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录是连接文献与学术的重要桥梁,不仅可以反映历代文献之繁衍、学术之兴替,还可以指导治学门径,启迪治学思路。在中医文献数千年的传承中,中医古典目录学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和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目录学起源与创建最早的国家,目录学是传统学术治学的重要门径和方法。两千多年来,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料。但这样一门重要的方法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多少年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实在是中医学术的一大损失。
  值得庆幸的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李鸿涛、张伟娜、佟林三位学者编著的一部30多万字的《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了。
  该书以中医古典目录学的基本知识、学科方法和实践应用为纲,以中医典籍为例证,围绕古典目录学所涉及的著录、分类与提要等基本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关键问题,通过揭示目录学在中医文献传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引导学人自觉运用目录、整理文献、发掘学术,进而推动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弘扬。有“述”有“作”,授人以渔,实在可喜可贺。
  中医古籍,是指古代抄写或刊印的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一般指辛亥革命(1911年)之前的历代写本、刻本、稿本、拓本、抄本、活字印本等。主要包括医经、基础理论、伤寒金匮、诊法、针灸推拿、本草、方书、临证各科(内、外、妇、儿、眼、鼻、喉、口齿等)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综合性著作等,而且每大类又可以细分为许多小类。与其他古籍相比,中医古籍存世数量众多、收录散杂,内容丰富、门类体裁多样,传承版本繁杂,讹误较多。
  由于中医古籍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故导致长期以来抄写本多于刻印本、坊刻本多于官刻本,经典名著翻刻多于个人专著刊印,并且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辗转传抄与多次翻刻,或误写,或承前人之误,或为校订人删改,易失原貌。因此,难免以讹传讹,在内容和文字上存在着讹、漏、倒、衍等现象。萧延平在《兰陵堂校刊医书三种 黄帝内经太素·例言》中言:“自来校书,苦无善本,医书尤甚。”主要是因为科举兴起之后,士人们为了步入仕途,多趋重辞章声律之文,对医学则鄙视为方技而不屑于去研究。结果最后导致的就是“晦盲否塞,几近千年,纰谬纠纷,问津无路”。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者更好地根据书目的性质去应用目录,开展研究工作。
  世界上如果只有三本书,是用不着目录学的。可从两汉至今两千余年,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各类文献约18万种,而1949年以前的中医文献已达万余种。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还有大批中医古籍流传海外。没有目录学,我们后人该如何是好?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献给世界人民健康的厚礼。两千多年来,世代相传,生生不息。歷代医家通过著书立说,将医疗实践中获取的理论总结、技术方法、经验体会诉诸文字,传播于后世。这些历经千百年积累下来的中医古籍,是真正的知识宝库、信息宝库、文化宝库,既是中医学术的重要载体,又是医药科技创新的不竭来源。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发展水平与成就远远超过了同时期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国家。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撰《别录》《七略》,奠定了系统分类目录学的发展基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刘歆在我国最早的一步综合性分类目录《七略》中,即设有“医经”“经方”两个医学专科类目。
  目录是揭示文献的重要工具,为治传统学术者所必须学习和深究的一门学问。古往今来,历代鸿儒巨擘、史官翰林考校经籍,纂修文献,均离不开目录的支撑。因为作传统的学问,必然离不开传统的认识和传统的方法,虽然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检索工具功能非常强大,但是就文献整理与利用来说,仍然离不开传统学问的支撑。了解目录学、掌握目录学方法,遵循文献传承的基本规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学人要做好中医古籍的传承与创新,势必离不开古籍专业知识的储备,离不开传统方法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唐代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说:“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面对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文献,没有掌握一定的知识、工具和方法,对于研究和传承来说,必然难以达到预期。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十分重视中医古籍的整理和传承。这些年经过校点注释、仿真影印、辑复整理、索引辞典、电子出版等形式,已经整理出版了大批的中医古籍。特别是2018年,国家正式立项,启动了《中华医藏》的编纂项目,这项全面揭示中医药发展源流、系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基础性学术建设工程,受到了中医药学界的普遍欢迎。
  余嘉锡先生在《目录学发微》中认为,我们国家很早就有目录之学,也有目录之书,但是却没有研究目录学的书。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过去的学者都是熟读深思,时间久了自己心知其意,于是本着自己的经验所得著作成书。他们自己心里明白,但却没有拿来示人。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学科,使得治学的人有了研究的工具,省却了自己搜讨的工夫,等有一天自己著书,就有规矩可循了。
  宋代郑樵撰《通志》时,有感于目录在文献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直言:“学术之苟且,由源流之不分;书籍之散亡,由编次之无纪。”
  中医古典目录学的目标和任务,是以历代医籍目录、目录工作和中医目录事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历史与源流、编撰原则与方法,以及实践应用和发展趋势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便于人们辨途觅径、登堂入室的致用之学。
  《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一书,汲取了古今众多学者有关目录学知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真知灼见,并结合著作者多年的学习与实践体会,通过立题选材,僭述编摩而成。该书可作为中医古籍科研人员学习中医古典目录学,并利用中医古典目录学研究和传承中医文献,提供借鉴。让它为当今中医古籍文献的传承奠定基础和指明方向,并为培养中医文献专业人才,进而提高古代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效率,提供专业知识储备。   我们知道,一书目录,对于检读这本书很方便有用。但要了解某类典籍有哪些书,某些书的大致情况如何,以及怎样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等问题,就必须求助于群书目录。目录学就是将众多书籍,通过一一考察它们的学术性质,判别门类,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汇集于一处,编辑成目录。如此,使得看书的人先查目录,可以知道书籍的所在,明白书籍的大概,决定该看什么书,应该在什么地方找。而且明白某种学术应该读什么书,某种书籍是值得读还是不值得读。
  观书知名,因书判类,成为编目实践中较为直接的经验。中医典籍之命名可谓独具一格,既有赫赫显貌者,又有渊博典雅者;既有直抒胸臆者,又有隐曲委婉者。因此,观其名而知其书,不在少数,然而必兼有一定文史功底,或借助工具书方能领悟其蕴意。如渊博典雅者,唐代王冰的《玄珠密语》、明代孙一奎的《赤水玄珠》,书名均出典于《庄子·天地》。没有一定的文史功底,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当前,在国家重视古籍整理和中医文献传承的大好形势下,中医古籍目录学越来越成为文献研究者所必须储备的学识之一,其基本知识、基本既能和基本方法为中医文献的保护、整理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书里,我们还看到中国历代有那么多的藏书家,他们视书籍如生命,爱书、护书,研究书籍的校勘和源流,甚至毕生殚精竭虑于此,乐此而不疲。最后将一生心血無偿奉献给社会,让我们后学者感奋不已。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对学术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一个中医古籍分类的统一标准。
  长期以来,中医古籍分类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种分类法兼容性差,类目繁杂多岐,致使各收藏单位著录数据参差不齐,给馆内管理和馆际交流带来诸多不变,造成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给读者查找和使用带来障碍。有鉴于此,著作者从方法上寻找突破点,通过对各种古籍分类法的全面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本着全面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从而制定出了一套统一完善的《中医古籍分类标准》。这一行业内标准,为中医专业图书馆,乃至公共图书馆进行中医古籍文献的编目,提供了统一规范的依据,有利于明显地提高古籍编目工作的效率,也为行业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分类标准,还充分考虑到了分类当中出现的集中与分散的问题、交叉问题、类目顺序问题、类目下数目款目的组织问题,对于中医古籍的资源建设、分类管理、检索查询,以及开发利用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促进中医药信息的标准化,有利于中医古籍的保护、传播与利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中医药教育、科研和文化科普宣传等方面的作用。
  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又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然而,中医文献存世数量庞大,撰著情况复杂,每令学人望洋兴叹。因此,有必要通过目录学的门径和方法,提高古医籍的阅读和使用效率,以加快中医文献的研究,进而促进中医学术传承和创新。
  通观全书,从字里行间你会发现,李鸿涛等三位学者,处处都在肯定前人的成就,同时毫不吝啬地讲出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编著此书,他们认为,通过研读历代目录学著作,可以学习和掌握前辈目录学治学方法,增广见识,提高学养功底,将此运用于中医文献传承中,可以提升中医文献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效。
  该书图文并茂,印刷精美,装帧设计古朴典雅,与书的厚重内容恰相映衬。金代著名的文学家,那位曾经为李杲的《伤寒会要》作序的元好问先生,在他的绝句《论诗》里说:“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有的版本写作“鸳鸯绣取凭君看”,或“鸳鸯绣罢从君看”。)意思是你可以将绣成的鸳鸯交给人们去欣赏,但不会把那枚能绣出五光十色仪态万千的金针传授给别人。今天我们看李鸿涛、张伟娜、佟林三位学者,不只绣出鸳鸯给同仁看,还把金针度与众人,让大家绣出更多更美的鸳鸯来。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宋代学者程伊川说:医不读书,纵成仓扁,终为技术之流,非士君子也。且让我们用该书,走进千万本中医古籍,领略前圣先贤浩若烟海的智慧结晶吧。
  (作者简介:孙天胜,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王逢春,山东淄博职业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作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教研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各地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网络教研。一时间,网络教研风生水起。作为一项指导具体课堂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环节中困惑问题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与网络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联姻之后,传统的教研活动将会重现怎样的生机和转变?如何吸引教师和教研员参与到网络教研中来?如何将线上的教研活动与线下的教研活动挂钩?针对围绕网络教研所呈现出来
作为一个对儒学意义深信不疑而对其理论发展和现实影响又忧心如焚的读书人,读完《儒学与中国现代性》这部书稿不禁精神为之一振。它让我感觉到,千呼万唤的大陆儒学已经不再只是作为一种文化姿态、一种信仰立场,以自话自说的方式标示着自己的存在,而是已经带着自己的命题、论证和风格直接楔入当代思想前沿,就各种既具理论性又具现实性的话题,与有着不同学术资源和价值诉求的各种主义派别展开直接的对话和交锋。应当说,传统文化
想为孙学峰先生的新作《汉字形态论》写点什么。书拿到手,颇觉与自己的领域有“隔墙”之感,决定正心诚意先学一遍——这是作者参加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字教育与书法表现”所承担的子课题,融入了他从欧阳中石先生做博士后研修的成果,分量和价值是摆在那里的。阅读的过程是艰难并愉快的,这毕竟是学术理论著作;虽然“隔墙”,但会心处却也常有,我往往想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等成句。  我以为,第一,《汉
校本培训是教师职后培训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广泛肯定。校本培训具有“目的为学校,地点在学校中,内容基于学校”的显著特征,这种较强的针对性深得广大教育管理者与受训教师的欢迎。然而随着广大中小学校校本培训活动的日益深入,利用传统手段进行校本培训的方式日渐显现了它的缺陷。    一、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培训任务的确立不能兼顾所有教师的个性需求。校本培训任
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英特尔
大唐国势强盛,经济发达,物质丰富,政治也空前开明,自然使上自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的有更多的财力用于节庆活动。唐贞元四年九月德宗下诏曰:“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为三节日,宜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追赏为乐。”重阳节游山玩水,聚会宴饮,诗酒唱和,便以官方的形式而合法化。  唐代众多节日,文人们对重阳节似乎关注度最高,他们的重阳诗也最多,他们的重阳诗中大量用“孟嘉落帽”和“白衣送酒”的典故,也最为普遍,这
费孝通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其作品《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云南三村》《行行重行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从实求知录》等成为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其中尤以《乡土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自1948年首次出版以来,为几代读者打开了认识中国社会的大门。  从1940年到1946年,费孝通先后为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开设过“经济社会学”“家族
学校校园网的稳定和发展与使用的管理软件是分不开的。由于ASP语言简单易学,入门门槛不高,所以校园网管理人员往往都使用ASP语言,采用B/S模式来开放校园网的程序。但同时由于设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以致相当一部分ASP代码存在安全隐患,导致网站常出现数据丢失、被修改等现象。笔者长期进行学校网站维护,发现大量这类问题,其大部分原因是ASP注入导致。本文就校园网出现ASP程序注入后的危害及判断处理方法做
不到长城非好汉。哪一道长城?  长城和长城,看上去没有太大区别,但实际却相去甚远。秦长城、明长城,从修筑年代上说,一竿子就差出去一千五百多年。代际如许,遑论其他。  那天去爬野长城。但见山尖之上,万仞之巅,残垣断壁,蜿蜒起伏,坡度、落差之大,非鬼斧神工所能描摹。城上阶梯,因风剥雨蚀坍塌殆尽,露出内墙填石,嶙峋峥嵘,危如累卵,稍触即落。莫说攀爬,看着都让人心惊肉跳!面对如此荒危之城,全无在八达岭、嘉
课件设计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以及信息技术教学中一类重要实践,也是中小学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在传统的课件设计中,教师的思路大多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或以课件设计的艺术性为中心。比如,背景图案进行了很多修饰,花边、各式线条、动态图案等充斥在屏幕界面上,课件变成了绘画欣赏;强调多媒体的多种感官作用,大量采用的文字、图片、声音相交织;在设计网站型课件时提供大量文字信息以及链接等。这样的设计可能会在短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