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一门基础文化课,更是一门进行语言交际的工具课。传统的英语教学是老师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这显然违背了语言规律,因为语言是随着人类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英语一旦失去其交际工具的本质职能,就会消亡、不复存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始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洁、有效的方法获得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个人魅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教师要用热情洋溢的微笑、亲切的目光、恰到好处的神色表情、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在课堂上着力营造师生间和谐的“共振体系”。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少讲、精讲,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应及时鼓励。少用“NO”,即使学生答错,也可用商讨语气。如:“Think it hard ”,“Who can help him (her)?”“Any different opinion ”等,这样会使学生信心倍增。
二、 扫清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
1. 心理学习
不少学生因怕说错话而不敢开口讲英语。其实,开口讲英语就像学唱歌一样,越是怕跑调而不好意思开口唱,就越学不会。学生习惯于书面英语,力求句子通顺、无语法错误,一旦要说出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讲英语时不必考虑语法的正确性,只要不影响意思的表达,达到交际的目的,就应该忽略错误。自己讲英语时也不要反复地去纠正。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如果因为怕出现错误而不说,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婴儿能学会说话了。
2. 语言方面
学生存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障碍。在语音方面,学生受母语方言影响,自身发音不准,又缺乏必要的语音知识,除存在因素分辨障碍之外,还难以辨别语言中间的略读、连读、同化、缩略语等语言形式,因而听不懂别人的意思。在词汇方面学生对已学过的单词掌握不牢。事实上经过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即使我们用母语交流,所涉及的词汇也并不多。人们在交流时一般选择常用的词,在会话中很少有人使用成语之类的词语。学生对已学过的词首先应记牢,然后才能灵活运用。在语法方面,不要过分强调,因为它只是学习英语的“双拐”。
三、 努力创设课堂英语环境
人们常说,中国人学习英语缺少英语环境,由此可见英语环境对于学习英语是何等的重要。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课堂45 分钟,在课堂上创设英语环境,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做:
1. 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让学生进入英语学习角色,就是要让学生沉浸在英语学习的海洋中。在教室里,尤其是语言实验室里,墙上贴的、黑板上写的、录音机里放的、电视机里看的都是英语,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感染到英语学习的气氛。其次,要求学生进入教室后,要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以养成说英语的好习惯。再次,要求学生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内,朗读课文或唱英语歌曲。在这种强化了的英语氛围中,学生能够处处感到英语的存在,从而不知不觉地进入英语学习的角色中。
2. 给学生取个英文名字,促进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叫某某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学生总会有意无意地用中文进行回答,因为老师叫的姓名是中文,学生就会用中文的方式进行思维。如果给学生取一个英文名字,就从思维方式上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英语环境。同时,学生无意识地产生一种做一回英国人的感觉。只有学生有了这种体验,就能逐步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
3.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以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境,增加他们的英语输入量和输出量,还能提高所学语言知识的复现率,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 充分发挥电教优势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理论下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通过声、电、光等方式,使大量的多种化的、交互性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实践证明,电化教育中的录像、幻灯以其直观、灵活、多变的形式,和清晰逼真的画面吸引了学生,使处在听说领先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可信的依托和参照物,以最佳情绪进入英语学习,并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而录音,又为学生模仿实际用语的语音、语调起了示范作用。由于电教英语教学把文字、图像、图形结合起来,做到了图文并茂、声情融汇,促使学生视觉、听觉并用,使他们的思维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语音系统和现有的教学软件以及自制电化教学资料,切实将电话教学手段引入英语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里,提高其学习语言的兴趣,达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五、 多渠道搞好学习英语的课外活动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现行大课堂教学模式下,单靠课堂45 分钟,很难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充分重视课外活动,给学生以多渠道训练的机会。课外活动,不是对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延伸和提高。要利用学校视听设备,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语音室练听力;到阶梯教室看英语电视新闻,看英语电影;利用当前学生崇拜歌星、影星的心理,引导他们学唱一些流行英语歌曲,如《泰坦尼克号》主题歌。看完电影《音乐之声》后,可以教学生唱《雪绒花》等著名英语歌曲。学生学唱英语歌曲,必须掌握这些英语歌词,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大了词汇量,还给学生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另外,向学生推荐一些与之水平相似的资料,如《新概念英语》一、二册的一些简单易懂的故事;师生共同翻译一些简单产品说明书,让学生体味到创造的快乐,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运用职业语言的能力。这些课外活动在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应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扫清心理障碍,创设课堂语言环境,充分发挥电教优势,搞好课外活动等几方面下功夫,使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逐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临沂市职业中专)
一、 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始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洁、有效的方法获得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个人魅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教师要用热情洋溢的微笑、亲切的目光、恰到好处的神色表情、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在课堂上着力营造师生间和谐的“共振体系”。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少讲、精讲,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应及时鼓励。少用“NO”,即使学生答错,也可用商讨语气。如:“Think it hard ”,“Who can help him (her)?”“Any different opinion ”等,这样会使学生信心倍增。
二、 扫清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
1. 心理学习
不少学生因怕说错话而不敢开口讲英语。其实,开口讲英语就像学唱歌一样,越是怕跑调而不好意思开口唱,就越学不会。学生习惯于书面英语,力求句子通顺、无语法错误,一旦要说出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讲英语时不必考虑语法的正确性,只要不影响意思的表达,达到交际的目的,就应该忽略错误。自己讲英语时也不要反复地去纠正。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如果因为怕出现错误而不说,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婴儿能学会说话了。
2. 语言方面
学生存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障碍。在语音方面,学生受母语方言影响,自身发音不准,又缺乏必要的语音知识,除存在因素分辨障碍之外,还难以辨别语言中间的略读、连读、同化、缩略语等语言形式,因而听不懂别人的意思。在词汇方面学生对已学过的单词掌握不牢。事实上经过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即使我们用母语交流,所涉及的词汇也并不多。人们在交流时一般选择常用的词,在会话中很少有人使用成语之类的词语。学生对已学过的词首先应记牢,然后才能灵活运用。在语法方面,不要过分强调,因为它只是学习英语的“双拐”。
三、 努力创设课堂英语环境
人们常说,中国人学习英语缺少英语环境,由此可见英语环境对于学习英语是何等的重要。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课堂45 分钟,在课堂上创设英语环境,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做:
1. 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让学生进入英语学习角色,就是要让学生沉浸在英语学习的海洋中。在教室里,尤其是语言实验室里,墙上贴的、黑板上写的、录音机里放的、电视机里看的都是英语,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感染到英语学习的气氛。其次,要求学生进入教室后,要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以养成说英语的好习惯。再次,要求学生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内,朗读课文或唱英语歌曲。在这种强化了的英语氛围中,学生能够处处感到英语的存在,从而不知不觉地进入英语学习的角色中。
2. 给学生取个英文名字,促进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叫某某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学生总会有意无意地用中文进行回答,因为老师叫的姓名是中文,学生就会用中文的方式进行思维。如果给学生取一个英文名字,就从思维方式上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英语环境。同时,学生无意识地产生一种做一回英国人的感觉。只有学生有了这种体验,就能逐步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
3.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以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境,增加他们的英语输入量和输出量,还能提高所学语言知识的复现率,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 充分发挥电教优势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理论下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通过声、电、光等方式,使大量的多种化的、交互性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实践证明,电化教育中的录像、幻灯以其直观、灵活、多变的形式,和清晰逼真的画面吸引了学生,使处在听说领先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可信的依托和参照物,以最佳情绪进入英语学习,并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而录音,又为学生模仿实际用语的语音、语调起了示范作用。由于电教英语教学把文字、图像、图形结合起来,做到了图文并茂、声情融汇,促使学生视觉、听觉并用,使他们的思维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语音系统和现有的教学软件以及自制电化教学资料,切实将电话教学手段引入英语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里,提高其学习语言的兴趣,达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五、 多渠道搞好学习英语的课外活动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现行大课堂教学模式下,单靠课堂45 分钟,很难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充分重视课外活动,给学生以多渠道训练的机会。课外活动,不是对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延伸和提高。要利用学校视听设备,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语音室练听力;到阶梯教室看英语电视新闻,看英语电影;利用当前学生崇拜歌星、影星的心理,引导他们学唱一些流行英语歌曲,如《泰坦尼克号》主题歌。看完电影《音乐之声》后,可以教学生唱《雪绒花》等著名英语歌曲。学生学唱英语歌曲,必须掌握这些英语歌词,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大了词汇量,还给学生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另外,向学生推荐一些与之水平相似的资料,如《新概念英语》一、二册的一些简单易懂的故事;师生共同翻译一些简单产品说明书,让学生体味到创造的快乐,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运用职业语言的能力。这些课外活动在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应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扫清心理障碍,创设课堂语言环境,充分发挥电教优势,搞好课外活动等几方面下功夫,使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逐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临沂市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