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全面素质的要求。要求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应该有所转变,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与以往有所不同,对以往的教育定位就要有所突破。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 教师定位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02-02
古今中外俗话说:“振兴民族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1]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它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么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教育策略。教师职业专门化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中国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正在从发展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提高质量将成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教师都应该要以一种新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迎接这次新课改。
新课改的实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碧山会有所转变。老师在课改中充当着直接而又关键的因素。只有老师很快的转变角色,把传统教育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去掉,把教学不断更新,自己在新课程中有正确的定位。新课改就会成功。
1 教师应该引导、促进人格培养
新课改之后,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转化为学习的引导者,再不会像传统教育那样,老师具有垄断性,权威性。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始终抱着据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学生。老师应该摆正师生关系。基础是法律关系,纽带是感情关系,核心是人格关系。只有在平等的互相、互相合作、互相合作、互相尊重的关系中,教师才可以适当的引导,指导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建立自己的对立人格。学生就会自觉的学习,学生的尊严也会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教师在平等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又不能完成等同于学生,应该认清自己是一位教育者。
2 教师应该是决策者、建构者、研发者
教师在新课改中有着决策的地位,没有教师的参与与决策,新课改是无法来正常运作的,教师只要把自己摆在决策者的地位上,而不是一位被动的执行者,这样教师才会适应新课改的动摇性与变动性。
教师不会像以往传统教育那样,简单的写出常规教案,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学习就可以了。新课改对老师有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以建构注意理论为基础,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对知识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义,把原本固定的,没有感情色彩的书本知识变成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的精神文化;”[2]教师在课下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老师只有这样才会构建出自己独特的适应学生的教学体系。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必修课,同时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知识上的个性,也要开选修课。这样要求教师就必须有能力,利用开发自己的选修课,更加充分的利用学校和网络资源。新课改下的教师必须要有决策、建构、开发者的综合因素,这样才是合格的教师。
3 教师、学生、家长应该是合作的关系
教师在新课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任何教师独立的开发课程都显着有些无力。新课程求教师综合性,这就更加要求教师之间的合作。更加要求教师资源共享。现代的教育更加是网络的教育,更在技术上为教师的合作提供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可能。使教师更为广泛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的合作更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体现。
教師由权威者的角色走向与学生平等合作的伙伴。只有师生平等合作,才会有效的完成新课改的新目标,师生平等合作更是师生民主平等观念的一种体现,只有在平等的平台上,教师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帮助、引导、辅导、学生学习,培训健全的人格。
4 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与专研者
社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也在逐步的变化,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教育也必然要有所改变。“正如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所指出的:教育越来越成为学习,教育就是学习,因此,教师不仅必须获得终身学习者得社会角色,更应当以学习者的角色进行教育建设。”[3]社会变了,教育变了,教师也在变化。变成一位要终身学习者,这也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传统的课程内容缺乏与学生生活联系,更缺乏与现代社会和科技进步的联系,作为教师不需要应对外部世界的挑战,教师只要有“一桶水”,就可以应对了。因此新课改完全打破这种状态,让学生完全开放,学生状态变化了,教师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你就得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己,拓展知识领域,更新知识内涵。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更加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勇于创新的新型教师。科研的探讨更加体现教师的内涵,只有敢于探讨才会把握教学活动的新动向、新问题、自觉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
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可以积极开展教法和学生方法的学习。不断的研究才会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只有专研的教师,才能更快的适应新课改,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使学生走上全面发展的健康之路,更加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使教师更加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感。走上了“幸福之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4]
参考文献
[1] 《改革跨世纪工程丛书》李连宁等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王少非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
[4]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 教师定位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02-02
古今中外俗话说:“振兴民族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1]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它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么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教育策略。教师职业专门化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中国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正在从发展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提高质量将成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教师都应该要以一种新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迎接这次新课改。
新课改的实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碧山会有所转变。老师在课改中充当着直接而又关键的因素。只有老师很快的转变角色,把传统教育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去掉,把教学不断更新,自己在新课程中有正确的定位。新课改就会成功。
1 教师应该引导、促进人格培养
新课改之后,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转化为学习的引导者,再不会像传统教育那样,老师具有垄断性,权威性。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始终抱着据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学生。老师应该摆正师生关系。基础是法律关系,纽带是感情关系,核心是人格关系。只有在平等的互相、互相合作、互相合作、互相尊重的关系中,教师才可以适当的引导,指导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建立自己的对立人格。学生就会自觉的学习,学生的尊严也会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教师在平等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又不能完成等同于学生,应该认清自己是一位教育者。
2 教师应该是决策者、建构者、研发者
教师在新课改中有着决策的地位,没有教师的参与与决策,新课改是无法来正常运作的,教师只要把自己摆在决策者的地位上,而不是一位被动的执行者,这样教师才会适应新课改的动摇性与变动性。
教师不会像以往传统教育那样,简单的写出常规教案,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学习就可以了。新课改对老师有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以建构注意理论为基础,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对知识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义,把原本固定的,没有感情色彩的书本知识变成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的精神文化;”[2]教师在课下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老师只有这样才会构建出自己独特的适应学生的教学体系。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必修课,同时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知识上的个性,也要开选修课。这样要求教师就必须有能力,利用开发自己的选修课,更加充分的利用学校和网络资源。新课改下的教师必须要有决策、建构、开发者的综合因素,这样才是合格的教师。
3 教师、学生、家长应该是合作的关系
教师在新课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任何教师独立的开发课程都显着有些无力。新课程求教师综合性,这就更加要求教师之间的合作。更加要求教师资源共享。现代的教育更加是网络的教育,更在技术上为教师的合作提供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可能。使教师更为广泛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的合作更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体现。
教師由权威者的角色走向与学生平等合作的伙伴。只有师生平等合作,才会有效的完成新课改的新目标,师生平等合作更是师生民主平等观念的一种体现,只有在平等的平台上,教师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帮助、引导、辅导、学生学习,培训健全的人格。
4 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与专研者
社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也在逐步的变化,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教育也必然要有所改变。“正如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所指出的:教育越来越成为学习,教育就是学习,因此,教师不仅必须获得终身学习者得社会角色,更应当以学习者的角色进行教育建设。”[3]社会变了,教育变了,教师也在变化。变成一位要终身学习者,这也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传统的课程内容缺乏与学生生活联系,更缺乏与现代社会和科技进步的联系,作为教师不需要应对外部世界的挑战,教师只要有“一桶水”,就可以应对了。因此新课改完全打破这种状态,让学生完全开放,学生状态变化了,教师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你就得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己,拓展知识领域,更新知识内涵。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更加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勇于创新的新型教师。科研的探讨更加体现教师的内涵,只有敢于探讨才会把握教学活动的新动向、新问题、自觉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
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可以积极开展教法和学生方法的学习。不断的研究才会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只有专研的教师,才能更快的适应新课改,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使学生走上全面发展的健康之路,更加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使教师更加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感。走上了“幸福之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4]
参考文献
[1] 《改革跨世纪工程丛书》李连宁等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王少非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
[4]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