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很多学生把写作视为比上“蜀道”还难。绝大部分学生写作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实际上,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不仅仅是一种组合文字的行为,更是一个思想、思维、情感、思路充分展开的过程,具有功能性、意图性和目的性,使人们的意识能够通过语言和文字记录下来。如何让学生不抗拒写作?首先要让学生慢慢接受它。
一、学习课文所用修辞手法,拓展学生写作的思维
小学阶段的写作多为看图写作或写日记,对学生的写作技巧要求并不高。当学生升入初中后,一下子要求他们写600字甚至更多字的文章,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笔者认为,写作教学应当循序渐进,首先应拓展学生写作的思维。如教学高尔基的《海燕》,笔者看到这篇优美的散文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反复和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文中情感形象的立体感。于是,笔者决定利用这篇文章去开拓学生们的思维。比喻是学生们在小学时期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之一,这篇文章可以很好地使学生的写作思维模式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从而上升到一个新的思维层面和高度,写出有情感、有思想深度的作文。
在授课前,笔者对高尔基当时所处的社会坏境进行了介绍,然后让学生把文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地方找出来,并且让他们找出比喻句的本体。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开始明白,原来喻体并不一定要和本体有着相同的外表特征,只要有相似的地方就行。当然,比喻修辞手法同时也是《海燕》最为重要的写作特色——象征式的写作手法。举个例子,“狂风”“闪电”“乌云”和“雷声”这一组意象群象征了当时反革命的黑暗势力,这种恶劣的“天气”进一步说明了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所处的险恶环境,而不仅仅是为了描写天气是多么的恶劣。学生们由此可以得知,有时候描写天气不仅是为了写实或者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这么简单,还可以成为一条写作的暗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选择性地结合课文向学生讲解课文的写作技巧,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迁移和运用到写作中去。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们的写作思维将会有质的飞跃,写作能力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初中生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他们也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教师在平时和学生们交流时要懂得抓准时机具体指导他们学习写作方法,巧妙点拨,引导他们向纵深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发散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学会抓准时机具体指导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有活力、有生活气息的作文。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每次写作文时总是抓起笔就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或者是先列一个提纲,结果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流水账就是没什么亮点、平淡无味。这就是典型的没有一个好的写作习惯的表现。
在教学《海燕》的时候,笔者不仅向学生详细地讲解了比喻和象征这两种写作技巧,还向他们介绍了其它的写作方法。与此同时,笔者还不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写作的时候大胆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来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使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令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初中生并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其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是生活和书本。既然日常生活中学生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写作素材,那么教师们就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捕获那一闪而逝的写作灵感,如何在日常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并举一反三,形成发散性思维。
三、掌握、运用写作技巧,表达深切的思想感情
《海燕》这篇课文通过运用对比、反复、拟人和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精神和渴望自由的情感。由此可见,在写作的时候,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可以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有的同学写的文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语言平淡无味,尽管他心里有很强烈的感觉,却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如果这时候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或者写作技巧的话,那么这篇文章将会变得有滋有味了。
很多学生对于写作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因此,在讲解写作技巧后,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小片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应该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更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在思考、感悟的同时,同样会获得思想的启迪,毕竟写作是充满感情的活动,只要让他们享受到审美的乐趣,他们就可以写出字字句句吐衷肠的文章。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在对父亲爱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写出了这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经典文章。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可以使他们在写过的过程中客观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想要消除学生心中对写作的恐惧,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学生发现写作的乐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写作的技巧,指导学生们进行写作,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他们一定会不再害怕写作,通过日积月累地积累写作经验,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一、学习课文所用修辞手法,拓展学生写作的思维
小学阶段的写作多为看图写作或写日记,对学生的写作技巧要求并不高。当学生升入初中后,一下子要求他们写600字甚至更多字的文章,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笔者认为,写作教学应当循序渐进,首先应拓展学生写作的思维。如教学高尔基的《海燕》,笔者看到这篇优美的散文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反复和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文中情感形象的立体感。于是,笔者决定利用这篇文章去开拓学生们的思维。比喻是学生们在小学时期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之一,这篇文章可以很好地使学生的写作思维模式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从而上升到一个新的思维层面和高度,写出有情感、有思想深度的作文。
在授课前,笔者对高尔基当时所处的社会坏境进行了介绍,然后让学生把文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地方找出来,并且让他们找出比喻句的本体。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开始明白,原来喻体并不一定要和本体有着相同的外表特征,只要有相似的地方就行。当然,比喻修辞手法同时也是《海燕》最为重要的写作特色——象征式的写作手法。举个例子,“狂风”“闪电”“乌云”和“雷声”这一组意象群象征了当时反革命的黑暗势力,这种恶劣的“天气”进一步说明了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所处的险恶环境,而不仅仅是为了描写天气是多么的恶劣。学生们由此可以得知,有时候描写天气不仅是为了写实或者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这么简单,还可以成为一条写作的暗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选择性地结合课文向学生讲解课文的写作技巧,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迁移和运用到写作中去。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们的写作思维将会有质的飞跃,写作能力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初中生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他们也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教师在平时和学生们交流时要懂得抓准时机具体指导他们学习写作方法,巧妙点拨,引导他们向纵深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发散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学会抓准时机具体指导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有活力、有生活气息的作文。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每次写作文时总是抓起笔就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或者是先列一个提纲,结果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流水账就是没什么亮点、平淡无味。这就是典型的没有一个好的写作习惯的表现。
在教学《海燕》的时候,笔者不仅向学生详细地讲解了比喻和象征这两种写作技巧,还向他们介绍了其它的写作方法。与此同时,笔者还不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写作的时候大胆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来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使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令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初中生并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其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是生活和书本。既然日常生活中学生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写作素材,那么教师们就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捕获那一闪而逝的写作灵感,如何在日常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并举一反三,形成发散性思维。
三、掌握、运用写作技巧,表达深切的思想感情
《海燕》这篇课文通过运用对比、反复、拟人和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精神和渴望自由的情感。由此可见,在写作的时候,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可以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有的同学写的文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语言平淡无味,尽管他心里有很强烈的感觉,却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如果这时候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或者写作技巧的话,那么这篇文章将会变得有滋有味了。
很多学生对于写作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因此,在讲解写作技巧后,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小片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应该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更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在思考、感悟的同时,同样会获得思想的启迪,毕竟写作是充满感情的活动,只要让他们享受到审美的乐趣,他们就可以写出字字句句吐衷肠的文章。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在对父亲爱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写出了这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经典文章。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可以使他们在写过的过程中客观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想要消除学生心中对写作的恐惧,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学生发现写作的乐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写作的技巧,指导学生们进行写作,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他们一定会不再害怕写作,通过日积月累地积累写作经验,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