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形态相关论文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合理的养分管理是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其中氮肥施用是保障油茶丰......
由于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研究氮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十分必要。在阐述水体中氮来源、氮危害、氮迁移转化的基础上,着重梳理了水体中......
【目的】探讨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对油茶春梢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油茶林种植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岑软3号为试验材料,配......
沉积物是湖泊重要的氮储库,对湖泊的氮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一定条件下,沉积物中的氮可以通过迁移转化等过程进入上覆水体,......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通过地下茎(竹鞭)向周边常绿阔叶林不断扩张蔓延的过程伴随着“增铵抑硝”的土壤氮矿化效应。竞争是影响种......
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氮素有效性是调控全球变化反馈机制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以三江平原典型湿地—......
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土壤环境中氮素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性因子,是各类......
为探讨三江平原植被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偏好,以三江平原典型植物群落——草甸小叶章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15N示踪技术,施加标记的NH......
植物具有直接从土壤中吸收小分子类有机氮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有机氮对植物的营养效应和植物对有机氮的吸收机制及其影......
土壤氮库包括土壤有机氮和无机氮等重要组分,其成分复杂,土壤氮被认为是以不同形态和功能的氮在参与土壤氮矿化和转化。很多研究采......
氮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是植物组织中蛋白质、核酸、酶及次生产物的重要组分,也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常见的限制......
采用分级浸取法研究了渤海湾近岸海域沉积物中氮与磷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定量了生物可利用磷,对沉积物中氮负荷进行估算,并对有......
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可替代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是应对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微藻是目前已知的单位面积......
为了探究外来入侵植物瘤突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和其本地近缘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对无机氮的偏好(选择吸收与利用),......
森林生态系统中,氮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资源,对森林群落的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中......
澜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改变了河流沉积物的赋存状态,自然河流与拥有梯级水库的河流沉积物氮形态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尚需明......
悬浮颗粒物是水体各种污染物质或营养元素的存在形态或重要载体。三峡成库后,不同的运行时期会迫使库区水动力、水环境条件发生剧......
盆栽试验研究了四种不同氮源(尿素,硝酸钙,硫酸铵和有机氮)下两个镉水平(每千克土分别含镉0和100mg)对水稻生长和品质形成的影响。主......
试验以玉米为宿主植物,以Glomusmosseae和Glomusintraradices为接种剂,采用空气隔板分室-半液培系统,并结合15N标记技术,通过仅向菌丝......
本研究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K 326)为材料,在砂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并结合使用外源ABA和6-BA对烟草生长、水分吸收和......
玉米是一种对缺磷非常敏感的作物,而磷又是有效性最低的营养元素之一。世界范围内大约有570万公顷耕地存在缺磷问题,而作物对磷肥......
本文采用底栖生物缢蛏的室内培养实验,研究生物扰动对柱状沉积物中氮形态及其含量的影响.实验设置了两个生物栖息密度(99 ind./m2......
综述了煤中氮、硫元素的赋存形态及其在煤热解过程中析出形态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温度、压力和煤阶等因素对氮、硫在热解产物中赋存......
产品特点耐普9采用高新技术生产,直接作用于叶片,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该产品通过调节作物体内的氮形态,使酰胺态氮和硝态......
以草甸棕壤为基质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配合使用,明显地抑制了NH4+-N向NO3--N的转化。NBPT+DCD处理效......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形态配比对菠菜可食部位硝酸盐、草酸、维C含量及POD、CAT、SOD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铵态氮......
采用砂培培养方法,比较研究两种水分条件和3种供氮形态处理对苗期玉米根、茎鞘、叶生物量干重及其氮、磷、钾含量及分配的影响。结......
为了揭示东部平原骆马湖、高邮湖、滆湖和阳澄湖四个湖泊沉积物中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分级浸取法研究了湖泊表层沉积物......
在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水华蓝藻堆积使叶绿素浓度达到1600μg/L时,水体所含蓝藻形成的碎屑在水中的分解速率及其营养盐释放情况.结果......
为了研究植物根系释氧规律对人工湿地中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的影响,采用传统连续运行方式及根据释氧规律调节的新型运行方式(白天连续进......
揭示土著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间作对紫色土-水界面各形态氮流失的削减效应,可为保护水环境、减缓紫......
山地农村沟渠底泥中氮释放污染已成为影响农村沟渠水环境的重要因素,而上覆水pH变化对沟渠底泥中氨氮释放和氮形态转化具有潜在影......
为研究氧化塘停用及清淤后底泥中氮的赋存,以严家湖1号氧化塘为对象,研究人工堆积区(原氧化塘底泥清淤堆积区域)和氧化塘沉积区(原......
在黑暗条件下,利用不同形态的氮源(硝酸盐氮,氨氮,有机氮和硝酸盐氮,有机氮)培养蓝藻水华优势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
污水经生态滤池(MEEF)处理后,出水中化学耗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s)、总氮(TN)和总磷(TP)的质量浓度降低,氮的形态构成与进水......
采用室内可控环境盆栽方法研究毛竹幼苗对不同氮供应强度和形态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不同氮素形态造成的生长差异很小;随......
研究了内蒙古羊草草原暗栗钙土的氮形态特征及放牧的影响。结果表明 ,暗栗钙土中有机 N占全 N的 86 %以上 ,其中 NH3- N含量较高 ,......
采用可控环境盆栽方法研究丝栗栲幼苗对不同氮供应强度和形态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各浓度氮素形态供应条件下丝栗栲幼苗都能正常生......
[目的]探讨滴水湖各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从2012年冬季至2013年秋季,采集上海市最大人工湖表层水样品55个、沉积物样品49个......
采用玻璃温室水培盆栽的方法,研究了2种氮形态,即10 mmol/L硝态氮(N10)和5 mmol/L硝态氮与5 mmol/L铵态氮结合(N5+A5),对3种叶色生......
在土壤厌氧条件下发生的生物反硝化作用是影响作物对土壤氮素利用率和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氮素转化过程.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到在好......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氮源与镁配施对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在等氮......
为研究洱海上覆水各形态氮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效应,收集了1992-2009年洱海上覆水总氮数据,逐月调查了2010年上覆水各形态氮含量.......
针对浒苔氮吸收代谢机制,通过连续培养实验研究浒苔生长-衰亡过程中不同形态氮在藻体和培养液中的分布和迁移.结果表明,浒苔在生长......
调查和分析了北京市六个城市湖泊水体和沉积物的氮营养盐污染特征和污染程度,并对六湖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各指标作了相关分析,拟为......
采用分级连续浸取分离法研究了云南省陆良县4个不同地域土壤中氮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可转化态氮平均含量占总氮平均含量的51.6......