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龙在天”这个成语见于《周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借以比喻帝王在位。若问龙为何物?何以会飞?既然会飞,也定有落地之时,那么,天上地上为什么看不见龙?“龙”字是个象形字,它究竟是象何物之形?这一直是个千古之谜。
“龙”(龍)字的各种古文字字形都很丰富,仅《甲骨文编》中就有40多个不同的形体,如果再加上它的金文字形、大篆字形、小篆字形、簡帛文或简牍文的字形以及各种传抄的古文字字形,总数应该有近百个之多。
“龙”(龍)字是一个象形字,“龙”是龍的简化字,不足为据,关于“龙”(龍)的甲骨文字形所包含的构字理据,应以正体字 “龍”作为解读对象。
然而,恰恰就是对这个“龍”字的解说,历来存在很多分岐。也许有人会说“龍”字象龙之形,这话完全正确但是等于没说。人们需要知道的是“龙”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龙”究为何物?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100多年时间里,面世的有关龙的起源和本质的论著、论文已超过百余种,观点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专家学者们各自从考古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生物学等不同侧面来解读“龙”究为何物,“龙”是真有其物还是虚拟的形象。如果忽略一些虚假的看见真龙的报道或者伪造的真龙图片,那么可以说,至今还没有找到真龙的实体存在证据。
对于“龙”字的甲骨文字形所描摹物象以及根据民间虚拟描绘的推测,目前至少有“蟒蛇”说、“鳄鱼”说、“恐龙”说、“龙卷风”说、“图腾”说……诸多说法。但各种说法都未能做出圆满的解释从而让人信服——“巨蟒”说,不能解释“龙”字头上的符号“辛”;何新先生著有《谈龙说凤》一书,认为龙的原型是鳄鱼,然而“鳄鱼”说不能解释龙为什么没有四足;“恐龙”说无法解释人跟恐龙并未曾谋面,也就是说恐龙时代并没有人类,人类何曾见过恐龙?更何况恐龙有近似鸟类的长腿而“龙”却没有;“龙卷风”说不能解释“龙”字头上的大“口”和“辛”,如果古人要表达“龙卷风”,应该会加上表示天象的形象或符号;至于“图腾”说认为龙是一种神物,是华夏民族的图腾,人世间本没有“龙”,“龙”存活在中国人的意识与信念中。这倒是一种便捷的辩解,因为它无需提供实体的物证。
那么,究竟孰是孰非,事实究竟如何呢?愚以为“鳄鱼”说和“龙卷风”说可以忽视不论,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这两样东西尊奉到“龙”的高度。至于“恐龙”说就更是不切实际,因为“恐龙”是近现代科学考古才认知的物种,在汉字造字时代还不曾有恐龙这一概念。而且恐龙化石只有在现代的系统科学发掘的情况下,才会有完整复原的能目测得到的整体“恐龙”形态。如果没有考古学家摆弄骸骨的过程,一般人很难看到几块散骨(因为肌腱没有了,绝大多数恐龙化石不能保持原来相对位置)就能凭空想象出一条龙来。就算是古人偶尔发现几块恐龙化石,也是不可能悟出一条龙来的;而且作为汉字的重要部首的龙,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实物来强化传承,是不可能流传下来的。哪怕是人世间本无“鬼”字,从字源上看也是有原始人的怪脸作为实物依托的。
有鉴于此,我们再来看一下“蟒蛇”说与“图腾”说。
先来看“蟒蛇”说。根据象形文字的造字特点应该是这样,甲骨文中几乎所有与动物有关的文字都保留了所指动物身上的显著特点,如虎、马、象、鹿等等。那么最能跟龙做形象类比的则非蛇莫属。因为几乎所有的“龙”字都带有蛇般的扭曲,而且比较可靠的推测可能是某种大蟒蛇,它的头部可能特异化还长出肉冠之类的东西。古人一般会对特异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进而用特定的文字来记录下来,就像一些天象和奇特大型动物之类,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汉字。
再则,蛇在中国有小龙的称说,那么把大蟒蛇另赋一个新名而称做“龙”也属正常,也就是说,“龙”字初文的象形之物乃凶猛的大蛇。我们不是自称为“龙的传人”吗,那么这个“龙”,也许就是指戴着王冠的蛇(“龍”字古文字字形上边类似“辛”字的符号可视为王冠)。
而戴有王冠的蛇就是神蛇。传说伏羲女娲造人,而女娲伏羲传说中都是人首蛇身,可见蛇在华夏文明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事实上蛇因素不仅在中国,从苏美尔、古埃及到美洲的玛雅,都有共同的鹰蛇文化,鹰加蛇就是会飞的蛇。这样的会飞的蛇演变为我们脑海中的中国龙形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无独有偶。另据《圣经·创世记》记载有蛇引诱人类,神灭蛇救赎人类的救赎立约。其实这是夏娃受私欲引诱犯罪而偷吃禁果,为了推脱自己的罪责而在神面前说谎,说是蛇引诱她犯罪的。耶和华神对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那么把这一情形用符号表示不就是甲骨文的“龍”字吗?甲骨文的“龍”字,下部为蛇的形象,上部的类似“辛”字的符号可以解释为是砸向蛇头的刑具。或许可以认为,甲骨文的“龍”字就是表示蛇被砸头的形态。
果真是这样吗?龙是巨蟒?这也只不过是姑妄言之一类,其实是站不住脚的。甲骨文的“龍”字有40多种写法,或獠牙龙须,或长尾盘旋,个个栩栩如生,曼妙无比,岂是巨蟒形制可比者?说“巨蟒”就是龙,有失根据。龙在甲骨文、金文时代,有时是“宠”的意思。有人解释“鼎龙”就是“定宠”(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既然龙是宠物——数千年来中国人都崇拜至高无上的龙,那么问题就来了:人们会将巨蟒当为宠物吗?
再来看“图腾”说。不错,图腾可是上古人类最为崇拜之物。“图腾”说将“龙”定义为:传说中的神异动物,特征是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生物,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乃万兽之首。据说它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的形象,是一种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另一说是:“嘴像马、眼像蟹、须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狮、鳞像鲤、身像蛇、爪像鹰……”;还有一说是:“头似驼、眼似鬼、耳似牛、角似鹿、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传说多言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 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至高的权力和帝王的东西:龙种、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龙在中国传统的“四象”中以青龙之名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为“四神兽”。
据此来回看甲骨文“龍”字的字形特征,则下部为龙身,上部类似“辛”字的符号不好解释,于是有人参考帝王的“帝”字的甲骨文,其上部基本和“龍”字的左上部一致,认为这两个字的上部符号不会无缘无故巧合,于是认为那个上部的符号不应該是什么代表刑具的“辛”,而应为龙头上的王冠。既然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那么龙在最初的形象肯定是类似帝王般的形象。
以上想象是十分丰富的,那么类似于王冠这种解释是否合理呢?如果把数十个甲骨文的“龙”字一一加以比对,你就会发现真正象王冠的没有几个。更何况,所谓“龙的传人”只是近现代的说法,更确切地说只是近二三十年来被一首歌曲所唱响的,不足为据。因为在数千年的古代文献中,“龙”一直作为帝王的象征与跟帝王有关的称谓,不曾有过“龙的传人”的历史记载。这样看来,所谓“图腾”说仍然没有落到实处。
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认为,龙“是一种图腾龙文化,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先生亦认为:“龙原是一种图腾,但它又与其他图腾有区别。它最初可能是一个部落的图腾,后来演变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续时间最长的图腾神。”
不管怎么说,在上下数千年的时间里,“龙”的形象在广义上一直是华夏民族所崇敬之神物的代表,是中国人心中的天帝象征与皇权象征。然而,这还是不能解释“龙”究为何物。
在诸多汉字的构字理据中,“龙”是难解字之一,多种观点似乎都与正解有差距。目前对“龙”的本义解释,似乎正在接近正解而尚需进一步充实论据。愚以为,在解读“龙”字的时候有一个前提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甲骨文中的象形字都是古人对所观察世界的精炼概括。既然“龙”字是一个象形字,那么它就一定是对有形可象的、可以诉诸感官的实体事物的具体概括。因此,“龙”字的甲骨文字形并非来源于远古神话传说或者纯粹理想化的思想意识虚构。我们应该相信,造字的先民确实见过某种形式的实物景象,而且是十分常见的很有慑服力的神奇景象;然后才能赋予它完美的寓意,以至于形成近乎图腾的尊崇意识,并将其命名为“龙”。
既然有这样的认识前提与出发点,那么我们在具体确认“龙”是什么之前,就有必要先明确几条判识原则。这几条判识原则大致如下:
其一,是“云龙”与“苍龙”——飞龙在天
到哪里去找龙?龙在何处?“云龙”一词告诉我们,龙跟云的关系密切;“苍龙”一词告诉我们,龙跟苍天紧密相关。故要想寻龙,首先就要到天上去找。
五代·齐己《春雨》诗:“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前蜀·杜光庭《天册巡官何文济为东院生日斋词》:“犹风虎以相须,若云龙而感契。”
宋·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明·张居正《圣母图赞·庆都毓圣》:“元云入户,赤龙在宫,遂开景运,万国时雍,济济岳牧,是谓云龙。”
清·赵翼《余简稚存诗稚存答诗再简奉酬》:“昔唐有韩孟,云龙两连翩。”
这些诗文都表明龙跟云的关系密切。原来,“龙”乃天上之物,与云相伴,故《周易·乾卦》言“飞龙在天”。所以要到天上去找“龙”,而且不要在晴空丽日时找,而要在云雨袭来时找。云,既是龙的活动场所,也是龙的隐身之处。若龙不得云,则失其所凭依,无以神其灵,故《易》曰:“云从龙。”愚以为,这是判识龙为何物的第一条原则。
其二,是“飞龙”与“游龙”——龙舞龙翔
既然“飞龙在天”,那么天上何物为“龙”?可以观察龙在天空的运动姿态,当其动时龙舞龙翔,有“飞龙”与“游龙”二词为证。
“飞龙”就是飞翔的龙,“游龙”就是游动的龙。其实“飞”也是“游”,在空中游动即为“飞”。可见龙的运动姿态是婀娜多姿的。
《古文苑·宋玉〈舞赋〉》:“体如游龙,袖如素蜺。”章樵注:“《神女赋》:‘婉若游龙。’言其轻举也。”
《文选·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善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婉婉然如游龙之升。”
由此可见,运动而婀娜多姿也是“龙”之为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愚以为,这是判识“龙”为何物的第二条原则。
其三,是“雨龙”与“潜龙”——神龙治水
飞龙在天,龙舞龙翔。然而“龙”又不是总在天上,动时飞天,静时潜渊。“雨龙”一词告诉我们,龙跟雨有密切关系,雨因龙而兴;“潜龙”一词告诉我们,龙并不是每天都要兴风作雨,当其积蓄力量之时是潜藏着的。
《周易·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李鼎祚集解引马融曰:“物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阳气始动于黄泉,既未萌芽,犹是潜伏,故曰潜龙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综上可知,“雨龙”不兴风作雨时就是“潜龙”,所谓“潜龙勿用”就是隐于世也,潜于何处?“见龙在田”,潜于广漠田土;“或跃在渊”,潜于幽深渊水。但是别忘了,龙的职能就是治水,据传说有四海龙王主其事:东海龙王苍龙敖广,为司雨之神;南海龙王赤龙敖钦,为主宰闪电之神;西海龙王乌龙敖闰,为司风之神;北海龙王白龙敖顺,为霜雪之神。龙就是神,神就是龙,神龙治水,乃其天命之责。既然龙与水的关系密切,那么寻龙就要到有水的地方去找。愚以为,这是判识龙为何物的第三条原则。
其四,是“乾龙”与“亢龙”——龙兴天下
有“朗朗乾坤”一语,乾为天,坤为地,“乾龙”就是在天之龙;有“不卑不亢”一语,卑为低,亢为高,“亢龙”也就是在天之龙。
据说,一条真正的龙,要经过长期的修炼。其过程如下:胚胎期:撒下龙种;成形期:龙种成形;潜伏期:潜龙勿用;静养期:龙眠水底;蜕变期:龙鳞将蜕;蠕动期:龙形再变;爬行期:龙作蛇行;游水期:龙游于海;飞腾期:飞龙在天。
若问:飞龙在天,有何公干?答曰:龙兴天下,利国利民。
如何利国利民?世界不能只有阳光,“阳”过盛则一片焦土;世界还需要雨露滋润,阴天方能兴风作雨,“阴”“阳”结合才有万物生成。“龙”的作用就是养阴济阳,这便是“龙行天下”的含义。愚以为,这是判识龙为何物的第四条原则。
以上就是判识“龙”(龍)为何物的几条基本原则。至此如果若问:到哪里寻龙?答曰:飞龙在天;若问:龙的姿态如何?答曰:龙舞龙翔;若问:龙的职责是什么?答曰:神龙治水;若问:龙的功绩何在?答曰:龙兴天下。这就是我们寻找“龙”究竟为何物的思路与线索。又要到天上去找,又要到有水的地方去寻,而“龙兴天下”的手段就是兴风作雨,那么当阴云密布兴风作雨之时,天空中游弋多姿的神奇形象是什么,这不是已经不言自明了吗?
“龙”究竟为何物?据说龙是一种神异动物。这是以《辞源》和《辞海》为代表的最普遍的一种观点:《辞源》是这样解说的:“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海》是这样解说的:“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相近的说法还有:“龙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动物神”,“是中国古人幻想出来的动物”(朱天顺);“龙是出现于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长身、大口、大多数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测变化的世间所没有的神性动物”(刘志雄、杨静荣)等等。然而,所谓“神异动物”毕竟也是可见的“动物”,可是有谁见过“龙”呢?至于这种“神异动物”又究竟是哪些动物通过“神异”技巧而变成“龙”的呢,哪怕是鸡犬升天之类的神话也可以。对此,《辞源》和《辞海》都没有讲清楚。
学者们的探讨则更是多种多样。本文此前提到过的“蟒蛇说”“鳄鱼说或蜥蜴说”“龙卷风说”等说法,因为其不尽合理,这里暂且不论。愚以为,如下几种说法或有道理,有些甚至有相当多的合理因素:
其一,“云纹”说。当代学者何新曾认为“龙的真相和实体是云”,“龙就是云神的生命格”;“最初的龙形不过是抽象的旋卷状的云纹。而后来逐渐趋于具体化、生物化,并且展开而接近于现实生物界中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形象。”(《龙:神话与真相》)
这种认为是人们把本不是动物的天上的云纹想象成一种动物的思维,已经向认识“龙”的本来面目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其二,“闪电”说。厦门大学朱天顺教授指出,“幻想龙这一动物神的契机或起点,可能不是因为古人看到了与龙相类似的动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闪电的现象引起的。因为,如果把闪电作为基础来把它幻想成一种动物的话,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条细长的、有四个脚的动物。”(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这种认为“龙”不是因为天上的云纹而引起联想,却是因为天空的闪电而引起的神秘联想,并将其幻化为一种长有四脚的动物的思维已经切近“龙”的形成机理了。
其三,“虹龙”说。胡昌健先生认为:“龙的原形来自春天的自然景观——雷电的勾曲之状、惊蛰蠢动的冬虫、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现的雨后彩虹。其中虹是龙的最直接原型,因为虹有美丽、具体的可视化形象化。”
我比较认可这种龙为虹说(详见笔者此前《虹销雨霁——说“虹”》一文)。只不过,“虹”并非是单纯的龙,而是两条龙交配之状——古人认为其呈彩虹的形状;而且,既然已有“虹”字,如果“虹”就是“龙”,那就没必要再创造一个“龙”字。因此,“龙”与“虹”是有区别的:“虹”是雨后的彩虹,虽然美丽但不是“龙”的原型;“龙”是“雷电的勾曲之状”,只有那“雷电的勾曲之状”方能够被远古先民认为是“神异动物”。至于胡昌健先生所说的“蠢动的冬虫”或者“勾曲萌生的草木”则不足以成为“龙”的构形依据。
其四,“雷电龙三位一体”说。河南大学赵天吏教授在1983年发表的《说龙》一文中认为雷、电、龙“三位一体”,龙就是雷电的形象:“龙之为物,果何指乎?曰:指天雷电之形象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笔者十分认同赵天吏先生的观点。愚以为,龙一定是跟雨和水有关,有时飞腾在天,有时潜于水中,若隐若现。只有在天空雷电闪射之时方能观其形。
龙是象形字,象闪电之形并伴以雷声。至于它的字义,则完全是由远古先民的神秘联想所决定。所以“龙”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动物,而是天空的自然景观“雷电”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幻象生灵。
再回归到前文谈到的判识“龙”(龍)为何物的幾条基本原则:到哪里寻龙?答曰:飞龙在天;闪电在天,其形如龙。龙的姿态如何?答曰:龙舞龙翔——电闪光射,其姿如龙。龙的职责是什么?答曰:神龙治水——雷电交加,其势如龙。龙的功绩何在?答曰:龙兴天下——雷电惊蛰,其功如龙。
许慎《说文解字》对“龙”字的解释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
其一是“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这些对“龙”的状貌的描述,也只有闪电的形状才符合这些特征。 其二是“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中原地域来看,因为春分过后才会有雷雨天气,故言“春分而登天”;过了秋分就很难再看到闪电了,故言“秋分而潜渊”,这不正是准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古人所见的“龙”就是天上的闪电吗?
另外,打雷时轰隆隆的声音和“龙”字的发音又相同,这也印证了“龙”就是指由闪电幻化出来的“神异动物”。
龙乃神物,闪电为其形;“龙”者“隆”也,滚雷为其声。请看下图的甲骨文“电”字与“雷”字,不难看出各自都有“龙”的身影。
在上图的“电”字与“雷”字中都可以看出对闪电白描的痕迹,只是“雷”字在“电”字的基础上增加了表示雷声、雨滴或者滚动意义的符号而已,两个字的形体都含有一个简笔的龙形。
让我们再来看“龙”字的字形演变历程:
甲骨文的“龙”字,是在一个大口曲身的动物头上再加一个符号。有人说这个符号类似于表示刑具的“辛”字,也有人说这个符号表示“龙”头上长着锋利的角。因为“龙”字的构形只是对闪电放射电光的一种幻象描摹,我情愿相信后一种说法:“龙”就是人们意念中的天空中一只大口、屈身、巨角的“神异动物”的幻象。
金文字形承继甲骨文字形,没有多少变化,只是将龙头上边的符号演变为类似“辛”字的样子,这难免让一些人在解读时因想入非非而不得要领。
小篆的字形干脆将金文字形龙头上边的符号直接写成“辛”,将龙口龙须等讹变为类似“月”字的“肉”字,然后将龙首与龙身分离开来写在右边,并在身上加“匕”加“彡”,表示“龙”有利爪、背上长鳍。
现代楷书正体字的“龍”字误将篆文的“辛”写成“立”,又将下边的“肉”写成“月”。而简化汉字则又省去正体楷书的“立”和“月”,并依据草书字形的态势将右边的构件楷化成“龙”。
龙在传统文化中一直扮演着天庭瑞兽的角色。据《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中国的龙不是西方所认为的恐龙或者邪恶之龙。它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涵养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龙的观念。在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所重视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和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借助前文所述的“龙”字的构字理据可知,“龙”就是古代先民意念中的具有兴风作雨之神力的祥瑞动物,它的构字基础取材于雷霆闪电的物象。虽然在现实中人们经常听到见到真实的雷霆闪电,但并未曾见过真实的“龙”,这就像人们一提到“鬼”“神”“妖”“魔”即知其为何物一样,人们只要一提到“龙”,便无需指证。它的基本义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客观存在了。它就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身长,形如蛇,有鳞爪,能兴云降雨,为水族之长。
下面是古籍文献中的有关“龙”字基本义的一些用例:
1.“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周易·乾卦》)
2.“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3.“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4.“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龙”字在使用中意义有所泛化,于是本不属于中国龙的一些动物也可以冠以龙的称谓了,例如:鼍龙、恐龙、壁龙、鱼龙、剑龙、翼龙等;乃至于一些类似龙的器物也可以冠以龙的称谓了,例如:龙旗、龙幡、龙门、龙车、龙灯、龙套、水龙头等。
“龙”字还可以喻指人君,例如:
1.“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吕氏春秋·介立》)高诱注:“龙,君也,以喻文公。”
2.“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汉·王充《论衡·纪妖》)
3.“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唐·杜甫《哀王孙》诗)仇兆鳌注:“豺狼指禄山,龙指玄宗。”
“龙”字还可以喻才俊之士,例如:
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2.“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3.“淑有八子:俭、鲲、靖、焘、汪、爽、肃、敷。淑居西豪里,县令苑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遂署其里为高阳里。时人号曰八龙。”(刘孝标注引张璠《汉纪》)
4.“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龙”字还可以用于其他各种指代性称谓,例如:
1.借指饰以龙形之物:“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唐·薛逢《观竞渡》诗)此指龙舟。
2.旧时堪舆家称山脉的走势为龙:“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唐·刘禹锡《虎丘寺路宴》诗)
3.指山脉:“又辨三龙大势,北龙夹河之北,南龙抱江之南,中龙中界之特短。”(清·钱谦益《徐霞客传》)
4.俗称龙卷风。为一种猛烈的旋风,中心气压很低。经过水面时,把水吸到空中,形成一条白色水柱,俗又称白龙。行经陆地时,可拔树倒屋,并将尘土吸入空中,形成黑色柱状物,俗又称为黑龙。例如:“龙下便雨,主晴。凡见黑龙下,主无雨。纵有亦不多。白龙下,雨必多。”(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一)
5.上古书体的一种:“然十书之外,乃有龟蛇鳞虎云龙虫鸟之书。”(唐·张怀瓘《书断》中)
6.指称高大的马,骏马:“天子乘龙,载大旆。”(《仪礼·觐礼》)郑玄注:“马八尺以上为龙。”
7.龙泉宝剑的省称。亦泛指精良的剑:“玉匣锁龙鳞甲冷,金铃衬鹘羽毛寒。”(唐·施肩吾《赠边将》诗)
8.又作水草名,在《诗经》中指荭草:“山有乔松,隰有游龙。”(《诗·郑风·山有扶苏》)毛传:“龙,红草也。”
9.指称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称苍龙,省称作龙:“龙见而雩。”(《左传·桓公五年》)孔颖达疏:“天官东方之星,尽为苍龙之宿。”
10.星名。指岁星,太岁:“蛇乘龙。”(《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杜预注:“龙,岁星。”
11.古代炼丹术士称水或汞为龙:“龙,水者也,精也,血也。”(宋·苏轼《龙虎铅汞论》)
12.传说中的远古官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杜预注:“大皞,伏犧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命官。”
13.十二生肖之一,与地支“辰”相配。
其他还有用作姓氏或地名的“龙”,这里就不赘述了。
根据上面对“龙”(龍)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龙”(龍)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作者:四川省“中华文化城市传承普及基地”教授
一、“龙”(龍)字形象众说纷纭
“龙”(龍)字的各种古文字字形都很丰富,仅《甲骨文编》中就有40多个不同的形体,如果再加上它的金文字形、大篆字形、小篆字形、簡帛文或简牍文的字形以及各种传抄的古文字字形,总数应该有近百个之多。
“龙”(龍)字是一个象形字,“龙”是龍的简化字,不足为据,关于“龙”(龍)的甲骨文字形所包含的构字理据,应以正体字 “龍”作为解读对象。
然而,恰恰就是对这个“龍”字的解说,历来存在很多分岐。也许有人会说“龍”字象龙之形,这话完全正确但是等于没说。人们需要知道的是“龙”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龙”究为何物?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100多年时间里,面世的有关龙的起源和本质的论著、论文已超过百余种,观点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专家学者们各自从考古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生物学等不同侧面来解读“龙”究为何物,“龙”是真有其物还是虚拟的形象。如果忽略一些虚假的看见真龙的报道或者伪造的真龙图片,那么可以说,至今还没有找到真龙的实体存在证据。
对于“龙”字的甲骨文字形所描摹物象以及根据民间虚拟描绘的推测,目前至少有“蟒蛇”说、“鳄鱼”说、“恐龙”说、“龙卷风”说、“图腾”说……诸多说法。但各种说法都未能做出圆满的解释从而让人信服——“巨蟒”说,不能解释“龙”字头上的符号“辛”;何新先生著有《谈龙说凤》一书,认为龙的原型是鳄鱼,然而“鳄鱼”说不能解释龙为什么没有四足;“恐龙”说无法解释人跟恐龙并未曾谋面,也就是说恐龙时代并没有人类,人类何曾见过恐龙?更何况恐龙有近似鸟类的长腿而“龙”却没有;“龙卷风”说不能解释“龙”字头上的大“口”和“辛”,如果古人要表达“龙卷风”,应该会加上表示天象的形象或符号;至于“图腾”说认为龙是一种神物,是华夏民族的图腾,人世间本没有“龙”,“龙”存活在中国人的意识与信念中。这倒是一种便捷的辩解,因为它无需提供实体的物证。
那么,究竟孰是孰非,事实究竟如何呢?愚以为“鳄鱼”说和“龙卷风”说可以忽视不论,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这两样东西尊奉到“龙”的高度。至于“恐龙”说就更是不切实际,因为“恐龙”是近现代科学考古才认知的物种,在汉字造字时代还不曾有恐龙这一概念。而且恐龙化石只有在现代的系统科学发掘的情况下,才会有完整复原的能目测得到的整体“恐龙”形态。如果没有考古学家摆弄骸骨的过程,一般人很难看到几块散骨(因为肌腱没有了,绝大多数恐龙化石不能保持原来相对位置)就能凭空想象出一条龙来。就算是古人偶尔发现几块恐龙化石,也是不可能悟出一条龙来的;而且作为汉字的重要部首的龙,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实物来强化传承,是不可能流传下来的。哪怕是人世间本无“鬼”字,从字源上看也是有原始人的怪脸作为实物依托的。
有鉴于此,我们再来看一下“蟒蛇”说与“图腾”说。
先来看“蟒蛇”说。根据象形文字的造字特点应该是这样,甲骨文中几乎所有与动物有关的文字都保留了所指动物身上的显著特点,如虎、马、象、鹿等等。那么最能跟龙做形象类比的则非蛇莫属。因为几乎所有的“龙”字都带有蛇般的扭曲,而且比较可靠的推测可能是某种大蟒蛇,它的头部可能特异化还长出肉冠之类的东西。古人一般会对特异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进而用特定的文字来记录下来,就像一些天象和奇特大型动物之类,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汉字。
再则,蛇在中国有小龙的称说,那么把大蟒蛇另赋一个新名而称做“龙”也属正常,也就是说,“龙”字初文的象形之物乃凶猛的大蛇。我们不是自称为“龙的传人”吗,那么这个“龙”,也许就是指戴着王冠的蛇(“龍”字古文字字形上边类似“辛”字的符号可视为王冠)。
而戴有王冠的蛇就是神蛇。传说伏羲女娲造人,而女娲伏羲传说中都是人首蛇身,可见蛇在华夏文明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事实上蛇因素不仅在中国,从苏美尔、古埃及到美洲的玛雅,都有共同的鹰蛇文化,鹰加蛇就是会飞的蛇。这样的会飞的蛇演变为我们脑海中的中国龙形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无独有偶。另据《圣经·创世记》记载有蛇引诱人类,神灭蛇救赎人类的救赎立约。其实这是夏娃受私欲引诱犯罪而偷吃禁果,为了推脱自己的罪责而在神面前说谎,说是蛇引诱她犯罪的。耶和华神对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那么把这一情形用符号表示不就是甲骨文的“龍”字吗?甲骨文的“龍”字,下部为蛇的形象,上部的类似“辛”字的符号可以解释为是砸向蛇头的刑具。或许可以认为,甲骨文的“龍”字就是表示蛇被砸头的形态。
果真是这样吗?龙是巨蟒?这也只不过是姑妄言之一类,其实是站不住脚的。甲骨文的“龍”字有40多种写法,或獠牙龙须,或长尾盘旋,个个栩栩如生,曼妙无比,岂是巨蟒形制可比者?说“巨蟒”就是龙,有失根据。龙在甲骨文、金文时代,有时是“宠”的意思。有人解释“鼎龙”就是“定宠”(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既然龙是宠物——数千年来中国人都崇拜至高无上的龙,那么问题就来了:人们会将巨蟒当为宠物吗?
再来看“图腾”说。不错,图腾可是上古人类最为崇拜之物。“图腾”说将“龙”定义为:传说中的神异动物,特征是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生物,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乃万兽之首。据说它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的形象,是一种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另一说是:“嘴像马、眼像蟹、须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狮、鳞像鲤、身像蛇、爪像鹰……”;还有一说是:“头似驼、眼似鬼、耳似牛、角似鹿、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传说多言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 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至高的权力和帝王的东西:龙种、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龙在中国传统的“四象”中以青龙之名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为“四神兽”。
据此来回看甲骨文“龍”字的字形特征,则下部为龙身,上部类似“辛”字的符号不好解释,于是有人参考帝王的“帝”字的甲骨文,其上部基本和“龍”字的左上部一致,认为这两个字的上部符号不会无缘无故巧合,于是认为那个上部的符号不应該是什么代表刑具的“辛”,而应为龙头上的王冠。既然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那么龙在最初的形象肯定是类似帝王般的形象。
以上想象是十分丰富的,那么类似于王冠这种解释是否合理呢?如果把数十个甲骨文的“龙”字一一加以比对,你就会发现真正象王冠的没有几个。更何况,所谓“龙的传人”只是近现代的说法,更确切地说只是近二三十年来被一首歌曲所唱响的,不足为据。因为在数千年的古代文献中,“龙”一直作为帝王的象征与跟帝王有关的称谓,不曾有过“龙的传人”的历史记载。这样看来,所谓“图腾”说仍然没有落到实处。
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认为,龙“是一种图腾龙文化,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先生亦认为:“龙原是一种图腾,但它又与其他图腾有区别。它最初可能是一个部落的图腾,后来演变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续时间最长的图腾神。”
不管怎么说,在上下数千年的时间里,“龙”的形象在广义上一直是华夏民族所崇敬之神物的代表,是中国人心中的天帝象征与皇权象征。然而,这还是不能解释“龙”究为何物。
二、判识“龙”(龍)字的几条基本原则
在诸多汉字的构字理据中,“龙”是难解字之一,多种观点似乎都与正解有差距。目前对“龙”的本义解释,似乎正在接近正解而尚需进一步充实论据。愚以为,在解读“龙”字的时候有一个前提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甲骨文中的象形字都是古人对所观察世界的精炼概括。既然“龙”字是一个象形字,那么它就一定是对有形可象的、可以诉诸感官的实体事物的具体概括。因此,“龙”字的甲骨文字形并非来源于远古神话传说或者纯粹理想化的思想意识虚构。我们应该相信,造字的先民确实见过某种形式的实物景象,而且是十分常见的很有慑服力的神奇景象;然后才能赋予它完美的寓意,以至于形成近乎图腾的尊崇意识,并将其命名为“龙”。
既然有这样的认识前提与出发点,那么我们在具体确认“龙”是什么之前,就有必要先明确几条判识原则。这几条判识原则大致如下:
其一,是“云龙”与“苍龙”——飞龙在天
到哪里去找龙?龙在何处?“云龙”一词告诉我们,龙跟云的关系密切;“苍龙”一词告诉我们,龙跟苍天紧密相关。故要想寻龙,首先就要到天上去找。
五代·齐己《春雨》诗:“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前蜀·杜光庭《天册巡官何文济为东院生日斋词》:“犹风虎以相须,若云龙而感契。”
宋·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明·张居正《圣母图赞·庆都毓圣》:“元云入户,赤龙在宫,遂开景运,万国时雍,济济岳牧,是谓云龙。”
清·赵翼《余简稚存诗稚存答诗再简奉酬》:“昔唐有韩孟,云龙两连翩。”
这些诗文都表明龙跟云的关系密切。原来,“龙”乃天上之物,与云相伴,故《周易·乾卦》言“飞龙在天”。所以要到天上去找“龙”,而且不要在晴空丽日时找,而要在云雨袭来时找。云,既是龙的活动场所,也是龙的隐身之处。若龙不得云,则失其所凭依,无以神其灵,故《易》曰:“云从龙。”愚以为,这是判识龙为何物的第一条原则。
其二,是“飞龙”与“游龙”——龙舞龙翔
既然“飞龙在天”,那么天上何物为“龙”?可以观察龙在天空的运动姿态,当其动时龙舞龙翔,有“飞龙”与“游龙”二词为证。
“飞龙”就是飞翔的龙,“游龙”就是游动的龙。其实“飞”也是“游”,在空中游动即为“飞”。可见龙的运动姿态是婀娜多姿的。
《古文苑·宋玉〈舞赋〉》:“体如游龙,袖如素蜺。”章樵注:“《神女赋》:‘婉若游龙。’言其轻举也。”
《文选·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善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婉婉然如游龙之升。”
由此可见,运动而婀娜多姿也是“龙”之为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愚以为,这是判识“龙”为何物的第二条原则。
其三,是“雨龙”与“潜龙”——神龙治水
飞龙在天,龙舞龙翔。然而“龙”又不是总在天上,动时飞天,静时潜渊。“雨龙”一词告诉我们,龙跟雨有密切关系,雨因龙而兴;“潜龙”一词告诉我们,龙并不是每天都要兴风作雨,当其积蓄力量之时是潜藏着的。
《周易·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李鼎祚集解引马融曰:“物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阳气始动于黄泉,既未萌芽,犹是潜伏,故曰潜龙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综上可知,“雨龙”不兴风作雨时就是“潜龙”,所谓“潜龙勿用”就是隐于世也,潜于何处?“见龙在田”,潜于广漠田土;“或跃在渊”,潜于幽深渊水。但是别忘了,龙的职能就是治水,据传说有四海龙王主其事:东海龙王苍龙敖广,为司雨之神;南海龙王赤龙敖钦,为主宰闪电之神;西海龙王乌龙敖闰,为司风之神;北海龙王白龙敖顺,为霜雪之神。龙就是神,神就是龙,神龙治水,乃其天命之责。既然龙与水的关系密切,那么寻龙就要到有水的地方去找。愚以为,这是判识龙为何物的第三条原则。
其四,是“乾龙”与“亢龙”——龙兴天下
有“朗朗乾坤”一语,乾为天,坤为地,“乾龙”就是在天之龙;有“不卑不亢”一语,卑为低,亢为高,“亢龙”也就是在天之龙。
据说,一条真正的龙,要经过长期的修炼。其过程如下:胚胎期:撒下龙种;成形期:龙种成形;潜伏期:潜龙勿用;静养期:龙眠水底;蜕变期:龙鳞将蜕;蠕动期:龙形再变;爬行期:龙作蛇行;游水期:龙游于海;飞腾期:飞龙在天。
若问:飞龙在天,有何公干?答曰:龙兴天下,利国利民。
如何利国利民?世界不能只有阳光,“阳”过盛则一片焦土;世界还需要雨露滋润,阴天方能兴风作雨,“阴”“阳”结合才有万物生成。“龙”的作用就是养阴济阳,这便是“龙行天下”的含义。愚以为,这是判识龙为何物的第四条原则。
以上就是判识“龙”(龍)为何物的几条基本原则。至此如果若问:到哪里寻龙?答曰:飞龙在天;若问:龙的姿态如何?答曰:龙舞龙翔;若问:龙的职责是什么?答曰:神龙治水;若问:龙的功绩何在?答曰:龙兴天下。这就是我们寻找“龙”究竟为何物的思路与线索。又要到天上去找,又要到有水的地方去寻,而“龙兴天下”的手段就是兴风作雨,那么当阴云密布兴风作雨之时,天空中游弋多姿的神奇形象是什么,这不是已经不言自明了吗?
三、“龙”(龍)字究竟象何物之形
“龙”究竟为何物?据说龙是一种神异动物。这是以《辞源》和《辞海》为代表的最普遍的一种观点:《辞源》是这样解说的:“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海》是这样解说的:“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相近的说法还有:“龙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动物神”,“是中国古人幻想出来的动物”(朱天顺);“龙是出现于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长身、大口、大多数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测变化的世间所没有的神性动物”(刘志雄、杨静荣)等等。然而,所谓“神异动物”毕竟也是可见的“动物”,可是有谁见过“龙”呢?至于这种“神异动物”又究竟是哪些动物通过“神异”技巧而变成“龙”的呢,哪怕是鸡犬升天之类的神话也可以。对此,《辞源》和《辞海》都没有讲清楚。
学者们的探讨则更是多种多样。本文此前提到过的“蟒蛇说”“鳄鱼说或蜥蜴说”“龙卷风说”等说法,因为其不尽合理,这里暂且不论。愚以为,如下几种说法或有道理,有些甚至有相当多的合理因素:
其一,“云纹”说。当代学者何新曾认为“龙的真相和实体是云”,“龙就是云神的生命格”;“最初的龙形不过是抽象的旋卷状的云纹。而后来逐渐趋于具体化、生物化,并且展开而接近于现实生物界中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形象。”(《龙:神话与真相》)
这种认为是人们把本不是动物的天上的云纹想象成一种动物的思维,已经向认识“龙”的本来面目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其二,“闪电”说。厦门大学朱天顺教授指出,“幻想龙这一动物神的契机或起点,可能不是因为古人看到了与龙相类似的动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闪电的现象引起的。因为,如果把闪电作为基础来把它幻想成一种动物的话,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条细长的、有四个脚的动物。”(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这种认为“龙”不是因为天上的云纹而引起联想,却是因为天空的闪电而引起的神秘联想,并将其幻化为一种长有四脚的动物的思维已经切近“龙”的形成机理了。
其三,“虹龙”说。胡昌健先生认为:“龙的原形来自春天的自然景观——雷电的勾曲之状、惊蛰蠢动的冬虫、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现的雨后彩虹。其中虹是龙的最直接原型,因为虹有美丽、具体的可视化形象化。”
我比较认可这种龙为虹说(详见笔者此前《虹销雨霁——说“虹”》一文)。只不过,“虹”并非是单纯的龙,而是两条龙交配之状——古人认为其呈彩虹的形状;而且,既然已有“虹”字,如果“虹”就是“龙”,那就没必要再创造一个“龙”字。因此,“龙”与“虹”是有区别的:“虹”是雨后的彩虹,虽然美丽但不是“龙”的原型;“龙”是“雷电的勾曲之状”,只有那“雷电的勾曲之状”方能够被远古先民认为是“神异动物”。至于胡昌健先生所说的“蠢动的冬虫”或者“勾曲萌生的草木”则不足以成为“龙”的构形依据。
其四,“雷电龙三位一体”说。河南大学赵天吏教授在1983年发表的《说龙》一文中认为雷、电、龙“三位一体”,龙就是雷电的形象:“龙之为物,果何指乎?曰:指天雷电之形象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笔者十分认同赵天吏先生的观点。愚以为,龙一定是跟雨和水有关,有时飞腾在天,有时潜于水中,若隐若现。只有在天空雷电闪射之时方能观其形。
四、“龙”(龍)字的构字理据应是由天空的闪电幻化而来的神异动物的幻象
龙是象形字,象闪电之形并伴以雷声。至于它的字义,则完全是由远古先民的神秘联想所决定。所以“龙”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动物,而是天空的自然景观“雷电”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幻象生灵。
再回归到前文谈到的判识“龙”(龍)为何物的幾条基本原则:到哪里寻龙?答曰:飞龙在天;闪电在天,其形如龙。龙的姿态如何?答曰:龙舞龙翔——电闪光射,其姿如龙。龙的职责是什么?答曰:神龙治水——雷电交加,其势如龙。龙的功绩何在?答曰:龙兴天下——雷电惊蛰,其功如龙。
许慎《说文解字》对“龙”字的解释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
其一是“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这些对“龙”的状貌的描述,也只有闪电的形状才符合这些特征。 其二是“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中原地域来看,因为春分过后才会有雷雨天气,故言“春分而登天”;过了秋分就很难再看到闪电了,故言“秋分而潜渊”,这不正是准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古人所见的“龙”就是天上的闪电吗?
另外,打雷时轰隆隆的声音和“龙”字的发音又相同,这也印证了“龙”就是指由闪电幻化出来的“神异动物”。
龙乃神物,闪电为其形;“龙”者“隆”也,滚雷为其声。请看下图的甲骨文“电”字与“雷”字,不难看出各自都有“龙”的身影。
在上图的“电”字与“雷”字中都可以看出对闪电白描的痕迹,只是“雷”字在“电”字的基础上增加了表示雷声、雨滴或者滚动意义的符号而已,两个字的形体都含有一个简笔的龙形。
让我们再来看“龙”字的字形演变历程:
甲骨文的“龙”字,是在一个大口曲身的动物头上再加一个符号。有人说这个符号类似于表示刑具的“辛”字,也有人说这个符号表示“龙”头上长着锋利的角。因为“龙”字的构形只是对闪电放射电光的一种幻象描摹,我情愿相信后一种说法:“龙”就是人们意念中的天空中一只大口、屈身、巨角的“神异动物”的幻象。
金文字形承继甲骨文字形,没有多少变化,只是将龙头上边的符号演变为类似“辛”字的样子,这难免让一些人在解读时因想入非非而不得要领。
小篆的字形干脆将金文字形龙头上边的符号直接写成“辛”,将龙口龙须等讹变为类似“月”字的“肉”字,然后将龙首与龙身分离开来写在右边,并在身上加“匕”加“彡”,表示“龙”有利爪、背上长鳍。
现代楷书正体字的“龍”字误将篆文的“辛”写成“立”,又将下边的“肉”写成“月”。而简化汉字则又省去正体楷书的“立”和“月”,并依据草书字形的态势将右边的构件楷化成“龙”。
龙在传统文化中一直扮演着天庭瑞兽的角色。据《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中国的龙不是西方所认为的恐龙或者邪恶之龙。它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涵养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龙的观念。在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所重视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和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五、“龙”(龍)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借助前文所述的“龙”字的构字理据可知,“龙”就是古代先民意念中的具有兴风作雨之神力的祥瑞动物,它的构字基础取材于雷霆闪电的物象。虽然在现实中人们经常听到见到真实的雷霆闪电,但并未曾见过真实的“龙”,这就像人们一提到“鬼”“神”“妖”“魔”即知其为何物一样,人们只要一提到“龙”,便无需指证。它的基本义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客观存在了。它就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身长,形如蛇,有鳞爪,能兴云降雨,为水族之长。
下面是古籍文献中的有关“龙”字基本义的一些用例:
1.“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周易·乾卦》)
2.“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3.“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4.“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龙”字在使用中意义有所泛化,于是本不属于中国龙的一些动物也可以冠以龙的称谓了,例如:鼍龙、恐龙、壁龙、鱼龙、剑龙、翼龙等;乃至于一些类似龙的器物也可以冠以龙的称谓了,例如:龙旗、龙幡、龙门、龙车、龙灯、龙套、水龙头等。
“龙”字还可以喻指人君,例如:
1.“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吕氏春秋·介立》)高诱注:“龙,君也,以喻文公。”
2.“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汉·王充《论衡·纪妖》)
3.“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唐·杜甫《哀王孙》诗)仇兆鳌注:“豺狼指禄山,龙指玄宗。”
“龙”字还可以喻才俊之士,例如:
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2.“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3.“淑有八子:俭、鲲、靖、焘、汪、爽、肃、敷。淑居西豪里,县令苑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遂署其里为高阳里。时人号曰八龙。”(刘孝标注引张璠《汉纪》)
4.“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龙”字还可以用于其他各种指代性称谓,例如:
1.借指饰以龙形之物:“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唐·薛逢《观竞渡》诗)此指龙舟。
2.旧时堪舆家称山脉的走势为龙:“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唐·刘禹锡《虎丘寺路宴》诗)
3.指山脉:“又辨三龙大势,北龙夹河之北,南龙抱江之南,中龙中界之特短。”(清·钱谦益《徐霞客传》)
4.俗称龙卷风。为一种猛烈的旋风,中心气压很低。经过水面时,把水吸到空中,形成一条白色水柱,俗又称白龙。行经陆地时,可拔树倒屋,并将尘土吸入空中,形成黑色柱状物,俗又称为黑龙。例如:“龙下便雨,主晴。凡见黑龙下,主无雨。纵有亦不多。白龙下,雨必多。”(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一)
5.上古书体的一种:“然十书之外,乃有龟蛇鳞虎云龙虫鸟之书。”(唐·张怀瓘《书断》中)
6.指称高大的马,骏马:“天子乘龙,载大旆。”(《仪礼·觐礼》)郑玄注:“马八尺以上为龙。”
7.龙泉宝剑的省称。亦泛指精良的剑:“玉匣锁龙鳞甲冷,金铃衬鹘羽毛寒。”(唐·施肩吾《赠边将》诗)
8.又作水草名,在《诗经》中指荭草:“山有乔松,隰有游龙。”(《诗·郑风·山有扶苏》)毛传:“龙,红草也。”
9.指称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称苍龙,省称作龙:“龙见而雩。”(《左传·桓公五年》)孔颖达疏:“天官东方之星,尽为苍龙之宿。”
10.星名。指岁星,太岁:“蛇乘龙。”(《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杜预注:“龙,岁星。”
11.古代炼丹术士称水或汞为龙:“龙,水者也,精也,血也。”(宋·苏轼《龙虎铅汞论》)
12.传说中的远古官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杜预注:“大皞,伏犧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命官。”
13.十二生肖之一,与地支“辰”相配。
其他还有用作姓氏或地名的“龙”,这里就不赘述了。
根据上面对“龙”(龍)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龙”(龍)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作者:四川省“中华文化城市传承普及基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