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真草兼通”,不是说在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中,将真书与草书两种书体混合书写。它是指在以真书或草书创作时,相互借鉴各自的书写特点。而这个观点最早出现在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的《书谱》中:
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回互虽殊,大体相涉。
从这段话中,我们能读到,第一,孙过庭认为虽然真书与草书有各自的形质,但是在书法的创作中,二者应该相互兼通各自的书写特点。第二,从书法欣赏的角度出发,孙过庭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两种书体要相互兼通。
首先,他总结了真草两种书体的特征。所谓的真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楷书。他认为,真书的形质是点画,即真书呈现在我们眼中的主要形态是点画。关于真书的点画,历来都是书法家十分注重的。在传卫夫人的《笔阵图》中,就分别对点画提出了要求:
一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 陆断犀象。
乚 百钧弩发。
| 万岁枯藤。
乁 崩浪雷奔。
劲弩筋节。
《笔阵图》所列的七种点画,很显然是就真书的点画所做出的要求。卫夫人将真书所涉及的七种点画进行分解说明,并且将它们的形态与自然中的物象进行比拟。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永字八法,更是从用笔的方法上对真书所涉及的点画逐一说明。关于点画的形态,孙过庭在《书谱》中也提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可见,在讨论真书时,历代书论家都认为点画是真书表现的重点,而着重讨论真书的点画。在真书的书写中,每一点每一画都要十分地讲究。因为,只有充分地注重书法中的点画书写,才可以充分地表达出书法丰富的用笔,表达出真书的艺术魅力,即是孙过庭所讲的“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因此,真书所呈现的主要形质即是点画,而真书的主要书写特点,即是在点画形态上追求艺术化的效果。
而草书,首先应该明晰一点的是,它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笔笔相连的狂草,而是孙过庭那个时代的今草。它所呈现的主要形态是使转,而使转即是一种用笔,又是一种形态。《书谱》中对“使、转”分别做出了解释,“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鐶盘纡之类是也。”这里的使转,是指在运笔中,强调转折呼应,点画顾盼,追求速度。它并不像真书那样,将注意力放在每一个点画的具体形态上。因此,对于草书来讲,使转成为它表现的主要方面,而草书的书写特点也就是强调使转用笔。
在孙过庭看来,无论是真书,还是草书,都要相互吸取各白的书写特点,做到真草兼通。同时,他列举了两位代表性书法家,张芝和钟繇。他指出,“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白兹以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我以为,孙过庭的眼光是独到的,但是他并没有说明为何张芝和钟繇能做到真草兼通。
我们知道,早期的草书为章草,笔画之间并非完全是笔笔相连,而字与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张芝变章草为今草,加快了笔画之间的连贯,打破上下字不连接的形态,但是,依然保留了章草的某些特征,并非所谓的一笔书,在上下字之间只是做到了“笔断意连”。所以,张芝书写的草書,速度上并不是很快,既讲求笔画之间的连贯,又注重了点画的形态。而后来草书的发展,经过“二王”,尤其是王献之,进一步强化了草书的使转用笔,加强了笔画之间的连贯,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笔书”。所以,当孙过庭将后来的草书与张芝的草书进行比较以后,惊叹“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
早期的真书是从早期的草书中发展而来。从用笔上来讲,它既保留了早期草书的使转用笔,讲求点画之间的连贯,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提、按、顿、挫的用笔,追求点画的形态。钟繇的出现,进一步将点画精致化,但是,在用笔上自然地保留了使转用笔。其后真书逐渐成熟独立,书法家更注重真书的点画形态,强化点画的书写,而点画之间的连贯性逐渐忽视。由此,真书与草书逐渐拉大了距离,形成了各自的形质特点。
当书法发展到唐朝的时候,可以说,各种书体已经成熟。在总结真书与草书的形质特点方面,就有了孙过庭的“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真书以点画表现它的形态,在书写中,讲求提、按、顿、挫,追求艺术化的效果;而草书以使转表现它的形态,在书写中,注重行笔的转折呼应,点画顾盼。而在草书中,如果没有表现好使转,那么草书便写不成样子。因为,草书有属于自己的符号,如果没有点画之间的连贯,那么,写出的草书只是点画的孤立,这样的草书是无人能识读的。真书在点画形态上如果没有表现好,虽然不是好的书法,但仍然可以记述文辞。所以,我们在以草书和真书创作时,要充分注意到它们的书写特点。
另外,孙过庭还从书法欣赏的角度告诉我们为什么要真草兼通。在真书的书写中,如果一味地追求点画的形态,而不去考虑点画之间的连贯性,那么这样的真书就会显得死板,没有生命力,即是“真不通草,殊非翰札”。而在草书的书写中,如果一味地追求使转,讲求速度,而缺少对点画的推敲,那么所写的草书也就会不严谨,显得草率,没有内容,也就是“草不兼真,殆于专谨”。
在真书的创作中,如果借鉴草书的使转,那么写出的字就会生动,有情性。而在草书的创作中,如果借鉴真书注重点画的书写,那么写出来的草书才会耐看,有内容,才可表现出情性。真、草两种书体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形态,真书注重点画形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草书注重使转,讲求速度,表现的是一种动态。无论是在真书的书写中,还是在草书的书写中,如果偏执一方,都会出现弊病。清代刘熙载看到了这一点,他在《艺概》中提到,“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只有静中寓动,动中有静,才是优秀的书法作品。这其实是要求,在书法的创作中要讲求矛盾的对立统一,如此,我们的书法才会令人感动。
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回互虽殊,大体相涉。
从这段话中,我们能读到,第一,孙过庭认为虽然真书与草书有各自的形质,但是在书法的创作中,二者应该相互兼通各自的书写特点。第二,从书法欣赏的角度出发,孙过庭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两种书体要相互兼通。
首先,他总结了真草两种书体的特征。所谓的真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楷书。他认为,真书的形质是点画,即真书呈现在我们眼中的主要形态是点画。关于真书的点画,历来都是书法家十分注重的。在传卫夫人的《笔阵图》中,就分别对点画提出了要求:
一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 陆断犀象。
乚 百钧弩发。
| 万岁枯藤。
乁 崩浪雷奔。
劲弩筋节。
《笔阵图》所列的七种点画,很显然是就真书的点画所做出的要求。卫夫人将真书所涉及的七种点画进行分解说明,并且将它们的形态与自然中的物象进行比拟。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永字八法,更是从用笔的方法上对真书所涉及的点画逐一说明。关于点画的形态,孙过庭在《书谱》中也提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可见,在讨论真书时,历代书论家都认为点画是真书表现的重点,而着重讨论真书的点画。在真书的书写中,每一点每一画都要十分地讲究。因为,只有充分地注重书法中的点画书写,才可以充分地表达出书法丰富的用笔,表达出真书的艺术魅力,即是孙过庭所讲的“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因此,真书所呈现的主要形质即是点画,而真书的主要书写特点,即是在点画形态上追求艺术化的效果。
而草书,首先应该明晰一点的是,它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笔笔相连的狂草,而是孙过庭那个时代的今草。它所呈现的主要形态是使转,而使转即是一种用笔,又是一种形态。《书谱》中对“使、转”分别做出了解释,“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鐶盘纡之类是也。”这里的使转,是指在运笔中,强调转折呼应,点画顾盼,追求速度。它并不像真书那样,将注意力放在每一个点画的具体形态上。因此,对于草书来讲,使转成为它表现的主要方面,而草书的书写特点也就是强调使转用笔。
在孙过庭看来,无论是真书,还是草书,都要相互吸取各白的书写特点,做到真草兼通。同时,他列举了两位代表性书法家,张芝和钟繇。他指出,“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白兹以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我以为,孙过庭的眼光是独到的,但是他并没有说明为何张芝和钟繇能做到真草兼通。
我们知道,早期的草书为章草,笔画之间并非完全是笔笔相连,而字与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张芝变章草为今草,加快了笔画之间的连贯,打破上下字不连接的形态,但是,依然保留了章草的某些特征,并非所谓的一笔书,在上下字之间只是做到了“笔断意连”。所以,张芝书写的草書,速度上并不是很快,既讲求笔画之间的连贯,又注重了点画的形态。而后来草书的发展,经过“二王”,尤其是王献之,进一步强化了草书的使转用笔,加强了笔画之间的连贯,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笔书”。所以,当孙过庭将后来的草书与张芝的草书进行比较以后,惊叹“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
早期的真书是从早期的草书中发展而来。从用笔上来讲,它既保留了早期草书的使转用笔,讲求点画之间的连贯,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提、按、顿、挫的用笔,追求点画的形态。钟繇的出现,进一步将点画精致化,但是,在用笔上自然地保留了使转用笔。其后真书逐渐成熟独立,书法家更注重真书的点画形态,强化点画的书写,而点画之间的连贯性逐渐忽视。由此,真书与草书逐渐拉大了距离,形成了各自的形质特点。
当书法发展到唐朝的时候,可以说,各种书体已经成熟。在总结真书与草书的形质特点方面,就有了孙过庭的“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真书以点画表现它的形态,在书写中,讲求提、按、顿、挫,追求艺术化的效果;而草书以使转表现它的形态,在书写中,注重行笔的转折呼应,点画顾盼。而在草书中,如果没有表现好使转,那么草书便写不成样子。因为,草书有属于自己的符号,如果没有点画之间的连贯,那么,写出的草书只是点画的孤立,这样的草书是无人能识读的。真书在点画形态上如果没有表现好,虽然不是好的书法,但仍然可以记述文辞。所以,我们在以草书和真书创作时,要充分注意到它们的书写特点。
另外,孙过庭还从书法欣赏的角度告诉我们为什么要真草兼通。在真书的书写中,如果一味地追求点画的形态,而不去考虑点画之间的连贯性,那么这样的真书就会显得死板,没有生命力,即是“真不通草,殊非翰札”。而在草书的书写中,如果一味地追求使转,讲求速度,而缺少对点画的推敲,那么所写的草书也就会不严谨,显得草率,没有内容,也就是“草不兼真,殆于专谨”。
在真书的创作中,如果借鉴草书的使转,那么写出的字就会生动,有情性。而在草书的创作中,如果借鉴真书注重点画的书写,那么写出来的草书才会耐看,有内容,才可表现出情性。真、草两种书体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形态,真书注重点画形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草书注重使转,讲求速度,表现的是一种动态。无论是在真书的书写中,还是在草书的书写中,如果偏执一方,都会出现弊病。清代刘熙载看到了这一点,他在《艺概》中提到,“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只有静中寓动,动中有静,才是优秀的书法作品。这其实是要求,在书法的创作中要讲求矛盾的对立统一,如此,我们的书法才会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