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苏里江流域多是平原,只有中游地区才拥有山脉。河流穿行在重峦叠嶂的完达山脉中,谱写了独特的山地之歌:亿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在此流域留下了千姿百态的玄武岩石林,神秘莫测;早在6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打渔狩猎,繁衍生息——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渔猎文明,也留下了遍山宝藏;为了保卫这块历史悠久、物华天宝的土地,无数手握钢枪的战士在此挥洒热血,抗击外侮……
玄武岩石林奇观“神秘长城”何人造?
乌苏里江流入中游流域后,两岸便告别了平原,青山开始渐行渐近。江流从连绵不断的完达山山脉间缓缓流过,碧水涟涟,映着湛蓝的天空和悠闲的白云,卓然怡情。
当地人在青山绿水的熏陶下,也变得富有情趣,他们甚至给每一座奇形怪状的山都起了名字:山巅上立着一排整齐宽阔山岩的,人们称为“金銮殿”;一块突出在山崖上的蘑菇状岩石,被命名为“蘑菇顶”;因为山巅耸立着两棵直入云霄的苍松,于是山峰有了“齐天松”的名字……
千姿百态的怪山是乌苏里江中游一大奇景。地理学家研究发现,完达山地区在亿万年前曾火山密布,火山喷发后形成了众多熔岩台地,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柱状岩石,经过千年的风化剥蚀,最终形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玄武岩石林景观。
中游最著名的石林,位于饶河县境内的喀尔喀山。“喀尔喀”名字始于明代,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女真人一直以渔猎为生,相传他们在石林深处发现了成群的野猪,大喜过望的猎手们纷纷拉弓搭箭,可锋利的弓箭根本无法刺穿野猪皮。看着猎物跑远的背影,女真人叹息说,这里的野猪身上如同穿了藤甲一样——“喀尔喀”便是满语“藤甲”的意思。
县志记载,更大的谜团接踵而来:女真部落的人觉得很奇怪,这座山没有松树,野猪身上怎么像抹了松油呢?他们大着胆子尾随野猪进山一窥究竟,发现吃饱喝足的野猪们正在山壁上蹭痒,坚硬的藤甲,实际是野猪们蹭来的厚厚火山灰;而这石林深处,居然有一座火山岩堆砌成的古城墙。
城墙是由火山岩层层叠出的,相当平整,岩石之间没有水泥作浆或是勾缝,但却粘贴得相当牢固——酷似经过重锤或是铁钎打造而成。经过测算,这段酷似城墙的火山岩总长度竟然达到一千多米。这样高大、结实、厚重的城墙是不是人为?如果是,他们是谁?是如何在落后的条件下在深山荒野中筑成这道城墙的?这么平整的岩石又是怎么打磨成的呢?
据说一直到民国时期,都还有地质学家前往地质公园进行探究,在现今的地质公园建立之前,山边的百姓还常常取回这里的岩石用于铺路——老百姓说,岩石坚固又工整,可以省不少力气。而今,这古老的传说和重重谜团,更是吸引大量国内外的游客,不远万里前来寻幽探秘……
隐藏的宝库“满山文物,遍地黄金”
乌苏里江中游留给世人的宝藏,不仅仅是石林。经过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这一流域的地下,足以称作东北地区最大的宝库,用“满山文物,遍地黄金”来形容毫不过分。
关于中游流域地下宝库的发现,有一段机缘巧合的故事:1960 年,有当地人在取土建房时挖出了一些石器和玉瑗,不过发现者文化程度不高,并没有引起重视,认为那只是些“破玩意儿”;5 年后的1965 年,中游地区的小南山修建抗日游击队纪念碑时,又挖出了一个玉环和一件桂叶形的石器——在中国,桂叶形石器还是首次被发现,相关部门这才回过神来:这里的地下会不会还有东西?
1972 年的夏秋之交,一队背着大包,扛着器材的人走遍了乌苏里江中游,他们在荒岗上扎下营地,然后探沟挖土。有好奇的当地百姓上前询问,被告知:黑龙江省考古队在行动。一年时间过去,考古队收获颇丰:发掘了墓穴32 处、鱼窖10 处,并有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出土,他们对古墓内的人骨进行了碳14 检测,墓穴主人所在的年代被检测出来——距今大约6080 年。
随后,又有考古队对中游小南山古人类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经过打磨的玉器、石器和烧制的陶器,以及大量石料和石器的半成品。经过推断分析,在距今4000 ~ 75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游地区拥有众多原始氏族公社制造石器的“工场”。随后,一种新的文化——新开流文化也开始浮出水面,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时至今日,中游遗址的宝物仍还在出土中,不断带给国人惊喜,让世界惊叹:小南山旁的断崖下曾发掘出土数具猛犸象的臼齿和门齿,以及大量打砸石器,将乌苏里江流域的文明一下提前了13000 多年;考古队曾在中游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两人合葬墓,出土了大量玉器,数量为东北地区考古发掘之最……
热土热血 抗联往事与血战珍宝岛
作为乌苏里江流域难得的山区,自晚清以来,完达山地区时常有战火光顾,多次成为保家卫国的烽烟战场。瞩目回望,至今仍让人热血沸腾。
“九一八事变”后,中游流域在十来年里,沦为日寇占领区。不过,面对残暴不仁的鬼子,这片热土上的人民不曾退缩,他们利用山地地形打起了游击——传唱甚广的《乌苏里船歌》中提到的大顶子山,就是中游最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1936 年3 月6 日,东北抗联七军曾在此与日寇血战,击毙日寇千人,军长陈荣久不幸在战斗中壮烈殉国。至今,每到夏天,大顶子山都会满山盛开映山红——人们说那花是英雄的化身,盛开是在告慰伟大的灵魂。
抗战硝烟散去,乌苏里江中游却未获得安宁,1969年,战争之神又选择在中游虎林县境内的一个小岛现身。
这个被江水冲刷成元宝形状,面积不过0.74 平方公里的小岛,名叫珍宝岛。那时,中苏关系开始交恶,刚愎跋扈的前苏联不时在边境挑起冲突,这一年的3月2 日,冲突突然升级,双方交火打死打伤数十人;到了3 月15 日,战斗大规模爆发: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火力强大的“冰雹”火箭炮发起进攻,解放军则使用纵深炮群、前沿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 火箭筒等武器全面反击;最终,苏军比金边防总站战时总指挥列昂诺夫上校饮弹身亡,战斗之后中方控制全岛。
1969 年9 月11 日,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参加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的葬礼后,专程到北京与周恩来会晤,战争局势得到缓解。1990 年,珍宝岛归属问题得以解决,1991 年俄罗斯正式承认珍宝岛属于中国。
至今,在北京的中国军事博物馆中,还可以见到解放军在战斗中缴获的苏军T62 坦克——这辆行进于封冻江面上的坦克被击毁后,苏军曾用炮火把江面冰层击破,坦克沉入乌苏里江,随后,中方派出潜水员将坦克打捞出来,并以此为原型作为中国自制坦克的蓝本……
玄武岩石林奇观“神秘长城”何人造?
乌苏里江流入中游流域后,两岸便告别了平原,青山开始渐行渐近。江流从连绵不断的完达山山脉间缓缓流过,碧水涟涟,映着湛蓝的天空和悠闲的白云,卓然怡情。
当地人在青山绿水的熏陶下,也变得富有情趣,他们甚至给每一座奇形怪状的山都起了名字:山巅上立着一排整齐宽阔山岩的,人们称为“金銮殿”;一块突出在山崖上的蘑菇状岩石,被命名为“蘑菇顶”;因为山巅耸立着两棵直入云霄的苍松,于是山峰有了“齐天松”的名字……
千姿百态的怪山是乌苏里江中游一大奇景。地理学家研究发现,完达山地区在亿万年前曾火山密布,火山喷发后形成了众多熔岩台地,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柱状岩石,经过千年的风化剥蚀,最终形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玄武岩石林景观。
中游最著名的石林,位于饶河县境内的喀尔喀山。“喀尔喀”名字始于明代,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女真人一直以渔猎为生,相传他们在石林深处发现了成群的野猪,大喜过望的猎手们纷纷拉弓搭箭,可锋利的弓箭根本无法刺穿野猪皮。看着猎物跑远的背影,女真人叹息说,这里的野猪身上如同穿了藤甲一样——“喀尔喀”便是满语“藤甲”的意思。
县志记载,更大的谜团接踵而来:女真部落的人觉得很奇怪,这座山没有松树,野猪身上怎么像抹了松油呢?他们大着胆子尾随野猪进山一窥究竟,发现吃饱喝足的野猪们正在山壁上蹭痒,坚硬的藤甲,实际是野猪们蹭来的厚厚火山灰;而这石林深处,居然有一座火山岩堆砌成的古城墙。
城墙是由火山岩层层叠出的,相当平整,岩石之间没有水泥作浆或是勾缝,但却粘贴得相当牢固——酷似经过重锤或是铁钎打造而成。经过测算,这段酷似城墙的火山岩总长度竟然达到一千多米。这样高大、结实、厚重的城墙是不是人为?如果是,他们是谁?是如何在落后的条件下在深山荒野中筑成这道城墙的?这么平整的岩石又是怎么打磨成的呢?
据说一直到民国时期,都还有地质学家前往地质公园进行探究,在现今的地质公园建立之前,山边的百姓还常常取回这里的岩石用于铺路——老百姓说,岩石坚固又工整,可以省不少力气。而今,这古老的传说和重重谜团,更是吸引大量国内外的游客,不远万里前来寻幽探秘……
隐藏的宝库“满山文物,遍地黄金”
乌苏里江中游留给世人的宝藏,不仅仅是石林。经过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这一流域的地下,足以称作东北地区最大的宝库,用“满山文物,遍地黄金”来形容毫不过分。
关于中游流域地下宝库的发现,有一段机缘巧合的故事:1960 年,有当地人在取土建房时挖出了一些石器和玉瑗,不过发现者文化程度不高,并没有引起重视,认为那只是些“破玩意儿”;5 年后的1965 年,中游地区的小南山修建抗日游击队纪念碑时,又挖出了一个玉环和一件桂叶形的石器——在中国,桂叶形石器还是首次被发现,相关部门这才回过神来:这里的地下会不会还有东西?
1972 年的夏秋之交,一队背着大包,扛着器材的人走遍了乌苏里江中游,他们在荒岗上扎下营地,然后探沟挖土。有好奇的当地百姓上前询问,被告知:黑龙江省考古队在行动。一年时间过去,考古队收获颇丰:发掘了墓穴32 处、鱼窖10 处,并有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出土,他们对古墓内的人骨进行了碳14 检测,墓穴主人所在的年代被检测出来——距今大约6080 年。
随后,又有考古队对中游小南山古人类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经过打磨的玉器、石器和烧制的陶器,以及大量石料和石器的半成品。经过推断分析,在距今4000 ~ 75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游地区拥有众多原始氏族公社制造石器的“工场”。随后,一种新的文化——新开流文化也开始浮出水面,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时至今日,中游遗址的宝物仍还在出土中,不断带给国人惊喜,让世界惊叹:小南山旁的断崖下曾发掘出土数具猛犸象的臼齿和门齿,以及大量打砸石器,将乌苏里江流域的文明一下提前了13000 多年;考古队曾在中游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两人合葬墓,出土了大量玉器,数量为东北地区考古发掘之最……
热土热血 抗联往事与血战珍宝岛
作为乌苏里江流域难得的山区,自晚清以来,完达山地区时常有战火光顾,多次成为保家卫国的烽烟战场。瞩目回望,至今仍让人热血沸腾。
“九一八事变”后,中游流域在十来年里,沦为日寇占领区。不过,面对残暴不仁的鬼子,这片热土上的人民不曾退缩,他们利用山地地形打起了游击——传唱甚广的《乌苏里船歌》中提到的大顶子山,就是中游最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1936 年3 月6 日,东北抗联七军曾在此与日寇血战,击毙日寇千人,军长陈荣久不幸在战斗中壮烈殉国。至今,每到夏天,大顶子山都会满山盛开映山红——人们说那花是英雄的化身,盛开是在告慰伟大的灵魂。
抗战硝烟散去,乌苏里江中游却未获得安宁,1969年,战争之神又选择在中游虎林县境内的一个小岛现身。
这个被江水冲刷成元宝形状,面积不过0.74 平方公里的小岛,名叫珍宝岛。那时,中苏关系开始交恶,刚愎跋扈的前苏联不时在边境挑起冲突,这一年的3月2 日,冲突突然升级,双方交火打死打伤数十人;到了3 月15 日,战斗大规模爆发: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火力强大的“冰雹”火箭炮发起进攻,解放军则使用纵深炮群、前沿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 火箭筒等武器全面反击;最终,苏军比金边防总站战时总指挥列昂诺夫上校饮弹身亡,战斗之后中方控制全岛。
1969 年9 月11 日,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参加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的葬礼后,专程到北京与周恩来会晤,战争局势得到缓解。1990 年,珍宝岛归属问题得以解决,1991 年俄罗斯正式承认珍宝岛属于中国。
至今,在北京的中国军事博物馆中,还可以见到解放军在战斗中缴获的苏军T62 坦克——这辆行进于封冻江面上的坦克被击毁后,苏军曾用炮火把江面冰层击破,坦克沉入乌苏里江,随后,中方派出潜水员将坦克打捞出来,并以此为原型作为中国自制坦克的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