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呈现出传播方式智能化、网络化,传播内容碎片化、混杂化等新的传播特点,给高校的舆情应对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高校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思维构建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并做好事件预警机制,以做好舆情的监督处置工作。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特点;对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突发事件的频发地带,面临着突发事件传播特点改变、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更加复杂的严峻挑战。大数据技术精确性、全面性与系统性给高校的舆情应对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浅析了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突发事件的控制管理策略。
一、大数据及大数据思维
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将大数据定义为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具有5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关于“大数据”,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最广泛引用的一个定义是: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管理方法(如数据库管理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收集、管理、分析处理的数据集合。
从小数据时代到大数据时代的转变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也深刻革新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大数据时代中,传统的样本思维被整体思维所取代。以往,我们将采样作为获取数据的主要手段,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可以通过获得分析更多与之相关的数据得到更加全面的认识。在技术的限制下,小数据时代的数据量收集困难指数较大,人们不得不追求数据质量,并重视数据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而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对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分析和处理,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精确思维,接受大数据时代的混杂思维。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因果关系来解释生活中、工作中事物发生的缘由,因果关系也是哲学上一对重要的范畴,传统思维模式中,因果关系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大数据时代下,因果关系却难以充分解释数据揭示出的事实,因此,需要我们从相关关系入手去挖掘事物之间隐藏的关系。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的特点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传播方式的改变,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传播方式智能化、网络化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信息的传播方式走向智能化和网络化。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将事件即时、便捷、直观地传播出去,而不再需要利用传统媒体的发声筒。传播方式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促使事件在短时间内被知晓、被放大,导致高校管理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难以迅速了解事件始末,并难以控制舆情进一步扩散。
(二)传播内容碎片化、混杂化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收集来自不同的平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发表意见的平台。高校突发事件爆发后,不同的师生群体各持己见,除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平台发声外,一些新兴的舆论平台如知乎等问答社区、直播客户端、弹幕等也聚集了大量不同意见,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无障碍和自由化,传播内容也由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碎片化和混杂化。在如此杂乱无章的信息面前,如何快速整合舆论反馈,做出科学决策成为困扰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的一大障碍。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
传统的传播方式都是点对点的传播,在大数据时代,传播方式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使点对点的传播发展成为了点对面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大平台产生了大量分散的信息和数据,高校管理者在面对智能化的传播时代,要
重视信息和数据的整理和管理,学会破各部门的数据分散状态,设立相关部门、人员在事件发生后迅速采取行动,,将大量杂乱碎片的数据整合归纳,并对数据中的相关性进行有效分析,探索事件背后隐藏的规律性,以便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二)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便会造成相关信息的大量、快速传播,且传播内容多为碎片化和混杂化,而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二次传播中,极容易被歪曲和夸大,导致谣言四起。因此,面对突发事件的爆发,高校管理者应迅速反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控舆论动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事件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首先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或查出事件的真相,避免事件進一步恶化;其次,应健全舆情引导机制,针对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的特点,多平台把控信息传播的途径,精确有效地采取措施。
(三)做好事件预警机制,防患未然
高校突发事件爆发常常是突然性的,常常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播开来,事件持续时间虽然短,但影响力却很强,尤其是在“热门话题”时代,一旦某些事件被贴上某些负面标签,就极其容易诱发社会集中讨论学校的种种不良现象,对学校声誉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建立完善的事前预警机制,做到未雨绸缪。一方面,各高校应该建立应对舆情的严格、长效的管理机制,以便事件发生后有章可循;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应注重加强学校舆情队伍建设,建立舆情监测部门。如组织部分学生和教师及时、全面收集有关学校的舆情信息,并对学校网络舆情实施实时监控,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给予密切关注,重大事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从而大幅度降低事件发生的几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给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转变传统的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维护高校正常秩序、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的应有之义。未来,大数据也将让社会某些领域 “不可解决”的现象得到改变。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9.
[2]万丽萍.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特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5(12):320-323.
[3]叶中俊,夏姗.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6(10):189-190.
[4]纪谦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舆情监测应对策略微探[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81-84.
[5]王楷楠.高校突发舆情的发展演化机制及其引导管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O5).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特点;对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突发事件的频发地带,面临着突发事件传播特点改变、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更加复杂的严峻挑战。大数据技术精确性、全面性与系统性给高校的舆情应对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浅析了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突发事件的控制管理策略。
一、大数据及大数据思维
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将大数据定义为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具有5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关于“大数据”,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最广泛引用的一个定义是: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管理方法(如数据库管理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收集、管理、分析处理的数据集合。
从小数据时代到大数据时代的转变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也深刻革新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大数据时代中,传统的样本思维被整体思维所取代。以往,我们将采样作为获取数据的主要手段,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可以通过获得分析更多与之相关的数据得到更加全面的认识。在技术的限制下,小数据时代的数据量收集困难指数较大,人们不得不追求数据质量,并重视数据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而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对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分析和处理,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精确思维,接受大数据时代的混杂思维。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因果关系来解释生活中、工作中事物发生的缘由,因果关系也是哲学上一对重要的范畴,传统思维模式中,因果关系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大数据时代下,因果关系却难以充分解释数据揭示出的事实,因此,需要我们从相关关系入手去挖掘事物之间隐藏的关系。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的特点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传播方式的改变,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传播方式智能化、网络化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信息的传播方式走向智能化和网络化。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将事件即时、便捷、直观地传播出去,而不再需要利用传统媒体的发声筒。传播方式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促使事件在短时间内被知晓、被放大,导致高校管理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难以迅速了解事件始末,并难以控制舆情进一步扩散。
(二)传播内容碎片化、混杂化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收集来自不同的平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发表意见的平台。高校突发事件爆发后,不同的师生群体各持己见,除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平台发声外,一些新兴的舆论平台如知乎等问答社区、直播客户端、弹幕等也聚集了大量不同意见,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无障碍和自由化,传播内容也由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碎片化和混杂化。在如此杂乱无章的信息面前,如何快速整合舆论反馈,做出科学决策成为困扰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的一大障碍。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
传统的传播方式都是点对点的传播,在大数据时代,传播方式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使点对点的传播发展成为了点对面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大平台产生了大量分散的信息和数据,高校管理者在面对智能化的传播时代,要
重视信息和数据的整理和管理,学会破各部门的数据分散状态,设立相关部门、人员在事件发生后迅速采取行动,,将大量杂乱碎片的数据整合归纳,并对数据中的相关性进行有效分析,探索事件背后隐藏的规律性,以便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二)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便会造成相关信息的大量、快速传播,且传播内容多为碎片化和混杂化,而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二次传播中,极容易被歪曲和夸大,导致谣言四起。因此,面对突发事件的爆发,高校管理者应迅速反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控舆论动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事件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首先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或查出事件的真相,避免事件進一步恶化;其次,应健全舆情引导机制,针对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的特点,多平台把控信息传播的途径,精确有效地采取措施。
(三)做好事件预警机制,防患未然
高校突发事件爆发常常是突然性的,常常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播开来,事件持续时间虽然短,但影响力却很强,尤其是在“热门话题”时代,一旦某些事件被贴上某些负面标签,就极其容易诱发社会集中讨论学校的种种不良现象,对学校声誉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建立完善的事前预警机制,做到未雨绸缪。一方面,各高校应该建立应对舆情的严格、长效的管理机制,以便事件发生后有章可循;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应注重加强学校舆情队伍建设,建立舆情监测部门。如组织部分学生和教师及时、全面收集有关学校的舆情信息,并对学校网络舆情实施实时监控,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给予密切关注,重大事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从而大幅度降低事件发生的几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给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转变传统的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维护高校正常秩序、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的应有之义。未来,大数据也将让社会某些领域 “不可解决”的现象得到改变。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9.
[2]万丽萍.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特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5(12):320-323.
[3]叶中俊,夏姗.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6(10):189-190.
[4]纪谦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舆情监测应对策略微探[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81-84.
[5]王楷楠.高校突发舆情的发展演化机制及其引导管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