条件。
同时,大学毕业生应该转变就业观点,要懂得先生存再发展,最好不要幻想一步到位。全球化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基本上是很难“从一而终”的,也就是说很难在同一地点同一单位从事同一工作到退休。
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毕业生不要一味地追求“有编制”的工作,也就是说“体制内”的工作。比如,有的学生为了考进公务员队伍,毕业之后不先就业,而是在大学旁边租间房子看书考公务员或考研。如今的“考试族”“校漂族”“北漂族”“蚁族”等就是这样形成的。这种大学毕业不先就业,而是继续学习参加考试,如果家里经济条件能够承担尚可,如果家里经济条件承担不起,这就给父母和自己套上无形的压力。万一考公务员或考研失败,那就没有退路可走。
3.去社会关系化和潜规则化,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社会就业机制和就业环境
现在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人人生而平等,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也自然应当是平等的。关系本位和“潜规则”的存在破坏了公平的就业市场。我们应该要不断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公平、公正、合理和正义的就业机制和就业环境,千方百计地杜绝和消除关系本位和潜规则对就业市场的干扰。对于那种以权力干预、金钱贿赂和美色诱惑去干扰和搅乱就业环境的,国家应该加大惩处的力度和强度。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社会监管体系,这样的关系本位和潜规则现象就很难杜绝和消除。
本质上说,我国大学毕业生所占人口的比例相对于美国来说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但是尽管这样,我们感觉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似乎满街都是。其实不然,大学生基本上集中在特大中城市,而在县城、乡镇和农村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远远不够。我国还应当完善各种法律法规,采取各种鼓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和广大县城、乡镇和农村就业,而不应当集中在特大中城市。如可以提高在县城、乡镇和农村工作的工资待遇和各种医疗社会保险,让这些在县城、乡镇和农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和机会。这样对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无疑是有帮助的。
因此,要想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就应当一边要铲除和消除关系本位和潜规则,一边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鼓励大学毕业生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方朝晖.学统的迷失与再造:儒学与当代中国学统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欧阳德君 贵州理工学院;欧阳辉纯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