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政治课的复习方法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政治在教学中要收到好的效果,必须讲究教学方法。好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问题法 记忆法 运用法
  任何一门学科,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迎考复习中,要收到好的效果,关键是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多年的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经过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引用阅读,发现问题法
  初三政治课的“第一轮”,相当重要,因而,要把学过的内容,必须逐课、逐节、重新认真细致地“过一遍”。这样,首先应该要求学生认真、完整地阅读一遍所要复习的章节。通过这次阅读,学生就会找出课文中哪些适宜拟填空题,一般应填哪几个字,并用括号标在书;哪些适宜拟判断改错题,容易出错的重点词句在哪里,并用符号在书上标出;哪些是问答题,可能从哪些角度发问;哪些是判断分析题,都在书上做出标记来。如在复习初二年级的第二课第一框时,“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定的准则;它具有普遍适用性,人人都必须准守;它具有权威性,任何人都不得违纪”一句适应命填空题,往往“把惟一”、“普遍适用性”“权威性”作为天空内容。下段中的“法律由国家规定,并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使它能够起到规范人们言行的作用”一句,适宜做改正题,常把“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作改错内容,如换做“依靠舆论、习惯和观念的力量,保证实施”等这样作,等于把教学内容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抠”出课文中的“题”以加深印象,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设计、解答问题的能力、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又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逐步归纳,确定记忆法
  就是学生用一节课时间完成上述“阅读发现”后,教师再逐节归纳、确定记忆的内容。通过阅读,学生的知识一般说来是零碎、单一的,还缺乏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另外,各自发现的问题也不一样,因而教师很有必要把每框内容进行简洁、明确的概括归纳,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连贯性的印象。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性地记忆,减轻了其死记硬背的负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记忆的效果。这一环节的教学,最适宜采用列表归纳法。在归纳的过程中,学生仍是主体,老师只起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在这个时候,最能体现“群众力量”的伟大。另外经过这一归纳,几乎把所有“重大发现”都统一了起来,以各种题型,自行确定了需要记忆的环节与内容。由于这些皆是出自学生“之口”,这样是课堂教学既不显的枯燥无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节省了时间,减轻了负担,培养了善于抓主要矛盾的学习方法。
  三、同步练习,学会运用法
  就是归纳完一课复习内容后,都要进行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运用”的方法。练习的内容,一部分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另一部分就是更具所学内容,自编或查寻其它资料上的一些试题,其中着重找一些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这些练习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地、全部认真地完成,无论对于错。然后抽查检查、讲评解答。如:找一些几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新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事例和数据,让学生分析这些成就的取得靠哪些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经过抽查,发现第一问基本能做对,它主要是得益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政策的正确性。而做全第二问的同学基本没有,但部分同学能分别抓住了其中的一个正确要点,在评讲中我就分别找三位同学各持其中一个观点的同学回答,如:第一位同学回答;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位同学回答,“因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三位同学则说,我认为还应该增加上一点,那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集中力量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然后逐一分析谁的答案有道理通过讨论,得出一致意见;三个答案作为三个要点,才是此题的最佳答案,但第三位同学观点作为第一要点,我认为,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果的为一个好方法。
  四、检查督促,强化记忆法
  就是在复习下一课内容时,抽查学生对上一课复习过的内容的记忆情况以督促,加强学生的记忆。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记忆力和学习成绩的摸底,把学生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等,然后根据记忆内容的难易程度、量的大小,分别抽查提问。如遇大部分同学没有记住的问题,根据其内容特点帮学生找出最佳的记忆方法。如:记忆各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点时,可采取套用法,首先让学生记住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根据生产关系的三點具体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然后再讲一个社会形态就分别分析、套用各个内容,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不易混淆。如记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可采用化整为零分散记忆法。即把整体内容依据层次分为四个部分:1现代化建设依靠谁?依靠全国各族人民;2这条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进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4现代化建设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样的分散记忆容易,也有利于理解其内涵。通过这样的指导,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学生往往能迅速记忆。
  几年来,坚持以上教学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改变了以前那种政治课枯燥无味,没学头的错误认识;二是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方面的学习障碍。初中生常常在开始表现出较强烈的学习兴趣,但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因此,认识物理的学习特点对物理学习的潜在影响,提高每个学生的物理水平是我们物理教师的当务之急。由于每位学生学习障碍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每位学生的障碍,采取恰当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消除障碍。缩小差生面、缩短差生的差距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
摘要: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人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 激趣  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前交际  每次课前请一位学生背诵一篇文章,要求声音响亮、发音准确、速度适中,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努力兼具知、能、意、情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尽力实现综合整体效应,从而有效推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阅读教学中的三种方法:创设情境,引趣激兴;巧用评价,激活课堂;着力培养自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自学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趣激兴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
目的:测定大鼠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输尿管平滑肌细胞中游离Ca2+浓度改变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8周PUUO组20只;16周PUUO组20只;同
本文对3.0TMRI对血源性兔VX2肿瘤脑转移动物模型及人肺癌脑转移瘤的检测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目的:介绍建立血源性脑及脑膜转移瘤动物模型的方
摘要:初中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体现教学面向学生全体和面向学生个体的统一,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他们对地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