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语文教学是让孩子爱上语文学习,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寻找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的“兴奋点”,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让学生感知到学习语文是一种愉快的精神之旅。让学生享受语文,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课堂,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人文环境;享受语文学科的美;享受参与语文学习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
一、享受语文学习的人文环境
冰心曾说:“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野花只有长在野地里才能蓬蓬勃勃地茁壮成长,对学生来说这“野地”就是自由成长的空间。语文课堂应该是这块“野地”,充满温馨、充满情趣。我们应该以一个“对话者”的姿态走近学生,真诚地与之交流、讨论,进行精神的互动、心灵的沟通、情感的碰撞,乐其所乐,忧其所忧。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做了榜样。一堂作文课上,学生观察于老师,并给于老师“画像”。学生说于老师的嘴巴有点歪,于老师不但不生气,还表扬这位学生“实话实说”,并强调说明:“确实有点歪,这缘于我年轻时得过面部神经麻痹留下的后遗症。”可以说于老师是从孩子的眼光、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心情,尊重孩子的人格,营造的是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才会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情感上的依托感。
二、享受语文的美
1.走近人物,体会形象美
如《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中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番茄太阳”》中美丽可爱、聪明善良、懂得关爱别人的盲童明明……这些形象显示出了高尚的品格,使人获得激荡人心的美感。
2.创设情境,感受语言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感情朗读、音乐辅助、课件展示,让如诗如画般的情境成为美的栖居地。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可创设情境,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学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成了画中人,置身荷花池边,眼前出现一池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清香怡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用手摸一摸荷叶、荷花,去感受一下叶子的平滑、花瓣的细腻。伴着语言文字的描述,运用移情想象,让学生想象自己成了一朵洁白的荷花。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体悟到语言文字的“奇妙”。
3.展开想象,体会意境美
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而且要教给他们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意境美。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我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碧绿的海水倒映着美丽的白塔,海边绿树红花,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坐在小船上,哼着小曲,划起双桨……一幅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呈现在学生面前,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洋溢在孩子心中。
4.多元诵读,体验情感美
如教《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母亲的一句朴素的话语:“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难以理解的。只有反复地朗读体验,以读促思,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本文的朗读方式上,我采用了个别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母子亲情。
三、享受语文参与之乐
1.指导预习,激发参与的欲望
在学习新课文之前,我十分注重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交流预习时画出的重点词句,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提出这些疑点时,学生畅所欲言,创造了一种探究的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2.创设教学情境,在参与中享受乐趣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老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模拟课文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使教材的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能很快地理解。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 《第一次抱母亲》《云雀的心愿》时采用此法,公仪休、“我”、云雀等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眼前,使学生们感到书上的人物立体起来,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四、享受习作创造之乐
习作,是学生心灵的展现和人格的体现,更是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比如,在组织公园活动后,根据活动情况设计如下的作文训练:今天的游乐园里的哪些游戏让你一直难以忘怀?喜欢摄影的同学,今天在水绘园捕捉到了哪些美的画面?你在参与小组活动中,对水绘园活动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设计这些训练点,让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有选材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抓住最有感受的地方去表述,让学生用眼去寻找美,用心去发现美。这样,不但实现了课本与生活的对话,而且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孩子们的笔下就会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会有快乐的童年,有多姿多彩的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软件园(桃园镇)桃园小学)
一、享受语文学习的人文环境
冰心曾说:“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野花只有长在野地里才能蓬蓬勃勃地茁壮成长,对学生来说这“野地”就是自由成长的空间。语文课堂应该是这块“野地”,充满温馨、充满情趣。我们应该以一个“对话者”的姿态走近学生,真诚地与之交流、讨论,进行精神的互动、心灵的沟通、情感的碰撞,乐其所乐,忧其所忧。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做了榜样。一堂作文课上,学生观察于老师,并给于老师“画像”。学生说于老师的嘴巴有点歪,于老师不但不生气,还表扬这位学生“实话实说”,并强调说明:“确实有点歪,这缘于我年轻时得过面部神经麻痹留下的后遗症。”可以说于老师是从孩子的眼光、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心情,尊重孩子的人格,营造的是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才会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情感上的依托感。
二、享受语文的美
1.走近人物,体会形象美
如《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中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番茄太阳”》中美丽可爱、聪明善良、懂得关爱别人的盲童明明……这些形象显示出了高尚的品格,使人获得激荡人心的美感。
2.创设情境,感受语言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感情朗读、音乐辅助、课件展示,让如诗如画般的情境成为美的栖居地。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可创设情境,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学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成了画中人,置身荷花池边,眼前出现一池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清香怡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用手摸一摸荷叶、荷花,去感受一下叶子的平滑、花瓣的细腻。伴着语言文字的描述,运用移情想象,让学生想象自己成了一朵洁白的荷花。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体悟到语言文字的“奇妙”。
3.展开想象,体会意境美
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而且要教给他们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意境美。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我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碧绿的海水倒映着美丽的白塔,海边绿树红花,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坐在小船上,哼着小曲,划起双桨……一幅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呈现在学生面前,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洋溢在孩子心中。
4.多元诵读,体验情感美
如教《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母亲的一句朴素的话语:“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难以理解的。只有反复地朗读体验,以读促思,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本文的朗读方式上,我采用了个别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母子亲情。
三、享受语文参与之乐
1.指导预习,激发参与的欲望
在学习新课文之前,我十分注重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交流预习时画出的重点词句,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提出这些疑点时,学生畅所欲言,创造了一种探究的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2.创设教学情境,在参与中享受乐趣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老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模拟课文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使教材的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能很快地理解。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 《第一次抱母亲》《云雀的心愿》时采用此法,公仪休、“我”、云雀等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眼前,使学生们感到书上的人物立体起来,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四、享受习作创造之乐
习作,是学生心灵的展现和人格的体现,更是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比如,在组织公园活动后,根据活动情况设计如下的作文训练:今天的游乐园里的哪些游戏让你一直难以忘怀?喜欢摄影的同学,今天在水绘园捕捉到了哪些美的画面?你在参与小组活动中,对水绘园活动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设计这些训练点,让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有选材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抓住最有感受的地方去表述,让学生用眼去寻找美,用心去发现美。这样,不但实现了课本与生活的对话,而且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孩子们的笔下就会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会有快乐的童年,有多姿多彩的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软件园(桃园镇)桃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