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以素养教育为核心目标,通过教学对学生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发展力进行培养。比如学习思维、品质、实践等。但英语学科是个需要“硬”记忆的学科,完全放弃基础记忆是不可能的——本文探讨,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下,怎样既能符合英语学习规律,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改;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突出由单一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即,强调使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能力,使之能自主、自觉地学习发展。因而,课改后教师们普遍放弃了“填鸭”“灌输”式教学,转而采用学生自主性强、开放度高、参与度高的策略。但在操作中与英语的习得规律产生了一些冲突。虽能够培养学生素养发展,但对其扎实掌握和实践英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而,小学英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将素养教育与英语有效习得进行调和,就成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形与效的调和策略
由于培养素养的需要,教学形态更追求开放、自主、趣味。如探究、游戏、比赛等等。这些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素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避免了“灌输”式教学只能传递信息,而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问题。但是,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如果仅仅有这些新的教学形态,表面上是比较热闹的,但对学生掌握英语词汇来说,效果反而是弱化了。学生因为没有压力,不太愿意去记忆单词、短语。这样,学过之后,只知大概,而不会拼写、不会使用——这样的教学,对英语来说,是低质的。
比如教“Good morning”这一课,教师采用了有趣的情境对话法。让学生们分组或与教师直接进行角色对话。如,教师,“Good morning,Peter.”学生李明扮演Peter,“Good morning,Miss Li.”后来,还进行了“单词找朋友”的游戏。整个课堂形态是活跃、开放的,过程比较流畅。但等下节课进行小测时,发现有不少学生不能完成“good\morning\dog”等单词的拼写和识读。也就是他们只享受了过程、提升了兴趣,但没有往脑子里记信息——这样教学,可以说只有其形,而无其实。
所以,摒弃“填鸭”教学,但依然需要带学生进行记忆、巩固。但为了避免枯燥、生硬,可以采用一些较有趣的形式。比如拼读比赛、完形填空游戏等等。如,教师在黑板上写“m()ning”,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快速把“or”填写进去。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又落实了英语基础的掌握。
二、高质效的记忆策略
英语是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与语文相较,在缺少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很难避免一些较“生硬”的方法。特别是硬性记忆,在英语学习中是不可回避的。无论再怎么强调非“灌输”,也要带学生牢固掌握词汇。但是在素养培养目标下,即便是要硬性记忆,也应照顾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宜使之产生对英语的恐惧、厌倦感。因而,我们需要寻找更符合认知、记忆规律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轻松、高质效地完成记忆。
第一,循环刺激原理——“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即“重复是技能之母”——这很符合人的记忆规律。就是通过反复刺激使信息在大脑中完成固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多抄写、多背。这种思路是对的,但由于小学生自觉性差,比较反感这种被动形式,效果一般。而如果这种反复刺激是来自教师的“无意”,则可避免负面情感产生。如,要让学生记“What’s your name?”这个句型,教师不是让学生背,而是主动与学生反复说——在与学生交流时,明明是知道名字,就是要多问一句“What’s your name?”当这个句型反复出现一段时间后,就不知不觉完成了记忆固化。
第二,多元记忆法——脑学科研究认为记忆效率取决于参与记忆的感官多少。比如调动视觉、听觉、触觉、表达共同参与记忆,要比单纯抽象记忆要强很多倍。这种记忆法,因为现在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很容易组织实现。比如让学生学一组动物单词,如“duck”,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鸭子的图片、视频和叫声,学生能够快速完成多元形象记忆。
三、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以达到多重教学目标,比如提升学习兴趣、激励作用、培养合作交流能力、训练探究思维等。而对英语,效用就更突出。因为英语本身是个交流工具,采用小组合作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有效提升其口语表达、思维、语感和实践素养。这种同学间的英语互助交流,学生要比师生互动得到的机会多得多。因而,小学英语教师应特别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可以说,几乎每节课都应该有学生间的互动、互助、合作。比如將学生分组进行情境对话训练——如,在学习“What’s this?”这一课时,让学生分组进行“What’s this?”“It's a pencil-box.”“What’s that?”“It’s a pen.”……实景对话练习。显然,每名学生都得到了训练机会。还有,在小组内进行词汇记忆的互助互检也比教师对学生进行抽测效率更高。
以上,围绕新课改教育目标及英语认知规律,就小学英语在新课改下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总的来说,就是在素养、素质教育目标下,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因此而背离了英语习得规律。比如记忆——但我们可以寻找一些更科学、更高效的方法来避免回到“灌输”“填鸭”的旧路,从而使基础教学与素养教育同时得到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樊晓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实现方法[J].学园,2014(35):120.
[2]段珍玲.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上,2016(2):81.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改;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突出由单一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即,强调使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能力,使之能自主、自觉地学习发展。因而,课改后教师们普遍放弃了“填鸭”“灌输”式教学,转而采用学生自主性强、开放度高、参与度高的策略。但在操作中与英语的习得规律产生了一些冲突。虽能够培养学生素养发展,但对其扎实掌握和实践英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而,小学英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将素养教育与英语有效习得进行调和,就成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形与效的调和策略
由于培养素养的需要,教学形态更追求开放、自主、趣味。如探究、游戏、比赛等等。这些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素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避免了“灌输”式教学只能传递信息,而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问题。但是,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如果仅仅有这些新的教学形态,表面上是比较热闹的,但对学生掌握英语词汇来说,效果反而是弱化了。学生因为没有压力,不太愿意去记忆单词、短语。这样,学过之后,只知大概,而不会拼写、不会使用——这样的教学,对英语来说,是低质的。
比如教“Good morning”这一课,教师采用了有趣的情境对话法。让学生们分组或与教师直接进行角色对话。如,教师,“Good morning,Peter.”学生李明扮演Peter,“Good morning,Miss Li.”后来,还进行了“单词找朋友”的游戏。整个课堂形态是活跃、开放的,过程比较流畅。但等下节课进行小测时,发现有不少学生不能完成“good\morning\dog”等单词的拼写和识读。也就是他们只享受了过程、提升了兴趣,但没有往脑子里记信息——这样教学,可以说只有其形,而无其实。
所以,摒弃“填鸭”教学,但依然需要带学生进行记忆、巩固。但为了避免枯燥、生硬,可以采用一些较有趣的形式。比如拼读比赛、完形填空游戏等等。如,教师在黑板上写“m()ning”,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快速把“or”填写进去。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又落实了英语基础的掌握。
二、高质效的记忆策略
英语是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与语文相较,在缺少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很难避免一些较“生硬”的方法。特别是硬性记忆,在英语学习中是不可回避的。无论再怎么强调非“灌输”,也要带学生牢固掌握词汇。但是在素养培养目标下,即便是要硬性记忆,也应照顾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宜使之产生对英语的恐惧、厌倦感。因而,我们需要寻找更符合认知、记忆规律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轻松、高质效地完成记忆。
第一,循环刺激原理——“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即“重复是技能之母”——这很符合人的记忆规律。就是通过反复刺激使信息在大脑中完成固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多抄写、多背。这种思路是对的,但由于小学生自觉性差,比较反感这种被动形式,效果一般。而如果这种反复刺激是来自教师的“无意”,则可避免负面情感产生。如,要让学生记“What’s your name?”这个句型,教师不是让学生背,而是主动与学生反复说——在与学生交流时,明明是知道名字,就是要多问一句“What’s your name?”当这个句型反复出现一段时间后,就不知不觉完成了记忆固化。
第二,多元记忆法——脑学科研究认为记忆效率取决于参与记忆的感官多少。比如调动视觉、听觉、触觉、表达共同参与记忆,要比单纯抽象记忆要强很多倍。这种记忆法,因为现在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很容易组织实现。比如让学生学一组动物单词,如“duck”,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鸭子的图片、视频和叫声,学生能够快速完成多元形象记忆。
三、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以达到多重教学目标,比如提升学习兴趣、激励作用、培养合作交流能力、训练探究思维等。而对英语,效用就更突出。因为英语本身是个交流工具,采用小组合作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有效提升其口语表达、思维、语感和实践素养。这种同学间的英语互助交流,学生要比师生互动得到的机会多得多。因而,小学英语教师应特别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可以说,几乎每节课都应该有学生间的互动、互助、合作。比如將学生分组进行情境对话训练——如,在学习“What’s this?”这一课时,让学生分组进行“What’s this?”“It's a pencil-box.”“What’s that?”“It’s a pen.”……实景对话练习。显然,每名学生都得到了训练机会。还有,在小组内进行词汇记忆的互助互检也比教师对学生进行抽测效率更高。
以上,围绕新课改教育目标及英语认知规律,就小学英语在新课改下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总的来说,就是在素养、素质教育目标下,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因此而背离了英语习得规律。比如记忆——但我们可以寻找一些更科学、更高效的方法来避免回到“灌输”“填鸭”的旧路,从而使基础教学与素养教育同时得到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樊晓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实现方法[J].学园,2014(35):120.
[2]段珍玲.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上,201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