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是由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情景等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课本教材又是课程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它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用好课本教材。
一、创造性地用好教材例图
数学教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特别是实验教材,那就是插图多。课本教材中,有的采用生动地语言来描述学习课题,有的采用直观的图例来描述。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用具体的图例来描述,学习课题更直观、更有效。因为用图形中的物体来表示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时,学生不仅易学易懂,面且更能深沉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自觉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如:认识乘法,教材上有一幅例图,有九只笼子,每只笼子里分别装有4只小鸭,正是每只笼子里的4只小鸭蕴含有乘法这一数学内容。如果静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动态地分层展示例图,对数学内容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以一种新颖、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水面上先漂出一只小船,船上4只活泼的小鸭欢快地向你拍动翅膀,这样,学生很容易被顽皮的小鸭吸引,把注意力集中到小鸭身上,接着漂过第2只小船、第3只小船……第9只小船。提醒学生:“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小鸭?”“你是怎么数的?”师生就能有方向性地教学认识9个4。这种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可以使静态知识置于动态的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二、创造性地编排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简单,大多无需从数学的角度多加关注。而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又常常有赖于数学内容的载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钻研教材时,特别关注数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编排教学内容,使之适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
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先从长方体积木的一个面,通过画一画,抽象出长方形,再依次用正方体、圆柱体的积木抽象出正方形和圆。但是我认为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例,其特征较长方体的特征更为明显,一年级学生更易接受,所以教学中我这样编排:先认识正方形。让学生找正方体的积木,摸一摸,说说感受,然后放手让学生把积木的一个面摁在白纸上,用笔沿正方体积木的外围描出图形,并且观察所画出图形,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表述:这个图形四四方方的,它叫正方形;我知道它有四条线;我觉得四条线是围在一起的;看上去还有四个尖尖的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正方形的特征,自然而然地认识了正方形。再认识长方形,让学生把画出的图形与刚认识的正方形比较,找出两种图形不同的地方,认识长方形,并且把两种图形加以区分,最后认识圆。运用组合类比的方法,集结类同知识点组织教学,通过重组知识结构,能有效地内化新知。
三、结合教学内容,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经验、提升经验。为了更好地实践这一理念,教师仅仅依靠现成的课本教材远远不够。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改变数学学习中的难懂、难学的抽象问题。
如《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节课中,教材安排是:先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再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去解决学生早已熟悉的问题,这样教学,学生在死记这些抽象数量关系后,再套用这此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学生的认知活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对这些抽象的数量关系并不理解。我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大量收集与常见数量关系有关的生活实例和问题,如“铅笔6角钱一支,2元4角能买几支?”“某一同学一分钟能打50个字,一小时能打多少字?”......当学生把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问题搜集起来以后,再帮助学生整理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这样,通过大量的事实去寻找其所蕴含的数量关系,最后归纳出最基本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了学习数学的价值。所以我认为课本教材是知、能、情、教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是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参照物,是知识系统的骨架,更需要我们充实“血肉”,使其丰满。
总之,新课程理念的落实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战中努力去探索、去创新。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不断地反思、实践和总结,特别是深挖课本的内涵,努力实现认知网络化,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课本教材发挥更大的效益。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六八小学)
(责任编校:兰心)
一、创造性地用好教材例图
数学教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特别是实验教材,那就是插图多。课本教材中,有的采用生动地语言来描述学习课题,有的采用直观的图例来描述。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用具体的图例来描述,学习课题更直观、更有效。因为用图形中的物体来表示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时,学生不仅易学易懂,面且更能深沉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自觉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如:认识乘法,教材上有一幅例图,有九只笼子,每只笼子里分别装有4只小鸭,正是每只笼子里的4只小鸭蕴含有乘法这一数学内容。如果静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动态地分层展示例图,对数学内容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以一种新颖、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水面上先漂出一只小船,船上4只活泼的小鸭欢快地向你拍动翅膀,这样,学生很容易被顽皮的小鸭吸引,把注意力集中到小鸭身上,接着漂过第2只小船、第3只小船……第9只小船。提醒学生:“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小鸭?”“你是怎么数的?”师生就能有方向性地教学认识9个4。这种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可以使静态知识置于动态的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二、创造性地编排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简单,大多无需从数学的角度多加关注。而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又常常有赖于数学内容的载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钻研教材时,特别关注数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编排教学内容,使之适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
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先从长方体积木的一个面,通过画一画,抽象出长方形,再依次用正方体、圆柱体的积木抽象出正方形和圆。但是我认为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例,其特征较长方体的特征更为明显,一年级学生更易接受,所以教学中我这样编排:先认识正方形。让学生找正方体的积木,摸一摸,说说感受,然后放手让学生把积木的一个面摁在白纸上,用笔沿正方体积木的外围描出图形,并且观察所画出图形,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表述:这个图形四四方方的,它叫正方形;我知道它有四条线;我觉得四条线是围在一起的;看上去还有四个尖尖的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正方形的特征,自然而然地认识了正方形。再认识长方形,让学生把画出的图形与刚认识的正方形比较,找出两种图形不同的地方,认识长方形,并且把两种图形加以区分,最后认识圆。运用组合类比的方法,集结类同知识点组织教学,通过重组知识结构,能有效地内化新知。
三、结合教学内容,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经验、提升经验。为了更好地实践这一理念,教师仅仅依靠现成的课本教材远远不够。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改变数学学习中的难懂、难学的抽象问题。
如《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节课中,教材安排是:先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再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去解决学生早已熟悉的问题,这样教学,学生在死记这些抽象数量关系后,再套用这此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学生的认知活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对这些抽象的数量关系并不理解。我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大量收集与常见数量关系有关的生活实例和问题,如“铅笔6角钱一支,2元4角能买几支?”“某一同学一分钟能打50个字,一小时能打多少字?”......当学生把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问题搜集起来以后,再帮助学生整理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这样,通过大量的事实去寻找其所蕴含的数量关系,最后归纳出最基本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了学习数学的价值。所以我认为课本教材是知、能、情、教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是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参照物,是知识系统的骨架,更需要我们充实“血肉”,使其丰满。
总之,新课程理念的落实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战中努力去探索、去创新。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不断地反思、实践和总结,特别是深挖课本的内涵,努力实现认知网络化,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课本教材发挥更大的效益。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六八小学)
(责任编校: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