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和谐的语文课堂生活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x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文本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语文教育追求的和谐是一种“至真、至情、至善、至智”的教育境界:至真——师生之间坦诚率直,彼此都尽情地坦陈瞬间的感情和态度,释放对文本解读的真情;至情——唤起师生对生活的挚爱与热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至善——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善、人伦之善、人道之善;至智——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释放囚禁的情愫。
  这种境界下的语文教学,应是富有想象力的,能唤起意外与惊讶的发现,给人认识能力上的解放;这样的语文教学应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具有一波三折的韵味和曲径通幽、起伏跌宕、峰回路转的魅力;这样的语文教学更应是一种精神的漫游,心智的冲浪,师生心意相通、心灵相拥,既有纵横捭阖的豪放,又有细处摄神的精致。由此,我们说:
  
  一、 课堂应充满快乐,以美感的发掘为前提
  
  从教育的旨趣来说,无论什么课堂,都应该让师生在体验知识的生成与意义的建构中有快乐的心境。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到,教育“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扰,或使学生发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快乐”。人文性较强的语文课堂,更应该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文字的涵咏、情感的升华和语言生命的成长中提高师生课堂生活的幸福指数。
  语文课堂中的快乐,来自师生所接触的对象或信息给予自己的愉悦心情、幸福体验,源自汉语言文字特殊的符号价值。在语文课堂中,汉语言文字的独特形体——行笔运锋的起转涨落,间架结构的匀称俊美,字形演变的源远流长,笔画行走的舒展流畅,会让师生在文字的比画中满目生美、涵养情致;汉语言语音的无穷魅力——语段音律的平仄有韵,文本诵读的抑扬顿挫,体察悟对的声情并茂,都会让师生在语音的习得过程中如闻雅乐、涵养性情;汉语言文本的内在意蕴——古典文学的精炼古秀,现当代文学的精湛隽永,唐诗宋词的精雅恢宏,寓言童话的精妙哲思,亦会让师生在文本意义的洞悉中含英咀华、荡涤情感。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在汉语言文字带来的阅读期待中憧憬无限,无论文本的情感基调是朴素的还是激荡的、是快意的还是悲伤的,师生得到的都是知觉和感觉上的舒逸与惬意,被拨亮的是发现真善美的眼睛,被拨动的是真善美的心弦。一方面,教师本身对职业与专业的钟情,注定了其对语言文字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对课堂有一种特别的眷恋。他会在对语言文字的玩味中感悟着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生活,体味着语文教学莺歌燕舞、荡气回肠的情感,更会在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灯、敞亮学生的生命世界中获得语文教学的快慰和乐趣;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情感、文本意义的感召下,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积极的乐学状态,用全部的身心去拥抱语言,在绚丽丰富的文本世界中汲取文本的积极因子,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在不断自我反思和精神提升中演绎一个具有个性的美丽人生,获取语文学习的快畅与乐和。
  
  二、 课堂应充满知识,以能力的建构为主体
  
  知识是一种积淀,只有知识才会让生命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给学生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并使学生逐步形成熟练运用语文这一工具进行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不容置否的,更是不容忽视的。叶圣陶先生曾经将语文定义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为使学生掌握这种交流和交际的主要手段,语文课程首要的属性应该是工具性,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建构。这里的知识,有别于传统语文教学中独以知识为本而狠抓落实的那个知识体系,这里的能力也有别于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技能与技法而狠抓机械训练的那个能力。基于新的课程观,这里所讲的知识与能力建立在学生实际与时代需要的基础之上,具有非常丰富的外延和系统重组的可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获取的,是学生在个性化的构建过程中完成的整个知识与能力系统,是一个内塑而非从外部灌输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建构,关键在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议的训练是否充分,教师有没有让学生凝神静心地听、认认真真地说、扎扎实实地读、身心俱入地写、各抒己见地议,故务必使听说读写议和谐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听,要凝神静心地听。教学是一种以言语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活动,师生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时空内,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形成对文本的真实理解。在对话过程中,学生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文本意义的共识和文本意义的内化。教师要对学生的听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双耳敞开、双目发亮,要通过复述、评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听的质量,并通过师生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核心问题上,提高听的效度。
  说,要认认真真地说。心里怎么想的,有时是需要修饰一下才值得说出来的,所以私下里说和在公开场合说是不一样的,口头表达也不同于书面的文字。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说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课前演讲、回答问题、与人交流、作前表述都是提高说话质量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说,学会善于跟别人交流,尤其要善于正确地表达思想。
  读,要扎扎实实地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级阅读,让学生在一级阅读中用审美的视野对作品的词汇、句段、节奏、韵律及其所包含的情感进行直觉感知;让学生在二级阅读中用阐释的视野思考在审美阅读中遗留下的问题,对在一级阅读中思考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架构起与作品形式相符合的意义体系;让学生在三级阅读中用历史的视野,在考察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传统、作者本人、前人(教参或教师)阅读的作品意义中建构一个作品的可能性意义,可以是拓展的,也可以是批判的。三级阅读应该在多种阅读形式中完成,自由读、默读、大声读、角色读、小组读、齐声读……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写,要身心俱入地写。“运用语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写是检验这个目标最好的办法。要让学生用明敏的视觉捕捉写作的点,运用好所习得的语文知识和写的技艺,并将丰富的情感融入笔端,做到“童眼看世界,童心悟真谛,童笔写童趣”。要让多种形式的“写”丰满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心头写”,从思考入手,围绕写的主题或要求,打开灵府的大门,在记忆中寻找写作素材,并形成写的经纬脉络,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形;“口头写”,从练说入手,让学生能够用本真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写作情感,做到有中心、有重点、有头尾、有情感,能够语出意明,清晰表达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笔头写”,从写字入手,让学生明白,把字写好不但是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种展示,更是对阅读者的一种尊重,让业已形成的意念淌于笔尖、溢于纸面。
  议,要各抒己见地议。言为心声,言中透情。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议,要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抓住一个关键,让思维的触角聚散在一个中心上。多角度、多层次的议,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点。每一个问题都应在精心预设中生成,杜绝无效问题和低效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出现。要让问题的呈现多样化: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直接抛出,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提出,更可以是在教师精心预设外的有效生成。
  
  三、 课堂应充满情感,以人格的提升为灵魂
  
  情感是一种希望,只有情感才会让生命饱含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语文教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并在语言文字中超越了所谓的符号学意义,以其特有的情趣吸引着师生的眼球,诱发师生的情感,丰富师生的情愫。《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文本一旦产生并进入读者的视野,便具有了生命的活力。而这一种生命力的体现有别于作者“从情到文”的内隐性,更多地表现为“从文到情”的渐显性。作为教学的主导方,教师是先于学生接触并解读文本的。由于知识经验的丰富和情感体验的丰赡,教师对文本所产生的情感总是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情感体验。面对着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意蕴丰赡、情感四溢的选文,语文教师首先应当用儿童的视角,静心凝神地研读文本,高屋建瓴、运筹帷幄,以此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应体现在“感情的投入、氛围的渲染、情境的体验、心灵的沟通”中,以便使参与其中的师生体悟语言文字的内涵、享受语言文化的浸染、开创语言文学的新域。一是文境逼真,在语文教学中营造的情境应该与教材内容形成回流,文生境,境生文,文境共生。语文教学要积极营造与文本内容相匹配的场景,从“披文入境”到“携文出境”,其创设的情境应该富有真切感,声、形、色等诸要素尽量与文本匹配。二是情真意切,关注师生在与文本碰撞过程中的情感体悟。语文教学既要因情望文、因情近文、因情感文,也要因文生义、因文露情、因文生文。“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师生情感的积极参与,将会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真情流淌的精神家园,成为师生真情生命成长的心灵驿站。三是意境深远,要在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讲究“情趣”和“意想”的统一,要求做到情先生而后意得、趣先知而想后发。
  
  四、 课堂应充满智慧,以精神的敞亮为旨归
  
  智慧是一种财富,只有智慧才会让生命充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内在品质,智慧是渗透、内化于包括师生教与学的活动之中,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一切都存在于有痕与无痕、有形与无形、有意与无意之中,体现在教师教育艺术和启迪学生的智慧性中。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场景中,智慧主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尤其是教学细节获得体现,以学生的精神敞亮为主要旨归,最终实现学生的智慧成长。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智慧,追求的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道无痕,大爱无形”。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是一个“愚者”和“拙者”,他把对文本的解读与对人生的感悟定格为“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他会蹲下身子,与学生结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用童心触摸学生的心灵,和学生一起感悟文本的内涵与价值;他会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学生”,丢掉为师先于体验的态度,和学生一起,敏于洞悉文本的精神内核,敞亮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和谐的课堂中,学生是一个“智者”和“巧者”,他们会发现教师是自己学习上的密友,没有被教师居高临下俯视的压抑感;他们快乐地发现,教师有时还不如他们,不能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字词句段,还需要他们自己来辨析;他们更会发现,教师对一些词句的理解总是那么“迟钝”,教师的朗读总是那么“拙劣”。也正是在这样的智慧型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学习劲头变足了,许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就这样在不自觉中内化为自己的“茅塞顿开”和“幡然醒悟”,原本幽闭的心扉一下子变得开朗了,蜷缩于内心深处的情愫一下子迸发出来。
  文以载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把高深的道理简单化并寓于五彩缤纷的文学之中,是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语文课堂中“道”与“爱”往往在无意和无形中“化蛹成蝶”,成为学生享受生命成长的人格力量与道德支持。在语文课堂中,师生共同品味文字、共同走进奇妙的精神世界,在文学的艺术感染中提高精神的亮度。这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心灵默契与精神相拥。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无需将文本阐释得透明无瑕,也不需要将文本剥得一览无余。让“道”在品读中悟,让“爱”在品读中得,唯有如此,才会走进语文教学的“至真、至情、至善、至智”之境界。
  和而不同,是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不追求形式的统一,但苛求理念的共识。“和谐”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命题,自然也应成课堂教学的诗性化追求。作为理应坚守的一种观念、理应秉持的一种策略、理应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教学更应追求和谐的教育境界。和谐的语文教学,必定是师生生命自由、惬意、盎然生长的沃野,师生将在语言文字的天地里智慧相长、情趣共生、发展双赢。(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纱场小学)?茺
  作者简介:江苏省通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国家级、省市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激发兴趣    1.读题。  2.质疑:读了课题后,你禁不住要问什么?(预设:“永生”什么意思?谁在大海中永生?为什么在大海中永生?等)  3.初步解疑。(课件出示邓小平像,明白第一、二个疑问)  【分析】“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根据课题质疑,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直接切入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一、情境激趣,引出话题  师:动物学校正在举行运动会,想去看看吗?  1.播放Flash动画:小鹿小兔赛跑,在冲刺时小鹿比小兔快一点点冲过终点,而此时两张计时牌上的时间均为1分,这使裁判员大象很犯愁,无法确定谁是真正的冠军。  2.学生体会这种计时方法不好,师生商量对策,揭示课题。(板书:秒)  二、观察体验,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一般地,思想的形成首先要逐步完成思想的原始积累,然后在某一触发点、关键点或转折点实现飞跃,最终闪现思想的火花。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产生思想,必须经历由动到静、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的“思变”和“思辨”过程。把握思想的突变、聚变、裂变、逆变、创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的形成。    一、思想的突变    思想的形成需要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获得突破,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