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中政治课堂,充分发挥德育功能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sun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党和政府、学校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德育的实效性也亟待提高。那么,政治课堂,这个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怎样提高德育实效呢?
  1、定位要准
  德育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任务。不少学校不重视政治课,老师们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把德育变成智育,用教语文的方法来教政治,把政治课变成知识课甚至是语文课,光讲大道理,这显然不能取得较强实效。因为,除了知不知,会不会,德育更主要是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比如,做人要诚实,这个道理学生都知道,更重要的是“诚实”的道理学生信不信,所以要想方设法在学生的内心上、信念上、价值观上解决问题,也就是在“信”字上下工夫。
  因此,在讲述高一经济常识上册第三课“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这一框题时,就可以进行必要的“诚信”教育。给出非常典型的事例告诉学生如果一个企业经营者或企业不讲诚信,进行不正当竞争,表面看起来沾了一些“小便宜”,但实际上是舍本求末。因为,对自身企业形象和信誉的破坏其实是自断财路,没有人认可你的商品,你的产品卖不出去怎么盈利?所以,真正有实力、有前景的企业都是诚实守信的。
  当学生也认可了这个道理以后,话锋一转,就可以引导学生做人的道理了。启发他们思考:如果我们不讲诚信,大家还会认可我们吗?
  事实上,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认可,我们会非常的孤单,情绪也会非常的低落,这对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现代医学和心理学都日益认识到了养德与养生的密切联系。“巴西有位医生曾对犯有各种贪污受贿罪的580名官员与同样数目的廉洁官员进行比较,发现前者患病致死者占60%,后者仅占16%。因为有腐败行为者做贼心虚,经常处于惶恐不安之中,而过度地担心害怕,强烈而持久的烦恼,反复刺激大脑皮层,可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在精神和身体上会受到自体攻击,致使各种疾病的产生,甚至死亡”。(吕锡琛《道家与民族性格》第260-261页)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诚实守信,少私寡欲、不为物累等道德要求正是治疗这类心病的良药。所以,为了自己,我们也应该讲诚信!如此一来,学生较容易从内心接受我们政治课的德育导向,从而大大提高了德育的实效。
  2、目标要多层次具体化
  在社会主义国家,学生受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最高的道德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应该多层次具体化。
  具体而言:一方面,道德规范的制定不应该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仁义道德与人的自然之性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仁义道德是需要依存自然之性的。如果道德不与人性自然结合起来,道德的合理性不免令人质疑。因此,只有合乎自然,不违反本性的道德才是合理的,人伦礼义应该顺应个体人性的正常发展,应该推进个体理想人生的实现,而不能以一种固定的标准去规范千差万别的个体。
  另一方面,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也应该“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张扬,而不是按一层不变、整齐划一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是必要的,束缚个性是错误的。教育者对学生的引导,应该犹如放风筝,让学生在空中顺风自由翱翔,但自己手中始终拽着一根线,从而不会让学生坠落或脱离正确的轨道。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确定多层次的道德目标。这个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降低要求,理想程度是个体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的高度,需要具有可行性。这样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也适应了时代,又能有效防止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达到较好的德育实效。
  3、内容要更贴近学生
  德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德育内容的制定应该根据德育的对象。中学德育的第一课就是认识自己、学会做人,要想提高实效,首先必须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从“坐、立、行、走”等基本行为规范开始,教学生成为一个文明人,切不可过于成人化,过于抽象,脱离了学生实际年龄特点,要求要尽量小一点,明确一点,具体一点。
  其次,要实现从理想型教育到实事求是型教育的转变,摒弃假﹑大﹑空,而尽量讲真话。在德育过程,我们不应该否认社会道德水平认识的高低,而应该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思想文化激荡,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要教他们明辨是非,有道德选择能力,并且要把一些新观念加入德育范畴,尽量贴近学生。
  第三,要注意知行合一,把德育落到实处。有一部分学生讲道理是一套一套的,落实到行动上就告吹了。德育如果不能对学生的行为发生影响,又何来实效呢?德育,应该是养成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政治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将书本知识在课堂上消化,而课外作业可以更多的采用社会实践的形式。让同学们勇敢地走出去,去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养成道德认知,践行道德规范。
  第四,要循序渐进。人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德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这个规律就会阻碍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易到难安排内容。道德教育,也不能采用“灌输”式、“一阵风”式,或形式化,而应该是“和风细雨”式,润物细无声。这需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课这个教育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非常自然地,谈话式与学生交流彼此的真实想法,让德育的形式相对“隐形”,然而事半功倍。
  总之,学生是德育的真正主体,任何教育都必须变成学生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意志、自己的行动,是一个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因此,我们要在坚守政治教学的同时,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而努力。
其他文献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主体,应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更有效地学生健康地成长。分析发现影响学生体育兴趣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社会环境,教师的教与学,运动项目及体能状况等方面的因素。下面针对教师的教与学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1、组织教法得当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  一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体育课教授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的问题。下面谈一谈低年级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   一、游戏教学法    1、课堂常规方面的游戏设计。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学生不仅
期刊
培智数学教学与普通学校数学教学一样,普遍存在着两个极端,要么就是老师灌输得过多,练习得少,要么就是题海式的练习过多,而老师带有一定目的,一定针对性的讲解太少。这两种教学方法都不利于甚至会阻碍培智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些培智生甚至会由此而产生疲学、厌学的心理。智障学生普遍存在迁移能力弱、理解能力低下等特点,往往在数学的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有利的元素,充分调动智障学生的学
期刊
一、抓情感体验,促道德内化,提高道德素质  1、换位体验。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爱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讲《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时,可在讲述一个左脚瘫痪的残疾人在街上行走受到一些人嘲笑、戏弄的现象后,让学生换位体验那个残疾人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
期刊
摘 要: 小学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要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音乐欣赏要突出音乐要素的教学,为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审美音乐打下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教学;要素;感受鉴赏;能力;培养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重要的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
期刊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
期刊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抓关键环节进行阅读教学,可以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实现四个转变:由“教为重心”的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学为重心”的学生主动发展;由传统的“因教论学”转变为“以学定教”;由忽视学法的研究转变为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学科教学“各自为政”转变为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关键环节操作如下:  一、定标  定标即让学生自己来确定学习目标,也就是在学习新课时,师生多边参与
期刊
教育要有“以人为本”的核心课程理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知识课程理念;对话式教育理念等等。但无论哪一种课程的执行,最终都要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课程的需要,必须转变或完善目前的角色定位,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我从以下几点对语文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尝试。  一、一盏明灯,烛照心路,语文教师应是引路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综合分析,小学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要求脱离教学实际   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笔思维和表达的基本能力。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作文无论语言还是思维都不同于成年人的语言和思维。稚嫩、浅显、天真、单纯是小学生作文的特点和优点。对此教师应当加以精心地保护,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
期刊
朗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新大纲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均是重视朗读。”对各年级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要求。低年级处于朗读训练的起步阶段,肩负着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及初步的朗读能力,养成良好朗读习惯等多重任务。  一、低年级朗读训练及学法指导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多样化与直观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