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小站叫青兰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a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里,我第一次见到火车是6岁那年。但第一次坐火车是上小学5年级的时候。都是在冀鲁交界的故乡景县西南方的一个小火车站上,那个小站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青兰。
  父亲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就在县城北边一个乡里任党委书记,我们作为随迁家属一直跟着父亲住在乡的驻地。1962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疏散城镇人口,母亲就带我们兄弟几个回县城西南的苏堂村老家。记得回老家那天,全家人坐在一辆马车上,晃荡大半天,终于看到一条铁路的道口,母亲告诉我,这是石家庄到德州的“石德线”铁路,有道口的这个车站叫青兰车站。青兰是老家苏堂村所在乡的驻地。
  放眼望去,车站建在一方高高的土台上,有两间黄色的小房子,屋檐是绿色的,铁路的路基也高出地面很多,车站上站着星星点点等车的人们。正在观望之际,道口的栏杆放下来了,高高的信号灯随之也变成了绿色,将我们的马车挡在栏杆以外。
  “呜,呜——轰轰隆隆……”一列货车像一条黑色的长龙,满载着木材、油罐开过来。这一切,在我眼里都特别神奇,我興奋地喊叫着,顿时觉得老家比父亲工作的地方好得多,还能见到火车。
  火车开走好一会儿,道口的栏杆才缓缓地抬起来。我们又坐着马车,走了足有个把小时,才到了老家的小村庄。原来青兰火车站离我要去的苏堂村还有十来里路呢!
  这之后,我总想啥时候再能见到火车呢,货车是见过了,那客车是啥模样呢?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想有机会能跟着大人出去,去青兰看火车去。
  机会终于来了。一次母亲要去乡里开会,我就央求她带上我,说想去看火车。母亲答应了,我就跟在母亲后面一溜小跑。远远地就听见火车的汽笛声。那是冬天,伴随着巨大的声响,火车喷出的白雾升出老高、窜出很远。浓雾里,我问母亲,火车也喘气吗?母亲告诉我说,是的,火车也吃饭,不过它吃的是煤炭,煤炭变成火和汽,才能催着它跑得快呢。
  当母亲领着我走到铁路道口时,栏杆又落下来了。只见远处“轰轰隆隆”又有一列火车开了过来,那火车果然不同于上次见过的火车,是一条绿色的长龙,每一节车厢上有好多的小窗口,窗口里坐着人,有的在向外张望,有的在看书读报,有的在喝茶聊天……看得我很是艳羡。哦,坐火车的感觉该有多好!
  正在惊奇地张望时,只见火车“哐哐当当”越走越慢,竟在我们眼前停了下来。我刚要问母亲什么,母亲拽起我说:“快跟紧!我们钻过去,不然开会就迟到了!”说时迟,那时快,我赶紧弯腰跟着母亲,从火车的两个车厢的间隙钻了过去。当我们钻过去走远时,还听到有铁路道口的工作人员大声吆喝:“不要钻了!不要钻了!你们都不要命啦!”客车在青兰站只停留两分钟。
  后来我知道了,青兰是个小站,也没有站台,下车的旅客都要从车厢的踏板上往下跳,上车的旅客要拽着列车上的扶手使劲儿攀登。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上下就很不方便了。由于没有站台,车厢和地面之间空隙很大,经常有人在车停下的当口钻来钻去。
  在青兰站上车的人,多是干农活的庄稼人,有的是到德州、济南、徐州等地买卖粮食和棉花,有的是到衡水、石家庄、天津等地看病的,也有少数人是家里日子过不下去,出去要饭的。戴着白毛巾、草帽,穿着或臃肿或单薄衣裳的乘客,手里提的、肩上扛的,多是地里长出来的玉米、小麦和高粱或棉花,也有的是铺盖、衣物等杂物。我们村里的甲寅大爷一家,就曾坐着火车去徐州一带要饭去。后来回到村里,甲寅大爷常给人们讲在徐州的见闻。人们当面都是很注意倾听的样子,背地里却说,这甲寅大爷不过日子,混不下去了,还有心情领着一大家子去逛徐州哪!
  母亲也曾随着人们坐着火车,去济南、德州等地卖过棉花、买过粮食。到现在,我还隐约记得,母亲一个人背着沉甸甸的粮食布袋,从青兰火车站步行到老家胡同里的身影。回到屋子里,扔下布袋,汗水已沁在母亲的脸上,她的头发紧贴在前额上,衣服也已经湿透了。但见了嗷嗷待哺的我们兄妹几个,母亲满脸都是笑意,眯缝着眼睛一一看着我们。
  那时候的火车票很是便宜。从青兰站坐到德州只需要5毛钱,坐到济南也就是一块多钱。但在百姓眼里,那时候的5毛、1块就是大钱了。不少人舍不得这点盘缠钱,选择步行去德州、衡水,甚至更远的天津、北京。许多人不买票坐上火车,东躲西藏想方设法逃票。因为青兰站没有围墙,也没有什么“检票口”的设置。上车时,从来没有统一排队一说,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见到火车来了就朝车厢门口奔跑,车一停下就捷足先登。一旦有工作人员阻拦,人们就说,俺上去补票哩。
  印象深的还有,那年我的爷爷从东北长春乘坐火车返乡。爷爷早在抗战年代曾参加过一支抗日救国的农民武装,老家一带俗称“老葛的队伍”,领头的葛荣华是一位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由于痛恨日寇侵略揭竿而起,拉起一帮人马打富济贫、抵抗侵略。后被八路军陈再道部收编。但这葛荣华自由散漫惯了,收编没几天就投靠了日伪军,搞得带过去的这支队伍也分崩离析、四分五裂。我爷爷就是在那种混乱状态下逃到东北去的。解放后,爷爷这段经历一直算是洗不清的“历史问题”,他也就一直待在东北自己开了个“煎饼铺”,从没有回过老家。后来年纪大了,得了肺病,做不了活儿了,一走路就喘个不停的爷爷终于下决心叶落归根回老家。他让在长春的老乡帮忙把自己送上火车,而后一个人带着几十年全部家当——一个破旧木箱子和一个铺盖卷,经德州转车,辗转回到老家。在青兰火车站下车时,我随父亲和哥哥一起去接他。远远地看见,火车停稳后,几位列车工作人员抬着一个担架,小心翼翼地把年迈体衰、瘦骨嶙峋的爷爷送了下来。现在回过头来看,真不知道爷爷那几十个小时的旅途是怎么过来的。估计倘若没有列车员和好心人的热情关照,爷爷恐怕会把命丢在路上的。
  我第一次坐火车,是上小学五年级那年,跟随本村一位在天津工作的姐夫,到天津去找母亲的姨妈,我叫姥姥的一位亲戚。从青兰车站上车后,我的眼睛就不够用的了,列车上的座位是一拉溜黄色的木椅,行李架、衣帽钩,还有播放着音乐的广播音箱……去的时候因有那位姐夫领着,也没觉得路途远,我趴在车窗前,默记着路过的站名:王同、吴桥、东光、沧州、唐官屯、薛官屯、青县、独流。只是在天津住了一个暑假,返回时姥爷把我一个人送到火车上,递给我一张到达青兰的火车票就下车了。当时我刚满10岁,从没有单独出过门。在列车上,开始我还有些忐忑,一会儿担心不会倒车,一会儿又怕自己坐过了站。列车员见我一个孩子,就不时过来叮嘱几句,好心的乘客有的给我送吃的,有的给我讲故事,在德州换乘时,还主动给我当向导。那时候的社会风气,自然淳朴。   说出来不怕人笑话,我还有一次坐火车逃票的经历。那是上初二那年,我去位于深县(现深州市)王家井的衡水机电学校看在那里读书的二哥,兜里装着临行前母亲给的两块钱,可上火车时却舍不得掏出钱来买票,跟着那些大人们就上了火车,一路上提心吊胆地担心列车员查票。还好,直到下车出了王家井车站,也没有人查我的票。也许是由于从小生在农村,个头发育得晚,即便是查票,列车员也觉得我还是个孩子的缘故。后来,我拿着母亲给的两块钱,去书店买了一本那时爱看的长篇小说《平原枪声》。
  读高中时,就能天天见到火车了。我们的学校就建在石德铁路线北边的一块空地上。我上学往返都要穿过铁路,上课时能听到不时响起的火车鸣笛声。那时我经常瞅着穿梭奔行的列车发呆,幻想着有一天能走出小村,乘坐着火车远走高飞,去实现人生的梦。
  1976年当兵后,我每次回家探亲,都是从青兰站下车上车。每次走下列车,步入小站,听到久违的乡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每次离家,惜別亲人,告别小站,慨叹人生几度秋。那年我从前线凯旋归来,结束了休假要到青兰站上车归队。已退休在家的父亲执意要用自行车送我去车站。那天刮起七八级大风,天空灰蒙蒙的。父亲骑不动自行车,就推着走,一边走一边说着嘱咐我无数遍的那些话。到了青兰站,火车马上就进站了,父亲一直把我送到车厢门口,他一只手捂着头上的帽子,一只手扶着我的胳膊,大声说:“老了,懒得动笔了,以后我一般不给你去信了,你要经常给家里来信!”我满心答应着,与父亲挥手道别。火车渐行渐远,父亲依然站立在小站的土台子上。
  转眼几十年过去,时光进入高铁时代。不知从何时起,故乡小站青兰已经从石德铁道线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离青兰十几里远的一个叫王谦寺的地方,修建起高大漂亮的高铁景州站。在那里乘坐高铁,去德州也就十分钟路程,到济南、石家庄也就是半个多小时。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
  父母和甲寅大爷那一代人都相继离开人世了。往返于高铁站的人们,再也不见手提、肩扛棉花包、粮食布袋和偌大铺盖卷儿的了,他们的穿戴也与城里人没有多大差别了。接送站的人们也不骑自行车了,都是开着自家的小轿车:奥迪、长城、吉利、奔驰、宝马、长安、红旗、比亚迪……各种名牌车辆应有尽有。与40年前的青兰车站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了。
  去年我回故乡,专门去青兰站的旧址看了看,已经完全没有过去的模样了:两间小黄房子早已拆掉,当初的土台子上已是垂柳依依,与整个铁道线路两侧的绿化带融为一体。那个有栏杆儿的道口已被宽敞明亮的地下通道替代。路轨比原来又增加了几条,像数条通向远方的平行线,将美丽的冀东南平原一分为二。如今路过青兰小站旧址的那些列车,好像也不再“吃煤炭”了,速度明显快了许多,风驰电掣一般,还没等看清车厢里什么人就飞驰过去了。
  不过,昔日的青兰小站,如同故乡的老屋一样,刻骨铭心地储藏在我的记忆里。小站上发生的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也像一幅纯净质朴的风俗画,叠影似的在我眼前浮现。
  走遍世界,走不出故乡的小站——青兰。
其他文献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是我国经济改革中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经济转轨中政府对民营经济的认可和支持,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经
科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然而在区域内科技人力资源呈现出非均匀分布的趋势,表现为人才富余和人才短缺并存。人才共享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共享可
期刊
目的:建立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UPLC-MSMS)同时测定血清中5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方法,以满足临床检测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的需要。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8月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作为课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
领导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从本质上看,领导就是一个影响他人的能力和过程。领导者正是通过个人魅力、行为表现、沟通技巧将组织愿景传递给组织内的成员,并促使这些成员以一
绩效管理对任何一家公司都是极为重要的,但绩效管理的实践并不理想。理论探索不少,但认识并不统一。根据海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绩效科学化的要求,以“科学的一级控股子公司绩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内民众对企业社会责任逐渐重视,我国企业要进行必要的社会责任投入已成为一种趋势。从“200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前二十强公司的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它们的公益捐助投入达18.4亿;2009年我国各类企业捐赠资金占全国捐赠额的58.5%,达272亿元。而企业的目标是创造价值,企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会考虑:这种以消耗企业各种资源来进行的社会
目的:比较斯氏针辅助与徒手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远端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54例远端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骨折复位
文章基于1998~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从融资约束的视角来探讨企业财务状况对出口退出的影响,并对比企业财务指标在金融危机期间和非金融危机期间对其影响的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