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段时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只有十个字的辞职信所引发的共鸣和调侃,又一次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迫于现实的无奈展露无遗。
为理想一搏,还是留下来上班挣钱供房子,这种困惑和选择,如同规矩的人内心里偶有的促狭,总会借着机会冒芽。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自由隐逸的话题周期性沉寂后,借着热点的名义,把无数浑浑噩噩的人又狠狠地刺激和撩拨了一番。
去年在微信朋友圈传疯的一篇名为《借山而居》的文章,讲述了一个画家花4000元租下终南山小院准备过20年山居生活的过程。还有一篇《三五知己,一处小院,择邻而居》的文章,推崇一种美式田园生活,也把好多人惹得心痒难耐。再往前,是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引发的隐士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便是对这两篇文章和这一本书的高度浓缩。
但是,不管辞职信、文章和书多么撩拨,除了少数的出走者,更多的人,都选择继续沿着既定的现实生活轨道向前走。
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隐士,即使只是偶然闪现,生命,也足够有寄托。
往历史的深处追溯,陶渊明所践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和《归去来兮辞》所描述的意境,该是隐逸理想的最好范式。
陶渊明之前,严子陵是公认的隐士标榜。作为汉光武帝的同窗好友,他屡次拒召,终老林泉,被时人及后世颂为不慕权贵追求自适的榜样。浙江桐庐县的富春山麓,现在还有严子陵钓台。
而隐居箕山的许由和隐士巢父,大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声名最显著的隐士了,他们以“巢许”并称,开启了中国经久不衰的隐逸传统。
但是,中国历史上的隐士,也并非都单纯如上述陶、严、许、巢。钱钟书先生说,一些隐士“待贾俟时,非枯槁于岩穴者,苟相荐引,不耻小官。”不过是以营名为手段、以退为进、有迹无实的假隐者,这就是中国文学与历史上有名的“终南捷径”。
还有一部分隐士,是因于“为政者亦识隐士妆点山林,其作用每胜于趋跄廊庙”,是有益于政教的。陈眉公先生的诗“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正说的此类隐士。
鲁迅先生说:“真的隐士,是声闻不彰,息隐山林的人物,但这种人物,世间是不会知道的。”按此推论,陶潜也好,严子陵也罢,都不能算真的隐士。至于《借山而居》中的画家,不过是一个懂得利用网络手段来为自己营名的假隐者,和真的隐士无关。
真隐也好,假隐也罢,中国几千年传承有序的隐逸传统,其实已经深深刻进了国人的精神基因,且每因时局、环境和风尚的变化而推陈出新。现实世界越迫急、生存环境越严酷,隐逸的理想就会越强烈。冲撞、反击、安顿,如此因循反复,从未两两相安。
只是忙碌的世界,见不得一个闲人。这个“见不得”,不是“容不下”,而是“受不了”。所以,做一个隐者,在大多数国人的实践里,不外是一种攀比心理。由是我们看到,旧的隐逸传统已经消亡,新的隐逸传统正在崛起,这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的认识维度。它应成为当下破传统的隐逸宣言,并开启一种新的隐逸模式:随时保有的“出走心”和是处可隐的“静持心”。
关于“出走心”,《借山而居》的画家应是此类;而“静持心”,在成都有这样的例子。
赖高翔这个人,很多成都人已然不知道了。赖先生国学造诣异常深闳,对于先秦儒道以及诸子之学,造诣尤为精湛,在中国思想史方面,也多有创获。1950年,赖先生辞去成都蜀华中学校长职务,便归田务农于成都东郊董家山,不久移居沙河桥东,躬耕自养长达三十五年。期间虽累有征召,先生皆不为所动,被誉为当代隐士。他总结这段隐士生活为“不失掉自己”。这正是“是处可隐”的“静持心”。
归结而言,做当代隐士,“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样的“出走”和“不失掉自己”的“静持”,当是不另有三的方便法门。看看自己,二选其一,其实也不难吧!
为理想一搏,还是留下来上班挣钱供房子,这种困惑和选择,如同规矩的人内心里偶有的促狭,总会借着机会冒芽。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自由隐逸的话题周期性沉寂后,借着热点的名义,把无数浑浑噩噩的人又狠狠地刺激和撩拨了一番。
去年在微信朋友圈传疯的一篇名为《借山而居》的文章,讲述了一个画家花4000元租下终南山小院准备过20年山居生活的过程。还有一篇《三五知己,一处小院,择邻而居》的文章,推崇一种美式田园生活,也把好多人惹得心痒难耐。再往前,是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引发的隐士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便是对这两篇文章和这一本书的高度浓缩。
但是,不管辞职信、文章和书多么撩拨,除了少数的出走者,更多的人,都选择继续沿着既定的现实生活轨道向前走。
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隐士,即使只是偶然闪现,生命,也足够有寄托。
往历史的深处追溯,陶渊明所践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和《归去来兮辞》所描述的意境,该是隐逸理想的最好范式。
陶渊明之前,严子陵是公认的隐士标榜。作为汉光武帝的同窗好友,他屡次拒召,终老林泉,被时人及后世颂为不慕权贵追求自适的榜样。浙江桐庐县的富春山麓,现在还有严子陵钓台。
而隐居箕山的许由和隐士巢父,大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声名最显著的隐士了,他们以“巢许”并称,开启了中国经久不衰的隐逸传统。
但是,中国历史上的隐士,也并非都单纯如上述陶、严、许、巢。钱钟书先生说,一些隐士“待贾俟时,非枯槁于岩穴者,苟相荐引,不耻小官。”不过是以营名为手段、以退为进、有迹无实的假隐者,这就是中国文学与历史上有名的“终南捷径”。
还有一部分隐士,是因于“为政者亦识隐士妆点山林,其作用每胜于趋跄廊庙”,是有益于政教的。陈眉公先生的诗“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正说的此类隐士。
鲁迅先生说:“真的隐士,是声闻不彰,息隐山林的人物,但这种人物,世间是不会知道的。”按此推论,陶潜也好,严子陵也罢,都不能算真的隐士。至于《借山而居》中的画家,不过是一个懂得利用网络手段来为自己营名的假隐者,和真的隐士无关。
真隐也好,假隐也罢,中国几千年传承有序的隐逸传统,其实已经深深刻进了国人的精神基因,且每因时局、环境和风尚的变化而推陈出新。现实世界越迫急、生存环境越严酷,隐逸的理想就会越强烈。冲撞、反击、安顿,如此因循反复,从未两两相安。
只是忙碌的世界,见不得一个闲人。这个“见不得”,不是“容不下”,而是“受不了”。所以,做一个隐者,在大多数国人的实践里,不外是一种攀比心理。由是我们看到,旧的隐逸传统已经消亡,新的隐逸传统正在崛起,这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的认识维度。它应成为当下破传统的隐逸宣言,并开启一种新的隐逸模式:随时保有的“出走心”和是处可隐的“静持心”。
关于“出走心”,《借山而居》的画家应是此类;而“静持心”,在成都有这样的例子。
赖高翔这个人,很多成都人已然不知道了。赖先生国学造诣异常深闳,对于先秦儒道以及诸子之学,造诣尤为精湛,在中国思想史方面,也多有创获。1950年,赖先生辞去成都蜀华中学校长职务,便归田务农于成都东郊董家山,不久移居沙河桥东,躬耕自养长达三十五年。期间虽累有征召,先生皆不为所动,被誉为当代隐士。他总结这段隐士生活为“不失掉自己”。这正是“是处可隐”的“静持心”。
归结而言,做当代隐士,“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样的“出走”和“不失掉自己”的“静持”,当是不另有三的方便法门。看看自己,二选其一,其实也不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