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国际社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在这场竞争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我国教育应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人才。我国的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桥梁,应尽可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现就本学科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介绍自己的探索,以期引起更多讨论,共同推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向前 发展 。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现念,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合、统一。而且,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粗暴的否定,而是应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不合理成分,也应重视其中蕴含着的创新思维的火花,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贵有疑,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结论所束缚,不屈服于专家学者的权威,不相信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依据何种理论或原理推理出来,这个理论是否完善。通过探究,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突破思维定势。就是突破那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的习惯做法,以发展变化或普遗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高中教材对一些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分析都可用一种新的思维来解答。如讲到分裂,要看到孕育着统一;讲到成果,也要看到负面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科学 掌握、评价历史知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秘诀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研究。探求所得必能牢记于心,也倍感珍惜,探求过程中培养的习惯、能力、思维品质等更是终生受用的东西。例如,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一幅历史地图反映了某一历史现象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则反映了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涉及时间、地点、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有鉴于此,可在高三专题史复习时,专门开辟“图说历史风云”专题。在简单的示例指导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教材和地图册中图表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三、以社会为课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历史为现实服务,学以致用。因此,历史教学必须注重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以社会为大课堂,从历史课的内容出发,紧密联系现实来进行教学,真正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延展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政治、关注社会人生,要让学生有时间走向图书馆,走向社会,在社会和现实的大课堂中拓展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高一历史新教材中有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教师可以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建立生生、师生之间多维互动的合作交流方式提高学生历史认识的水平。让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或自己寻找的材料来论证、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点,真正使学生会学历史,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分析问题。
四、研究性学习
从研究性学习来看,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不同主题的选定来学习同一阶段的 历史 。这不仅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个性的塑造。例如,以新课标选修课程(三)为例,这一部分主要学习的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模块。在这段讲述中我们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课题。有的学生喜欢政治风云的变幻,他可以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研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研究到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研究到二战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斗争。喜欢外交风云的学生,可以研究一战后英国坚持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法国的欧洲安全保障体系、美国的金元外交,再研究到二战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研究战后美国的全球霸权土义政策、苏联的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战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觉可以立出不同的课题,他们都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带上自己的个性,每段历史的掌握都有个人的见解,同时也完成了这一段历史内容的学习。
五、史料点评
史料运用于教学,应将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放手学生读史、说史、议史,教者则在旁适时点评,深化认识问题的深度,推进解决问题的进程。
1、点评多赞赏。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标强调尊重、赞赏。学生期待教师的肯定和赞赏。教师眼神的肯定、口头的赞赏,不仅能满足学生渴望得到的成就感,而且能营造和维持学生积极的心理氛围增强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推进解决问题的进程。
2、点评多引导。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标强调帮助、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
3、点评要简明。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点评只是从中起着转承起合的作用。不可长篇大论。另外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填密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教师点评简明扼要,做出榜样。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尽管每种新的教学方法都有突出的优点,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某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例如,“情感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在具体教学时实施比较困难。 网络课堂的成本较高,其多媒体声像效果只对战争题材的史实作用明显。因此,今后的教学改革方向必须要加强各种方法的优化组合,使它们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现念,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合、统一。而且,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粗暴的否定,而是应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不合理成分,也应重视其中蕴含着的创新思维的火花,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贵有疑,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结论所束缚,不屈服于专家学者的权威,不相信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依据何种理论或原理推理出来,这个理论是否完善。通过探究,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突破思维定势。就是突破那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的习惯做法,以发展变化或普遗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高中教材对一些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分析都可用一种新的思维来解答。如讲到分裂,要看到孕育着统一;讲到成果,也要看到负面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科学 掌握、评价历史知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秘诀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研究。探求所得必能牢记于心,也倍感珍惜,探求过程中培养的习惯、能力、思维品质等更是终生受用的东西。例如,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一幅历史地图反映了某一历史现象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则反映了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涉及时间、地点、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有鉴于此,可在高三专题史复习时,专门开辟“图说历史风云”专题。在简单的示例指导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教材和地图册中图表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三、以社会为课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历史为现实服务,学以致用。因此,历史教学必须注重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以社会为大课堂,从历史课的内容出发,紧密联系现实来进行教学,真正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延展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政治、关注社会人生,要让学生有时间走向图书馆,走向社会,在社会和现实的大课堂中拓展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高一历史新教材中有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教师可以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建立生生、师生之间多维互动的合作交流方式提高学生历史认识的水平。让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或自己寻找的材料来论证、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点,真正使学生会学历史,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分析问题。
四、研究性学习
从研究性学习来看,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不同主题的选定来学习同一阶段的 历史 。这不仅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个性的塑造。例如,以新课标选修课程(三)为例,这一部分主要学习的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模块。在这段讲述中我们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课题。有的学生喜欢政治风云的变幻,他可以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研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研究到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研究到二战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斗争。喜欢外交风云的学生,可以研究一战后英国坚持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法国的欧洲安全保障体系、美国的金元外交,再研究到二战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研究战后美国的全球霸权土义政策、苏联的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战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觉可以立出不同的课题,他们都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带上自己的个性,每段历史的掌握都有个人的见解,同时也完成了这一段历史内容的学习。
五、史料点评
史料运用于教学,应将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放手学生读史、说史、议史,教者则在旁适时点评,深化认识问题的深度,推进解决问题的进程。
1、点评多赞赏。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标强调尊重、赞赏。学生期待教师的肯定和赞赏。教师眼神的肯定、口头的赞赏,不仅能满足学生渴望得到的成就感,而且能营造和维持学生积极的心理氛围增强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推进解决问题的进程。
2、点评多引导。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标强调帮助、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
3、点评要简明。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点评只是从中起着转承起合的作用。不可长篇大论。另外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填密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教师点评简明扼要,做出榜样。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尽管每种新的教学方法都有突出的优点,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某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例如,“情感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在具体教学时实施比较困难。 网络课堂的成本较高,其多媒体声像效果只对战争题材的史实作用明显。因此,今后的教学改革方向必须要加强各种方法的优化组合,使它们取长补短,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