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09-01
中国艺术高校的入学考试都是以素描和色彩为基础的,也就是说都是以西方艺术理论为基础。而中国绘画则与西方绘画的思想相反,更注重个人精神方面的修养。中国艺术高校的招生考试都是以西方绘画为考试标准,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技法再现现实事物,而中国绘画更注重其中的“意”,而“形”屈居次席。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了我们首先要“修身”,自身文化的培养成为其中重要的因素。
从历史角度看,西方绘画是从写实开始的,而中国画是写意的。中国画着重写意不是画家能力不行,而大部分是工具材料的限制。因为中国古代的绢纸笔墨,只能够写意,也最适合写意。在这种工具材料的不健全之下,能够担负这样伟大的任务,已经就是了不起的了。当然近些年来绘画工具的发展尤其是绢纸的制作工艺越发精良,使得许多画家能够完成写实风格的绘画,但这样的历史也是仅仅维持半个世纪,相对于整个中国绘画史只能说是沧海一粟。中国人的写生写实,被看做是学画的基础,目的在于写意,而不是把写实当作绘画最高境界,只是一种手段罢了。西方绘画多从宗教发源,而之后的许多题材也涉及到宗教,而中国画只在一定阶段多宗教题材兴趣浓厚,但自从山水画盛行后,宗教画就不再普遍了。
从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西方绘画更重视写生,要求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知识,认识事物,大自然就是教导他们的一切,人们在写生中认识事物的结构、颜色等一系列问题,从中找到解决的方法。中国画则对这些要求不高,当然中国画也要求写生,但是只是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手段,或者是搜集素材的一种方法,中国画更注重“意”的传达,“形”是为“意”而生的,没有“意”“形”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传统文化的修养也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必须条件。中国古代绘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而这些都是以抒发情感作为最终目的的。而中国画并不要求写实,也不屑于写实,受到工具、材料(毛笔、宣纸、绢)的影响古代也很难达到写实效果,所以前人们更注重“意境”、“儒”、“道”、“佛”的各种思想,而这些更加深刻影响着这些艺术创作者。中国画对于学习者在过去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书画一体,从前人们写字、绘画都是用同一种工具——毛笔。而在长时间的运用中对工具特性的掌握是现在人无法相比的。当今社会的教育虽然也很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但是毕竟不是平时文件往来、彼此沟通的主要形式,所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已经大不如前,更不用说作为一种思考、创作方式来完成一副作品。而当今的高考学生其实学习的都是西方绘画理论,在入校前学习的是如何再现某件事物,从本质上就和传统中国画的理念背道而驰,经过几年素描、色彩的学习后进入学校,选择国画专业的学生难免在入学初期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理解传统绘画。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外国画家看到历代中国名家的作品时误以为是同一个画家的作品,当一个中国画家向他介绍这时中国几千年各个朝代的精品时,那个外国画家很不理解。其实也很难责怪他们,在中国问一些学生谁是达芬奇、莫奈、梵高、毕加索时,许多都会回答知道,有的或是能说出他们的作品或是可以说出一两件他们的轶事,但是要提起谁是顾恺之、范宽、黄公望、石涛,知道的就寥寥无几了。
所以在美院毕业展的时候,像一些观念的、现代的表现形式占据绝大部分,还有一些则是工笔人物,这得益于现代造纸工艺和绘画颜料的发展,使得工筆画人物画在这几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很少有人愿意涉及到山水画或者花鸟画中。我并不愿意相信是人们的绘画技巧达不到,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知识结构无法理解,或者说在我们现在的观念中很少愿意研究山水画,我们更难做到如何把中国的根植入到西画的表象中。我们看到的山水画画家大多都是50-60岁以上的先生了,他们经过常年的研究、学习能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愿意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来。
我并不是说油画不好,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吸收油画的长处,其实早在徐悲鸿大师已经认识到西方绘画的长处,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有许许多多艺术家把西方绘画融入到中国画中,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但是我们如何保留传统绘画,如何发扬才是我们这一代应该努力做的。
这些也不仅仅局限于从事美术行业的人员,而是要把他扩展到社会群众中,从平常百姓出发。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档《中国汉字拼写大会》的节目就发人深省,我们现在很少用笔写字,更少用毛笔,提笔忘字的情况越来越多,文字被符号、表情所代替,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就这样被我们遗忘。再看看美国,像这类的拼字比赛是一个流行多年的活动,一个历史只有500多年的国家却这样重视文化的传承,这真让我们这泱泱大国汗颜。
作为一个艺术培训工作从业者,我们更应深知我们身上的重担,如何把传统文化知识灌输给下一代,并不是要让他们每个人都成为艺术家,但至少得让他们从小掌握毛笔、宣纸的用法,了解顾恺之、范宽、黄公望、石涛这些伟大的艺术家,知道文化古国的悠久历史,懂得这些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成长生活的一部分,并不只是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所研究、学习的,而是为更广大的普通群众所认识、接受。
中国艺术高校的入学考试都是以素描和色彩为基础的,也就是说都是以西方艺术理论为基础。而中国绘画则与西方绘画的思想相反,更注重个人精神方面的修养。中国艺术高校的招生考试都是以西方绘画为考试标准,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技法再现现实事物,而中国绘画更注重其中的“意”,而“形”屈居次席。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了我们首先要“修身”,自身文化的培养成为其中重要的因素。
从历史角度看,西方绘画是从写实开始的,而中国画是写意的。中国画着重写意不是画家能力不行,而大部分是工具材料的限制。因为中国古代的绢纸笔墨,只能够写意,也最适合写意。在这种工具材料的不健全之下,能够担负这样伟大的任务,已经就是了不起的了。当然近些年来绘画工具的发展尤其是绢纸的制作工艺越发精良,使得许多画家能够完成写实风格的绘画,但这样的历史也是仅仅维持半个世纪,相对于整个中国绘画史只能说是沧海一粟。中国人的写生写实,被看做是学画的基础,目的在于写意,而不是把写实当作绘画最高境界,只是一种手段罢了。西方绘画多从宗教发源,而之后的许多题材也涉及到宗教,而中国画只在一定阶段多宗教题材兴趣浓厚,但自从山水画盛行后,宗教画就不再普遍了。
从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西方绘画更重视写生,要求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知识,认识事物,大自然就是教导他们的一切,人们在写生中认识事物的结构、颜色等一系列问题,从中找到解决的方法。中国画则对这些要求不高,当然中国画也要求写生,但是只是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手段,或者是搜集素材的一种方法,中国画更注重“意”的传达,“形”是为“意”而生的,没有“意”“形”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传统文化的修养也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必须条件。中国古代绘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而这些都是以抒发情感作为最终目的的。而中国画并不要求写实,也不屑于写实,受到工具、材料(毛笔、宣纸、绢)的影响古代也很难达到写实效果,所以前人们更注重“意境”、“儒”、“道”、“佛”的各种思想,而这些更加深刻影响着这些艺术创作者。中国画对于学习者在过去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书画一体,从前人们写字、绘画都是用同一种工具——毛笔。而在长时间的运用中对工具特性的掌握是现在人无法相比的。当今社会的教育虽然也很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但是毕竟不是平时文件往来、彼此沟通的主要形式,所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已经大不如前,更不用说作为一种思考、创作方式来完成一副作品。而当今的高考学生其实学习的都是西方绘画理论,在入校前学习的是如何再现某件事物,从本质上就和传统中国画的理念背道而驰,经过几年素描、色彩的学习后进入学校,选择国画专业的学生难免在入学初期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理解传统绘画。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外国画家看到历代中国名家的作品时误以为是同一个画家的作品,当一个中国画家向他介绍这时中国几千年各个朝代的精品时,那个外国画家很不理解。其实也很难责怪他们,在中国问一些学生谁是达芬奇、莫奈、梵高、毕加索时,许多都会回答知道,有的或是能说出他们的作品或是可以说出一两件他们的轶事,但是要提起谁是顾恺之、范宽、黄公望、石涛,知道的就寥寥无几了。
所以在美院毕业展的时候,像一些观念的、现代的表现形式占据绝大部分,还有一些则是工笔人物,这得益于现代造纸工艺和绘画颜料的发展,使得工筆画人物画在这几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很少有人愿意涉及到山水画或者花鸟画中。我并不愿意相信是人们的绘画技巧达不到,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知识结构无法理解,或者说在我们现在的观念中很少愿意研究山水画,我们更难做到如何把中国的根植入到西画的表象中。我们看到的山水画画家大多都是50-60岁以上的先生了,他们经过常年的研究、学习能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愿意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来。
我并不是说油画不好,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吸收油画的长处,其实早在徐悲鸿大师已经认识到西方绘画的长处,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有许许多多艺术家把西方绘画融入到中国画中,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但是我们如何保留传统绘画,如何发扬才是我们这一代应该努力做的。
这些也不仅仅局限于从事美术行业的人员,而是要把他扩展到社会群众中,从平常百姓出发。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档《中国汉字拼写大会》的节目就发人深省,我们现在很少用笔写字,更少用毛笔,提笔忘字的情况越来越多,文字被符号、表情所代替,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就这样被我们遗忘。再看看美国,像这类的拼字比赛是一个流行多年的活动,一个历史只有500多年的国家却这样重视文化的传承,这真让我们这泱泱大国汗颜。
作为一个艺术培训工作从业者,我们更应深知我们身上的重担,如何把传统文化知识灌输给下一代,并不是要让他们每个人都成为艺术家,但至少得让他们从小掌握毛笔、宣纸的用法,了解顾恺之、范宽、黄公望、石涛这些伟大的艺术家,知道文化古国的悠久历史,懂得这些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成长生活的一部分,并不只是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所研究、学习的,而是为更广大的普通群众所认识、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