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将学生的学习与情感的变化及其影响紧密联系起来,注意情感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功能,把情感因素引入学习之中。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与探究。
一、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那样具有描述性、美术那样具有直观性、体育那样具有参与性。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就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从而利用生活实例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内容中,“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这个概念的描述就非常抽象,学生很不容易理解。为了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学时我们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文具盒(大多文具盒都是长方体的),然后说道:“同学们请看,这个文具盒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它的体积。”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体积”这一概念。
二、利用动手实验激发兴趣
如:在学统计的内容时,有一节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课前为学生准备了量杯、带颜色的水等。上课时,引导学生运用我们准备的材料进行动手实验。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动手参与实验,进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三、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游戏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玩中学会知识是他们一直所热衷的。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们首先以游戏开场:准备了3个大盒子,3个白色乒乓球,2个黄色乒乓球。其中在1号盒子中放2个白色乒乓球,在2号盒子中放2个黄色乒乓球,在3号盒子中放1个白色乒乓球和1个黄色乒乓球。然后我们宣布了游戏的规则:三个同学分别站在三个盒子前,谁摸到白色乒乓球谁赢。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站在1号盒子前的学生一定能摸到白色球,而站在2号盒子前的学生不可能摸到白色球,站在3号盒子前的学生可能会摸到白色球。通过这个游戏,很快地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可能性”。
四、利用自然环境激发兴趣
当我们的祖先从用木棒计数开始到数学发展成为今天的完整体系,都离不开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实践场地。但是,当数学从实践生活中抽象出来以后就变得越来越理论化了,而当我们的数学教学从属于于这种理论化时,就或多或少地把大自然关在了教室的门外、把生活实践关在了教室的门外。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数学知识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如:在一年级教学“数一数”时,我们就在室内课教学的基础上,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在操场上任意地数自己喜欢的物体的个数,再把得到结果的告诉同学们。学生开阔的思维着实让我们吃惊:有的数体育器材、有的数树木,有的数地上的方砖……学生不断地发现可以数的新鲜事物,从而数的兴趣也就越来越高。
五、利用求知欲望激发兴趣
如果学生有了求知的欲望,那么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我们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并向学生提问: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如果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距球1米远,此线需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现在要使这条绳子距地球1米远,绳子应该增加多长?学生纷纷估计,有的说是1000米,有的说是10000米,有的说是100米……这时我们说:大家说得都不对,增加的长度比10米还短呢!在学生惊异的眼神中,我们指出:如果你们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后就可以很快得出结论。这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那样具有描述性、美术那样具有直观性、体育那样具有参与性。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就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从而利用生活实例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内容中,“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这个概念的描述就非常抽象,学生很不容易理解。为了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学时我们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文具盒(大多文具盒都是长方体的),然后说道:“同学们请看,这个文具盒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它的体积。”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体积”这一概念。
二、利用动手实验激发兴趣
如:在学统计的内容时,有一节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课前为学生准备了量杯、带颜色的水等。上课时,引导学生运用我们准备的材料进行动手实验。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动手参与实验,进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三、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游戏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玩中学会知识是他们一直所热衷的。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们首先以游戏开场:准备了3个大盒子,3个白色乒乓球,2个黄色乒乓球。其中在1号盒子中放2个白色乒乓球,在2号盒子中放2个黄色乒乓球,在3号盒子中放1个白色乒乓球和1个黄色乒乓球。然后我们宣布了游戏的规则:三个同学分别站在三个盒子前,谁摸到白色乒乓球谁赢。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站在1号盒子前的学生一定能摸到白色球,而站在2号盒子前的学生不可能摸到白色球,站在3号盒子前的学生可能会摸到白色球。通过这个游戏,很快地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可能性”。
四、利用自然环境激发兴趣
当我们的祖先从用木棒计数开始到数学发展成为今天的完整体系,都离不开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实践场地。但是,当数学从实践生活中抽象出来以后就变得越来越理论化了,而当我们的数学教学从属于于这种理论化时,就或多或少地把大自然关在了教室的门外、把生活实践关在了教室的门外。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数学知识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如:在一年级教学“数一数”时,我们就在室内课教学的基础上,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在操场上任意地数自己喜欢的物体的个数,再把得到结果的告诉同学们。学生开阔的思维着实让我们吃惊:有的数体育器材、有的数树木,有的数地上的方砖……学生不断地发现可以数的新鲜事物,从而数的兴趣也就越来越高。
五、利用求知欲望激发兴趣
如果学生有了求知的欲望,那么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我们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并向学生提问: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如果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距球1米远,此线需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现在要使这条绳子距地球1米远,绳子应该增加多长?学生纷纷估计,有的说是1000米,有的说是10000米,有的说是100米……这时我们说:大家说得都不对,增加的长度比10米还短呢!在学生惊异的眼神中,我们指出:如果你们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后就可以很快得出结论。这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