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a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有四个主要特征:探究式教学是对科学探究模式的模拟;探究式教学主要是互助合作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以关注的问题为探究的重点和教学研究的起点;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必要的假设和求证过程。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研究,给出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理念;初中物理课;课堂;应用研究
  一、探究式教学及应用特点
  探究式教学的形式有小组合作讨论、小组调查、团队竞赛等。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物理教学中重视探究式教学。虽然对于探究式教学还没有形成权威性的定论,但从这此定义中可以看出,并非把几名或一群学生组合在一起学习就能称为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以小组作为学习的主体和基本单位,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进而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如果没有共同的学习目标,没有合理的分工安排,没有良好的合作技能和素养,没有形成良好的积极互赖,没有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探究式教学就只能东施效簧,形似而神不似。
  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与现状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加强初中物理课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的教学理念,老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做作业。这样极大地阻碍了初中物理课教学质量的发展。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这一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其他任何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探究式教学理念体验,让学生感觉到是因为学习而学习。
  公开课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实践,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很多物理课堂气氛活跃,场面热烈。看似探究式教学出现的频率极高,然而细细看来有时却缺乏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合作讨论活动展开的时候,经常出现学生,你言我语、上蹿下跳的混乱局面,教师无力驾驭,课堂缺乏应有的教学规范和秩序。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和基本素养。探究式教学成为了花架子。因此探究式教学法是初中的教学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建设初中物理课教学,帮助学校为基础的教学和研究,以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时,可以结合情境创设,通过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对初中物理学习的情况下,将一此情境的内容进行多媒体演不,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探究式学习中更直观。
  三、探究式教學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1.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宽容、愉悦的民主教学氛围带给学生心理安全,让学生感到被充分地信任和理解,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充分地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具体而言,第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发散思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第二,以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不断给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敢于发表意见”的暗示,当学生的想法不够完善时,教师也应首先表示对其想法的理解与支持并给予中肯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敢于表现自己,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不断引导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反思。由于学生的性别、生活环境等不同,学生在个性、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巧妙地应用神态、动作、语言去激励学生。例如,在做物理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与每个实验小组进行适当的交流,对学生提出的疑惑及时解答,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出具有挑战性与吸引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认识、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现象、事物。如在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时,准备一些常见乐器,让学生观察乐器发声时产生的现象,亲身体验发声的变化,使学生感到好奇,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具体而言,第一,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演示“胸口碎大石”的表演。这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第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刚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表演,这让学生在探究中懂得物理的实用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物理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第三,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应经常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来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3.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互相帮助、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在物理教学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强调师生交流、学生互助合作,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在实施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懂得表达与倾听,懂得尊重与理解,形成合作探究的能力。具体而言,第一,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教师培养学生准确表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能够被其他组员所理解与认同,让学生乐于交流,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的探究活动中,大多数环节都需要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如制定计划、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探究课题中,让小组成员轮换角色,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共同完成探究课题,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使学生愿意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并进行客观地比较和鉴别,从而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4.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多元化的评价制度是成功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手段。科学地评价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活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效果,也是激励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第一,评价内容多元化。对探究活动的评价,应注重对课堂学习态度、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情况等探究过程的综合评价,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增强每个学生学习的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学习行为,对学生提问、回答、讨论情况,及时评价表现出的探究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等,以发现学生的潜能。第二,评价方式多元化。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以教师评价学生为主,忽略了学生的观点,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则是实行多主体评价,采用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方式,建立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从多个角度反馈学生的探究效果。
  四、结束语
  基础课程的改革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是加快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式教学而向全体师生,倡导人人主动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自觉的探索物理学科奥秘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探究能力,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翟扬.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青年与社会,2012(02);109- 110
  [2]宋荣睿.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浅谈在课堂上如何渗透物理思想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川.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9);67-68
  [3]樊强.开发抽象思维,拓展思维空间.论高中物理教学培养抽象思维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9);132-133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1.5TMRI检查在骨肉瘤中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骨肉瘤患者的1.5TMRI检查结果 ,观察1.5TMRI扫描的影像特点,分析骨肉瘤的1.5TMRI影像学特征;与病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及益肾补骨汤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患有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0例作
学校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同样在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可忽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特殊教育学校更要重视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学生各种素质的
摘 要:现在初中数学使用的是新教材,新课程标准,用新课程标准来布置作业,它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作业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合理地布置作业是解决此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总结与同学们的交流意见后,笔者对布置的作业做了及时的调整,果然同学们的作业有了很大的改观。下面来谈谈笔者是
摘 要:从初中科学复习课教学的现状出发,根据科学复习课的几个主要特征,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提出三种相对有效的复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科学复习课;反思;有效教学  初中科学复习课是指系统归纳、整理阶段所学的知识、方法,再通过解决一些自然实际问题,进而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因此上好复习课对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然而上好复习课并不是一件易事,对学生来说,复习的内容已经学过了,听不听也无所谓,
摘 要: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很强的学科,其内在知识点的逻辑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其学科的特性,从学科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学生思维特点进行高效组合。促使学生头脑中的概念结构系统化,达到高效课堂。  关键词:系统思维方法;高效;数学课堂  一、关注知识的前延、后续,突破难点  “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那就是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头脑中前概念
摘 要:高校的法律课程教育与生活实际不相符导致了很多的大学生不能运用法律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高校要强化法律基础教育的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在法律基础课程在教育方面的改革才能推动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高校;法律课程;改革  一、高校法律基础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内涵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教育实效性改革面临着改变旧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
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考试考查的重点,自始至终占着主导地位,做好阅读理解题,是获得高分的关键。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提高英语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下面将本人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解题技巧作以简要介绍。  一、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形式分类  1.细节理解题  即要求考生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一具体事实和细节进行理解。这一题型常见的命题方式有:事实认定题、排序题图形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