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你认为和一些大学的盲目扩张有关系吗?
朱清时:1998年中国的高校是、1000所,到了2006年高校已经达到2300多所,我国的高教规模大扩张了,这本来是好事,然而高校毕业生却发现就业难。这是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建的高校不去开设社会需要的新专业,都复制过去已有的专业,培养相同专业的人。以新闻系为例,90%以上的学校都开设了新闻系,现在在校人数是1998年的5倍。四五倍的人去竞争同一个饭碗,很多毕业生自然找不到工作。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首先大学要负责任。
这1300多所新增学校,还在积极申请硕士点、博士点,希望招研究生,进而办成研究型大学,这其实是越走越窄的路。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这些新增学校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提高质量呢?
朱清时:应该设立社会需要的专业,寻找还不被重视、但今后肯定会发展的新学科方向,赶潮流往往为时已晚。人才很重要,有一流的人才,就会有一流的学科方向,经费和楼房也会不成问题。人才的定义是广泛的,不一定都要高学历:海外留学背景,很多专业的人才应该从民间去寻找,就如烹饪,最好的应该在第一线。
应该认识到教育生态系统需要多种多样的高校,每个学校都有特长,大家优势互补。如果高校都追求“综合型”,搞“大而全”,就会出现大量的低水平重复,既造成浪费,又都难以拔尖。
哈佛大学看到麻省理工学院工科很强,就再也不办工学院,但两校的学生可以到对方学校选课。因此每个学校都应该培植自己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并努力做成一流的。对待那些自己无基础、其他学校已很强的学科一定要谨慎,因为把资源投入建设这些学科,可能花极大代价却只能建成二三流水平。
《瞭望东方周刊》:不少高校都纷纷扩大规模,这对于学生培养有什么负面影响?
朱清时:一个学校是不是一流,最重要的标志实际上不是它发表多少篇论文,也不是他得了多少奖,最重要、最需要关注的方面就是学生。适当扩大招生规模是时代的需求,但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必千篇一律。近10年来,中国科大每年招1800多名本科生,除了1998年多招了300人,以后始终没有扩招。
综合大学不一定就能成为一流大学,专科大学也可以成为一流大学。每所学校在自己固有的條件下,办学规模都有一个中间值,低于它,办学效益不高,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超过它,教学质量就会下降。学校的各种力量都是有限的,盲目扩招,质量必然滑坡。学校希望以相对充分的教学资源,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拔尖的创新型人才。
所以,这些年来,我们没有办很多院系和新学科,没有大规模扩招,没有圈地贷款盖大楼,而是坚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并在交叉、前沿地带适当部署新的生长点。这样做的好处是,少背计多包袱,静下心来稳步前进。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高校改革已经延续了十多年。已经触及到最根本的部分了吗?
朱清时:现在的改革都是比较容易做的,扩大规模,增加专业,扩大园区,扩大招生人数等,然而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学实质在于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大学最根本性的改革还没有进行。
我们的教育方法一直是追求知识的完整、系统。全面,培养知识渊博的人,这一模式相应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中心。其实这种模式在20世纪“知识大爆炸”时期就遇到困难,因为任何学校和任何专业,在学校期间都无法给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如果这样做的话,学生毕业了还离知识前沿很远,所以先进的教育模式都改了。教学方式从以老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以牺牲知识的全面性转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包括自学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朱清时:1998年中国的高校是、1000所,到了2006年高校已经达到2300多所,我国的高教规模大扩张了,这本来是好事,然而高校毕业生却发现就业难。这是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建的高校不去开设社会需要的新专业,都复制过去已有的专业,培养相同专业的人。以新闻系为例,90%以上的学校都开设了新闻系,现在在校人数是1998年的5倍。四五倍的人去竞争同一个饭碗,很多毕业生自然找不到工作。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首先大学要负责任。
这1300多所新增学校,还在积极申请硕士点、博士点,希望招研究生,进而办成研究型大学,这其实是越走越窄的路。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这些新增学校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提高质量呢?
朱清时:应该设立社会需要的专业,寻找还不被重视、但今后肯定会发展的新学科方向,赶潮流往往为时已晚。人才很重要,有一流的人才,就会有一流的学科方向,经费和楼房也会不成问题。人才的定义是广泛的,不一定都要高学历:海外留学背景,很多专业的人才应该从民间去寻找,就如烹饪,最好的应该在第一线。
应该认识到教育生态系统需要多种多样的高校,每个学校都有特长,大家优势互补。如果高校都追求“综合型”,搞“大而全”,就会出现大量的低水平重复,既造成浪费,又都难以拔尖。
哈佛大学看到麻省理工学院工科很强,就再也不办工学院,但两校的学生可以到对方学校选课。因此每个学校都应该培植自己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并努力做成一流的。对待那些自己无基础、其他学校已很强的学科一定要谨慎,因为把资源投入建设这些学科,可能花极大代价却只能建成二三流水平。
《瞭望东方周刊》:不少高校都纷纷扩大规模,这对于学生培养有什么负面影响?
朱清时:一个学校是不是一流,最重要的标志实际上不是它发表多少篇论文,也不是他得了多少奖,最重要、最需要关注的方面就是学生。适当扩大招生规模是时代的需求,但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必千篇一律。近10年来,中国科大每年招1800多名本科生,除了1998年多招了300人,以后始终没有扩招。
综合大学不一定就能成为一流大学,专科大学也可以成为一流大学。每所学校在自己固有的條件下,办学规模都有一个中间值,低于它,办学效益不高,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超过它,教学质量就会下降。学校的各种力量都是有限的,盲目扩招,质量必然滑坡。学校希望以相对充分的教学资源,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拔尖的创新型人才。
所以,这些年来,我们没有办很多院系和新学科,没有大规模扩招,没有圈地贷款盖大楼,而是坚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并在交叉、前沿地带适当部署新的生长点。这样做的好处是,少背计多包袱,静下心来稳步前进。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高校改革已经延续了十多年。已经触及到最根本的部分了吗?
朱清时:现在的改革都是比较容易做的,扩大规模,增加专业,扩大园区,扩大招生人数等,然而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学实质在于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大学最根本性的改革还没有进行。
我们的教育方法一直是追求知识的完整、系统。全面,培养知识渊博的人,这一模式相应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中心。其实这种模式在20世纪“知识大爆炸”时期就遇到困难,因为任何学校和任何专业,在学校期间都无法给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如果这样做的话,学生毕业了还离知识前沿很远,所以先进的教育模式都改了。教学方式从以老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以牺牲知识的全面性转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包括自学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