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博物馆的前身是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于1912年7月9日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政府筹设并直接管理的公立博物馆,到现在已有百年历史。纵观国家博物馆百年历史,自创立之初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到现在的国家博物馆,名称几经更换,馆址建筑也屡次变迁。从国子监旧址到端门午门,从端门午门到天安门广场,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革博历博到国家博物馆,百年间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和中国人民从屈辱走向光明,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复兴历程。
第一所公立博物馆在国子监诞生
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近代西方思潮的不断流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政治文化,为博物馆在中国的创设提供了的思想准备和实践基础。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为近代国立博物馆的出现创造了空前的社会氛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当时,中华民国内阁仿照美国政府制,设教育部主管文教工作。当时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极力提倡“美感之教育”。他发表《对新教育之意见》一文,批判了清末的教育,提出了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为内容的新教育方针。在其任职期间,教育部规定博物馆由社会教育司具体管理,以实施其教育方针。在蔡元培的积极提倡下,民国政府“以京师首都,四方是瞻,文物典司,不容废阙”,而“首都尚未有点守文物之专司,乃议先设博物馆于北京”,由教育部负责筹建。当时在教育部任职的周树人(鲁迅)非常关心博物馆的建设,在教育部任职15年时间,亲自为博物馆寻觅馆址、搜集藏品、购买文物、整理档案等事项,在历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
1912年7月9日,教育部决定在安定门内成贤街清代国子监旧址成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是为国家博物馆之前身,当时的馆址仅有前国子监衙署一座,计210间,署东北隅附祝福304间半。所系文物系接收国子监国学旧有礼器、书版、石刻等57127件。这标志中国第一所公立博物馆的正式诞生。当时民国先辈们认为“历史博物一项,能令愚者智开,嚣者气静,既为文明各国所重,尤为社会教育所资”,选择国子监,当时是基于“国子监旧署,毗连孔庙,内有辟雍、彝伦堂等处建筑,皆与典制学问有关,收藏有鼎、石鼓及前朝点学所用器具等,亦均足为稽古之资,实与历史博物馆性质相近”,故认为“当以国子监一处所有辟雍,在前清时跌经儒臣考订,宏此规模,关系于历史学术者甚巨,于历史博物馆性质甚为合宜”。因为当时社会极为混乱,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之初,绌于经费,历史博物之搜集,欧式博物馆房舍之增建,陈列器具之制造,种种扩张计划未能大举兴办。北洋政府在博物馆的发展上是鼓励的,期间接收、整理了大量国学就有之礼器、书版、石刻等,但意欲建立欧式博物馆的计划并未实现。
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是由政府管理的第一个博物馆,它的成立博物馆启迪民智,教育大众、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获得当时政府和社会的认同,标志着国家在文化层面上已然接受西方的先进理念并付诸实践。另一方面,它也为博物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引领航向的作用。
博物馆迁至端门、午门
1916年,袁世凯倒台后,北洋军阀轮番登台,北京政府先后经历由皖系、直系、奉系军阀控制,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也严重影响了历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1917年7月7日,因国子监地处偏僻,屋舍狭隘,奉教育部502号令将筹备处迁入端门午门,这是博物馆馆址的又一次迁动,直到2011年4月,端门最终划转故宫博物院,国博在端门午门的历史才宣告结束。迁入后,并将午门略事修葺,规定午门城楼暨两翼亭楼作为陈列室,午门外两廊房屋作为储藏办公等室,端门楼上存储粗重物品。教育部将馆址迁入端门、午门,也说明北洋政府执政期间,对博物馆也十分重视,将其视为国家之重要文化设施。
1920年11月,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成立。但是由于1920年到1925年间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的影响,历史博物馆的财政供给极为困难,北京政府难于顾及博物馆等文化教育工作的发展。“本馆每月经费国币一千元,随时呈请教育部发给之。但自民国九年以来,政府经费支绌,不能按期之领,进行殊多困难。”但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仍在积极调查、征集文物、模制文物,参与点查故宫物品事宜。
1926年10月10日,国立历史博物馆陈列室正式开放。陈列分历史和艺术两部,共分金石、刻石、兵刑器、考古发掘、国子监旧存器物、明清档案等陈列室,展品共二千余件。开放一个月,参观人数竟达185714人,颇为可观。
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自此开始到七七事变爆发,历史博物馆隶属机构亦几经变迁,先后隶属于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教育部、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此期间博物馆开辟了多个陈列室长期开放接待观众,同时辄定日期举办了“古火器展览”“景教石刻展览”“洪承畴遗物及史料展览”“圆明园遗物展览”“明代倭寇史料展览”“西北文物展览”等临时展览,很多是为了激励国人抗击日军,售券筹款,以慰劳前方抗日将士。在此期间,历史博物馆在文物征集、购置文物、接受社会文物捐赠、仿摹文物、调查文物都取得了不少成绩。
自1931年日本侵华后,面对紧张的时局,防患未然,自1933年起,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分四批将15727件重要文物分别南迁到上海、南京,后因日本全面侵华,文物辗转大西南。后回迁南京,解放战争期间,连同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运往台湾,使得大量精品文物两岸分离。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沦陷,日本扶植王克敏等人在北平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平历史博物馆划属伪教育部直辖,各项事务并未变动。到抗战后期,日军为缓解军事资源的枯竭,在北京发动“献铜运动”,以搜刮制造军火。1945年春季,距离抗日战争胜利不远,馆存旧炮千余,被日军掳掠。这个时期,日军在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内搜刮金缸金屑和铜铁器等就劫得220余吨,历史博物馆午门前废铁炮,计约1408尊被日军掠往他处。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教育部令接收了历史博物馆。1948年12月,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行,平津战役开始。国民政府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无力顾及历史博物馆事务,北平历史博物馆移交北京大学,由北京大学代管,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博物馆。
天安门前的十大建筑之一
北平和平解放后,1949年3月2日,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派尹达、王冶秋接管由北大代管的北平历史博物馆,更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博物馆的各项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方面对旧有的博物馆如北京历史博物馆进行整顿改造,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增加经费,加强管理。另一方面有计划的建立一批新型的博物馆,其中筹建中央革命博物馆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
1951年6月21日,“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1951年2月6日,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的“原始社会陈列”,在故宫午门外东朝房正式开放。这是中国博物馆最早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组织历史陈列。到1956年,陆续展出“夏商周陈列”“秦汉陈列”“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陈列”“宋元陈列”“中国近代史陈列”。1954年,北京历史博物馆和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联合举办了“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影响很大,毛泽东主席于5月17日、19日曾两次到午门参观该展览。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深感有必要在全国广大人民面前,通过通俗易解的方式广泛展开对于马列主义以及中国革命史的宣传教育,亟需建立新的革命博物馆。1950年3月7日,经中宣部和文化部同意,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在北京正式成立,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北海团城文物局机关内。7月29日,经政务院批准,“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更名为“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 8月初,迁至故宫西华门宝蕴楼办公,是为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
1950年3月18日,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在北京图书馆举办第一个展览——“‘中美合作所’美蒋特务大屠杀图片展览”。1951年,为迎接建党三十周年及配合全国掀起的思想政治的热潮,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开始组织实施“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纪念展”,即惯称的“七一展览”, 1953年10月,经中宣部批准,内部开放,展览地点在故宫武英殿。1954年下半年,因武英殿需要修葺,展览停止开放并搬出。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场馆,革命博物馆的近代史基本陈列直至天安门地区新馆建成后才正式对外开放。
1958年8月,为迎接建国十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北京兴建博物馆和展览馆,其中包括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1958年9月,馆址选定在天安门广场。1958年10月,中宣部和文化部党组决定成立“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筹建小组”,负责两馆筹建工作,时任文化部党组书记、文化部的钱俊瑞任组长。当时还成立了基建领导小组,由北京市副市长赵鹏飞领导工程建设。两馆大楼于10月28日开工兴建,到1959年8月31日竣工,共293天。建筑面积69510平方米,使用面积51634平方米,展厅面积23472平方米。1959年9月1日,以钱俊瑞为主任委员的验收委员会验收两馆大楼工程,是为当时的十大建筑之一。新建立的博物馆,是两馆合一的建筑,也是新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建筑,在这里陈列着中国通史、中国近现代史两大基本陈列,在以后的近50年岁月中这里还举办了数以千计的临时展览,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两馆近50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将近50年的岁月中,天安门前的两馆大楼早已成为一座国家文化坐标,深深植根于人民脑海之中。
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改革开放十多年后,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两馆1950年代末的原址功能设施已经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化展陈和藏品保管的需要。198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就已提出计划选址新建,1986年和1990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先后两次予以立项,但受到拆迁费用高以及新馆馆址难以确定等因素影响而暂停。
1996年10月7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决定,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要求,加强宣传文化事业的基本建设,有计划地建成国家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这也标志着国家博物馆的组建与工程建设正式纳入中央全会决议。
1996年10月,国务院决定国家博物馆的建设安排在“十五”期间进行。1998年12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则同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原址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国家博物馆的前期工作逐渐开展起来,但是,要在“十五”期间开工建设,则显得有些仓促,所以工程并未实施。进入21世纪,2001年,国务院要求尽快启动国家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当时对国家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已经基本定型。国家博物馆应是以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为基础重新构建的代表国家最高水准的具有中华文明传统和时代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其展示内容应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主线,全面、系统、多方位、多层面地反映悠久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革命与建设成就,包含中国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民族、民俗、艺术、美术、国际友谊等多方面内容。同时,国家博物馆并可成为接待国宾、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具有浓郁中华文明氛围的特殊场所。关于选址的问题,在首都中心地段建设博物馆、大剧院等国家标志性、形象性大型文化设施,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的一贯作法。
2002年11月,专家建议国家博物馆建设地点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址,并向东扩充约70米。这一规划布局既符合中国“左祖右社”的传统文化理念,又有利于强化首都核心区域天安门广场的政治、文化中心氛围,构成极富特色、驰名世界的一大人文景观。2003年2月28日,由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组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新的国家博物馆的组建,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高度认识与重视,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组织重组的同时,改扩建工程建设也拉开帷幕。2006年10月,国务院批准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将“留三面”(保持西、南、北三面面貌不变,向东扩展)方案作为国家博物馆工程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
2007年3月17日,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拉开了国博新馆建设施工的序幕。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是新时期文化建设中标志性的工程,是“十一五”期间批准并建成的国家最大惠民文化设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重大战略部署。经过3年多改扩建工程,到2010年底基本竣工,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由过去6.5万平方米增加近20万平方米,展厅48个。2011年3月1日,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暨《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复展仪式,标志着新馆的建成和试运行,这是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实现了民国先哲贤达渴望“有一完善之宏伟博物馆”的愿望。
国博新馆开馆以来,国家博物馆已陆续推出了近百个各种类型的陈列展览,其中包括“复兴之路”和“古代中国”两个基本陈列,初步形成了具有国家博物馆特色的展陈体系。作为我国最高历史文化殿堂,这座气势雄伟、设施完善、馆藏丰富、服务优良的国家博物馆无疑已成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大国的一张文化名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标志性建筑,当之无愧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第一所公立博物馆在国子监诞生
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近代西方思潮的不断流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政治文化,为博物馆在中国的创设提供了的思想准备和实践基础。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为近代国立博物馆的出现创造了空前的社会氛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当时,中华民国内阁仿照美国政府制,设教育部主管文教工作。当时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极力提倡“美感之教育”。他发表《对新教育之意见》一文,批判了清末的教育,提出了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为内容的新教育方针。在其任职期间,教育部规定博物馆由社会教育司具体管理,以实施其教育方针。在蔡元培的积极提倡下,民国政府“以京师首都,四方是瞻,文物典司,不容废阙”,而“首都尚未有点守文物之专司,乃议先设博物馆于北京”,由教育部负责筹建。当时在教育部任职的周树人(鲁迅)非常关心博物馆的建设,在教育部任职15年时间,亲自为博物馆寻觅馆址、搜集藏品、购买文物、整理档案等事项,在历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
1912年7月9日,教育部决定在安定门内成贤街清代国子监旧址成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是为国家博物馆之前身,当时的馆址仅有前国子监衙署一座,计210间,署东北隅附祝福304间半。所系文物系接收国子监国学旧有礼器、书版、石刻等57127件。这标志中国第一所公立博物馆的正式诞生。当时民国先辈们认为“历史博物一项,能令愚者智开,嚣者气静,既为文明各国所重,尤为社会教育所资”,选择国子监,当时是基于“国子监旧署,毗连孔庙,内有辟雍、彝伦堂等处建筑,皆与典制学问有关,收藏有鼎、石鼓及前朝点学所用器具等,亦均足为稽古之资,实与历史博物馆性质相近”,故认为“当以国子监一处所有辟雍,在前清时跌经儒臣考订,宏此规模,关系于历史学术者甚巨,于历史博物馆性质甚为合宜”。因为当时社会极为混乱,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之初,绌于经费,历史博物之搜集,欧式博物馆房舍之增建,陈列器具之制造,种种扩张计划未能大举兴办。北洋政府在博物馆的发展上是鼓励的,期间接收、整理了大量国学就有之礼器、书版、石刻等,但意欲建立欧式博物馆的计划并未实现。
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是由政府管理的第一个博物馆,它的成立博物馆启迪民智,教育大众、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获得当时政府和社会的认同,标志着国家在文化层面上已然接受西方的先进理念并付诸实践。另一方面,它也为博物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引领航向的作用。
博物馆迁至端门、午门
1916年,袁世凯倒台后,北洋军阀轮番登台,北京政府先后经历由皖系、直系、奉系军阀控制,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也严重影响了历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1917年7月7日,因国子监地处偏僻,屋舍狭隘,奉教育部502号令将筹备处迁入端门午门,这是博物馆馆址的又一次迁动,直到2011年4月,端门最终划转故宫博物院,国博在端门午门的历史才宣告结束。迁入后,并将午门略事修葺,规定午门城楼暨两翼亭楼作为陈列室,午门外两廊房屋作为储藏办公等室,端门楼上存储粗重物品。教育部将馆址迁入端门、午门,也说明北洋政府执政期间,对博物馆也十分重视,将其视为国家之重要文化设施。
1920年11月,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成立。但是由于1920年到1925年间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的影响,历史博物馆的财政供给极为困难,北京政府难于顾及博物馆等文化教育工作的发展。“本馆每月经费国币一千元,随时呈请教育部发给之。但自民国九年以来,政府经费支绌,不能按期之领,进行殊多困难。”但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仍在积极调查、征集文物、模制文物,参与点查故宫物品事宜。
1926年10月10日,国立历史博物馆陈列室正式开放。陈列分历史和艺术两部,共分金石、刻石、兵刑器、考古发掘、国子监旧存器物、明清档案等陈列室,展品共二千余件。开放一个月,参观人数竟达185714人,颇为可观。
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自此开始到七七事变爆发,历史博物馆隶属机构亦几经变迁,先后隶属于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教育部、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此期间博物馆开辟了多个陈列室长期开放接待观众,同时辄定日期举办了“古火器展览”“景教石刻展览”“洪承畴遗物及史料展览”“圆明园遗物展览”“明代倭寇史料展览”“西北文物展览”等临时展览,很多是为了激励国人抗击日军,售券筹款,以慰劳前方抗日将士。在此期间,历史博物馆在文物征集、购置文物、接受社会文物捐赠、仿摹文物、调查文物都取得了不少成绩。
自1931年日本侵华后,面对紧张的时局,防患未然,自1933年起,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分四批将15727件重要文物分别南迁到上海、南京,后因日本全面侵华,文物辗转大西南。后回迁南京,解放战争期间,连同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运往台湾,使得大量精品文物两岸分离。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沦陷,日本扶植王克敏等人在北平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平历史博物馆划属伪教育部直辖,各项事务并未变动。到抗战后期,日军为缓解军事资源的枯竭,在北京发动“献铜运动”,以搜刮制造军火。1945年春季,距离抗日战争胜利不远,馆存旧炮千余,被日军掳掠。这个时期,日军在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内搜刮金缸金屑和铜铁器等就劫得220余吨,历史博物馆午门前废铁炮,计约1408尊被日军掠往他处。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教育部令接收了历史博物馆。1948年12月,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行,平津战役开始。国民政府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无力顾及历史博物馆事务,北平历史博物馆移交北京大学,由北京大学代管,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博物馆。
天安门前的十大建筑之一
北平和平解放后,1949年3月2日,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派尹达、王冶秋接管由北大代管的北平历史博物馆,更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博物馆的各项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方面对旧有的博物馆如北京历史博物馆进行整顿改造,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增加经费,加强管理。另一方面有计划的建立一批新型的博物馆,其中筹建中央革命博物馆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
1951年6月21日,“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1951年2月6日,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的“原始社会陈列”,在故宫午门外东朝房正式开放。这是中国博物馆最早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组织历史陈列。到1956年,陆续展出“夏商周陈列”“秦汉陈列”“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陈列”“宋元陈列”“中国近代史陈列”。1954年,北京历史博物馆和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联合举办了“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影响很大,毛泽东主席于5月17日、19日曾两次到午门参观该展览。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深感有必要在全国广大人民面前,通过通俗易解的方式广泛展开对于马列主义以及中国革命史的宣传教育,亟需建立新的革命博物馆。1950年3月7日,经中宣部和文化部同意,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在北京正式成立,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北海团城文物局机关内。7月29日,经政务院批准,“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更名为“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 8月初,迁至故宫西华门宝蕴楼办公,是为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
1950年3月18日,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在北京图书馆举办第一个展览——“‘中美合作所’美蒋特务大屠杀图片展览”。1951年,为迎接建党三十周年及配合全国掀起的思想政治的热潮,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开始组织实施“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纪念展”,即惯称的“七一展览”, 1953年10月,经中宣部批准,内部开放,展览地点在故宫武英殿。1954年下半年,因武英殿需要修葺,展览停止开放并搬出。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场馆,革命博物馆的近代史基本陈列直至天安门地区新馆建成后才正式对外开放。
1958年8月,为迎接建国十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北京兴建博物馆和展览馆,其中包括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1958年9月,馆址选定在天安门广场。1958年10月,中宣部和文化部党组决定成立“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筹建小组”,负责两馆筹建工作,时任文化部党组书记、文化部的钱俊瑞任组长。当时还成立了基建领导小组,由北京市副市长赵鹏飞领导工程建设。两馆大楼于10月28日开工兴建,到1959年8月31日竣工,共293天。建筑面积69510平方米,使用面积51634平方米,展厅面积23472平方米。1959年9月1日,以钱俊瑞为主任委员的验收委员会验收两馆大楼工程,是为当时的十大建筑之一。新建立的博物馆,是两馆合一的建筑,也是新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建筑,在这里陈列着中国通史、中国近现代史两大基本陈列,在以后的近50年岁月中这里还举办了数以千计的临时展览,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两馆近50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将近50年的岁月中,天安门前的两馆大楼早已成为一座国家文化坐标,深深植根于人民脑海之中。
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改革开放十多年后,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两馆1950年代末的原址功能设施已经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化展陈和藏品保管的需要。198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就已提出计划选址新建,1986年和1990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先后两次予以立项,但受到拆迁费用高以及新馆馆址难以确定等因素影响而暂停。
1996年10月7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决定,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要求,加强宣传文化事业的基本建设,有计划地建成国家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这也标志着国家博物馆的组建与工程建设正式纳入中央全会决议。
1996年10月,国务院决定国家博物馆的建设安排在“十五”期间进行。1998年12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则同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原址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国家博物馆的前期工作逐渐开展起来,但是,要在“十五”期间开工建设,则显得有些仓促,所以工程并未实施。进入21世纪,2001年,国务院要求尽快启动国家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当时对国家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已经基本定型。国家博物馆应是以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为基础重新构建的代表国家最高水准的具有中华文明传统和时代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其展示内容应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主线,全面、系统、多方位、多层面地反映悠久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革命与建设成就,包含中国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民族、民俗、艺术、美术、国际友谊等多方面内容。同时,国家博物馆并可成为接待国宾、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具有浓郁中华文明氛围的特殊场所。关于选址的问题,在首都中心地段建设博物馆、大剧院等国家标志性、形象性大型文化设施,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的一贯作法。
2002年11月,专家建议国家博物馆建设地点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址,并向东扩充约70米。这一规划布局既符合中国“左祖右社”的传统文化理念,又有利于强化首都核心区域天安门广场的政治、文化中心氛围,构成极富特色、驰名世界的一大人文景观。2003年2月28日,由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组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新的国家博物馆的组建,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高度认识与重视,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组织重组的同时,改扩建工程建设也拉开帷幕。2006年10月,国务院批准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将“留三面”(保持西、南、北三面面貌不变,向东扩展)方案作为国家博物馆工程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
2007年3月17日,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拉开了国博新馆建设施工的序幕。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是新时期文化建设中标志性的工程,是“十一五”期间批准并建成的国家最大惠民文化设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重大战略部署。经过3年多改扩建工程,到2010年底基本竣工,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由过去6.5万平方米增加近20万平方米,展厅48个。2011年3月1日,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暨《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复展仪式,标志着新馆的建成和试运行,这是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实现了民国先哲贤达渴望“有一完善之宏伟博物馆”的愿望。
国博新馆开馆以来,国家博物馆已陆续推出了近百个各种类型的陈列展览,其中包括“复兴之路”和“古代中国”两个基本陈列,初步形成了具有国家博物馆特色的展陈体系。作为我国最高历史文化殿堂,这座气势雄伟、设施完善、馆藏丰富、服务优良的国家博物馆无疑已成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大国的一张文化名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标志性建筑,当之无愧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