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一个场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你和朋友到一个新朋友家中做客。进入新朋友的家中,新朋友给你端了一杯热咖啡。当你把热咖啡捧在手里的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到一股暖流从手心流淌到心里。这时,你是否会不由自主地感觉新朋友更加友善?相反的,假设在这个寒冷的冬日,这个新朋友给你端的不是一杯热咖啡,而是一杯冷咖啡,你是否会感觉到这个新朋友好像有点儿不友善?也就是说,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来解读,生理温暖促进了人际“温暖”。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被朋友背叛的经历,抑或是你是否有过失恋的经历?当你经历被朋友背叛,抑或是遭遇失恋时,你的内心是否感觉到疼痛呢?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来解读,人际关系中的排斥会让我们感觉到“心痛”。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人际交往的需要属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第三层次的需要,即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的一种重要心理需求。那么,归属和爱的需要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通过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的一个心理学实验来了解一下。
1959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让新生的幼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假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绒布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绒布妈妈”没有。虽然当幼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绒布妈妈”待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幼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绒布妈妈”的身上。由此,我们发现,幼儿时期与母亲的接触中的生理上的温暖体验,是幼儿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基础。也可以说,温暖的体验,是归属和爱的本质。这种温暖的生理体验中所蕴含的,不单单是物质需求,更重要的,还包括安全感、信任感。
由此可见,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基础是安全感和信任感,而不单单是相互之间的物质需求。而在20世纪末,认知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发现——镜像神经元,为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际交往提供了启示。
镜像神经元是20世纪末由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科学家首先发现的,这个发现证明在猴脑中存在一种特殊神经元,能够像照镜子一样通过内部模仿而辨认出所观察对象的动作行为的潜在意义,并且作出相应的情感反应。这个发现一经公布,立即在全世界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科研人员把这样一种具有特殊能力的神经元,称作“大脑魔镜”。
1996年,里佐拉蒂和同事们发现,恒河猴的大脑皮层的前运动皮质F5区域的神经元不但在它做出动作时产生兴奋,而且看到别的猴子或人做相似的动作时也会兴奋。他们把这类神经元命名为镜像神经元。
1998年,里佐拉蒂根据经颅磁刺激技术和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得到的证据提出,人类也具有镜像神经元,而且有一部分存在于大脑皮层的布洛卡区(控制说话、动作和对语言的理解的区域)。他进一步提出,人类正是凭借这个镜像神经元系统来理解别人的动作意图,同时与别人交流。
正是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存在,人类才能学习新知、与人交往,因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模仿能力都建立在镜像神经元的功能之上。人脑中存在的镜像神经元,具有视觉思维和直观本质的特性,它对于理解人类思维能力的起源、理解人类文化的进化等重大问题有重要意义。
镜像神经元帮助我们迅速理解他人意图。镜像神经元也许是模仿他人动作以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从而使得镜像机制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多层面交流与联系的桥梁。与大脑中储存记忆的神经回路相似,镜像神经元似乎也为特定的行为“编写模板”。有了镜像神经元的这种特性,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出基本动作,在看到这些动作时,也能迅速理解,而不需要复杂的推理过程。
在猴子、人类的大脑中,都存在镜像神经元。不论是自己做出动作,还是看到别人做出同样的动作,镜像神经元都会被激活,也许这就是我们理解他人行为的基础。如果破坏整个镜像神经系统,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认知能力严重下降,以至于无法对刺激作出反应 。
镜像神经元帮助我们体验他人的情感。在通过镜像神经元理解他人感情的过程中,观察者直接体验了这种感受,因为镜像机制使观察者产生了同样的情绪状态。当人经历某种情绪,或者看到别人表现出这种情绪时,他们脑岛中的镜像神经元都会活跃起来。换句话说,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经历了同样的神经生理反应,从而启动了一种直接的体验式理解方式。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看到其他人打哈欠时,自己也会被感染,而当别人大笑时,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发出笑声。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患有自闭症的人,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的镜像神经元受到了损害。
当我们看到他人手臂上的伤口流血的时候,我们似乎也体验到了他的傷口的疼痛。也就是说,镜像神经元,让我们能够迅速地理解、体验他人的情绪、动作和行为,以及理解他人的意图等。通常,我们把这种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叫作共情,也称为同理心,或者感同身受。而在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凡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青少年,或者称为拥有好人缘的青少年,都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也就是说,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而出生在00后、05后的中学生,由于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多种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在处理问题和与人交往中,可能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了朋友的情绪、感受和想法,共情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样,在人际交往中,安全感、信任感的建立,与尊重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是密切相关的。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具身德育:认知科学技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2019203004855)。202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具身教育理论及其应用》。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第二代认知科学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201704040203)。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具身认知视域下幸福概念温度隐喻的实验研究》(HB14JY031)。2012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幸福概念的温度隐喻表征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研究》(C2012205046)。
王锃,河北医科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副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理事,全国高校心理委员论坛常务副秘书长,河北省心理干预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数理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河北省省会首条非典心理咨询公众热线创办人,河北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咨询专家组成员,河北省心理干预协会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咨询工作组组长、督导专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在《心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编著、教材多部。研究成果获得中央文明办全国一等奖一项。多次应邀在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台湾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地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通讯作者:王锃,河北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Email:wangzengpsy@hotmail.com
编辑/苗嘉琳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被朋友背叛的经历,抑或是你是否有过失恋的经历?当你经历被朋友背叛,抑或是遭遇失恋时,你的内心是否感觉到疼痛呢?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来解读,人际关系中的排斥会让我们感觉到“心痛”。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人际交往的需要属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第三层次的需要,即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的一种重要心理需求。那么,归属和爱的需要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通过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的一个心理学实验来了解一下。
1959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让新生的幼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假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绒布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绒布妈妈”没有。虽然当幼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绒布妈妈”待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幼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绒布妈妈”的身上。由此,我们发现,幼儿时期与母亲的接触中的生理上的温暖体验,是幼儿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基础。也可以说,温暖的体验,是归属和爱的本质。这种温暖的生理体验中所蕴含的,不单单是物质需求,更重要的,还包括安全感、信任感。
由此可见,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基础是安全感和信任感,而不单单是相互之间的物质需求。而在20世纪末,认知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发现——镜像神经元,为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际交往提供了启示。
镜像神经元是20世纪末由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科学家首先发现的,这个发现证明在猴脑中存在一种特殊神经元,能够像照镜子一样通过内部模仿而辨认出所观察对象的动作行为的潜在意义,并且作出相应的情感反应。这个发现一经公布,立即在全世界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科研人员把这样一种具有特殊能力的神经元,称作“大脑魔镜”。
1996年,里佐拉蒂和同事们发现,恒河猴的大脑皮层的前运动皮质F5区域的神经元不但在它做出动作时产生兴奋,而且看到别的猴子或人做相似的动作时也会兴奋。他们把这类神经元命名为镜像神经元。
1998年,里佐拉蒂根据经颅磁刺激技术和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得到的证据提出,人类也具有镜像神经元,而且有一部分存在于大脑皮层的布洛卡区(控制说话、动作和对语言的理解的区域)。他进一步提出,人类正是凭借这个镜像神经元系统来理解别人的动作意图,同时与别人交流。
正是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存在,人类才能学习新知、与人交往,因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模仿能力都建立在镜像神经元的功能之上。人脑中存在的镜像神经元,具有视觉思维和直观本质的特性,它对于理解人类思维能力的起源、理解人类文化的进化等重大问题有重要意义。
镜像神经元帮助我们迅速理解他人意图。镜像神经元也许是模仿他人动作以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从而使得镜像机制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多层面交流与联系的桥梁。与大脑中储存记忆的神经回路相似,镜像神经元似乎也为特定的行为“编写模板”。有了镜像神经元的这种特性,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出基本动作,在看到这些动作时,也能迅速理解,而不需要复杂的推理过程。
在猴子、人类的大脑中,都存在镜像神经元。不论是自己做出动作,还是看到别人做出同样的动作,镜像神经元都会被激活,也许这就是我们理解他人行为的基础。如果破坏整个镜像神经系统,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认知能力严重下降,以至于无法对刺激作出反应 。
镜像神经元帮助我们体验他人的情感。在通过镜像神经元理解他人感情的过程中,观察者直接体验了这种感受,因为镜像机制使观察者产生了同样的情绪状态。当人经历某种情绪,或者看到别人表现出这种情绪时,他们脑岛中的镜像神经元都会活跃起来。换句话说,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经历了同样的神经生理反应,从而启动了一种直接的体验式理解方式。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看到其他人打哈欠时,自己也会被感染,而当别人大笑时,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发出笑声。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患有自闭症的人,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的镜像神经元受到了损害。
当我们看到他人手臂上的伤口流血的时候,我们似乎也体验到了他的傷口的疼痛。也就是说,镜像神经元,让我们能够迅速地理解、体验他人的情绪、动作和行为,以及理解他人的意图等。通常,我们把这种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叫作共情,也称为同理心,或者感同身受。而在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凡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青少年,或者称为拥有好人缘的青少年,都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也就是说,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而出生在00后、05后的中学生,由于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多种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在处理问题和与人交往中,可能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了朋友的情绪、感受和想法,共情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样,在人际交往中,安全感、信任感的建立,与尊重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是密切相关的。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具身德育:认知科学技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2019203004855)。202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具身教育理论及其应用》。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第二代认知科学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201704040203)。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具身认知视域下幸福概念温度隐喻的实验研究》(HB14JY031)。2012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幸福概念的温度隐喻表征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研究》(C2012205046)。
王锃,河北医科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副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理事,全国高校心理委员论坛常务副秘书长,河北省心理干预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数理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河北省省会首条非典心理咨询公众热线创办人,河北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咨询专家组成员,河北省心理干预协会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咨询工作组组长、督导专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在《心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编著、教材多部。研究成果获得中央文明办全国一等奖一项。多次应邀在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台湾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地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通讯作者:王锃,河北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Email:wangzengpsy@hotmail.com
编辑/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