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正式铺开,各实施新课标的省份,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全力去落实新课标的宗旨。人才目标和选择文化是新课标教育的宗旨和任务,所以很多时候,选择教材就是选择文化,它体现了我们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倾向。此外,影响教育宗旨又有哪些因素呢?有三个因素:国家的意志;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巧妙地融合这三个因素就是课程要做到的改革实质。我们从这场如此正规的、隆重的新课程改革中,也能窥探到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可能影响。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粗浅的预测。
一、培养目标上,书面的考试训练将转向语文素养的培养,更突出“人的发展”,以学生为本。
在培养目标方面,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不是学生卷面上死的考试的成绩,它们普遍关注的是:公民的责任;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信息素养;国际视野。
2006年,香港大学在大陆招生的试题,一套振聋发聩的题目:“北京2008举办奥运会的利与弊。谈谈你对香港电影的看法。你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如果给你三百亿美金,你将如何改进中国的状况?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创建了微软,你认为中途退学对个人成功好不好?……”香港大学的面试题代表的是一种素质教育,启发人思维的教育,而绝非内地那种填鸭式的、以书面考试为目的的教育。这种方法可以考察出一个学生综合素质而绝不是你书面考试的能力,它包含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对与表达能力、对自身的了解以及对不同事物的见解。
而与此相对的是,许多数据表明,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现状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严重缺失。在我们的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有69.8%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学生大量的时间就消耗在没多少意义的作业和考试上。试想:大部分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只有6-7小时,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0.5小时!这样的教育,早失去了它本质的意义,变成了以书面考试为目的的活动,人的发展和培养在这场活动中,实际上已退居到很小很小的角落里,甚至完全被冷落、漠视,很多学生变成了读书的机器,成了没有情感的苍白的甚至人格扭曲的人。
幸好,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则较明显地显示了我们与国际接轨的努力。《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明:“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来设计。三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看到了“语文素养”这样的新名词。其中“语文素养”更是给我们传递了丰富的信息。巢宗祺老先生就对“语文素养”的含义进行了解释,认为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由这些变化可见,书面的考试将不再是衡量学生、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立足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备“人”的素养和能力,以让学生更适应当今世界的竞争及社会的发展需要,才是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可见,今后,围绕着培养目标,中学语文的教学在坚持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的同时,将更贴近生活实际、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所需的素养和能力。
二、教师将由知识的传递者转换为学生的对话者、协作者,师生关系将变得更为民主、平等。
皮亚杰等人的建构主义基础理论、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弗莱雷的对话式教育理论等作为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这些理论都普遍强调研究学生,立足从学生角度去进行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个人建构的,知识只有被学生接受才有意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对外部的信息进行主动的加工处理,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
相应的,教师的教学就应以学生为中心,目标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创设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境。教学由单一的传递活动转变为知识的再创造、再理解、再加工的过程;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递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
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正常人至少拥有七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形式。每个学生都是多种智力不同程度的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突出了智能的多元性,强调差异性。加德纳相信,多元智能观的核心在于认真对待个别差异,注重开发,找出学生的优势智能所在,以优势智能的发展为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强烈的成就动机,在此基础上带动其他智能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去掉知识权威的角色,平等的去对待拥有不同优势智能的学生。
对话式教育理论则提倡:教学应是建立在平等、爱、谦恭、信任基础上的对话活动,这种对话交流是一种平行、民主、真实、积极的交流。对话式教育变灌输式教育为合作的对话,使学生具有批评意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由新课程的这些改革理论可看出,随着以考试论英雄的时代的结束,随着评价学生尺度和评价教学标准的改变,今后,教师传统的角色将真正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和辅助者。
三、教师的素质、能力向综合型、学者型提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少了,但启发、引导的作用大大增加,每一个教学环节要取得较理想的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
而这无疑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以博览精取的读书方法,成为学科综合知识型的人。无疑,做学问是需要深厚或较深厚的知识功底的。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比较广泛猎取各学科的知识,不仅要读与自己专业知识有关的书,而且还应当读一些看似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是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书。语文学科综合性特点决定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持久而广泛的阅读、积累,甚至大量背诵诗文是教师丰富专业知识的必要条件。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老师才能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帮助学生的学习。
2、拥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素养。语文教师除了有坚实的语文知识、素养外,还应该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學中能真正按教育、教学的规律行事,自觉坚持“以学生以本”,立足学生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素养和各种能力。
3、活用教材,反思教学成为教师基本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根据本身已有的经验去建构知识,要学生拥有创造、反思的能力,那么首先就要求教师具备建构、创造、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需善于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拓宽、延伸、知识建构等,将新旧知识、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现实有效连接。教材是“死”的,学生、现实是“活”的,活用教材,语文教学才能“低耗高效”,充满生机。
学生与现实又是不断变化的,谁能跟上学生与现实的变更,谁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没有“最好”的教法,只有更好的教法,这需要教师具有批判精神,对自己的教学能进行全方面的反思,以求不断改进。
四、小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成为主流,实践性作业将成为主要作业形式。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学生必须自主探究、主动建构才能形成知识,而个体的这种知识又因为带上了他个体的烙印,必须与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相结合,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既能使个体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又可以使知识达到内在的一致性。所以它既是思想上的碰撞,同时也是一种对话,在合作中进行的对话。
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成为‘驯兽式’活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通过学生扮演角色、自身实践,再现课文描写的境界、场景,再现语文知识;通过教师提供的目标、对象,自己比较、区别,自主决策;通过自己领悟问题所在;通过老师引导或学生自己发现学习规律;通过学生自己讲解、自己分析、担任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自己解决问题。
其中小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是主流,它使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发现、探索、分析、解决问题,学会陈述、倾听、评价、争论;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多边对话、充分交流研讨的过程;使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参与、互动交往中成长;使学生心灵得到解放,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主体意识增强。
另外,既然个体的建构活动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具有现实性,它必然意味着我们的作业要和现实联系起来,提供“真实情景”,在“真实中”完成,所以我们的作业必定是实践性的作业居多。
林俏霞,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广东南海。
一、培养目标上,书面的考试训练将转向语文素养的培养,更突出“人的发展”,以学生为本。
在培养目标方面,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不是学生卷面上死的考试的成绩,它们普遍关注的是:公民的责任;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信息素养;国际视野。
2006年,香港大学在大陆招生的试题,一套振聋发聩的题目:“北京2008举办奥运会的利与弊。谈谈你对香港电影的看法。你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如果给你三百亿美金,你将如何改进中国的状况?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创建了微软,你认为中途退学对个人成功好不好?……”香港大学的面试题代表的是一种素质教育,启发人思维的教育,而绝非内地那种填鸭式的、以书面考试为目的的教育。这种方法可以考察出一个学生综合素质而绝不是你书面考试的能力,它包含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对与表达能力、对自身的了解以及对不同事物的见解。
而与此相对的是,许多数据表明,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现状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严重缺失。在我们的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有69.8%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学生大量的时间就消耗在没多少意义的作业和考试上。试想:大部分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只有6-7小时,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0.5小时!这样的教育,早失去了它本质的意义,变成了以书面考试为目的的活动,人的发展和培养在这场活动中,实际上已退居到很小很小的角落里,甚至完全被冷落、漠视,很多学生变成了读书的机器,成了没有情感的苍白的甚至人格扭曲的人。
幸好,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则较明显地显示了我们与国际接轨的努力。《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明:“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来设计。三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看到了“语文素养”这样的新名词。其中“语文素养”更是给我们传递了丰富的信息。巢宗祺老先生就对“语文素养”的含义进行了解释,认为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由这些变化可见,书面的考试将不再是衡量学生、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立足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备“人”的素养和能力,以让学生更适应当今世界的竞争及社会的发展需要,才是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可见,今后,围绕着培养目标,中学语文的教学在坚持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的同时,将更贴近生活实际、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所需的素养和能力。
二、教师将由知识的传递者转换为学生的对话者、协作者,师生关系将变得更为民主、平等。
皮亚杰等人的建构主义基础理论、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弗莱雷的对话式教育理论等作为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这些理论都普遍强调研究学生,立足从学生角度去进行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个人建构的,知识只有被学生接受才有意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对外部的信息进行主动的加工处理,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
相应的,教师的教学就应以学生为中心,目标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创设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境。教学由单一的传递活动转变为知识的再创造、再理解、再加工的过程;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递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
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正常人至少拥有七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形式。每个学生都是多种智力不同程度的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突出了智能的多元性,强调差异性。加德纳相信,多元智能观的核心在于认真对待个别差异,注重开发,找出学生的优势智能所在,以优势智能的发展为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强烈的成就动机,在此基础上带动其他智能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去掉知识权威的角色,平等的去对待拥有不同优势智能的学生。
对话式教育理论则提倡:教学应是建立在平等、爱、谦恭、信任基础上的对话活动,这种对话交流是一种平行、民主、真实、积极的交流。对话式教育变灌输式教育为合作的对话,使学生具有批评意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由新课程的这些改革理论可看出,随着以考试论英雄的时代的结束,随着评价学生尺度和评价教学标准的改变,今后,教师传统的角色将真正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和辅助者。
三、教师的素质、能力向综合型、学者型提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少了,但启发、引导的作用大大增加,每一个教学环节要取得较理想的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
而这无疑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以博览精取的读书方法,成为学科综合知识型的人。无疑,做学问是需要深厚或较深厚的知识功底的。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比较广泛猎取各学科的知识,不仅要读与自己专业知识有关的书,而且还应当读一些看似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是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书。语文学科综合性特点决定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持久而广泛的阅读、积累,甚至大量背诵诗文是教师丰富专业知识的必要条件。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老师才能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帮助学生的学习。
2、拥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素养。语文教师除了有坚实的语文知识、素养外,还应该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學中能真正按教育、教学的规律行事,自觉坚持“以学生以本”,立足学生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素养和各种能力。
3、活用教材,反思教学成为教师基本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根据本身已有的经验去建构知识,要学生拥有创造、反思的能力,那么首先就要求教师具备建构、创造、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需善于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拓宽、延伸、知识建构等,将新旧知识、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现实有效连接。教材是“死”的,学生、现实是“活”的,活用教材,语文教学才能“低耗高效”,充满生机。
学生与现实又是不断变化的,谁能跟上学生与现实的变更,谁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没有“最好”的教法,只有更好的教法,这需要教师具有批判精神,对自己的教学能进行全方面的反思,以求不断改进。
四、小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成为主流,实践性作业将成为主要作业形式。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学生必须自主探究、主动建构才能形成知识,而个体的这种知识又因为带上了他个体的烙印,必须与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相结合,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既能使个体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又可以使知识达到内在的一致性。所以它既是思想上的碰撞,同时也是一种对话,在合作中进行的对话。
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成为‘驯兽式’活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通过学生扮演角色、自身实践,再现课文描写的境界、场景,再现语文知识;通过教师提供的目标、对象,自己比较、区别,自主决策;通过自己领悟问题所在;通过老师引导或学生自己发现学习规律;通过学生自己讲解、自己分析、担任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自己解决问题。
其中小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是主流,它使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发现、探索、分析、解决问题,学会陈述、倾听、评价、争论;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多边对话、充分交流研讨的过程;使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参与、互动交往中成长;使学生心灵得到解放,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主体意识增强。
另外,既然个体的建构活动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具有现实性,它必然意味着我们的作业要和现实联系起来,提供“真实情景”,在“真实中”完成,所以我们的作业必定是实践性的作业居多。
林俏霞,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广东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