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提琴为媒
43年前的那个夏天,广州珠江岸边一幢普通居民楼里,传出小提琴悠扬、欢快的乐曲,室内,一对青年男女忘情地演奏着,他们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之中,与外界那场政治运动的喧嚣似乎格格不入。
拉琴的男青年叫谭建华,他身材颀长,英俊儒雅,旁边那位秀美端庄的女孩叫麦素梅。麦素梅是广东乐器厂提琴制作班的学徒工,师从小提琴制作大师梁国江及其夫人毕钻。梁国江对学徒要求很严,他对麦素梅说:“要想造出一流的琴,首先要会拉琴,工作之余,你找个老师学拉琴吧!”
经人介绍,麦素梅找到谭建华学拉琴,她起初以为谭建华是位中年男子,没想到却是位帅气青年。他人虽年轻,却琴艺精湛。她便虚心向他学起琴来。这对青年男女两耳不闻窗外事,沉浸在艺术带来的享受之中。
谭建华的琴艺让麦素梅很钦佩。让她高兴的是,谭建华对小提琴制作也非常感兴趣,每次教她拉完琴后,他都要向她请教小提琴制作方面的知识,麦素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学传授给他。
又是一个周日到了,谭建华教麦素梅拉完琴,兴奋地把她拉到自己的书房。麦素梅看到,在房屋角落的一张工作台上,摆放着一把较旧的小提琴,谭建华当着麦素梅的面,把它分解开来,然后再把调音柱、琴马、面板、琴头等器件重新组装,组装的过程中,谭建华把自己对制作小提琴的体会以及改进建议讲给麦素梅听。
麦素梅频频地点头。谭建华神往地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一把能奏出天籁般声音的小提琴,让痴迷小提琴艺术的人都能用上我制作的小提琴!”
麦素梅对谭建华音乐上的才华以及制琴方面的天赋非常欣赏,共同的志趣让这对年轻人心灵靠得更近了,关系也超越了师生之谊。
当时,谭建华是一家工厂的钣金工,每月工资仅22元,麦素梅工资比他高了一倍。为了学习制作小提琴,谭建华把工资全用到了购买制琴材料以及书籍上,对吃穿一点也不讲究,麦素梅心细,经常拿出省吃俭用的钱贴补男友。
谭建华清楚,小提琴制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顶级制琴师都在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等西洋乐较发达的欧洲国家。自从立下制作出让世人认可的小提琴的志向后,谭建华倾心研究小提琴的制作工艺以及专业技巧。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看完所有能找到的中文专业书后,还到处搜罗制琴的英文原著。
麦素梅很佩服男友的钻劲儿,也帮他到处寻找制琴的英文原著。纯英文而且专业性极强的原著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天书,谭建华却没有发怵,他把原著的一些重要章节抄在纸上,然后查词典标上中文,实在弄不懂段落意思的,麦素梅就陪着男友找懂英语的专家求教。
谭建华制琴遇到困难时,就让女友把难点记下来,向师傅梁国江请教,然后回到家里细心摸索。一位年长的邻居很欣赏这对青年男女的勤奋与专注,夸赞道:“你们真用心,假以时日,你们肯定能成为制琴大师!”听了老人的褒奖,谭建华和女友相视一笑,信心更足了。
23岁那年,谭建华终于制成了人生第一把小提琴,制作水准得到了业内行家的认可,还被琴友以400元的价格买走,这让谭建华欣喜异常,麦素梅也替男友感到高兴。
随着两人的感情水到渠成,谭建华和麦素梅结了婚。婚后,两人生活上是伴侣,事业上是知音,每天都为制琴方面的一些专业问题切磋、争吵、和解、统一,两人从不盲目迁就依从对方。按照各自理念制出的琴,风格迥异,却各有特色。谭建华制作的小提琴音域宽广,麦素梅制作的琴则具有音色变化细腻的女性美。渐渐地,两人在国内提琴制作界有了些名气。
走出国门,一路卖琴游遍欧洲
改革开放后,谭建华觉得自己还年轻,决定辞职靠做琴谋生路。麦素梅知道丈夫是个拿定主意就勇往直前的人,还是支持了他。
辞职后,谭建华一心扑在小提琴制作上,制琴技艺提高很快,很多演奏家用他制作的提琴参加比赛,一些专业团体表演时也首选他的琴。上世纪90年代初,谭建华制琴忙不过来,就动员妻子辞职回家和他一起制琴,麦素梅同意了。此后,夫妻二人在他们的家庭作坊里埋头制琴,成为圈内有名的“制琴并蒂莲”。
谭建华和妻子深知,真正的顶级制琴师在欧洲,要想学习先进的制琴技艺,必须走出国门。为了圆出国学习之梦,夫妻俩勤俭节约,努力地积攒着经费。
1995年5月,意大利将举办小提琴制作展览会,届时全球的制琴高手都会出现在那里。谭建华和妻子决定参会。除了精心制作的四把琴外,他们兜里并没有多少钱,夫妻俩盘算好了,参加展会后,如果能卖掉手中的琴,他们就一路环游欧洲,能转多少国家,取决于手中的琴出手的情况。
在意大利提琴展会上,谭建华和妻子不但看到了多把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意大利古典老琴,也欣赏了一些新锐制琴师音质优美、做工细腻的新琴。谭建华试拉了很多标价不菲的小提琴,觉得无论音质、音色还是制作工艺,自己制作的琴都不逊色。
参加完提琴展,谭建华和妻子口袋里的钱已经吃紧了,他们决定给自己的琴找到属于它的主人。在华人朋友的推荐下,一位当地的提琴师到旅馆找到了他们。这位提琴师刚进来时,一脸的漫不经心。谭建华清楚,国外的小提琴艺术家对中国的小提琴制作一向不太看好,认为中国制造的小提琴都是工厂里批量出来的大路货,根本没有精品。
看着那位提琴师轻漫的表情,谭建华夫妇不卑不亢,让他试试琴再说。提琴师接过琴,轻柔运弓,琴音如婴儿初啼,洪亮清脆,那提琴师神情立马肃穆起来,拉完第一支曲子,小提琴师又换了一首节奏强,需大力运弓的曲子。演奏完三支曲子,那位小提琴师一脸的意外,向谭建华的华人朋友说出一串意大利语,华人朋友给谭建华转述:这个意大利提琴师说。很难相信,这样的琴真是你们制作出来的吗?
朋友的话让谭建华夫妇心中暗喜,那位提琴师问这把小提琴卖多少钱?谭建华看了妻子一眼,把此前商量好的价格报了出来:3000美元!这个价位在国内算是很高的了,当时美金很值钱,3000美金相当于2.5万元人民币! 报完价格,那位提琴师没加犹豫,掏出3000美元递给了谭建华,然后带着微笑离去。初次卖琴成功,让谭建华夫妇信心大增。当晚,他和妻子找了家中餐馆,祝贺卖琴成功,并研究下一步的旅游路线。
荷兰阿姆斯特丹是谭建华夫妇旅行的第三站,在当地华人朋友的引荐下,夫妻二人拜访了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提琴制造师,与国外同行进行了交流,就一些工艺细节,谭建华也毫无保留,得到了同行的赞赏。同行试拉过谭建华带来的琴后,赞不绝口,并打电话邀来本市一位提琴演奏家,让他试一试谭建华带来的琴。
那位身材很高、留着长发的小提琴演奏家礼节性地朝谭建华一笑,拿过琴演奏了一曲《圣母颂》。这个曲子情感浓重,格律严谨,对小提琴的“抗压”力要求颇高。那位演奏家拉完曲子,对手中的小提琴细细地把玩,赞不绝口,最后,这把琴仍以三千美元顺利出售。
就这样,谭建华所带的四把琴以每把三千美元的价格顺利卖出,让夫妇俩有了足够的旅费
在欧洲大陆旅行的半个多月中,谭建华夫妇尽情游玩了波恩、巴黎、卢森堡、布鲁塞尔、柏林等城市,每到一处,他们尽情享用美食,欣赏美景。慕尼黑音乐中心、维也纳金色大厅等著名音乐圣地,都留下了这对中国夫妇牵手同游的身影。当他们身上只剩下3000美元时,他们才回了国。这趟远足,既让他们开了眼界,也让他们对制琴充满了信心:中国人也能造出顶级小提琴。
以琴会友尽享人生精彩
谭建华夫妇在国内制琴界声名鹊起后,陆续有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国的商人和他洽谈办乐器厂,但都被婉言谢绝。在他们看来,琴是有灵魂和生命的,只有单纯的心境才能产生纯净的声音,而质量差的琴,只能是对美的玷污。因此,他们夫妻坚持认为,只有家庭小作坊才能做出精品琴,拒绝开工厂。
谭建华夫妇清楚,虽然他们的琴质量上乘,但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能卖出更好的价位,得凭诚信在国内获取良好的口碑。
2006年元旦前的一天,谭建华接到云南一位顾客的电话。这位顾客叫李卫东,是一家交响乐团的二提首席,妻子是副首席,他们拉的琴是花5万元从谭建华手里买的。那天,他们排练完,把两把琴放在汽车的尾厢,然后去商场购物,出来后却发现尾厢被撬,两把琴不翼而飞,李卫东顿时傻了眼。这两把琴是乐团出钱买的,弄丢了可是要赔的,可他们工资不高,五万元钱他们要攒一两年才行。无奈,李卫东拨通了谭建华的电话,把自己丢琴的经过以及目前的困境说了出来。
李卫东只是试着给谭建华打个电话,并没有提其他要求。没想到,第二天下午,他便接到谭建华打来的电话,说在昆明机场,专门送琴来了。李卫东很是吃惊,赶紧和妻子驱车去接谭建华。谭建华一见李卫东的面,就笑着说:“李先生,知道你和妻子丢琴很着急,怕影响你们的演出,就把这两把同等质量的琴给你送过来。这两把琴不收费,我和妻子加班再做两把就是了!”
谭建华诚恳的话语感动得李卫东和妻子流了泪,他万万没想到,谭建华不但送琴上门,还分文不取,他紧紧握着谭建华的手,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谢意。
谭建华“千里送琴、分文不取”的故事被琴手们口耳相传,许多乐团和琴手知道谭建华夫妻的为人以及高超的制琴技艺,纷纷上门订制他们的琴,数不清的普通琴友也上门求购。谭建华和妻子对每一位客人都热情接待,精心帮他们挑琴。
制琴是谭建华和妻子的人生第一乐趣,他们还喜欢以琴会友,云游天下。第一次出国卖琴环游欧洲之旅,让这对夫妇有了“卖琴旅行”的情结。十几年来,夫妻俩每遇到出国机会,就带着自己的琴上路,一路卖琴一路旅游,好不洒脱。
谭建华和妻子不但走遍欧洲、北美、澳洲许多国家,更是走遍了国内大江南北。每年年初,他们都要制订当年的制琴和出游计划。少则半个月,多则两个月,他们在自己的汽车尾厢里放上几把琴,然后按照订好的路线游下去。
以琴会友更是谭建华夫妇旅途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古都西安,一位热衷收藏小提琴的琴友听说谭建华夫妇卖琴旅行来到西安后,专程到酒店拜访,志趣相投让他们相谈甚欢。这位藏友不但买下谭建华的一把琴,还请他们夫妇欣赏自己的藏品。此外,古都西安让人叹为观止的面食以及各种小吃,更让谭建华夫妇大快朵颐。
多年来,谭建华和妻子边做琴边旅游,所挣的钱大都投了进去,年过花甲的他们并没有多少存款。当年一位做琴的朋友有了积累后开起了工厂,如今成了身家上亿的老板,他到谭建华不到百平方米的家中做客时,摇着头说:“老谭,我看你家里也只有这十几把琴值钱了,当年如果像我这样干,你也成亿万富翁了!”
谭建华笑着对老友说:“生活的本质应该是创造和享受,不应该被金钱所束缚。人生几十年光阴,应该尽可能活得精彩些,我和妻子凭兴趣挣钱,然后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是我们的人生理念,也让我们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听了这话,富豪朋友若有所思。的确,创业这么多年,他每天忙忙碌碌,却忽略了人生最美的风景。
2013年下半年,谭建华和妻子准备边卖琴边游俄罗斯,并和当地的制琴师进行切磋,他们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就不会停下远足的脚步,让自己的晚霞燃烧得更加灿烂。责编/昕莉
43年前的那个夏天,广州珠江岸边一幢普通居民楼里,传出小提琴悠扬、欢快的乐曲,室内,一对青年男女忘情地演奏着,他们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之中,与外界那场政治运动的喧嚣似乎格格不入。
拉琴的男青年叫谭建华,他身材颀长,英俊儒雅,旁边那位秀美端庄的女孩叫麦素梅。麦素梅是广东乐器厂提琴制作班的学徒工,师从小提琴制作大师梁国江及其夫人毕钻。梁国江对学徒要求很严,他对麦素梅说:“要想造出一流的琴,首先要会拉琴,工作之余,你找个老师学拉琴吧!”
经人介绍,麦素梅找到谭建华学拉琴,她起初以为谭建华是位中年男子,没想到却是位帅气青年。他人虽年轻,却琴艺精湛。她便虚心向他学起琴来。这对青年男女两耳不闻窗外事,沉浸在艺术带来的享受之中。
谭建华的琴艺让麦素梅很钦佩。让她高兴的是,谭建华对小提琴制作也非常感兴趣,每次教她拉完琴后,他都要向她请教小提琴制作方面的知识,麦素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学传授给他。
又是一个周日到了,谭建华教麦素梅拉完琴,兴奋地把她拉到自己的书房。麦素梅看到,在房屋角落的一张工作台上,摆放着一把较旧的小提琴,谭建华当着麦素梅的面,把它分解开来,然后再把调音柱、琴马、面板、琴头等器件重新组装,组装的过程中,谭建华把自己对制作小提琴的体会以及改进建议讲给麦素梅听。
麦素梅频频地点头。谭建华神往地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一把能奏出天籁般声音的小提琴,让痴迷小提琴艺术的人都能用上我制作的小提琴!”
麦素梅对谭建华音乐上的才华以及制琴方面的天赋非常欣赏,共同的志趣让这对年轻人心灵靠得更近了,关系也超越了师生之谊。
当时,谭建华是一家工厂的钣金工,每月工资仅22元,麦素梅工资比他高了一倍。为了学习制作小提琴,谭建华把工资全用到了购买制琴材料以及书籍上,对吃穿一点也不讲究,麦素梅心细,经常拿出省吃俭用的钱贴补男友。
谭建华清楚,小提琴制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顶级制琴师都在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等西洋乐较发达的欧洲国家。自从立下制作出让世人认可的小提琴的志向后,谭建华倾心研究小提琴的制作工艺以及专业技巧。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看完所有能找到的中文专业书后,还到处搜罗制琴的英文原著。
麦素梅很佩服男友的钻劲儿,也帮他到处寻找制琴的英文原著。纯英文而且专业性极强的原著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天书,谭建华却没有发怵,他把原著的一些重要章节抄在纸上,然后查词典标上中文,实在弄不懂段落意思的,麦素梅就陪着男友找懂英语的专家求教。
谭建华制琴遇到困难时,就让女友把难点记下来,向师傅梁国江请教,然后回到家里细心摸索。一位年长的邻居很欣赏这对青年男女的勤奋与专注,夸赞道:“你们真用心,假以时日,你们肯定能成为制琴大师!”听了老人的褒奖,谭建华和女友相视一笑,信心更足了。
23岁那年,谭建华终于制成了人生第一把小提琴,制作水准得到了业内行家的认可,还被琴友以400元的价格买走,这让谭建华欣喜异常,麦素梅也替男友感到高兴。
随着两人的感情水到渠成,谭建华和麦素梅结了婚。婚后,两人生活上是伴侣,事业上是知音,每天都为制琴方面的一些专业问题切磋、争吵、和解、统一,两人从不盲目迁就依从对方。按照各自理念制出的琴,风格迥异,却各有特色。谭建华制作的小提琴音域宽广,麦素梅制作的琴则具有音色变化细腻的女性美。渐渐地,两人在国内提琴制作界有了些名气。
走出国门,一路卖琴游遍欧洲
改革开放后,谭建华觉得自己还年轻,决定辞职靠做琴谋生路。麦素梅知道丈夫是个拿定主意就勇往直前的人,还是支持了他。
辞职后,谭建华一心扑在小提琴制作上,制琴技艺提高很快,很多演奏家用他制作的提琴参加比赛,一些专业团体表演时也首选他的琴。上世纪90年代初,谭建华制琴忙不过来,就动员妻子辞职回家和他一起制琴,麦素梅同意了。此后,夫妻二人在他们的家庭作坊里埋头制琴,成为圈内有名的“制琴并蒂莲”。
谭建华和妻子深知,真正的顶级制琴师在欧洲,要想学习先进的制琴技艺,必须走出国门。为了圆出国学习之梦,夫妻俩勤俭节约,努力地积攒着经费。
1995年5月,意大利将举办小提琴制作展览会,届时全球的制琴高手都会出现在那里。谭建华和妻子决定参会。除了精心制作的四把琴外,他们兜里并没有多少钱,夫妻俩盘算好了,参加展会后,如果能卖掉手中的琴,他们就一路环游欧洲,能转多少国家,取决于手中的琴出手的情况。
在意大利提琴展会上,谭建华和妻子不但看到了多把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意大利古典老琴,也欣赏了一些新锐制琴师音质优美、做工细腻的新琴。谭建华试拉了很多标价不菲的小提琴,觉得无论音质、音色还是制作工艺,自己制作的琴都不逊色。
参加完提琴展,谭建华和妻子口袋里的钱已经吃紧了,他们决定给自己的琴找到属于它的主人。在华人朋友的推荐下,一位当地的提琴师到旅馆找到了他们。这位提琴师刚进来时,一脸的漫不经心。谭建华清楚,国外的小提琴艺术家对中国的小提琴制作一向不太看好,认为中国制造的小提琴都是工厂里批量出来的大路货,根本没有精品。
看着那位提琴师轻漫的表情,谭建华夫妇不卑不亢,让他试试琴再说。提琴师接过琴,轻柔运弓,琴音如婴儿初啼,洪亮清脆,那提琴师神情立马肃穆起来,拉完第一支曲子,小提琴师又换了一首节奏强,需大力运弓的曲子。演奏完三支曲子,那位小提琴师一脸的意外,向谭建华的华人朋友说出一串意大利语,华人朋友给谭建华转述:这个意大利提琴师说。很难相信,这样的琴真是你们制作出来的吗?
朋友的话让谭建华夫妇心中暗喜,那位提琴师问这把小提琴卖多少钱?谭建华看了妻子一眼,把此前商量好的价格报了出来:3000美元!这个价位在国内算是很高的了,当时美金很值钱,3000美金相当于2.5万元人民币! 报完价格,那位提琴师没加犹豫,掏出3000美元递给了谭建华,然后带着微笑离去。初次卖琴成功,让谭建华夫妇信心大增。当晚,他和妻子找了家中餐馆,祝贺卖琴成功,并研究下一步的旅游路线。
荷兰阿姆斯特丹是谭建华夫妇旅行的第三站,在当地华人朋友的引荐下,夫妻二人拜访了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提琴制造师,与国外同行进行了交流,就一些工艺细节,谭建华也毫无保留,得到了同行的赞赏。同行试拉过谭建华带来的琴后,赞不绝口,并打电话邀来本市一位提琴演奏家,让他试一试谭建华带来的琴。
那位身材很高、留着长发的小提琴演奏家礼节性地朝谭建华一笑,拿过琴演奏了一曲《圣母颂》。这个曲子情感浓重,格律严谨,对小提琴的“抗压”力要求颇高。那位演奏家拉完曲子,对手中的小提琴细细地把玩,赞不绝口,最后,这把琴仍以三千美元顺利出售。
就这样,谭建华所带的四把琴以每把三千美元的价格顺利卖出,让夫妇俩有了足够的旅费
在欧洲大陆旅行的半个多月中,谭建华夫妇尽情游玩了波恩、巴黎、卢森堡、布鲁塞尔、柏林等城市,每到一处,他们尽情享用美食,欣赏美景。慕尼黑音乐中心、维也纳金色大厅等著名音乐圣地,都留下了这对中国夫妇牵手同游的身影。当他们身上只剩下3000美元时,他们才回了国。这趟远足,既让他们开了眼界,也让他们对制琴充满了信心:中国人也能造出顶级小提琴。
以琴会友尽享人生精彩
谭建华夫妇在国内制琴界声名鹊起后,陆续有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国的商人和他洽谈办乐器厂,但都被婉言谢绝。在他们看来,琴是有灵魂和生命的,只有单纯的心境才能产生纯净的声音,而质量差的琴,只能是对美的玷污。因此,他们夫妻坚持认为,只有家庭小作坊才能做出精品琴,拒绝开工厂。
谭建华夫妇清楚,虽然他们的琴质量上乘,但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能卖出更好的价位,得凭诚信在国内获取良好的口碑。
2006年元旦前的一天,谭建华接到云南一位顾客的电话。这位顾客叫李卫东,是一家交响乐团的二提首席,妻子是副首席,他们拉的琴是花5万元从谭建华手里买的。那天,他们排练完,把两把琴放在汽车的尾厢,然后去商场购物,出来后却发现尾厢被撬,两把琴不翼而飞,李卫东顿时傻了眼。这两把琴是乐团出钱买的,弄丢了可是要赔的,可他们工资不高,五万元钱他们要攒一两年才行。无奈,李卫东拨通了谭建华的电话,把自己丢琴的经过以及目前的困境说了出来。
李卫东只是试着给谭建华打个电话,并没有提其他要求。没想到,第二天下午,他便接到谭建华打来的电话,说在昆明机场,专门送琴来了。李卫东很是吃惊,赶紧和妻子驱车去接谭建华。谭建华一见李卫东的面,就笑着说:“李先生,知道你和妻子丢琴很着急,怕影响你们的演出,就把这两把同等质量的琴给你送过来。这两把琴不收费,我和妻子加班再做两把就是了!”
谭建华诚恳的话语感动得李卫东和妻子流了泪,他万万没想到,谭建华不但送琴上门,还分文不取,他紧紧握着谭建华的手,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谢意。
谭建华“千里送琴、分文不取”的故事被琴手们口耳相传,许多乐团和琴手知道谭建华夫妻的为人以及高超的制琴技艺,纷纷上门订制他们的琴,数不清的普通琴友也上门求购。谭建华和妻子对每一位客人都热情接待,精心帮他们挑琴。
制琴是谭建华和妻子的人生第一乐趣,他们还喜欢以琴会友,云游天下。第一次出国卖琴环游欧洲之旅,让这对夫妇有了“卖琴旅行”的情结。十几年来,夫妻俩每遇到出国机会,就带着自己的琴上路,一路卖琴一路旅游,好不洒脱。
谭建华和妻子不但走遍欧洲、北美、澳洲许多国家,更是走遍了国内大江南北。每年年初,他们都要制订当年的制琴和出游计划。少则半个月,多则两个月,他们在自己的汽车尾厢里放上几把琴,然后按照订好的路线游下去。
以琴会友更是谭建华夫妇旅途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古都西安,一位热衷收藏小提琴的琴友听说谭建华夫妇卖琴旅行来到西安后,专程到酒店拜访,志趣相投让他们相谈甚欢。这位藏友不但买下谭建华的一把琴,还请他们夫妇欣赏自己的藏品。此外,古都西安让人叹为观止的面食以及各种小吃,更让谭建华夫妇大快朵颐。
多年来,谭建华和妻子边做琴边旅游,所挣的钱大都投了进去,年过花甲的他们并没有多少存款。当年一位做琴的朋友有了积累后开起了工厂,如今成了身家上亿的老板,他到谭建华不到百平方米的家中做客时,摇着头说:“老谭,我看你家里也只有这十几把琴值钱了,当年如果像我这样干,你也成亿万富翁了!”
谭建华笑着对老友说:“生活的本质应该是创造和享受,不应该被金钱所束缚。人生几十年光阴,应该尽可能活得精彩些,我和妻子凭兴趣挣钱,然后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是我们的人生理念,也让我们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听了这话,富豪朋友若有所思。的确,创业这么多年,他每天忙忙碌碌,却忽略了人生最美的风景。
2013年下半年,谭建华和妻子准备边卖琴边游俄罗斯,并和当地的制琴师进行切磋,他们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就不会停下远足的脚步,让自己的晚霞燃烧得更加灿烂。责编/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