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十大商帮”之首——晋商,在电视剧《乔家大院》热播后,重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除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晋商传奇外,晋商的诚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诚信,对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意义重大。晋商的诚信经营理念和做法,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晋商诚信誉全球
前不久,山西太原举办建城二千五百年庆典活动。有人评论晋商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地位:“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诚实守信”、“信誉至上”是成就晋商辉煌的重要法宝。在国外,甚至有人将晋商和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给予很高的评价。
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主要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的经济实力雄厚,曾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如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以及曹家三多堂等。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就向晋商的乔家借钱还国债。
晋商的成功,不仅在于资本雄厚、管理严密、法规完善,更是在实际运营中与生产者、消费者、储户、同仁之间,建立了值得信赖的诚信关系。明清时期的经济学家、政府官员、普通老百姓,对于晋商的诚信,都给予很高评价。晋商诚信,享誉全国、名扬世界,这使他们真正做到了“生意兴隆通四海”。
对于晋商的信誉,清朝《续文献通考》卷十八评价说:“山右钜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显著。”《英国领事报告》说:“山西票号”信用很高,有力量买卖中国任何地方的汇票。上海汇丰银行也说:“二十五年来,与山西商人作了几亿两的巨额交易,没有遇到一个骗人的中国人。”
早在道光年间就有人说:千金纸票,交银于此,取银于彼,从无坑骗。到了咸丰时,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讲:“各省银号,汇兑银两,盈千累万,竟以一纸为凭者,信也。”
梁启超在评说晋商的经营之道和制胜法宝时,更是浓墨重笔写下“晋商笃守信用”六个大字。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山西商人,执著地践行“诚信第一”的准则,才使晋商在激烈的商海搏击中,抓住商机,拓展市场,发展壮大。
晋商生意讲诚信
当今社会,有些不法商人搞起了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尿素豆芽、硫磺豆制品、工业明胶腐竹、墨汁黑木耳、无根素豆芽、膨大西红柿、激素黄鳝大闸蟹、福尔马林海鲜、催熟水果、塑料大米、细菌超标奶粉、工业酒精勾兑酒……真是十恶不赦、丧尽天良。
晋商以“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作为经商准则。经商之道,诚信第一,重视信用,以信誉赢得顾客,以诚信占领市场;其次要讲义,不能用坑蒙拐骗伎俩坑害别人;第三才是利,推崇以义制利,不赚昧良心黑钱。
晋商是讲诚信、守诺言、重信义的典范,晋商摈弃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商业欺诈行为,收到了取信于民的良好效果。开店铺、做生意、赚钱财、收利润,无可非议,关键是不能靠巧取豪夺、坑蒙拐骗、违法犯罪。晋商在经营过程中,十分注重维护信誉和市场交易秩序,宁可亏本,决不食言。
在长期经商实践中,晋商总结推广了许多商谚,诸如“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销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不成仁义在”、“秤平斗满、尺够码足”、“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等商业谚语,至今仍是商界至理名言。
晋商进货一定会到最好的地方去采购。老字号太谷广升远药店,严把原料关,制作定坤丹的人参,非“高丽”、“老山”不选;茸,非“黄毛”、“青茸”不用。瑞隆裕商号进砂锅,一定要去平定;磨香油原料,只选平遥长的个大、皮薄、优质芝麻。
晋商注重信誉和产品质量,绝不掺假售劣。有一次,复盛油坊往山西运送一批胡麻油,经手的伙计为了从中谋利而在油中掺假。掌柜的发现后,将伙计痛斥一番。乔家人都知道,信誉连着财路,信誉没了,财路也就断了。掌柜的命人倒掉整批掺假胡麻油,重新换了货真价实胡麻油。乔家损失不少,却赢得了守信美名。
晋商失信有惩治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诚信,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种很重要的经济资源。不能设想,一个企业与人民之间失去诚信,互不信任,互相猜忌、相互倾轧,能够维持集团的存在和社会的稳定;不能设想,一个诚信缺乏的环境,能够引来投资、促进经济的蓬勃发展、长远发展。
在中国封建社会,没有《银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约束不法奸商的行为。在资金周转清算环节上,晋商形成了父债子还,夫债妻还,一诺千金,信守契约,凭商业信用交易的惯例,实行标期结算,违规惩戒,创立商号信誉注册登记办法,有效地防范了金融风险。
雍正时,河南赊旗镇有的商家,为图暴利偷换戥秤,市面度量混乱不一。晋商召集全行商贾于山西会馆,公议称足16两,依天平为准,不得私自更换戥秤。违者罚戏三台;再犯者,举称送官府究治。
为了防止有的商号赖账拖欠,进而产生债务纠纷,晋商在长期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了定期赊购结账的“标期”制度。例如,平遥的春标期为农历3月25,夏标期为6月28,秋标期为9月29,冬标期为12月初10。
在赊货时,定明结算期,不能隔年。票号、钱庄的贷款收回,按标期约定。凡赊购标期货物的商号,如到期不付款,叫作“顶标”,顶标商号经理人姓名、籍贯,要在汇兑行业登记。一经登记,便失去信用,各商家便与其断绝业务往来关系,以后就不能或很难买到标期赊购货物。
“顶标”是一种严明的失信惩罚制度,对商家来说,关系到自身的信用与生存。它有效地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维护了市场秩序,保证了汇兑信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呆账、死账、三角债的发生,深受商家欢迎。
晋商以义来制利
义与利是一对矛盾体,只求义而不求利, 不能成为合格的商人;只求利而不讲义,有损社会道德规范, 有损公众利益;从长远利益来看, 无异于饮鸠止渴。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 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也是商人素质的体现。
在道德观念上, 晋商一贯主张诚信为本、笃守信用、利以义制。经商虽以赚钱为目的, 但凡事都以道德信义为根基。晋商提倡生财有道、见利思义,反对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晋商崇尚信义,不是个别现象, 而是普遍、一贯。晋商发展之初, 大多采取合伙经营的方式,靠的是诚信经营理念。山西平遥有一个讨饭老太太, 有一天 , 她突然拿出1200两的汇票, 到日升昌票号要求兑付白银。这张汇票与存款时间相隔 30多年了, 日升昌查验无误后, 立即给讨饭的老太太如数兑付了现银本息。
别小瞧老太太, 她死去的丈夫曾是一个有名的皮货商。有一次,他到张家口做皮货生意,不料在回家途中染病身亡。几十年后,老太太拿出丈夫留下的唯一遗物夹袄, 无意之中发现了这张汇票。通过这件事, 日升昌诚信为本的声誉大振, 事业自然越做越大。
曾经称雄旅蒙贸易200年之久的大盛魁, 开始就是由晋商王相卿、祁商张杰等联合创办起来的。晋商票号多为东家出资、掌柜经营的运作模式, 两者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关系, 靠的是一种道德自觉, 即“信义”。清代著名的晋商范永斗, 也是由于“与辽左通货财, 久著信义”受到清政府的嘉许, 成为皇商, 获利匪浅。
晋商最初主要经营的项目是茶叶。蒙古牧民只要看到刻印有“三玉川”、“长裕川”字样的砖茶就争相购买。由于晋商出售的砖茶质量可靠、信誉好, 甚至可以代替银两,作为货币在交易中使用过。
信誉第一,顾客至上。晋商注重道德信誉,把诚信作为经商长久取胜的秘诀,市场越拓越宽,生意日渐兴隆,利润逐年递增,在众商林立的市场浪潮中,发展壮大为国内外商界瞩目的著名商人。晋商的诚信,获得“甲天下”声誉,这不正是值得现代民营企业家学习的榜样吗?
晋商诚信誉全球
前不久,山西太原举办建城二千五百年庆典活动。有人评论晋商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地位:“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诚实守信”、“信誉至上”是成就晋商辉煌的重要法宝。在国外,甚至有人将晋商和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给予很高的评价。
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主要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的经济实力雄厚,曾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如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以及曹家三多堂等。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就向晋商的乔家借钱还国债。
晋商的成功,不仅在于资本雄厚、管理严密、法规完善,更是在实际运营中与生产者、消费者、储户、同仁之间,建立了值得信赖的诚信关系。明清时期的经济学家、政府官员、普通老百姓,对于晋商的诚信,都给予很高评价。晋商诚信,享誉全国、名扬世界,这使他们真正做到了“生意兴隆通四海”。
对于晋商的信誉,清朝《续文献通考》卷十八评价说:“山右钜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显著。”《英国领事报告》说:“山西票号”信用很高,有力量买卖中国任何地方的汇票。上海汇丰银行也说:“二十五年来,与山西商人作了几亿两的巨额交易,没有遇到一个骗人的中国人。”
早在道光年间就有人说:千金纸票,交银于此,取银于彼,从无坑骗。到了咸丰时,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讲:“各省银号,汇兑银两,盈千累万,竟以一纸为凭者,信也。”
梁启超在评说晋商的经营之道和制胜法宝时,更是浓墨重笔写下“晋商笃守信用”六个大字。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山西商人,执著地践行“诚信第一”的准则,才使晋商在激烈的商海搏击中,抓住商机,拓展市场,发展壮大。
晋商生意讲诚信
当今社会,有些不法商人搞起了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尿素豆芽、硫磺豆制品、工业明胶腐竹、墨汁黑木耳、无根素豆芽、膨大西红柿、激素黄鳝大闸蟹、福尔马林海鲜、催熟水果、塑料大米、细菌超标奶粉、工业酒精勾兑酒……真是十恶不赦、丧尽天良。
晋商以“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作为经商准则。经商之道,诚信第一,重视信用,以信誉赢得顾客,以诚信占领市场;其次要讲义,不能用坑蒙拐骗伎俩坑害别人;第三才是利,推崇以义制利,不赚昧良心黑钱。
晋商是讲诚信、守诺言、重信义的典范,晋商摈弃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商业欺诈行为,收到了取信于民的良好效果。开店铺、做生意、赚钱财、收利润,无可非议,关键是不能靠巧取豪夺、坑蒙拐骗、违法犯罪。晋商在经营过程中,十分注重维护信誉和市场交易秩序,宁可亏本,决不食言。
在长期经商实践中,晋商总结推广了许多商谚,诸如“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销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不成仁义在”、“秤平斗满、尺够码足”、“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等商业谚语,至今仍是商界至理名言。
晋商进货一定会到最好的地方去采购。老字号太谷广升远药店,严把原料关,制作定坤丹的人参,非“高丽”、“老山”不选;茸,非“黄毛”、“青茸”不用。瑞隆裕商号进砂锅,一定要去平定;磨香油原料,只选平遥长的个大、皮薄、优质芝麻。
晋商注重信誉和产品质量,绝不掺假售劣。有一次,复盛油坊往山西运送一批胡麻油,经手的伙计为了从中谋利而在油中掺假。掌柜的发现后,将伙计痛斥一番。乔家人都知道,信誉连着财路,信誉没了,财路也就断了。掌柜的命人倒掉整批掺假胡麻油,重新换了货真价实胡麻油。乔家损失不少,却赢得了守信美名。
晋商失信有惩治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诚信,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种很重要的经济资源。不能设想,一个企业与人民之间失去诚信,互不信任,互相猜忌、相互倾轧,能够维持集团的存在和社会的稳定;不能设想,一个诚信缺乏的环境,能够引来投资、促进经济的蓬勃发展、长远发展。
在中国封建社会,没有《银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约束不法奸商的行为。在资金周转清算环节上,晋商形成了父债子还,夫债妻还,一诺千金,信守契约,凭商业信用交易的惯例,实行标期结算,违规惩戒,创立商号信誉注册登记办法,有效地防范了金融风险。
雍正时,河南赊旗镇有的商家,为图暴利偷换戥秤,市面度量混乱不一。晋商召集全行商贾于山西会馆,公议称足16两,依天平为准,不得私自更换戥秤。违者罚戏三台;再犯者,举称送官府究治。
为了防止有的商号赖账拖欠,进而产生债务纠纷,晋商在长期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了定期赊购结账的“标期”制度。例如,平遥的春标期为农历3月25,夏标期为6月28,秋标期为9月29,冬标期为12月初10。
在赊货时,定明结算期,不能隔年。票号、钱庄的贷款收回,按标期约定。凡赊购标期货物的商号,如到期不付款,叫作“顶标”,顶标商号经理人姓名、籍贯,要在汇兑行业登记。一经登记,便失去信用,各商家便与其断绝业务往来关系,以后就不能或很难买到标期赊购货物。
“顶标”是一种严明的失信惩罚制度,对商家来说,关系到自身的信用与生存。它有效地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维护了市场秩序,保证了汇兑信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呆账、死账、三角债的发生,深受商家欢迎。
晋商以义来制利
义与利是一对矛盾体,只求义而不求利, 不能成为合格的商人;只求利而不讲义,有损社会道德规范, 有损公众利益;从长远利益来看, 无异于饮鸠止渴。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 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也是商人素质的体现。
在道德观念上, 晋商一贯主张诚信为本、笃守信用、利以义制。经商虽以赚钱为目的, 但凡事都以道德信义为根基。晋商提倡生财有道、见利思义,反对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晋商崇尚信义,不是个别现象, 而是普遍、一贯。晋商发展之初, 大多采取合伙经营的方式,靠的是诚信经营理念。山西平遥有一个讨饭老太太, 有一天 , 她突然拿出1200两的汇票, 到日升昌票号要求兑付白银。这张汇票与存款时间相隔 30多年了, 日升昌查验无误后, 立即给讨饭的老太太如数兑付了现银本息。
别小瞧老太太, 她死去的丈夫曾是一个有名的皮货商。有一次,他到张家口做皮货生意,不料在回家途中染病身亡。几十年后,老太太拿出丈夫留下的唯一遗物夹袄, 无意之中发现了这张汇票。通过这件事, 日升昌诚信为本的声誉大振, 事业自然越做越大。
曾经称雄旅蒙贸易200年之久的大盛魁, 开始就是由晋商王相卿、祁商张杰等联合创办起来的。晋商票号多为东家出资、掌柜经营的运作模式, 两者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关系, 靠的是一种道德自觉, 即“信义”。清代著名的晋商范永斗, 也是由于“与辽左通货财, 久著信义”受到清政府的嘉许, 成为皇商, 获利匪浅。
晋商最初主要经营的项目是茶叶。蒙古牧民只要看到刻印有“三玉川”、“长裕川”字样的砖茶就争相购买。由于晋商出售的砖茶质量可靠、信誉好, 甚至可以代替银两,作为货币在交易中使用过。
信誉第一,顾客至上。晋商注重道德信誉,把诚信作为经商长久取胜的秘诀,市场越拓越宽,生意日渐兴隆,利润逐年递增,在众商林立的市场浪潮中,发展壮大为国内外商界瞩目的著名商人。晋商的诚信,获得“甲天下”声誉,这不正是值得现代民营企业家学习的榜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