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根据数学教学自身的特点,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实现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要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使之更具生机和活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那么,如何让小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一、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长期的应试教育,教师主要追求知识量的输出,学生被动接受。素质教育课堂要求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其改革的根本在于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提倡以自主为核心,讲究教学共振,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独立地位和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他们的头脑里形成数学的有关概念原理、知识结构。因此,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一个获取知识的情境和乐于思维的学习过程,要竭力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架桥铺路,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创设情境,培养参与意识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材料产生兴趣,才能以最佳的心态进入到学习中去。例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时,老师一上课就说:“现在我们来做猜谜的游戏。这里有一个盒子和一些方木块,不论同学们在盒子里放进几块方木,只要你拿出其中的几块,并告诉我这几块方木占原来盒子里方木的几分之几,我就能猜出你们在盒子里放了几块方木。不信,试试看。”结果,老师准确地猜了出来。这时,大家惊奇了,这里到底有什么“诀窍”呢?于是,老师引入新课,并告诉大家:“等学完这节课,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准确地猜出盒子里的方木有多少块?”这种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一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起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2.突出过程,引导参与活动
学生有了参与意识之后,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教学几何知识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推导公式的全过程,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来学会新的知识。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首先让学生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比较课前剪好的两个形状完会一样的三角形的大小;(2)量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3)要求学生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边操作一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两个(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的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 )。三角形的面积是( )的一半。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使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不仅理解这一公式的含义,更明白这一公式的由来。同时,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也得以提高。
二、留给学生探索问题思考问题的时空
教学中,教学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从浅知到深知,这种使知识逐步升级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考、接受、发现和创造的条件,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探索的空间、创造的情境,以便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购买一个价值25元的书包和一盒价值8元的彩笔时,应付多少钱?”问题一出,同学们认真思考,人人跃跃欲试,在交流算法时,老师发现了多种计算途径都是正确的。这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事,就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的教学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暂时的“乱”象,然而这是正常的,并不可怕。可以说,只有这种暂时的“乱”,才能把“课堂”变为“学堂”,把教师控制着的教室解放出来,变成学生探讨问题,实践真理的空间。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所谓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平时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不再需要老师指导就能独立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正如陶行知所说的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不是学生一厢情愿,而是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不讲究方法的所谓“开卷有益”式的自学,而是有计划、有目的、认真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好知识迁移性问题的高效率学习。如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可先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再在乘数上添一位数使之变成三位数,这时,原来的方法已不奏效,矛盾出现了,该怎么办?当学生迷惑之时,教师可指点迷津,给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题。如乘数中的百位数是在什么情况下去乘的?它和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有什么异同点?这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或学生的自学过程引入到一个有序而有意义的信息中。再通过议论、动手尝试、自由质疑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自学成功的乐趣,自学的自觉性也就不断增强了。
总之,教学中,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做,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机会,逐步养成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良好认知习惯。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促进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发展,教师必须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克服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数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创设多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赤土中心学校)
【关键词】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一、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长期的应试教育,教师主要追求知识量的输出,学生被动接受。素质教育课堂要求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其改革的根本在于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提倡以自主为核心,讲究教学共振,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独立地位和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他们的头脑里形成数学的有关概念原理、知识结构。因此,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一个获取知识的情境和乐于思维的学习过程,要竭力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架桥铺路,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创设情境,培养参与意识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材料产生兴趣,才能以最佳的心态进入到学习中去。例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时,老师一上课就说:“现在我们来做猜谜的游戏。这里有一个盒子和一些方木块,不论同学们在盒子里放进几块方木,只要你拿出其中的几块,并告诉我这几块方木占原来盒子里方木的几分之几,我就能猜出你们在盒子里放了几块方木。不信,试试看。”结果,老师准确地猜了出来。这时,大家惊奇了,这里到底有什么“诀窍”呢?于是,老师引入新课,并告诉大家:“等学完这节课,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准确地猜出盒子里的方木有多少块?”这种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一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起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2.突出过程,引导参与活动
学生有了参与意识之后,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教学几何知识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推导公式的全过程,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来学会新的知识。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首先让学生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比较课前剪好的两个形状完会一样的三角形的大小;(2)量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3)要求学生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边操作一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两个(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的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 )。三角形的面积是( )的一半。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使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不仅理解这一公式的含义,更明白这一公式的由来。同时,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也得以提高。
二、留给学生探索问题思考问题的时空
教学中,教学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从浅知到深知,这种使知识逐步升级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考、接受、发现和创造的条件,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探索的空间、创造的情境,以便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购买一个价值25元的书包和一盒价值8元的彩笔时,应付多少钱?”问题一出,同学们认真思考,人人跃跃欲试,在交流算法时,老师发现了多种计算途径都是正确的。这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事,就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的教学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暂时的“乱”象,然而这是正常的,并不可怕。可以说,只有这种暂时的“乱”,才能把“课堂”变为“学堂”,把教师控制着的教室解放出来,变成学生探讨问题,实践真理的空间。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所谓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平时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不再需要老师指导就能独立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正如陶行知所说的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不是学生一厢情愿,而是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不讲究方法的所谓“开卷有益”式的自学,而是有计划、有目的、认真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好知识迁移性问题的高效率学习。如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可先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再在乘数上添一位数使之变成三位数,这时,原来的方法已不奏效,矛盾出现了,该怎么办?当学生迷惑之时,教师可指点迷津,给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题。如乘数中的百位数是在什么情况下去乘的?它和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有什么异同点?这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或学生的自学过程引入到一个有序而有意义的信息中。再通过议论、动手尝试、自由质疑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自学成功的乐趣,自学的自觉性也就不断增强了。
总之,教学中,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做,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机会,逐步养成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良好认知习惯。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促进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发展,教师必须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克服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数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创设多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赤土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