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因此,如何用改革初中政治教学观念,指导活动课教学,创造性地上好活动课就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师探讨的课题。笔者就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探。
一、初中政治课上怎样进行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1.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需要创设情景。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活动,需要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作为主体参与意识的产生及培养,要创设情景和氛围。情景是指活动所需要的氛围,是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学生的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情境,都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感受性,使学生逐步达到活动的最佳状态。只有创设良好的情境,学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活动状态,情感得到升华,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
2.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体验是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的情境之中,学生自主体验,相互交流,通过体验或感悟,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或情感,促进观念、原则的内化。在情感、信念形成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德育内容、道德价值、道德生活的体验,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二是对参与学习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在教学中,为了学生体验学习的需要,可采取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生活模拟、演讲、编报、主题班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如针对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我拟定了辩题:“西部开发重在发展经济还是重在保护环境”。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组成正反两方,自己主持且组成评议团,教师进行指导,辩论结束后,由学生总结谈体会。通过辩论,学生真正理解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十分重视导行,引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关注,把自己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社会现象,并丰富自己的道德认可,以资借鉴、指导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促进知行统一。
参与实践即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实际生活,通过调查、访问,掌握事实,说明某一理论或观点的形式。思想政治课必须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优化。在上《“改革开放成就辉煌”畅谈会》时,我事先给学生印发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十三大变化的材料,然后再要求他们回去走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或亲朋好友,要求他们谈谈生活经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把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通过参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教学中的几点启示
1.注意角色的转换。
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应使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在活动教学中“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探究问题”,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让学生在独立的学习或合作活动中提高素质和能力,并凸现个性。
2.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
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为了让学生生动、自主地参与活动,教师应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大胆探索、尝试,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整合多种活动方式,在活动中受到启发,经历自我创新的全过程。如进行AB剧表演和小品表演,由学生自己去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大胆尝试;在辩论赛中,从主持、辩手、评议团、到最后谈体会,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老师只起引导作用。
3.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
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独到之处,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自我体验、自我激励中获得力量和勇气,不断把活动推向深入。如《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要求学生收集资料,自编小报;学习《保护环境》时要求学生回收废旧电池;用家里的旧衣服、剩布头做成“环境购物袋”。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而且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任务,都能完成任务,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尝到成功的甜头。
一、初中政治课上怎样进行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1.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需要创设情景。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活动,需要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作为主体参与意识的产生及培养,要创设情景和氛围。情景是指活动所需要的氛围,是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学生的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情境,都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感受性,使学生逐步达到活动的最佳状态。只有创设良好的情境,学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活动状态,情感得到升华,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
2.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体验是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的情境之中,学生自主体验,相互交流,通过体验或感悟,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或情感,促进观念、原则的内化。在情感、信念形成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德育内容、道德价值、道德生活的体验,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二是对参与学习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在教学中,为了学生体验学习的需要,可采取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生活模拟、演讲、编报、主题班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如针对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我拟定了辩题:“西部开发重在发展经济还是重在保护环境”。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组成正反两方,自己主持且组成评议团,教师进行指导,辩论结束后,由学生总结谈体会。通过辩论,学生真正理解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十分重视导行,引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关注,把自己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社会现象,并丰富自己的道德认可,以资借鉴、指导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促进知行统一。
参与实践即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实际生活,通过调查、访问,掌握事实,说明某一理论或观点的形式。思想政治课必须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优化。在上《“改革开放成就辉煌”畅谈会》时,我事先给学生印发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十三大变化的材料,然后再要求他们回去走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或亲朋好友,要求他们谈谈生活经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把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通过参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教学中的几点启示
1.注意角色的转换。
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应使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在活动教学中“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探究问题”,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让学生在独立的学习或合作活动中提高素质和能力,并凸现个性。
2.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
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为了让学生生动、自主地参与活动,教师应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大胆探索、尝试,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整合多种活动方式,在活动中受到启发,经历自我创新的全过程。如进行AB剧表演和小品表演,由学生自己去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大胆尝试;在辩论赛中,从主持、辩手、评议团、到最后谈体会,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老师只起引导作用。
3.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
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独到之处,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自我体验、自我激励中获得力量和勇气,不断把活动推向深入。如《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要求学生收集资料,自编小报;学习《保护环境》时要求学生回收废旧电池;用家里的旧衣服、剩布头做成“环境购物袋”。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而且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任务,都能完成任务,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尝到成功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