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兴化市李中镇水稻机插秧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地实际,提出做好2014年机插秧推广工作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机插秧;问题;建议;江苏兴化;李中镇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090-01
水稻机插秧作为一项新型的技术,具有秧田面积小、栽插速度快、劳动强度低、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等优点。兴化市李中镇从2012年实施推广水稻机插秧以来,在优化水稻栽培模式、改善土壤结构、控制病虫草害、减少农业投入、降低农业污染、保护农田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推广机插秧面积34 hm2,2013年推广超级稻武运粳24机插秧逾146.67 hm2,连片丰产方达66.67 hm2以上,大面积平均产量11 041.5 kg/hm2,比直播稻平均增产1 290.0 kg/hm2,增产幅度达13.2%,得到了项目实施的6个村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但由于组织化程度、机械动力及村级协作程度不够完善,致使机插秧推广过程中各种矛盾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了机插秧的持续发展。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
机插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技、农机、村委会等多个部门,只有多部门协同作战,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做好机插秧工作。但目前李中镇从面积、圩口的落实到农机具的配套管理、农机手培训,从集中育供秧到栽插及运作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调解,都依赖农技部门一个单位,使得农技部门在工作中因牵涉面过广、劳动强度过大而显得力不从心,大大制约了农技部门应该发挥的技术优势,从而影响了机插秧的健康发展。
1.2 缺乏健全的农机化服务组织
按照市交任务测算,李中镇机械动力严重不足,目前全镇只有农技站有3台高速插秧机,社会上农机手购买插秧机的积极性不高,其他大中型机械分散在农户手中,缺乏有效管理,随意撂挑子、作业费漫天要价、不服从管理、消极怠工的现象时有发生,既贻误农时,又人为增加农耗,这是制约机插秧技术推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3 缺乏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
实施有效的行政考核奖惩机制,是机插秧技术顺利推广的重要保证,由于近2年推广过程中,没有实施有效的行政考核奖惩制度,致使各协作部门岗位缺失、职责不明,在遇到困难和矛盾时相互推诿,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很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阻碍了机插秧技术的推广[1]。
2 建议
2.1 强化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工作
机插秧推广工作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农技、农机、村组、机手、村民等多个协作单元,迫切需要成立机插秧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机插秧工作加以规划,分设行政、技术2个小组,制订实施方案,通过专门办公室管理协调机插秧的一切事务,及时处理各类矛盾,促进推广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2.2 加强机械管理,健全服务组织
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机手购买相关的大中型拖拉机和插秧机,由农机部门牵头在各村建立相关农机协会、专业合作社,通过制定章程、签订协议、收取违约金等方式加以管理,使其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坚决杜绝补助照拿、作业随便的盲管现象[2]。
2.3 提升服务技能,明确责任范围
政府是机插秧推广工作行政领导单位,具体实施由农技、农机、各村民委员会共同协作完成。具体分工为:各村民委员会负责完成辖区机插秧推广任务,落实机插圩口及面积,收取辖区内所涉农户的插秧款,交至镇机插秧专门办公室;农机部门落实机械动力、培训机手,牵头成立农机协会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机手机械管理,使其服从调度,确保拿得出打得响,整地机插有序衔接;农技部门按照市交任务,测算秧池面积,根据机插秧分布情况,合理规划集中育供秧基地,落实专人全程跟踪技术指导服务,对全镇机插农户加强技术培训,使机插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3]。
2.4 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奖惩机制
政府将机插秧工作像林业绿化、水利工程一样纳入政府对村级的年度专项考核,对工作开展不力、重视程度不够的村及时通报批评,督促其加大力度,加快落实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进行表扬和专项奖补[4]。
2.5 鼓励购置机械,继续财政扶持
一是继续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机手购置大中型拖拉机和高速插秧机,镇村实行配套补贴;二是推广所需经费,在2013年的基础上继续实施财政扶持。
3 结语
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4年李中镇机插秧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广面积达400 hm2以上,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46%,田间长势良好。
4 参考文献
[1] 梁继旺,李龙碧.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2):101-102.
[2] 钱银飞,张洪程,钱宗华,等.我国水稻机插秧发展问题的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9(10):1-5.
[3] 秦建国,李德山,杨业宏.水稻机插秧的优越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4(2):24-25.
[4] 黄自聪.水稻机插秧的优势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3):34-35.
关键词 水稻机插秧;问题;建议;江苏兴化;李中镇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090-01
水稻机插秧作为一项新型的技术,具有秧田面积小、栽插速度快、劳动强度低、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等优点。兴化市李中镇从2012年实施推广水稻机插秧以来,在优化水稻栽培模式、改善土壤结构、控制病虫草害、减少农业投入、降低农业污染、保护农田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推广机插秧面积34 hm2,2013年推广超级稻武运粳24机插秧逾146.67 hm2,连片丰产方达66.67 hm2以上,大面积平均产量11 041.5 kg/hm2,比直播稻平均增产1 290.0 kg/hm2,增产幅度达13.2%,得到了项目实施的6个村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但由于组织化程度、机械动力及村级协作程度不够完善,致使机插秧推广过程中各种矛盾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了机插秧的持续发展。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
机插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技、农机、村委会等多个部门,只有多部门协同作战,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做好机插秧工作。但目前李中镇从面积、圩口的落实到农机具的配套管理、农机手培训,从集中育供秧到栽插及运作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调解,都依赖农技部门一个单位,使得农技部门在工作中因牵涉面过广、劳动强度过大而显得力不从心,大大制约了农技部门应该发挥的技术优势,从而影响了机插秧的健康发展。
1.2 缺乏健全的农机化服务组织
按照市交任务测算,李中镇机械动力严重不足,目前全镇只有农技站有3台高速插秧机,社会上农机手购买插秧机的积极性不高,其他大中型机械分散在农户手中,缺乏有效管理,随意撂挑子、作业费漫天要价、不服从管理、消极怠工的现象时有发生,既贻误农时,又人为增加农耗,这是制约机插秧技术推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3 缺乏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
实施有效的行政考核奖惩机制,是机插秧技术顺利推广的重要保证,由于近2年推广过程中,没有实施有效的行政考核奖惩制度,致使各协作部门岗位缺失、职责不明,在遇到困难和矛盾时相互推诿,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很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阻碍了机插秧技术的推广[1]。
2 建议
2.1 强化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工作
机插秧推广工作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农技、农机、村组、机手、村民等多个协作单元,迫切需要成立机插秧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机插秧工作加以规划,分设行政、技术2个小组,制订实施方案,通过专门办公室管理协调机插秧的一切事务,及时处理各类矛盾,促进推广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2.2 加强机械管理,健全服务组织
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机手购买相关的大中型拖拉机和插秧机,由农机部门牵头在各村建立相关农机协会、专业合作社,通过制定章程、签订协议、收取违约金等方式加以管理,使其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坚决杜绝补助照拿、作业随便的盲管现象[2]。
2.3 提升服务技能,明确责任范围
政府是机插秧推广工作行政领导单位,具体实施由农技、农机、各村民委员会共同协作完成。具体分工为:各村民委员会负责完成辖区机插秧推广任务,落实机插圩口及面积,收取辖区内所涉农户的插秧款,交至镇机插秧专门办公室;农机部门落实机械动力、培训机手,牵头成立农机协会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机手机械管理,使其服从调度,确保拿得出打得响,整地机插有序衔接;农技部门按照市交任务,测算秧池面积,根据机插秧分布情况,合理规划集中育供秧基地,落实专人全程跟踪技术指导服务,对全镇机插农户加强技术培训,使机插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3]。
2.4 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奖惩机制
政府将机插秧工作像林业绿化、水利工程一样纳入政府对村级的年度专项考核,对工作开展不力、重视程度不够的村及时通报批评,督促其加大力度,加快落实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进行表扬和专项奖补[4]。
2.5 鼓励购置机械,继续财政扶持
一是继续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机手购置大中型拖拉机和高速插秧机,镇村实行配套补贴;二是推广所需经费,在2013年的基础上继续实施财政扶持。
3 结语
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4年李中镇机插秧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广面积达400 hm2以上,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46%,田间长势良好。
4 参考文献
[1] 梁继旺,李龙碧.水稻机插秧育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2):101-102.
[2] 钱银飞,张洪程,钱宗华,等.我国水稻机插秧发展问题的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9(10):1-5.
[3] 秦建国,李德山,杨业宏.水稻机插秧的优越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4(2):24-25.
[4] 黄自聪.水稻机插秧的优势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