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把握学段重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语文课程的很多目标都要在阅读教学中完成,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明确各个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本文以《观潮》和《山雨》两课的教学为例,尝试探讨如何在比较中把握年段阅读教学目标,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把握学段重点;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两节中高年段的阅读教学课,两位老师执教的分别是四年级上册的第1课《观潮》和六年级上册的第2课《山雨》。这两篇课文在很多地方有着相似之处。从内容上看,都是写大自然中的景色;从写作思路来看,都是按照前、中、后的顺序来写的;从写作特点来看,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事物声、形、色等方面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所以,两位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相同的——学习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钱塘江大潮(或山雨)的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教学过程也是极其相似——围绕“钱塘江大潮(或山雨)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这个问题进行教学。
  虽然是相似的文章、类似的教学内容,但编者是把它们编排在不同学段来学习的,老师们到底该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呢?由这两篇课文的教学,引发了我对中高年段阅读教学目标确立的几点思考,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一、对比课标对不同学段的阅读要求,明确学段教学重点
  在学段目标的把握上,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标准对于不同学段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详见《语文课程标准》),在比较中进一步明确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任务,进而准确把握每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重点。回到《观潮》和《山雨》这两篇课文,对比课程标准对中高年段阅读教学提出的不同要求,我们发现:
  中年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中年段学生的阅读要在低年段的基础上去培养习惯、习得方法、逐渐形成能力,为高年段学生的自主阅读打下基础。因此,中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可归纳为:
  朗读课文。学会默读。学习略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文中语言和形象,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能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
  语言。
  高年段的阅读教学是在中年段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促进中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因此,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可归纳为:
  预习课文。默读有速度。学习浏览,搜集信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辨析词句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写作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初步学习基本文体的阅读方法,能分享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扩展阅读面。
  二、根据课标对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要求,明确体裁教学重点
  《观潮》和《山雨》两课都属于写景类文章。这类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读起来是很美的,但对于生活经历较少的小学生来说却是抽象的、难于理解的。教学写景类的课文,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品词析句去揣摩感受作者的情感。结合课标要求,写景类文章的教学重点为:
  有感情朗读课文;品词析句,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写作顺序和表达方法,读写结合;体会情感,提升审美。
  三、依据学段、体裁及单元训练重点,确定课文教学目標
  由课程标准到文章体裁,我们再回归到教材,看看课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
  《观潮》一课所在的单元,其训练重点为:边读边想画面,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搜集相关资料,丰富见闻。《山雨》一课所在的单元,其训练重点为:边读边展开想象,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情感。
  由此,我们确定《观潮》一课的教学重点为: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初步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山雨》一课的教学重点为:一是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二是边读边展开想象,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写作方法。
  虽然文章相似,但四年级教学的落脚点应该是通过品味重点词句,去感悟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而六年级教学的落脚点则应该是在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上去领悟运用这种表达方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避免了“阶段目标不清晰,训练永远零位起,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的尴尬,体现出了课程标准的学段特点,突出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层次,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一步踏尽一树白  对于一个在城市里出生的孩子来说,水乡是新鲜的。去年中秋假期,第一次被舅舅接到水乡过节,我就惊艳于这里的美了,真是“小桥流水人家”!  最奇异的莫过于中秋之夜。  真是应了那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白花花的月光像银子似的流淌在院落里;流进门槛,流进窗框,流进我小小的心中。时不时飘来一阵沁人心脾的桂香,将整个身体笼罩,院子里那棵桂花树,在风中摇曳着,仿佛在笑着向我问好。
【导语】  南京师大骆冬青教授指出,中学生临场写作,“只有注意运用多种手段,精心裁剪,巧妙构思,才能使短小的‘记叙’类文章焕发光彩……文章可以是重点写一个人物,或者一个情节、一个场景,但是都要在头脑里想,这些内容,怎样在这个很短的文章里呈现。同学们都学过倒叙、插叙、补叙之类,但是,很可怕的,到了作文中这些都没有了,都变成了从头至尾的平铺直叙”。确实,平铺直叙是写记叙文的大忌,一路平铺直叙下去,六百
短文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选自《吕氏春秋》)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马逸( )  (2)子贡请往说之( )  (3)请往
看到这题目,忽然想起澡堂(不提倡考生用题目中的材料当作文由头,或直接以“看到题目”之类的话导入话题。这样做虽然有开门见山直入话题的便捷,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文的“独立性”和整体感。所以,只要不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还是尽量避免这一写作习惯),各色人等脱衣入池,悉成裸形,热气腾腾的池水里众生平等,共存共生,揩完热毛巾在躺椅上休息,街谈巷议,百味纷呈。虽然起身之后,或翩翩美衣或衣衫破旧,各有各的人
【摘要】《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美国教育家雷夫·埃斯奎斯的著作,在其中表达出来的教育信念、观点、方式以及班级管理形式带给众多教师借鉴和启发。在著作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和一行行朴实无华的文字,所表达的是雷夫老师对教育的用心和班级的经营。雷夫老师也用自己的真实故事告诉教育者们:身为教师,面对身边天真活泼的孩子,必须要将全身心都投入到教学和班级管理当中,奉献自己百倍精力和爱心,为学生营造理想的成长环境
捧起一把泥土,这是我的祖国;掀起一朵浪花,这是我的祖国;翻开一页史书,这是我的祖国。  ——题记  追忆历史,我们看到了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体会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气概;感受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笑看今朝,我们有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陈毅“祖国有难,汝应作
一河碧水,与一位殉道者的英名一起响彻千年,澎湃汹涌了整部历史的河流。  如果说一座楼阁可以属于王勃,一爿草堂可以属于杜甫,甚至一个偌大的曲阜可以属于孔丘,那么,汨罗江应该是属于屈原的。楚地的山川,浩瀚湘江,云梦大泽,想象当年那位落魄逐臣,就在这秀丽景致间披发行吟,乘一叶扁舟,朝发枉渚,夕宿辰阳,曾怎样在浩浩江水中上下行浮;想象踽踽独行仰天长问的夫子,曾怎样辗转迁徙,上下求索,掩涕嘆息;想象着浩然的
内容:【讨论】希望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楼主(一楼):追风少年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E度空间。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是希望。人们都说“希望是一个诱人的词语”,又说它是如何如何的重要。现在就请大家帮我分析归纳一下,看看希望到底有哪些重要性。  跟帖人(二楼):小河流水  楼主好。今天的话题非常有意思。我个人认为,希望对于我们的确非常重要——有了希望,我们便有了前进的方向、指路的明灯;看见了希望
艾伦·格林斯潘曾说过:他们喜欢进步,但又害怕变化,人类本质上是矛盾的。此话可谓切中肯綮。的确,人们渴盼在自己的蓝图中铿锵前行,不顾他人的奚落嘲弄;但又祈望能获得前人总结的“良药妙方”,倾听他人的善意呼声,而呼声中又不乏褒扬与训诫,自我主张中又存在坚守与理想。  那么,何不在创作生活这部“作品”时,接纳“读者”的呼声来完善自我,同时秉持自己的行为原则以立足于潮流?  正如古往今来,人们对乌托邦的追求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作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注重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习作;教学;落实;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素材积累,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潜能,促进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当前小学语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