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写和避免的方法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经常听到一些新词汇,比如“尬舞”“尬聊”,推而广之,作为一个作者,是不是会有“尬写”的情况发生?
  李白就遇到过。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有一次李白登黄鹤楼欲赋诗,猛抬头看到崔颢那首《黄鹤楼》浑然天成,“逼”得李白搁笔而去,“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当然,后来诗仙毕竟还是忍不住,送孟浩然的时候又路过此处,忍不住手痒还是写了几句。两首诗都是送别,但论起意境,崔的“白云千载空悠悠”明显超过李的“唯见长江天际流”。
  可以理解每个作者都希望自己文思泉涌,永远有写不完的灵感,即使没有灵感,也要一直不断地写,直到蜡炬成灰。
  然而由于环境和认知,加上年龄的增长,不得不承认一种情况,也许是“欲说还休”,也许已有人妙笔生花在前,也许是有附庸阿谀之嫌……总之就是写不出心声,哪怕是一个字都挤不出来,觉得是废话。这时候如果非硬着头皮,就会出现“尬写”的情况了。怎么办?是不是像哈姆莱特一样尴尬——“To beor not to be?”
  在这种情况下,就我的经验,会给出两个选择,可以不让自己痛苦。
  第一是去看书,看以往大师们的书。就会发现,哈哈,原来人家的思想比我丰富,比我深刻,恐怕自己再读十年也赶不上。白活!好了,不必写了,写出来也是拾人牙慧,何必再浪费脑汁,还不如好好学习。这样一读,让我谦虚了,那点儿自我膨胀也立马像漏了气的球,瘪下去;当然还有一种心情在作祟——不服。于是更使劲去看书,纵横交错,上下、古今、中外……怕记不住还做些笔记,于是脑子“乱”了起来,活跃了起来,最后这些思想碰撞在一起,被我投入“炼丹炉”,开炉前,最重要的是投入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推理和怀疑,于是属于自己的那颗“丹”才炼成。
  并不是每一次都成功。如果“炼丹炉”出了毛病,比如成分比例失调、佐料失衡等,都有可能导致失败,让这炉子里的“丹”变味,变得没有营养,甚至成为毒药。每每一想到此就害怕,就更小心谨慎地读书,既不敢仰止高山,又不敢自呜得意,更不敢妄自尊大。
  读书读出“负”能量,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不过,这种“负”能量其实也很励志。因为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渺小,就不会夜郎自大;看到前人已在某个地方捷足先登,就不必再苦苦寻路,而是顺着他们的脚步继续前行。这样的“走捷径”,绕过障碍,用省下的脑细胞去思考他们还没瞅见的东西,有什么不好呢?我相信前面的大师们定会有落下的东西还没来得及发现就转头了,或者生命不够长,前行未穷尽。作为后人,我们大可以沿着他们开垦出来的路径继续探索下去,说不定会柳暗花明。用前人的遗留做补给,再继续开发,想想好赚!何乐不为乎?
  第二个方法是干脆书也不读了,出门去,看山看水,远离尘嚣。读书如果不思考,终难免被洗脑的危险,把自己的思想挤光了,继而大脑只变成一个装着别人各种思想(也有可能是歪理、偏见或糟粕)的垃圾桶。这样的情形,还不如傻点好。读书是要费脑子的。读错书就更糟。
  大自然给了我们最好的礼物,可惜现代人却越来越远离她。宁可在万丈红尘里混得灰头土脸,也不愿意用沧浪之水灌洗一下。古人早说过,看山水也有三个境界。第一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觉得自己在第二种境界了。也就是虚实开始交错,自然的山水会在眼前成为诗句或哲理。大自然从来无私,只要你用心去领會,其实所谓灵感,有时候就是你抛掉了所有定式、所有既成的思维,倒空自我,才会盛装最原始最“有机”的东西。
  第三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要做到比较难,大致属于佛系了。辛弃疾“天凉好个秋”属于此,而现在的人太忙碌,看山水的时间都没有,只有臆测妄想。中国文学一直是诗歌的成就大于文章,是不是有些“怕”这种境界?毕竟,文章写起来是要融入更多层次,熔化更多学说,比起洗练的诗歌来难得多了。老子虽然不写诗,但他绝对是诗人,五千字,够后人琢磨几辈子的。
  生命宝贵,写与不写,做与不做,首先得承认自己思想上的不足和冗余,一切才都有意义。否则,即使勉强写出东西,也只是误人误己。
  欲像辛弃疾发出“老大那堪说”的感叹,首先得有他那样叱咤风云的经历。既然连谪仙李白都有尬写之时,我辈更可以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读书或去走天下,都是不错的选择。
  摘自《解放日报》2019年7月28日
其他文献
读到一篇报道,说现代职业注重情感管理,特别是新兴职业十分重视“情感劳动”,其中,微笑是必须的劳动技能。  关于劳动,传统的分法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项,“情感劳动”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位美国社会学家在研究泛美航空公司空服人员情绪表达时指出,他们的工作不仅要为乘客提供便利,而且更有情感方面的要求,必须时刻应付乘客和他们自己的情绪问题,并首次为“情感劳动’下了定义:个人致力于情感的管理
期刊
有人把开会当成一种负担,一说开会就烦。也有人把开会当成一种乐趣,觉得开会就是享受。  有一次,在上海参加一个笔会。第二天外出参观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团队里,多了一个谁也不认识的人,而且是位女士,40多岁的样子。于是有人去问她:“是谁给你的会议通知?能不能拿出来看看?”她支支吾吾,找个借口就溜走了。大家纳闷,混进会场,难道就为了蹭个午饭:再领个百十元的纪念品?  一位朋友讲起,他们单位,就有一个特别喜
期刊
“风凉话”一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唐代。据《旧唐书》载:唐文宗开成二年,盛夏,骄阳似火酷热难耐的一天,文宗皇帝和幾个大臣聚集在未央宫吟诗消夏。文宗首先吟道:“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其意是说:人们都说夏天炎热痛苦,而我却喜爱夏季的漫长。柳公权应和:“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意即:有微风从南边吹来,在殿阁中能感到凉爽。各大臣也争相吟诗附和。文宗对柳公权的诗句非常赞赏,说它:“辞清意足,不可多得。” 
期刊
“将广场舞跳遍世界的努力遭诟病后,大妈改用七彩丝巾舞动世界了。”一到青海茶卡盐湖,这感觉愈发强烈。夏日的茶卡,成了露天丝巾博览会,丝巾旗帜般招展,乱花迷眼。  一方丝巾加入“大妈”行列,就像水到了沸点,便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折腾出了境界。丝的、绸的、纱的,可围脖、披肩、裹头,可防晒、塑形、挡风沙,“大妈”们对丝巾的运用之妙远不止这些。她们只要祭出丝巾,便幻化万千风情,惊艳了朋友圈。除丝巾,
期刊
世俗相,就是普通的皮囊之相,平常的精神之相。经历过人世间尘埃的侵袭、风霜的洗礼、时间的摧残、环境的逼迫、命运的挫折,呈现出世故、呆滞、麻木、疲惫的神态,庸常到极难发现亮眼的特色,且不那么令人赏心悦目。  第一次对世俗相有较深的感悟,缘于我见到仰慕已久的一位书法家。他的名字在这个城市好评如潮,作品每平尺市价过万。孰料,见面后令我大失所望:高、瘦,像个长臂猿,秃顶、螃蟹眼、塌鼻、鲢鱼嘴……闪亮的光环背
期刊
西班牙有句古老的谚语:“看得见别人眼睛里的草屑,却看不见自己眼睛里的树枝。”说的是,一个人在看别人时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觉得别人什么都不行,而看待自己呢,常常是“正确”的感觉满足了自尊的需求,觉得自己是聪明的、得体的、完美的,一旦有了错误(包括缺点、缺憾、短处),或文过饰非,或强词夺理,甚或矢口否认。这种总是“自以为是”的心态折射出的似是一个人对错误的恐惧和逃避心理。  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存在某
期刊
在网络时代,凡是用微信的人,谁没有加入几个微信群呢?同学群能把失散多年的小学、中学、大学同学汇聚起来;工作群便于发布相关的通知、消息;师生群在分享参考资料的同时,还可进行学术交流与讨论;旅游出行临时群能将行程及时告知所有成员;亲友群可在节日里互致问候与祝福;同道同好们还可能建个临时的“饭群”,通知用餐时间,分享位置,便于“约饭”;而关系最亲密的家人亲人群里的鸡毛蒜皮油盐酱醋,更能凸显家庭的温暖与温
期刊
男的越来越秀气,脸上的粉底越来越厚,人家是赤裸裸地打算告诉你怎么做女人。伪娘对于不太懂得修饰自己的女人而言简直就是励志人物。他们雌雄难辨的模样总是让我想起那些横在我们人生边上的名言警句,那些随便拿出来一句都能醍醐灌顶的心灵鸡汤。一句一句那么漂亮,怎么说怎么是,让你一对照自己,怎么活得那么粗糙呢,内心一顿捶胸顿足。  我有个朋友,在我们喝凉水都怕长肉的年纪,她吃肥肉都不带上膘的,瘦对于她而言,那痛苦
期刊
似乎每个人都有几副用来伪装的面具。  小的时候每逢元宵灯会,集市上总有卖塑料面具的,是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或者动画人物。大约是为了显得开心,都是嘴巴咧到耳根的笑模样,配上空洞的眼睛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到害怕。后来大学追剧《Sup ernatural》,发现外国也热衷于用这种毛骨悚然的笑容来哄小孩,不知听过多少吐槽童年噩梦是马戏团小丑。  大一点的时候,在很多青春文学里读到,大人的世界是虚伪的,每个人脸上都
期刊
88岁的韩羽先生走路拿着一根拐棍,之所以说“拿”而不说“拄”,是因为他走起路来步履矫健,步伐很快,这根拐棍纯粹就是一摆设,好像假洋鬼子手中的文明棍。我说,韩先生您拿着这棍儿没啥用啊,他呵呵一乐,用他那浓重的山东口音说,有用,打狗!  韩羽先生是一个趣人、妙人,面孔黝黑,前额凸出,天生异趣。跟他在一起聊天,只听他机趣横生,妙趣百出,室内的空气都飘着有趣儿!韩先生善谈,一开口即似江河决堤,滔滔不绝,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